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偽科普豈能成真生意

2024-02-24 13:32趙志疆
科學導報 2024年7期
關鍵詞:偽科學辟謠科學素養

趙志疆

近日,“近視眼從800度降到100度”的短視頻上了熱搜,不同身份的主播演示了各種“恢復”方法。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通過公眾號“科學辟謠”指出,網傳內容實為偽科學。媒體調查發現,這些嚴重誤導公眾的內容之所以在互聯網“橫行霸道”,與平臺的縱容和助力不無關系。

以科普之名,各類“恢復視力”的視頻爆火于網絡。從形式上看,有的宣稱轉動眼球就能“治療近視”,有的表示觀看視頻就能“降低度數”,更有甚者表示自己的按摩手法“包治眼病”。從來源看,有的是“飛行員視力恢復訓練”,有的來自某日本醫療機構,還有的稱演示者是“武醫掌門”。但是,面對上海辟謠平臺記者的詢問,那些自詡“神通廣大”的主播,無一例外保持了沉默。

這些主播的沉默絲毫不令人意外——當今醫學界的共識是,在目前的醫療條件下,沒有哪種醫療手段能真正地逆轉眼軸。換句話說,近視無法治愈、一旦發生就不可逆轉。為此,國家衛健委發布的《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特別提醒,要警惕近視能治愈的虛假宣傳。此外強調,不科學的處置可能會導致視力進一步下降,甚至造成眼部感染或外傷等嚴重后果。

面對煞有介事的偽科普,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不信“藥方”信“偏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全民科學素養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為缺乏足夠的科學常識,一些人很容易被偽科普編織的謊言俘獲,或者雖然將信將疑,卻還是抱著“寧肯信其有”的心態參與其中。

崇尚科學精神,意味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而這也正是甄別真偽科普的關鍵所在——真正的科普旨在答疑釋惑,絕非制造噱頭、撩撥情緒,甚至花式引流、變相帶貨。

客觀而言,想要做好科普工作并不容易?!翱啤?,意味著具備扎實的科學素養和理論功底;“普”,意味著需要深入淺出將科學常識普及開來。反觀活躍在網絡上的“偽科普”,“普”則普矣,“科”又體現在何處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平臺已經成為公眾獲取信息的重要載體。提升全民科學素質的過程中,網絡平臺大有可為。然而,泥沙俱下的網絡自媒體內容,實際上起到了一種反作用:當故弄玄虛的“偽科普”一次次被推上熱搜,并成為某些人念茲在茲的“生意”,不僅是對公共利益的粗暴傷害,同時也是科普領域“劣幣驅逐良幣”的直觀體現。

毋庸諱言,科學是嚴肅的,有時候甚至略顯乏味。相比之下,“偽科學”往往是輕浮和聒噪的。非如此,不足以強化偏見、撩撥情緒。眾聲喧囂之中,算法不僅左右著流量分配,而且體現著價值操守——經歷過野蠻生長的上半場競爭,網絡平臺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內容和創作者,無疑是每個網絡平臺必須面對的靈魂之問。

猜你喜歡
偽科學辟謠科學素養
“半小時才燃脂”是偽科學
如何培養學生真實記錄的科學素養
踐行美好教育 培養科學素養
如何在日記寫作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注實驗數據 提升學生科學素養
“最強辟謠101條”引發質疑
關于拍賣的辟謠
華盛頓大學開“反胡說八道”課
辟謠是為方便面“正名”第一步
偽科學的屬性、特征和判斷標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