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蒲松林:虔心恪勤覓書魂

2024-02-28 16:16李文祥
中國周刊 2024年1期
關鍵詞:書藝松林草書

李文祥

知音,不求燦若群星,唯愿寥寥幾顆,與他在藝術的無際間攜袂行走,追本溯源,共覓書之道、藝之魂。蒲松林是我在當今書壇畫界遇到的對書史、書論、書道有著審美默契和情感共鳴的一位書者,以“悟”為基,以“文”為本,以“道”為宗,始終堅守書法藝術的傳統學脈正道。

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傳承經典,弘揚國粹,把書法藝術作為終生追求,是蒲松林的藝術理想。從懵懂初開識字習書到不惑之年研書論道,一支筆、一臺硯、一方案幾,他始終堅定執著地行走在書法藝術的路上,堅守書法藝術的文化品性,保持書法藝術的文化尊貴,維護書法藝術的文化神圣,構筑起了屬于自己的精神家園。

作為一介書者,蒲松林潛心書藝,守正而行,恪勤于書道,持燈幽會古人,悠游于書藝瀚海,佐以國學鋪墊,覓得七分文意、三分靈氣,令業內人及書家刮目相看。

故就其書藝欣然論之。

幼承家學 慧生于覺

蒲松林系書法世家第四代傳人,曾祖父是隴上著名書法家,祖父、父親均以書法聞名鄉邑。他幸得家門衣缽真傳,由此開啟了他的書法藝術生涯。幼承家學,啟蒙甚早。蒲松林自六歲起即受到其父嚴格的書法訓養,摹碑臨帖,中規中矩,練就了較為扎實的“童子功”,養成了用筆沉實不浮、古樸典雅、超凡脫俗的藝術氣質,引領著他一步步走向書法藝術的神圣殿堂。

從方格描紅,到練習“永”字八法,再到臨摹柳公權《玄秘塔碑》、顏真卿《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等古代書法大家碑帖,入之愈深,其景愈奇;臨之愈久,其功愈顯。其在上小學期間就比同齡孩童“技”高一籌,每年春節,村里鄉鄰都請他寫春聯,受到特別的“禮遇”,成為當時村里的“小秀才”。

“慧生于覺,覺生于自在?!迸R近小學畢業時,他參加了全省中小學生現場書法比賽,目睹和聆聽了甘肅書法大家顧子惠、何裕、黃漢卿、魏萬堃等前輩現場寫字和講述書論,更深入地感悟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他的書法人生有了根本性的轉變,從原來單純的“寫字”進入了書法藝術的修煉之路。

我特別感動于蒲松林對書法的著迷與感悟。1996年暑假,他在書法大家的引薦下觀摩西安碑林。連續三天,從早晨碑林開門到下午關門,沉浸在碑林的藝術氛圍中,如醉如癡,手舞足蹈;如癲如狂,口念心摹,從中更深刻地感知了中國傳統碑書的氣、骨、神,也讓他的藝術創作得到了一次飛躍。

自此以后,不論在上學期間,還是在工作期間,他在刻苦修煉的同時,都不放棄到任何一處學習求教的機會。尤其是在各種書畫筆會活動中,他經常拿著自己的書法作品去參加各類書展,并定期向省上諸多名家求教。他的書藝日益精進,漸入佳境。

蒲松林是我所結識的書者里面最小年齡舉辦個人書展的一位。1997年6月,他在甘肅甘南州成功舉辦了“迎香港回歸——蒲松林書法作品展”,展覽反響很大。但在此后,風頭正盛的他卻毅然選擇了沉默,一面潛心修煉書藝,一面深研書史、書論,同時研讀國學經典,為其書藝精進積淀了深厚的知識學養。三十多年來,他不為古人碑帖所困,不為時風所惑,獨辟蹊徑,推陳出新,可以說掙脫了臨帖摹碑和前輩師長的“雙重束縛”,找到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表達路徑,形成了個人的筆墨表現形式和藝術風格。

蒲松林的書法,追求一種用筆的精到和氣韻的雅致,具有很強的藝術個性,既繼承了魏碑的風貌神韻,又融入了古今書家的創作特色,八面出鋒,跌宕多姿,勁健灑脫,風神超邁,令人浮想,耳目一新。其作品自由流暢,豪放飄逸,既具有濃厚的傳統筆墨功夫,又富有鮮明的時代氣息,充滿了人生智慧和藝術想象,充分展示了自身的創作實力。

守正創新 墨融神暢

“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眴渭兊卣f蒲松林的書法源自魏碑,是片面的;單純地說其書風取之于古人名家名帖,也不盡然。蒲松林有著很扎實的傳統碑帖之功,也有著廣闊的視野和求新、求變的意識,更蘊含著一種文脈學理。他的書法,是守正創新的結果;他的書藝之路,對當代書法創作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狈侄p之、析之、論之他的諸體書法作品,可從中窺得他追求書藝、探求書道、尋覓書魂的不凡之處,也從中得知他修煉書藝的特殊經歷和心路歷程,從而較為全面地理解他書法藝術的特殊審美機趣和文化內涵。

