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摻雜雙鈣鈦礦Cs2AgInCl6的發光性質

2024-02-23 08:40徐錦锃陳國慶王可可胡金輝
無機化學學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八面體鈣鈦礦壽命

徐錦锃 高 輝*, 陳國慶 王可可 胡金輝

(1江南大學理學院,無錫 214122)

(2江蘇省輕工光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無錫 214122)

鉛鹵化物鈣鈦礦材料具有高光吸收系數、窄帶發射、直接帶隙、合適的載流子壽命、高光致發光量子產率(PLQY)等優異特性[1-3],在光電器件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前景,已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和LED 等領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4-6]。但鉛鹵化物鈣鈦礦材料較差的穩定性與鉛離子(Pb2+)的毒性[7-8],阻礙了其商業化發展。為了克服這些問題,研究人員試圖用其他離子取代鉛鹵化物鈣鈦礦中的Pb2+,從而得到更穩定、毒性更小的鈣鈦礦材料,而這一系列的新型鈣鈦礦材料,被稱為無鉛鈣鈦礦材料。其中的一類無鉛鈣鈦礦材料是將2 個+2 價Pb2+替換為1 個+1 價和1 個+3 價陽離子,稱為雙鈣鈦礦。雙鈣鈦礦材料中Cs2AgInCl6因其穩定性良好、直接帶隙特性、較長的載流子壽命和易于制備的特點受到了廣泛的研究[9-11]。

在目前關于Cs2AgInCl6的研究中,Cs2AgInCl6的發光性能是研究熱點。Cs2AgInCl6的光致發光屬于自陷激子(self-trapped exciton,STE)發光,當Cs2AgInCl6受到激發后,體系中Ag+的外層電子構型從4d10變為4d9,結構中的[AgCl6]正八面體構型發生畸變,變為拉伸八面體,形成局域勢阱捕獲自由激子,形成自陷激子,此種畸變稱為姜-泰勒(Jahn-Teller)畸變[12]。自由激子被[AgCl6]八面體畸變形成的勢阱捕獲,轉變為自陷激子,失去部分能量;晶格受到激發后,發生Jahn-Teller 畸變,基態能級抬升。2 個能量變化共同作用,使得Cs2AgInCl6的自陷激子發光擁有寬光譜和大斯托克斯位移的特征[13]。但是,Cs2AgInCl6的導帶底(CBM)主要由In+的5s軌道貢獻,價帶頂(VBM)主要由Ag+的4d軌道和Cl-的3p軌道雜化貢獻,兩者宇稱相同,均為偶宇稱,根據選擇定則,其CBM 到VBM 的躍遷屬于宇稱禁戒躍遷,躍遷概率極低。因此Cs2AgInCl6雖然屬于直接帶隙半導體,但其量子產率很低,不適合直接在實際應用中作為發光體使用[14]。

目前的研究表明,通過在Cs2AgInCl6中摻雜其它金屬離子,可以打破宇稱禁戒躍遷,改變帶隙,提升量子產率。其它金屬離子摻雜的選擇可簡單分為以下3 類:(1)鑭系(Ln3+)金屬離子摻雜;(2)過渡金屬離子摻雜;(3) 主族金屬離子摻雜。迄今報道的Ln3+摻雜Cs2AgInCl6的研究都集中在近紅外或者紅外發射上,這是由于f軌道躍遷的能量較小造成的[15-16]。過渡金屬離子中,Cr3+摻雜仍然使產物的發射位置出現在近紅外區,不能達到可見光區域[17]。Mn2+摻雜雖然使Cs2AgInCl6在可見光區域發光,但是由于Mn2+是+2 價離子,與Ag+和In3+價態不匹配,使得Mn2+的摻雜比例難以達到較高的水平,限制了其發展[18]。主族金屬離子中,Luo 等首次報道了Cs2AgInCl6中Ag+被堿金屬離子Na+部分取代的研究,在可見光范圍內大幅提高了Cs2AgInCl6的PLQY[19]。Na+的摻入打破了Cs2AgInCl6晶格對稱引起的宇稱禁戒躍遷,產生輻射復合,[NaCl6]八面體還可以作為勢壘限制激子的空間分布,從而增加電子與空穴的軌道重疊和躍遷偶極矩。然而,同一主族的K+摻雜Cs2AgInCl6的相關研究目前少有報道。離子摻雜是優化Cs2AgInCl6發光性能的主要手段,因此,研究同一主族金屬離子對Cs2AgInCl6的摻雜,對系統化研究Cs2AgInCl6摻雜體系有重要意義。

