?

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

2024-02-23 05:46金宗紅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24年1期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審計監督

金宗紅

摘 要:現代化發展環境下,十分重視農村經濟發展,而村級財務管理是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只有保證村級財務管理的規范性,才能讓農村經濟發展擁有堅實基礎。傳統的村級財務管理方式滯后性強,應積極采用更為規范的管理模式,以強化相關工作的實效性。本文圍繞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與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展開分析,總結了相關的工作問題,并結合實際提出解決此類問題、強化村級財務管理規范性的有效策略,旨在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明確每筆資金具體流向,拓展農村居民獲取財務信息的渠道,有助于保護農村居民的個人權益及集體利益。

關鍵詞:村級財務管理;農村經濟發展;審計監督

村級財務管理是農村發展建設中的重要工作內容,也是農村經濟社會事務管理的基礎。村級財務管理質量不僅直接影響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還與農村經濟發展存在密切聯系。因此應加大村級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力度,明確具體工作要求,掌握工作核心與重點,積累豐富的村級財務管理經驗,構建健全的財務管理體系,進一步推動農村經濟長遠常態化發展。

一、規范村級財務管理與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有利影響

(一)有助于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及提升新農村建設水平

與城市發展相比,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農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也普遍低于城市居民,主要受到經濟發展不平衡及人才配置不充足等因素影響,且農村經濟發展受到產業結構等層面的制約,不利于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而通過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可提高農村經濟發展實力,在此基礎上,能吸引更多外部資金,通過加強農村地區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建設及拓展龍頭企業發展規模等方式,可為農村經濟發展建設提供助力。此外,通過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及加快農村經濟發展可縮小城鄉差距,拓展農村居民致富途徑,讓城鄉一體化發展建設擁有堅實基礎。

(二)有利于發揮農村居民合法權利及強化信息公開性

對于新時期發展環境下的村民自治體系構建而言,離不開良好的村級財務管理,相關工作是村民自治中的重要內容,與農村居民的合法權益存在密切聯系,因此,要求重點落實村級財務管理,為新農村建設奠定良好基礎,有助于維持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1]??梢?,通過落實村級財務管理能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動力,使得農村財務公開力度得到明顯提高,有助于發揮農村居民對村級財務的監督權、知情權,還可為農村居民提供參與財務決策、農村發展決策的機會,有利于激發農村居民的積極性,讓其在農村經濟發展建設中被尊重,充分發揮農村居民的支撐作用。

(三)有助于實現對農村生態環境及自然資源的保護

農村經濟發展建設中,涉及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協調,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體系,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而通過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助推農村經濟發展,可達到引進現代化發展理念的目的,讓農村居民擁有更強的環境保護意識,進而創設良好的資本保護環境及農村發展建設環境。例如,部分地區的自然資源豐富,可充分利用農村地區的自然資源優勢,針對鄉村旅游等項目進行重點開發,創新當地旅游產品類型,可提高當地旅游產業的影響力,有助于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基礎上實現對自然環境的有效保護??梢?,通過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及提升農村經濟建設水平,能有效保護當地生態環境。

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原則

開展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為保證相關工作的可靠性,應明確相關工作原則。首先,進行村級財務管理時,財務管理人員應堅持公開透明原則,嚴格按照國家出臺的政策標準進行財務管理公開,可形成公眾監督模式,避免財務管理或其他部門工作人員出現濫用職權的情況。同時,通過村級財務管理公開,能保護村民的知情權,還能發揮其監督權,進一步強化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其次,應保證合法性,雖然要求財務管理人員在村民自治條件下開展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但需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要求,避免出現違法行為,降低村級財務管理風險,強化農村經濟發展的健康性。最后,對于村級財務管理人員來說,應具備較強的經濟效益創造意識,不斷提高對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有效利用,基于此幫助農村居民提高收入,為新農村建設奠定良好基礎,有利于獲得更多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助推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2]。

