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童年、新年,滾一滾都是好“年”!

2024-02-24 13:32
女友 2024年2期
關鍵詞:豆包百病正月十五

全文圖片源自中信出版社圖書《滾大冰》 ,繪圖 :趙燕

世間萬物都有個根。在作家李謙看來,她的根在東北,在東北的年味里。

她把兒時的春節,寫進了童書《滾大冰》里,那是一場孩子的歡樂之旅、大人的尋根之旅, 打動了很多成年人。

童年會過去,但暖意會永存。這個春節,我們這些“大孩子”,不妨打開《滾大冰》,去體驗東北傳統又新鮮的年俗:蒸豆包、滾大冰、送燈、掛燈籠……可能讀著讀著,耳畔就會傳來鞭炮聲、童謠聲、嬉鬧聲、東北二人轉的小調聲……

味覺往往承載著一個人的“根記憶”。我一直覺得,春節永遠和美食有關,酸菜餃子、殺豬菜、小雞兒燉蘑菇、燉魚、豆包……傳說中的“年”,只是虛造的神獸;吃,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小時候的年味,是從豆包開始的。過了農歷臘月初八,喝完臘八粥,就準備蒸豆包了。黃面皮兒,紅豆餡兒,黏糯香甜,豆包是干糧,也是零嘴,更是回家過年的誘惑。哪個東北人沒有臘月里等在灶臺旁盼著媽媽做的熱騰騰豆包出鍋的回憶?

過年,屯子里人口多,吃得多,要蒸很多豆包,少則幾百個,多則上千個。所以做豆包是一個集體活動,年前,街坊鄰居齊上陣,輪流去某一家幫忙。今天我去張三家包,明天去李四家包,張三李四家的包完了,他們就到我家幫忙包。屋子里面很暖和,小媳婦、大姑娘、老婆子坐一個炕,有說有笑地包豆包,還沒到過年,年的氛圍已經起來了。

做好的豆包,要放到大鐵鍋里面蒸,鍋咕嘟咕嘟冒著白煙,嘴饞的孩子就在旁邊饞巴巴兒地等著。豆包蒸好之后,先給心急的小孩吃個熱乎的,剩下的要馬上揀出來,擱到蓋簾上,擺在外面速凍。東北的冬天,零下三十度是常態,院子就是天然大冰箱,豆包很快就凍硬了。凍好后,把豆包裝到大缸里,擱雪埋上,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熱熱就行。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那個場景:一大群女人,盤腿坐在火炕上嘰嘰喳喳沒完沒了,她們攥著豆餡兒、包著粘豆包、擺著蓋簾兒……那場景讓我感到,食物只有浸在人間煙火中,才更有滋有味。包豆包時那種單純的快樂,我長大后走哪兒都忘不了,鄰居家燙屁股的火炕,總能在心中烘熱某個時刻。

后來,我家搬到城市,物質豐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平時吃的和過年吃的是一個水準,但離開了美食的牽掛,年味越來越淡。

再后來,我媽媽離世了。好多年,我都怕過年,一到過年,就會想起媽媽,想起以前熱熱鬧鬧的日子。

說傷感了,我再聊點開心的吧。

小時候,我最期待正月十五元宵節去“滾大冰”。啥是滾大冰?就是男女老少去冰上滾來滾去。這是我們屯子里最重要的祈福儀式。

我還記得小時候唱的“滾大冰”的兒歌——“正月十五走百病,左咕嚕右咕?!?,咕嚕就是“滾”。甭管你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還是普通農村老太太,正月十五那天,都要躺到結冰的河上咕嚕兩下子。

現在回憶起來,每年元宵節的晚上,只能用“沸騰”來形容。

正月十五,吃完元宵,看著天色,太陽落山了,全屯子家家戶戶大門敞開,男女老少縷縷行行(東北方言,形容成群結隊)地出來,往村口的河套(河流彎曲成大半個圏的河道)走去。人們帶著這些天吃豬肉餃子、殺豬菜積蓄的熱量,去冰上滾一滾,走百病,也消消剛吃完的甜糯元宵,拋開一切拘束,樂呵樂呵的,享受這個有趣的年俗。

滾大冰,孩子更開心。平時躺地上打個滾,大人就會說沒規矩,尤其是小姑娘,肯定會被大人嘮叨,說沒個丫頭樣兒。但在這一天,隨便滾,咋滾都行,咕嚕咕嚕走百病嘛,滾夠了,在冰上滑冰,跟小伙伴們追逐打成一團。對于孩子來說,滾大冰,是一個大膽瘋玩、釋放天性的活動。

滾大冰的年俗,是從幾百年前的滿族人居住地盛行起來的,人滾,馬也滾,把家里的馬拉到冰上打一個滾,這一年,馬就不生病了。東北移民多,文化大雜燴,各族人融合到了一起,習俗也融合到了一起。