先看他的隸書作品,諸如《明德納?!?、金農詩《畫梅》、李白詩《獨坐敬亭山》等作品,無論橫幅、條幅和對聯,取法《張遷碑》《曹全碑》《石門頌》《西狹頌》等諸碑骨骼,但隸篆相參,形跡俱融,神氣渾重,古樸典雅,從各碑書走向個性表達,生動活潑,不拘一格,達到了一個新的書藝境界。

再看他的行草作品,這是他諸體書法中最為精致的藝術特質。行草諸幅,博采眾藝,諸法皆備,多取米芾、懷素、王鐸等行草書家的韻味和氣勢,并大膽采用側鋒、逆鋒、斷筆等漢簡書法的用筆方法,以更多方折、內厭的用筆形式形成了圓轉、外拓的筆勢,書法體勢顯得更緊湊、更多變、更富內涵,既保持了古之書法名家的豪放灑脫,又有自身創意的用筆特點,因而表達出飄逸奇峻、簡牘之風的質樸簡練,極富萬壑松濤之氣、亂石鋪街之韻,達到了一種恬淡悠遠、無我之境的藝術境界。

三看他的草書作品,更能彰顯其藝術個性與氣質。諸多草書作品從章法構成到書寫狀態,從書法史的縱向梳理到當代書法創作的橫向借鑒,形成了自己的藝術特色。其草書用筆輕重緩急、跳躍騰挪、干枯潤濕、濃墨留白,展現出了一種狂放不羈、神采飛揚的書寫風貌。其草書給人以氣勢恢宏、磅礴有力、清雅秀麗、舒緩寫意的節奏感和表現力。

綜而觀之,蒲松林的諸體書法,始于功力,精于用筆,妙在線條,就結字觀之,有粗有細,有收有放,又有軸線變化,這是其作品的精彩之處。就整幅作品而言,其線條硬朗、剛健大氣、錯落有致、枯濕濃淡,盡在揮灑之間;字緊行疏,自然和諧流暢;筆斷意連,墨融神暢。欣賞他的書法作品,會感受到強烈的節奏感和奔騰的氣勢,會感受到每一根線條的律動,甚至感受到作品在呼吸、在翩翩起舞,有一股無形的力量撲面而來,讓人得到身心愉悅、貫氣通神的藝術享受。

博古通今 墨染人生

觸類旁通,博古通今,溢合“力”的線條,集楷、隸、行、草書之大成,古雅俊秀筆生風,筆墨文心逍遙游,是蒲松林書法藝術的最大特質,這是他積三十多年書藝修煉、文墨浸染的結晶。

與蒲松林相識,總給人一種低調、樸實、穩妥的印象,進而深入了解他的藝術經歷,我深深地懂得了一個真正的藝術大家是如何修煉而成的。

三十多年來,他走過了一條艱難而曲折的書藝之路。他曾十數年深居甘南、天祝藏區,如行者、如僧人,苦練書藝,修得了今日之正果;他曾經歷“池水盡墨、木石皆黑”之境界,像張芝、“二王”,幾近筆可成眾、墨染人生;他亦追尋像啟功一樣,用“文心”構筑自己的書藝大廈。先后不辭辛苦,傾囊四處求藝,兩次赴北京參加中書協書法創作研究生班,并多次赴外地觀摩學習,受到了歐陽中石、沈鵬、李鐸、聶成文等當代著名書法大家的耳提面命、精心指教,在博覽約取中提升自己的書藝境界。

蒲松林書法作品至今有數十幅在全國、省、市級書法展覽中入展并獲得多種獎項,其作品刊載于《書法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書法家作品集》《第二屆全國電視書法大獎賽優秀作品集》《中國書法年鑒》《中國藝術大家》等。先后多次參加全國性書法邀請展,2011年作為全國50位特邀書畫家,參加了央視書畫頻道舉辦的《展我風采》特別節目錄制展播活動,并在蘭州、甘南、天祝、嘉峪關、永登等地舉辦個人書法巡展。

蒲松林,1974年出生于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名江,齋號鶴友館?,F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甘肅現代名家書畫院副院長,《文化中國》簽約書畫家。

猜你喜歡
書藝松林草書
漢 蔡琰 草書我生帖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yNE sub-voxel R2S for shutdown dose rate analysis
為什么掐住貓的后脖頸,它就不動了?
康里巎巎草書謫龍說卷
書藝之美
【書藝之美】
《陽泉 草書賦》
我的爺爺和長征
書藝品鑒
霍松林詩詞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