我們通過簡單的球磨法制備了K+摻雜的雙鈣鈦礦Cs2AgInCl6,并通過多種結構表征和光譜表征,研究了K+摻雜對Cs2AgInCl6晶體結構和發光性能的影響。

1 實驗部分

1.1 樣品制備

常溫下,Cs2AgInCl6用高速振動球磨機(QM-3B型,1 200 r·min-1)球磨合成。首先,將1 mmol CsCl、(0.5-a) mmol AgCl,ammol KCl(0≤a≤0.5)和0.5 mmol InCl3精確稱量后,與4 個直徑為10 mm 的鋯制球磨球(總重量約13.1 g)一起放入鋯制球磨罐(內徑39 mm),1 min 內混合物開始變成白色粉末。研磨2 min 后,紫外光照射下觀察到明顯的暖白色熒光。球磨反應30 min 后,得到相純、結晶度好的樣品,根據K+的摻雜比例(0、20%、40%、60%、80%、100%),將樣品命名為Cs2Ag1-xKxInCl6(x=0、0.2、0.4、0.6、0.8、1)。

1.2 樣品表征

樣品的激發光譜和發射光譜均由FS5熒光光譜儀(愛丁堡儀器,英國)測得。時間分辨光譜由FLS920 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愛丁堡儀器,英國)測得。紫外可見(UV-Vis)吸收光譜由UV-2600 紫外分光光度計(島津,日本)測得。高分辨率透射電子顯微鏡(HRTEM,工作電壓200 kV)圖像由杰姆-2100f透射電子顯微鏡(JEOL,日本)拍攝。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工作電壓20 kV)圖像(附帶能譜分析EDS)由JSM-7401F 掃描電子顯微鏡(JEOL,日本)拍攝。X 射線衍射(XRD)數據由XRD-6000 粉末衍射儀測得(浩源,中國),實驗條件:CuKα,λ=0.154 18 nm,U=40 kV,I=30 mA,2θ=10°~50°。絕對PLQY 由FLS980穩態/瞬態熒光光譜儀(愛丁堡儀器,英國)測得。拉曼光譜由共聚焦拉曼光譜儀(雷尼紹,英國)測得。

2 結果與討論

2.1 晶體結構

對不同比例K+摻雜的產物進行XRD表征,得到的XRD 結果如圖1 所示??梢郧逦赜^察到,隨著K+摻雜比例的提高,產物相對應的衍射峰的2θ值向小角度方向偏移,XRD 衍射峰向小角度偏移表明晶格發生膨脹。隨著K+摻雜比例從0 增大到60%,(220)晶面對應的XRD 主峰位置從24.16°緩慢偏移到23.86°;當K+摻雜比例從60%增大到80%時,(220)晶面對應的XRD 主峰位置發生明顯偏移,從23.86°偏移到23.28°,當K+摻雜比例為100%時,(220)晶面對應的XRD 主峰位置為23.24°。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離子半徑不同,K+的離子半徑(0.138 nm)大于Ag+的離子半徑(0.115 nm),當K+取代Ag+時,晶格結構膨脹。與離子半徑(0.102 nm)較小的Na+不同的是,K+的離子半徑(0.138 nm)更接近Cs+的離子半徑(0.167 nm),這使得K+不僅可能取代Ag+的位置,還有可能取代Cs+的位置。據此推斷,當K+離子摻雜比例超過60%時,K+開始部分取代Cs+的位置,形成立方相Cs2-xK1+x-yAgyInCl6和單斜相的Cs2-xK1+xInCl6,立方相的Cs2-xK1+x-yAgyInCl6的XRD 特征衍射峰接近立方相的Cs2AgInCl6,單斜相的Cs2-xK1+xInCl6的XRD 特征衍射峰和立方相的Cs2AgInCl6有較為顯著的區別,目前已有報道對這2種物質進行XRD 表征[20]。將Cs2Ag0.2K0.8InCl6、Cs2KInCl62 個樣品的XRD 圖與已報道的立方相Cs2-xK1+x-yAgyInCl6和單斜相Cs2-xK1+xInCl6的XRD 圖進行對比[20],確認了當K+摻雜增大時,產物中出現Cs2-xK1+x-yAgyInCl6,當K+摻雜比例增大到80%時,產物中開始出現明顯的單斜相產物Cs2-xK1+xInCl6。因此,為使K+摻雜的Cs2AgInCl6可以保持原本的立方相結構,保證K+取代Ag+而不是Cs+,K+摻雜Cs2AgInCl6的比例應保持在60%以下。