滾大冰,也叫滾百病,就是百病全消。每年元宵節,甭管這一年過得怎樣,我奶奶都要帶著孩子、孫子去冰面滾一下。我對我奶奶有深厚的感情,老太太是個一米七的大高個,身材豐壯,濃眉大眼,很漂亮,她年輕守寡,一個人拉扯著幾個孩子,幾十年來撐持著家庭的一切。

我奶奶后來腦中風,走路不穩,正月十五還顫顫巍巍地去滾大冰,這是她的過年儀式,也是她的一口精神氣兒。我還記得,瘦小的母親費力又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她(婆媳倆關系特別好),往村口河套方向走,那場景在我心里留下了極其神圣的印象。

每一年元宵節的夜幕落下,一閉上眼睛,奶奶滾大冰的畫面,就會浮現在我眼前。

沒給過世的親人送燈,那不是一個完整的正月。

滾完大冰,人們用還帶著雪渣的身子去點燈。用鋸末、米糠拌上柴油,每隔幾米遠堆一個小堆,一堆一堆點起來,從家門口到祖墳,從陽宅到陰宅,一盞一盞,像一條條曲曲彎彎的小路似的。

每家都要點,即便老家沒人住了,過年也要回去,貼對聯,送燈。為逝者送燈,也是為了告訴大家,這個墳頭的人不孤獨,他有親人惦記呢。

有一年,我們不在屯子過年,還拜托同村的大爺,在他們家送燈的時候給我家也送上,從我們家門前點上燈,一直通到我媽的墳前。不能說我們沒回去,就沒人接媽媽回家了,這不行。

給故人送燈,是東北獨有的習俗。這塊黑土地上的人認為,送燈可以照亮故人在那一邊的路,起碼讓他們在正月十五這天不再漆黑寒冷。我們這邊亮亮堂堂地過,那一邊的親人也要亮亮堂堂地過,讓他們沿著這一條用火光照亮的光明之路,回家過年。

在這個習俗里面,我感受到的只有溫暖、明亮,一點都不哀傷??戳藙赢嬈秾舡h游記》后,我意識到家鄉的送燈和墨西哥的亡靈節存在著某種契合,思念故人,不一定是傷感的,可以是溫暖的。

我兒子這代年輕人,老說年味淡,好像過年都沒什么期盼了,但我還是期盼的。對聯貼起來、花燈掛起來的時候,回憶就會帶著我,飛到童年里的春節。在那里,我永遠是個丫頭,火炕,燒得熱乎乎的,等我回去盤腿坐著嘮嗑,凍梨瓜子花生往我手里塞;鄰居哥哥姐姐帶我殺雞做魚做豆腐偷吃豬頭肉;天黑爸爸去送燈的時候,鄰居老奶奶就讓我在她那兒吃熱豆包吃花生糖……童年時的春節記憶,能讓人甜一輩子。等長大了,在一年又一年的前行路上,哪怕刮風下雨,心里也揣著小火苗,記著回家的路。

這十幾年來,我都是一個人在家,清清靜靜地過年,可享受了。除夕夜,我開始復盤,這一年出版了幾部書,看了哪些電影……都要形成書面的記錄。大年初一,開始做新一年的規劃,要去哪幾個地方采風,還有哪些題材感興趣,想讀什么書,作品構思等等,清清楚楚地寫在記事本里。一個人過年,這是我自己的慶祝方式,我很喜歡。每一年,都看得到自己的進步。

2024年的春節,我要和娘家人一起過。弟弟喬遷到大房子,全家要慶祝一下。我是個生活低能兒,家里水電修理跑腿,總是弟弟妹妹幫忙多,他們讓我必須回去過年,那我肯定得答應。

2023年我得到了很多獎,有中國作協的先進個人獎,有吉林省政府的長白山文藝獎,還有“長江杯”現實主義兒童長篇小說大賽二等獎……說這些不是為了顯擺,而是我爸年紀大了,愛拿我的獎狀證書跟親戚朋友們瞎嘚瑟,他讓我把2023年獲的獎全拿回去。我說獎金我也帶回去,春節我做東。

一個不夠,我至少得推薦倆。 第一個是二道白河小鎮,那就是中國的“瑞士達沃斯”小鎮,丹麥呀,挪威呀,阿爾卑斯山腳下那些小鎮,都不如它景色美,而且那里溫度適宜、民宿便宜,去啥瑞士,聽姐的,去二道白河!第二個是二合雪鄉,要感受純正東北年味,就來這里,滑冰滑雪、大秧歌、粘豆包、冰燈、狗拉雪橇、馬拉爬犁……全都有!傳統東北菜,味地道量又足,當地政府還控價,要想體驗我們東北人的年,就選二合雪鄉!

東北

吃起來、樂起來

李謙。吉林省長春市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曾獲第十四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吉林省長白山文藝獎等獎項,代表作品有《滾大冰》《與虎為鄰》《熊和女孩》《大風口》等。

猜你喜歡
豆包百病正月十五
小狗豆包
“包”治百病
多喝水能治百病?
豆包上學之奇特事件簿
有愛心的小豆包
正月十五夜
找不同
氣足百病消
泡腳驅寒消百病
“粘豆包”應寫作“黏豆包”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