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閩粵贛邊縱隊二支七團的豐功偉績

2024-02-27 13:36廖雪標
源流 2024年1期
關鍵詞:武工隊揭陽房山

廖雪標

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第七團(下簡稱:二支七團),是解放戰爭時期在閩粵贛邊縱二支隊、中共潮揭豐邊縣委直接領導下的人民武裝隊伍,先后由武裝經濟工作隊、抗“三征”武工隊、武裝中隊、獨立大隊發展而來。二支七團也是解放戰爭時期,在老揭陽地區唯一一支解放軍正規軍建制的部隊,從潮揭豐邊創建7人4條槍的梅北武工隊開始,在3年的時間內,發展成為數百人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正規軍團隊建制,與其他兄弟部隊并肩作戰,共同完成光榮的歷史任務—解放全潮汕,為潮汕人民建立了豐功偉績。

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反動派一面進行和談,一面積極準備發動內戰。隨著革命形勢的變化,1945年11月,揭陽地區分設大北山縣委(中共揭陽縣委)和小北山縣委(中共潮揭豐邊縣委)。1946年6月,蔣介石反動集團發動了對我解放區的全面進攻。在潮汕,國民黨反動派加緊三征:征兵、征糧、征稅;在城鄉實行“清鄉”,制造白色恐怖。同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韓江縱隊部分骨干奉命北撤山東解放區。隱蔽在潮揭豐邊區的中共潮揭豐邊縣委,按照上級黨委“堅持斗爭,保存武裝”的指示精神,發展以陳金為隊長的武裝經濟工作隊,繼續開展各項秘密斗爭活動。

1947年6月,中共潮汕地委粗坑會議作出了發動群眾反“三征”,開展農村游擊戰爭的決定,建立以大北山為中心,要求把五房山作為大北山、鳳凰山根據地的轉動點來創建。11月22日,中共潮揭豐邊縣委趁著革命轉好的形勢,建立武裝,成立潮揭豐邊武工隊(又稱梅北武工隊),楊兆民任隊長兼支部書記,林三任組織,王瑛任宣傳,徐梅任軍事,隊員有李華、羅知、羅能。潮揭豐邊縣委發動了多起針對揭陽縣國民黨糧倉的破倉奪糧斗爭,將所奪糧食分發給各革命鄉村的貧苦農民。群眾踴躍報名參軍,協助借槍籌糧,潮揭豐邊武裝力量日益強大,為建軍創造了條件。

1948年1月,潮揭豐邊武工隊發展到70多人,建軍條件已經具備,經中共潮汕地委批準,將梅北武工隊組建為潮汕人民抗征隊梅北武裝中隊。2月下旬,隨著潮揭豐邊革命隊伍發展壯大,升編為潮汕人民抗征隊潮揭豐邊獨立大隊(簡稱:梅北獨大),倪宏毅為大隊長,吳揚為政委,王瑛、陳仲分別為指導員。至此,以五房山為中心的潮揭豐邊游擊據點初步形成。在1948年的游擊戰爭中,潮汕人民抗征隊先后創建和鞏固了大北山、大南山、南陽山、五房山等根據地。這幾塊根據地,都是由武裝部隊先行開辟,同時依靠當地黨組織,從發動群眾斗爭,替群眾解決問題,一切依靠群眾出發,經過部隊、武工隊和政工隊艱苦細心的群眾工作,開辟減租減息,建立民主政權和群眾武裝,逐步建立和鞏固的。同一時期,在潮揭豐邊縣委的領導下,五房村于1948年12月25日,先行建立村級人民政府,為潮揭豐邊區建立基層政權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閩粵贛邊人民武裝,經過長期艱苦的斗爭,尤其是在1948年反對國民黨“清鄉”的殘酷斗爭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取得了可喜的發展。為使人民武裝向正規化發展,更好地配合南下野戰部隊作戰,解放全廣東及華南,華南各地區人民武裝需要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制組建本地區的主力部隊。

為貫徹黨中央提出的“一年左右解放全中國”的號召,和中共香港分局1949年1月1日《關于迎接大軍渡江和準備解放廣東的指示信》,潮汕地委于1949年1月18日至31日,在揭陽縣三區大嶺下召開地委擴大會議。隨著革命斗爭形勢的迅速發展,經中共中央批準,1949年1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下簡稱:邊縱)宣告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隊,2月間按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整編,司令員劉向東,副司令員兼參謀長陳彬。

1949年1月初,邊縱二支一團(團長丘志堅、團副政委陳迅之)奉命東進潮(安)、揭(陽)、豐(順)邊區,協同獨立第一大隊(大隊長楊兆民)擴展五房山根據地。我武裝部隊先后襲擊了揭陽的白塔、月城、曲溪、埔田等敵據點。1月27日,敵保安第五區(司令莫希德)為防止人民武裝對揭陽縣城、新亨等地發動進攻,采用以攻為守戰術,集中保安十六團第一營(即莫嚴營)第一“清剿”大隊和洪之政部共800多人,進攻五房山梅北游擊根據地,采用輕騎奔襲,企圖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二支一團和獨立第一大隊早有防備,在當地黨組織和人民群眾支援幫助下,在赤鼻嶺高地與敵作頑強的激戰,敵方傷亡慘重。戰至黃昏,敵人被迫潰退到赤鼻嶺山腳下固守。丘志堅、楊兆民由于事前得到中共潮汕地委預告,地委將于本月底到五房村加召開軍事會議,并要求由一團擔任警衛。因此,一團與獨大于當晚8時以勝利者姿態撤出陣地,保存實力,返回駐守五房梅北游擊根據地。為2月份在五房村創建邊縱二支七團保駕護航。

