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CAS理論的上海里弄社區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現狀調研

2024-02-26 07:56姚喆
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 2024年2期
關鍵詞:里弄服務設施韌性

姚喆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 引言

上海自1992年啟動舊改以來,累計改造危棚簡屋和二級舊里以下房屋約4000 萬㎡,165 萬多戶居民受益。近5 年累計完成舊改328 萬㎡,受益居民16.5 萬戶。2022 年7 月,市中心城區成片舊改全面完成,上海開啟后舊改新時代[1]。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聚焦于后舊改時代的里弄社區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現狀,研究樣本為截至2022 年9 月保留原建筑并以居住功能為主的里弄社區。公共空間主要指的是位于里弄社區內部,以建筑夾峙或圍合的外部空間為載體,為社區居民提供進行日?;顒拥男∥⑿凸残蚤_放場所。服務設施是指在上述公共空間中為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產品的各種公共性、服務性設施。

1.2 理論基礎

本研究基于韌性城市韌性社區的理論基礎:復雜適應系統(Complex Adaptive System CAS)理論?;贑AS的社區研究強調看到社區作為復雜系統的適應性和應對能力,即社區能夠通過內部的自我調整和自我修復來適應外部的環境變化和不確定性,并且能夠在面臨挑戰時保持健康和穩定[2]。里弄社區由許多不同的元素,如人口、經濟、社會、文化、政治和環境等組成,這些元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導致系統行為具有復雜性和不可預測性。

1.3 研究目標

本調研通過提取空間類型,對設施使用場景和設施狀態、使用行為形態、頻次進行觀察和記錄,分析利益相關者圈層及需求,建立用戶畫像和用戶行為模型,試圖找到存在的問題與未來設計的機會。

2 研究計劃

2.1 調研方法

本研究調研方法包括文獻研究法和PSPL 調研法。通過文獻研究法,本研究針對國內外研究里弄、公共空間、公共服務設施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進行了閱讀與整理。PSPL 調研法,即“公共空間—公共生活調研法”,該方法主要包含五種調研方法:地圖法、訪談法、計數法、觀察法、問卷法[3]。

2.2 分類抽樣標準和范圍

上海里弄的分類,大體上可分為兩種,即基本里弄樣式和復合里弄樣式,進一步則可細分為5種,即早期石庫門里弄、后期石庫門里弄、新式里弄、花園里弄和公寓里弄[4]。

本調研經過前期網絡調研和初步踏訪,發現早期石庫門在舊改中所剩無幾,故和晚期石庫門并為石庫門一類,花園里弄和公寓里弄的公共空間形制有較多共同點,也將二者并為花園/公寓一類[5]。

以2020年《上海市歷史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6]發布的中心城區12 片舊城保護區范圍內,結合相關著作[7-8]、政府保護名單等對該地區的描述,以“歷史建筑風貌典型、具有一定規模、保留原建筑住宅功能”三個條件對上海中心城區里弄社區進行篩選,選取3個主要類型共14個樣本(見表1)。

表1 里弄社區樣本分類與地址

3 結果與分析

本研究始于2022 年3 月,實地調研始于2022 年9 月,終于2022 年10 月,調研過程和成果內容見表2。實地調研按照上文表一里弄社區分類共分三個調研小組,總計14人進行。

表2 里弄社區公共空間類型與特征

3.1 里弄社區公共空間現狀

3.1.1 公共空間分類(見表2)

3.1.2 調研問卷數據結果

問卷調查隨訪談進行,共發放問卷155份,回收154份,有效問卷151份,有效率為97.4%。其中電子問卷131 份,紙質問卷20 份。問卷針對公共空間與公共設施兩大類,共55個問題。

3.1.3 里弄社區公共空間目前存在問題

①公共空間窄小,較難滿足現代社區生活所需。65.3%的居民對社區空間的不滿意集中在“空間太小”。里弄社區普遍建于20 世紀二三十年代,是以適應當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設計的,雖經過更新改造,但無法改變可供使用的公共空間窄小的問題,并在機動車停車需求下進一步加劇[9]。

②功能類型多樣且混雜,但靈活性不夠。居民對未來空間的需求選項中,最高票選集中在靈活空間(56%)和臨時集市(66%)。在目前規劃設計和管理中并未將可變或臨時功能視作對空間不足的解決之道,造成資源浪費和效率低下。