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問題

(一)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有待建立與完善

針對現階段部分地區的村集體經濟而言,依然受到滯后思想觀念的影響,導致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工作創新意識,無法保證財務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容易弱化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性及執行力,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級財務管理風險。首先,開展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過程中,存在工作力度不強的問題,弱化了財務管理的規范性,使得村級財務管理變得形式化,不利于提高財務管理質量。雖然村級財務管理人員具備一定執行力,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無法為其提供可靠依據。其次,缺少規范的村級財務核算,由于缺失財務核算機制,導致村級財務核算體現出一定的無序性,很難獲得準確的財務核算信息,無法保證相關項目建設手續的全面性,同樣無法保證審核簽批流程的完整性。

(二)村級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安全難保證

除了部分經濟發展水平較低及地理位置過于偏遠的地區,國內多數農村的村級財務管理已經實現了初步信息化管理?;趯Υ寮壺攧展芾硇畔⒒ㄔO的分析,通過落實相關工作內容,有助于提高村級財務管理工作質效,但受到網絡環境開放性等因素影響,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村級財務管理風險,且伴隨較高的信息化風險,不利于保證財務數據信息的完整性。引發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為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缺乏信息化風險防控意識,在缺少完善風險防范機制的情況下,很難有效保護財務信息安全。部分村級財務管理人員僅針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優勢進行了解和分析,忽略了對信息化風險隱患的挖掘和排查,加之不夠重視對信息系統的定期清理,容易影響系統運行速度及穩定性,為病毒或黑客的侵入提供機會,嚴重影響財務管理系統安全,容易造成重要信息丟失或被篡改的后果。此外,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為個人利益利用職務之便泄露機密信息,弱化了財務管理的可靠性。

(三)村級財務管理監督體系有待健全

現階段的部分地區村級財務管理缺少健全的監督體系,主要因為未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且缺少專門的審計部門,所以,導致村級財務管理行為得不到有效約束,增加了造假行為的出現概率,如財務報表或相關票據造假等[3]。同時,雖然部分農村地區建立了相應的審計部門,但各部門間存在職責劃分不清的情況,不利于強化相關工作人員的監管意識,致使很多信息的公開十分滯后,不利于及時上報各類資金賬目,一些財務管理人員為獲取個人利益,選擇進行違規操作,不僅帶來嚴重經濟損失,還會阻礙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四)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待提高

財務管理人才是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是不可或缺的關鍵組織者與執行者,因此,財務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及綜合素質等方面的能力直接影響工作質效,且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影響農村經濟發展建設。由于很多農村地區的村居管理崗位薪資待遇較差,增加了崗位人才流動性,也不利于吸引人才進入農村地區工作,且部分農村地區的村級財務管理崗位設置中,財務管理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整體學歷水平不高,從事村級財務人員業務不精,更不能適應新知識、新理念及新技術學習能力,不利于崗位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雖然一些地區不斷吸納、招錄新人,但由于缺少日常培訓,導致財務管理人員缺少繼續學習深造及自我提升的機會,容易弱化財務管理人員的自我提升意識,很難高質量完成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工作失誤的發生概率。

四、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

(一)建立科學完善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

農村經濟發展建設中,離不開專業的村級財務管理,為提高財務管理質效,應建立完善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作為工作依據。首先,規范財務公開,加強民主監督。村集體經濟組織應結合實際建立規范合理的村級財務管理公開制度,加大村級財務公開力度,合理明確財務公開形式、公開內容及公開范圍,例如,村集體需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依據實際情況及經濟建設需求,創建微信群或微信公眾號,以群聊的方式公開發送村內財務活動開展情況及其他相關信息。其次,需建立合理可行的財務核算機制,合理設計制度細則及各項條款,為財務核算工作的規范化落實提供可靠依據,重點劃分財務科目,并認真審核財務預算,讓村級財務預算的準確性得到保證,從而達到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推動經濟發展的目的。