圖1 樣品的XRD圖Fig.1 XRD patterns of the samples

產物的TEM 表征結果如圖2 所示,可以清晰地觀察到Cs2AgInCl6、Cs2Ag0.8K0.2InCl6樣品的晶格條紋,紅線標出的條紋歸屬于各自的(422)晶面。根據快速傅里葉變換(FFT)轉換結果,晶格條紋對應的一對對稱點到中心點的距離的倒數,即為精確的晶格條紋間距。圖2 顯示,20%的K+摻雜,使得Cs2AgInCl6對應的(422)晶面的條紋間距從0.221 nm 增大到0.229 nm,這也說明K+成功摻雜取代Ag+的位置,進入雙鈣鈦礦Cs2AgInCl6的晶格,使Cs2AgInCl6晶格發生膨脹。

圖2 Cs2AgInCl6(a)和Cs2Ag0.8K0.2InCl6(b)的HRTEM圖Fig.2 HRTEM images of Cs2AgInCl6(a)and Cs2Ag0.8K0.2InCl6(b)

EDS 給出了Cs2Ag0.6K0.4InCl6樣品的元素分布,如圖3所示,5種元素均勻分布在晶粒中,互相重疊。

圖3 Cs2Ag0.6K0.4InCl6的各元素分布Fig.3 Distribution of elements of Cs2Ag0.6K0.4InCl6

2.2 拉曼光譜

Cs2AgInCl6屬于Fm3m空間群,晶體結構中存在八面體結構,包含1 個A1g、1 個Eg和2 個T2g拉曼活性模式[21]。八面體會使中心包含d10軌道的離子發生軌道分裂,Ag+和In3+外層均含有4d10軌道,會分裂為包含6個電子的t2g和包含4個電子的eg軌道,軌道內部電子簡并,兩者對應Cs2AgInCl6的4種拉曼活性模式中的高頻T2g(2)和Eg,高頻T2g對應于八面體拉伸振動,Eg對應于八面體呼吸模式。A1g對應整個體系內所有八面體的拉伸振動,一般拉曼活性較強,在拉曼光譜中作為主峰。此外,Cs+平移振動所貢獻的低頻T2g(1)不在儀器測量范圍內,因此未被檢測到。

圖4 為樣品的拉曼光譜圖,激光光源波長為532 nm。Cs2AgInCl6的拉曼光譜主峰模式為A1g,歸因于各個八面體的拉伸振動。隨著K+摻雜比例從0提高到60%,產物拉曼譜的主峰峰值波數在299 cm-1不變,但在270 cm-1波數處出現了新的拉曼特征峰。當K+摻雜比例達到100%時,299 cm-1波數處主峰位移至307 cm-1,這是由于樣品中[AgCl6]八面體完全消失,八面體拉伸振動失去[AgCl6]八面體的貢獻使得主峰位置偏移。在其它位置,162 cm-1處Eg特征峰在K+的摻雜比例達到60%后增強并位移至157 cm-1,趨勢類似于270 cm-1處峰變化。Eg特征峰也由八面體拉伸振動貢獻,以上這些峰位、峰強度變化說明樣品中八面體拉伸振動強度提高,這是離子半徑較小的K+部分取代了離子半徑較大的Cs+,導致體系中八面體可振動空間增大,當532 nm 激光照射樣品時,樣品的八面體拉伸振動增強,對應的拉曼特征峰強度增大。