1月18日上午,二支一團、五團和獨立第一大隊到達五房山。當天下午,曾廣政委、馬千、李雪光等一批領導人,陸續抵達五房山。29日下午,二支隊副政委李平從香港參加中共中央華南分局會議回來,幾經曲折也到達五房山,看望了部隊。

1949年2月,根據中共潮汕地委、邊縱二支司令部的指示,中共潮揭豐邊縣委將活躍在五房梅北游擊根據地的潮汕人民抗征隊獨立大隊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閩粵贛邊縱隊第二支隊第七團(下簡稱:二支七團),并在揭陽縣新亨區五房村客家圍屋前的大沙壩舉行成立大會,二支司令員劉向東為二支七團團旗題了字,任命縣委書記楊英偉為政委(后為王勃),楊兆民為團長,郭奕祥為副政委,李濤為政治處主任。

到3、4月份,二支七團擴編成6個連隊。五房山根據地是二支七團的建立地和主要活動地,五房村人廖正、廖六、廖英華分別任二支七團2連、3連、5連的副連長、連長。

1949年3月22日,二支七團與武工隊配合,從五房山革命根據地出兵,攻克汕揭公路上敵重要據點楓口警察所和聯防隊。

1949年4月21日,毛澤東主席、朱總司令發布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同日,解放大軍強渡長江。23日,解放南京。在這樣的形勢下,1949年4月27日,邊縱二支隊按照河婆軍事會議部署,在南線戰場發起攻打鯉湖敵據點;另一方面,又以二支隊三團、七團在潮揭豐邊主動出擊敵據點,牽制敵軍喻英奇主力逗留在揭陽、潮安邊境,不能援救南線。5月22日,邊縱二支七團配合三團、六團在揭豐公路的白石村至汾水以及新亨西北的火樹坑一帶負責阻擊揭陽縣方面援敵。此役共殲敵270多人,繳獲一批槍機彈藥。8月初,敵軍劉鼎漢部沿揭興公路推進到揭豐邊境。8月3日開始,劉部和揭陽保安營(喻英奇321師補充團)兵分多路,從北面的坪上、西面的下壩、東南的埔田向五房山根據地進攻。由于敵強我弱,且敵人在五房山反復肆虐,二支七團和潮揭豐邊縣委機關的處境十分危急,被迫化整為零轉移隱蔽。與此同時,駐于五房山根據地東部外圍山湖村的敵劉鼎漢部一個營在17日上午回援普寧城。而這時進入五房山根據地之敵聞普寧城告急、揭陽城吃緊,只好撤回榕城、新亨一帶增防。五房山根據地解圍后,二支七團也成功突圍,轉到大北山,于17日下午5時多,協助攻打普寧縣敵部。

1949年9月底至10月中旬,南下大軍乘勝窮追殘敵,自湘向粵進軍。10月13日,閩粵贛邊縱隊及其第二支隊領導人在五更富召開軍事會議,確定東路軍以二支隊一團、三團、六團、七團從揭陽解放區東進,解放揭陽、潮安、澄海,從北面包圍汕頭市。17、18日,解放全潮汕的最后戰斗打響,東路軍于17日分別向揭陽縣城、梅北推進。19日,二支六團、七團進入揭陽城實行軍事管制,接受縣自衛總隊和警察局武裝100多人投降。中共潮揭豐邊縣委領導王勃、陳君霸、方思遠等口,于10月19日從錫場進入揭陽縣城,駐扎在揭陽第一中學。當天晚上,第二支隊第七團團長楊兆民等到一中會晤縣委領導,研究和商議維持縣城治安和接管工作等事項。20日上午,揭陽縣委書記林史率領的接管工作組40多人從桂林鄉乘船抵達榕城西門吊橋上岸,進入榕城。當各武裝隊伍開進揭陽縣城時,群眾高興萬分,沿街兩旁都站滿歡迎的人群,許多商店燃放爆竹,敲鑼打鼓,口號聲與歡呼聲夾雜在一起,氣氛熱烈,盛況空前。

潮汕全面解放后,閩粵贛邊縱二支隊于1949年11月至1950初按照潮汕軍分區序列進行整編,二支六團、七團合編成揭陽縣武裝大隊;同時,由二支隊五團、七團、十一團調集部分連隊編入潮汕軍分區警衛連和潮汕公安大隊。

二支七團取得武裝斗爭勝利的根本保證,是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發揮團部各級黨組織的核心領導和戰斗堡壘作用,發揮每個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同時把武裝斗爭和發動群眾有機結合,形成軍隊與人民之間親密無間的堅強團結和魚水之情。中共潮揭豐邊縣委和二支七團以五房山根據地為主要依托,開展一系列的武裝斗爭,同時依靠人民群眾,將大北山、大南山、南陽山、鳳凰山根據地連成一片,為解放事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

猜你喜歡
武工隊揭陽房山
揭陽開放大學
大舅的抗戰
「寺」「城」相遇 北京房山云居寺歷史文化展覽設計解析
北京房山云居寺遼金刻經考述
《世說新語 檔案百年》第四十集 敵后武工隊
揭陽引韓供水工程設計階段工程造價控制措施
揭陽·黃岐山
送信鉆地道
真實的“武工隊”都干啥
房山 您身邊的世界地質公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