(二)重點防范村級財務管理信息化風險

村級財務管理中,受到經濟發展環境、信息化建設水平及人為因素等的影響,容易引發信息化風險,為提升財務管理信息化風險防控水平,應建立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可實現對常見風險的正確劃分,從而采取針對性更強的措施進行防控與處理,逐步完成由事后處理向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的轉變,減少財務管理風險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同時,要求村級財務管理建立健全的自動化辦公體系,加大網絡環境優化力度,在內部網絡及外部網絡間建立專門的防火墻,并針對財務管理信息系統設置安全驗證,避免出現重要信息泄露或丟失的情況,讓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得到保證,為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可靠依據,從而強化農村經濟發展的實效性。

(三)組建審計部門構建健全監管體系

由于部分地區存在村級財務管理監督體系不完善的情況,導致資金走向不明確,且頻繁出現賬目不透明的問題,給當地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不良影響,為提高村級財務管理質量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應加大監管力度,強化財務賬目的透明性[4]。因此,針對鄉鎮街成立的“三資”代理服務中心,應組織成立專門的審計機構,合理配置審計人員,嚴格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定期或者不定期對村級財務進行審計,逐步強化對相關財務信息的監督,做到村務、政務公開,可在醒目位置設置村務公開欄,向村民公布每一筆村集體資金流向與具體金額,財務管理人員需重點保證公布信息的完整性,為村民提供各項收支信息,拓展村民了解村集體發展情況的途徑。

通常情況下,多數村級財務管理中采用非現金形式進行收入與支出的結算,且要求設計規范化的非現金結算流程,目的是強化集體資金走向的情形,以保證無論哪筆資金的往來均能得到準確查詢,有利于在出現問題時進行追溯,從而強化村級資金使用的透明性,讓財務信息得到安全保障。同時,現階段的村級財務管理中,應加強信息技術與審計監督的結合,搭建財務信息共享平臺,以信息公開為前提,為村民提供政策信息查詢平臺,切實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構建健全的村級財務管理監管體系。

(四)加強高素質村級財務管理隊伍建設

村級財務管理人員是保證相關工作得到規范化落實的重要基礎,因此,應重視加強對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培養,組建一支高素質村級財務管理人才隊伍。首先,針對現有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組成結構不平衡進行調整,盡可能任用財會專業人才,有助于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整體的學習能力與新事物接納能力,進而讓崗位工作質量得到保證;其次,強化業務培訓,業務主管部門和鄉鎮街財政所定期組織村級財務人員參加專業化培訓,主要圍繞與村級財務管理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與掌握,可增加一些與信息技術相關的知識內容,使得村級財務管理人員掌握更多信息技術應用技能,讓崗位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最后,明確統一的人才聘用標準,嚴格按照崗位工作要求設崗,篩選應聘人員,確保其專業能力、學歷水平及工作經驗等條件符合基本要求,配合進行崗前培訓與考核,提高村級財務管理人員的崗位適應能力,盡快進入新角色,可提高人力資源利用率。

結語

農村地區是社會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構成,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只有不斷提升農村經濟發展水平,才能縮小城鄉差距,為社會經濟建設提供動力。通過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及構建健全的監督管理體系,可為財務管理人員提供可靠依據,保證村級財務管理工作得到規范化落實,進而達到提高財務管理質效的目的,為農村經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何慧君.規范村級財務管理 夯實鄉村振興基礎[J].中國集體經濟,2022(29):133-135.

[2]謝良秀.關于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的建議與思考[J].農家參謀,2021(14):110-111.

[3]華小軍.淺析如何加強財務管理推行“四議兩公開”規范村級財務[J].山西農經,2021(10):126-127.

[4]潘學兵,張洪波,張冠軍.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濟南市彩石街道辦事處加強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調研報告[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0(08):56-60.

猜你喜歡
農村經濟發展審計監督
前移審計監督?預防腐敗滋生工作機制研究
淺談獨立審計招投標制
加強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我國農村經濟發展
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制失效成因及治理路徑研究
電網企業小型基建項目的審計監督和改進對策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互聯網+”模式下農村經濟發展的對策分析
基于我國國情的COSO報告應用研究
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與農村經濟發展適應性研究
分析農業經濟管理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