圖4 樣品的拉曼譜圖Fig.4 Raman spectra of the samples

2.3 激發、發射光譜

對K+摻雜Cs2AgInCl6的激發(PLE)、發射(PL)光譜進行表征,如圖5 所示。圖5a和5b 分別為樣品的PLE 和PL 光譜,PLE 光譜發射波長定為630 nm,PL光譜激發光波長為370 nm。隨著K+摻雜比例提高,產物的發光強度先增強,后減弱,同時激發、發射峰表現出紅移的現象,PLE 峰值從Cs2AgInCl6的365 nm 紅移至Cs2Ag0.2K0.8InCl6的373 nm,PL 峰值從Cs2AgInCl6的635 nm 紅移至Cs2Ag0.2K0.8InCl6的662 nm。當K+摻雜比例小于60%,K+主要取代Ag+的位置,消除了晶體結構的對稱性,打破了宇稱禁戒躍遷,促進了輻射復合,K+摻雜40%的產物PLQY 最高,達到10.5%;當K+摻雜比例超過60%后,K+取代Cs+的位置,導致產物中出現大量立方相Cs2-xK1+x-yAgyInCl6和單斜相Cs2-xK1+xInCl6,產物中還出現大量的缺陷、錯位等非輻射復合中心,導致產物的發光性能減弱,光致發光強度降低。

圖5 樣品的發射波長為630 nm的歸一化PLE光譜(a)和370 nm激發下的歸一化PL光譜(b)Fig.5 Normalized PLE spectra(a)under 630 nm and normalized PL spectra(b)under 370 nm excitation of the samples

2.4 吸收光譜

為了進一步研究K+摻雜如何影響Cs2AgInCl6的發光性能,對產物的吸收光譜進行檢測,并用吸收光譜數據繪制了Tauc 圖( 圖6)。Cs2AgInCl6、Cs2Ag0.8K0.2InCl6、Cs2Ag0.6K0.4InCl6、Cs2Ag0.4K0.6InCl6、Cs2Ag0.2K0.8InCl6和Cs2KInCl6六個樣品的帶隙值分別為3.46、3.45、3.47、3.49、3.50 和3.49 eV,可見,K+摻雜對Cs2AgInCl6的帶隙值影響很小,K+電子外層軌道不參與發光的躍遷過程,對CBM 和VBM 沒有貢獻。但K+摻雜對Cs2AgInCl6的吸收帶尾影響較大,K+摻雜比例超過60%后,吸收帶尾的小吸收峰消失,一般吸收帶尾的小吸收峰來自產物的缺陷等非輻射復合中心,說明K+摻雜降低了體系的缺陷密度,同時帶邊坡度變緩,說明體系內出現其它副產物,根據結構表征相關分析,副產物分別為立方相的Cs2-xK1+x-yAgyInCl6和單斜相的Cs2-xK1+xInCl6。根據以上結果可得出以下結論:Cs2AgInCl6的CBM 主要由In+的5s軌道貢獻,VBM 主要由Ag+的4d軌道和Cl-的3p軌道雜化貢獻,而K+電子外層軌道對CBM和VBM 沒有貢獻,因此當K+摻雜比例在60%以下時,電子和空穴被局域在[AgCl6]八面體上,使得電子和空穴復合的概率更高,促進了輻射復合。雖然K+離子半徑(0.138 nm)與Ag+離子半徑(0.115 nm)相差較大,當K+摻雜后,容易造成晶格失配形成缺陷,缺陷會作為非輻射復合中心降低發光效率。當K+摻雜比例在60%以下時,Cs2AgInCl6的發光強度可以得到提高;當K+摻雜比例達到60%,K+開始取代Cs+的位置,K+離子半徑小于Cs+離子半徑(0.167 nm),使得體系八面體可占空間增大,容易形成尺寸更大的[KCl6]八面體,產物體系內的缺陷減少。但是生成的副產物Cs2-xK1+x-yAgyInCl6和Cs2-xK1+xInCl6與CsKInCl6性質更為接近,另據報道[20],CsKInCl6的電子-聲子耦合強度高,發光效率低,因此,利用K+摻雜提升Cs2AgInCl6的發光效率存在最佳比例,結合PL 光譜,得到K+摻雜最佳比例為40%。

圖6 樣品的Tauc圖Fig.6 Tauc plots of the samples

2.5 時間分辨光譜

如圖7 所示,我們檢測了樣品的時間分辨發射光譜,獲得了產物的熒光壽命數據。平均熒光壽命由下式計算,其中Ai為各組分壽命的振幅,τi為各組分的壽命,τav為平均壽命:

圖7 樣品的時間分辨發射光譜Fig.7 Time-resolved spectra of the samples

熒光壽命的具體數值見表1,其中A1為第一組分壽命的振幅,τ1為第一組分的壽命,A2為第二組分壽命的振幅,τ2為第二組分的壽命。

由于存在宇稱禁戒躍遷,Cs2AgInCl6本身的光致發光弱,熒光壽命很短,如表1 所示僅有2.8 ns。當一定量的K+摻雜,會打破Cs2AgInCl6體系內的宇稱禁戒躍遷,使光致發光增強,熒光壽命增長;當K+大量摻雜,會使得產物體系內的非輻射躍遷過程占據主導地位,使光致發光減弱,熒光壽命減短。當60%以下K+摻雜時,Cs2AgInCl6的熒光出現長壽命組分,當K+摻雜比例為40%時,長壽命最長,為82.3 ns,平均熒光壽命最長,為29.2 ns,同時PL強度也最強。當K+摻雜比例進一步提高,熒光壽命降低,K+摻雜比例達到80%后,長壽命組分消失。以上結果說明,60%以下K+摻雜可以打破宇稱禁戒躍遷,增長Cs2AgInCl6的熒光壽命,提高Cs2AgInCl6的發光效率,當K+摻雜超過60%后,產物的體系中開始出現副產物Cs2-xK1+x-yAgyInCl6和Cs2-xK1+xInCl6,當K+摻雜達到80%后,強電子-聲子耦合伴隨的非輻射復合過程占據主導地位,STE發射減弱,體系中的長壽命消失,只存在非輻射復合對應的短壽命。

2.6 白色發光二極管(WLED)器件性能分析

將Cs2AgInCl6粉末封裝在商用紫外LED(370 nm)芯片上,制成WLED 器件。用遠方LED 光色電測試系統對該WLED 進行測試,結果如圖8所示,該WLED 的色坐標為(0.55,0.44),色溫(CCT)為1 949 K,顯色指數(CRI)較為優秀,為81.8。這些結果表明,K+摻雜的雙鈣鈦礦Cs2AgInCl6在WLED 領域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

圖8 Cs2Ag0.6K0.4InCl6基LED的CIE色坐標圖Fig.8 CIE chromaticity diagram of Cs2Ag0.6K0.4InCl6 based LED

3 結 論

使用球磨法制備K+摻雜的雙鈣鈦礦Cs2AgInCl6。通過XRD、TEM、SEM、EDS 等表征手段對合成的K+摻雜Cs2AgInCl6進行了結構與形貌的表征,確認了球磨法合成一定比例K+摻雜Cs2AgInCl6的可行性。發現當K+摻雜比例超過60%后,制備的產物中會出現立方相的Cs2-xK1+x-yAgyInCl6和單斜相的Cs2-xK1+xInCl6非目標產物。然后通過拉曼、激發、發射、吸收、時間分辨光譜等光學特性的表征,對K+摻雜雙鈣鈦礦Cs2AgInCl6樣品的發光特性進行研究。光譜結果表明,60% 以下K+摻雜可以使Cs2AgInCl6的光致發光強度增強,同時還會使激發、發射中心波長紅移;宇稱禁戒躍遷被打破,熒光壽命中出現長壽命部分。K+摻雜超過60%,產物中出現非目標產物,由于強電子-聲子耦合,這些非目標產物發光弱,影響了體系的發光性能。我們通過各類表征,探索了不同比例K+摻雜Cs2AgInCl6產物的特性,得到最佳摻雜比例為40%。K+摻雜的雙鈣鈦礦Cs2AgInCl6在可見光范圍內可發出寬光譜的熒光,有望作為單一熒光粉應用于WLED領域。

猜你喜歡
八面體鈣鈦礦壽命
人類壽命極限應在120~150歲之間
納米八面體二氧化鈦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倉鼠的壽命知多少
數學文化原創題(一)
馬烈光養生之悟 自靜其心延壽命
人類正常壽命為175歲
當鈣鈦礦八面體成為孤寡老人
幾種新型鈣鈦礦太陽電池的概述
共棱八面體問題的巧解*
鈣鈦礦型多晶薄膜太陽電池(4)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