③存在安全隱患。居民認為公共空間管線雜亂(68.5%)、亮化不足(58%),通道狹窄(63.5%)、設施陳舊(56%),是社區空間的主要安全隱患。

④活動或服務功能僅能滿足基礎需求,缺乏多樣性和互動性。臨時集市(66%)、社區醫療(53%)、兒童/親子游樂(51%)等進階型功能空間呼聲較高。

⑤綠色空間封閉度高(認可此項的居民達84%),功能停留在景觀美化層面。參與性、生態性、教育性都待開發??山邮苌鐓^公共花園/農園建設的居民達53%。

⑥與增強社區韌性相關的空間設立不足。集體參與性活動、公共信息資源交流、應急避難、社區內部醫療等空間亟待建設。

⑦社區成員參與公共空間設計與決策程度較低,參與過此類活動的居民僅有13.3%。

3.2 里弄社區服務設施現狀

3.2.1 利益相關者地圖

核心圈使用層:原住民、租戶、商戶;中間圈服務層:居委會、社區物業、安保、保潔人員;外圍圈管理層:各級各類城市管理方。

3.2.2 典型用戶畫像及行為模型(見圖1)

圖1 里弄社區典型用畫像及用戶行為模式縮略圖(限于篇幅僅縮略展示)(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3.2.3 設施點位狀況及使用頻率(見圖2)

4 討論與建議

4.1 提高穩定性,增強適應性的四個設計思路

4.1.1 提高社區物理安全

對社區安全短板進行專項提升:夜間亮化、管線更新、消防通道疏通、人車分流。采用包容性設計,保證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對所有人,都具有可訪問性,使其能夠舒適、方便和安全地使用。

4.1.2 增強社區內連接和合作

里弄社區作為高密度住區,應注意對柔性邊界的管理,拓寬社交距離,減少矛盾,增加社交機會??蓪⒉糠珠e置房屋納入公共空間,改造為社區中心。增設社交屬性強的設施,促進社區內的交流與合作。

4.1.3 提高社區自愈能力

改傳統景觀綠化為社區公眾參與的花園或農園,通過與自然接觸、與人交往、身體勞作等方式治愈身心。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提升生態系統功能。

4.1.4 增加社區空間和服務設施的功能多樣性和可變性

里弄公共空間的突出矛盾在于空間狹小,人均不足,需要可變的復合型空間和設施來“一物多用”,“時間換空間”。融合宜居和韌性兩大主題,平時滿足日常生活狀態所需,非常時可以讓渡部分非必要功能以集中資源,供社區靈活調整應對風險事件。

4.2 設計應用層面的三個未來趨勢

4.2.1 模塊化設計(空間韌性)

模塊化設計的公共設施具有靈活性和可擴展性。通過統一生產、采購、裝配、運維,使管理上的復雜度降低;通過組裝形成多功能的設施,又使應用層面的復雜度提高,從而增強社區面對不同情況自組織自適應的能力,以“系統化”作為“底層支撐”,用“模塊化”作為“實現方式”。

4.2.2 生態化設計(生態韌性)

在未來可考慮利用公共空間和設施打造能源利用系統、綠地系統,對社區進行海綿化改造等,使社區融入韌性城市的大系統。

4.2.3 媒介化設計(社會韌性)

未來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將越來越具有社交屬性,鼓勵人們在其中交往、互動和分享,成為一種建立社會網絡,宣揚文化的媒介。社區居民分布式存儲的社會關系,在面對外部沖擊或壓力時,能夠提供更多的社會支持。未來數字化公共空間和服務設施將有助于社區形成實體和虛擬雙重網絡,重塑社區精神,提高社會韌性。

5 結語

后舊改時代的上海,里弄社區依然立于城市建設存量優化大潮的浪尖。當我們從CAS的視角出發看到社區空間在刺激—應變模式中的動態適應,發現其作為復雜系統本身的內生力量,要做的并非只關注解決之道,而是幫助系統梳理或創生聯系,促成可復制可延續的進化。

猜你喜歡
里弄服務設施韌性
強化糧食供應鏈韌性
民政部等16部門:到2025年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超80%
房地產市場韌性猶存
韌性,讓成長更美好
多元與包容
——上海里弄居住功能更新方式探索
多元與包容
根字練習(五十七)
基于實效性的社區居住服務設施統籌研究
上海里弄認同的多層線性分析與政策建議
論高速公路收費服務水平的提高和收費服務設施的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