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潛心科研向“綠”行 篤志宣教譜新篇
——蓮花山自然保護區成立40 周年科研宣教信息化建設紀實

2024-02-28 11:05張有佳李琴霞
甘肅林業 2024年1期
關鍵詞:蓮花山管護保護區

張有佳 李琴霞

2023 年9 月15 日,是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立四十周年的日子。40 載櫛風沐雨謀進取,40 年砥礪奮進譜華章。在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40 年的發展歷程中,一代又一代蓮花山人秉持初心、勇擔使命,踔厲奮發、砥礪前行,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不懈追求,緊扣高質量發展主題,扎實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三位一體”推進科研監測、科普宣教和信息化三大平臺建設,繪就了新時代蓮花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科研工作實現新突破

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西部黃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區內生物資源豐富多樣,極具特殊性、典型性、稀有性及脆弱性,是黃河上游的綠色寶庫和天然生態屏障,是一條重要的自然地理和生物地理分界線,在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具有特殊地位。為保護好蓮花山的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區成立伊始,就確立了“科教引領、增強后勁”的發展理念,恪守“科技興林、科技強林、質量第一”的戰略,矢志不渝推進科研監測和科技創新工作實現新突破。

40 年勤耕不輟,40 載春華秋實。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省林科院、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長期合作關系,聯合開展科研考察、專項調查等活動。先后合作完成了“GEF 蓮花山珍稀鳥類棲息地的研究與管理”、UNDP/GEF“利用生態方法保護洮河流域生物多樣性”等科研項目,實施“甘肅蓮花山自然保護區主要林業有害生物防控技術示范推廣”“鉛筆柏育苗與栽培技術推廣”等中央和省級財政林業科技推廣項目4 項,完成“甘肅蓮花山珍稀雉類多樣性調查研究”“云杉屬引種適應性研究”等省級林業科技項目6 項。成功引種藍云杉、歐洲云杉等14 種云杉屬新品種,建成蓮花山云杉屬主要樹種品種園、栽培試驗示范區和示范推廣林;引種栽植鉛筆柏,建立鉛筆柏大苗培育圃和示范林。1994 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在蓮花山建立了生態定位研究站,保護區與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合開展了斑尾榛雞、血雉等珍稀瀕危鳥類的監測和研究,科研成果豐碩。特別是對斑尾榛雞這一中國特有的松雞科鳥類生態學、行為學和保護生物學的研究,已達國際領先水平。2008 年9 月,保護區管護中心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第十一屆海峽兩岸自然保護區交流研討會。2009 年7 月應邀參加了第23 屆國際保護生物學大會會議展覽交流,來自美國、德國、丹麥等國家的17位動植物專家會后來保護區進行了實地考察。

為全面掌握蓮花山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和生物多樣性狀況,管護中心自2001 年先后啟動保護區本底資源調查以及森林資源清查等30 多項專項調查,通過保護區綜合科學考察、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調查以及植物資源調查、脊椎動物調查、藥用植物調查、大型真菌調查、昆蟲調查、林草種質資源普查、林業有害生物普查、外來入侵物種調查、林緣耕地調查、社區經濟調查等專項調查,基本摸清了保護區植物、動物、真菌等資源家底。編制了保護區總體規劃、保護區管理計劃、科研監測規劃等,為保護區建設管理提供了一個可操作性和指導意義的指導性文件。編輯出版《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集》《甘肅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環境及生物多樣性調查評價》等科研專著,累計發表科技論文91 篇并整理編印成冊。憑著開拓進取的恒心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堅持在科研監測中探索、在交流合作中發展、在砥礪實踐中鍛煉,用實際行動擘畫生態文明的藍圖。2023 年啟動保護區二期綜合科學考察,對保護區內的生物多樣性、自然資源環境、社區經濟狀況、保護區威脅因素以及森林碳匯儲備進行全面調查和監測評估。

在科研監測體系建設過程中,依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項目,先后建立鳥類環境監測站、氣象觀測站等科研監測設施,配備顯微鏡、氣象預警系統等科研設備,編制《生物多樣性監測實施方案》,開展科研監測工作,對保護區內森林、野生動物資源和生態環境進行常年監測。2006 年開始樣線監測工作,在保護區設定了28 條監測樣線,每條樣線確定了2 個~3 個控制點,基本涵蓋了保護區的全境。2008 年開展樣地監測,按照不同森林類型布設固定監測樣地21 個,建立生物多樣性監測樣地2 塊,每年開展樣地調查,記載物種的數量變化。監測調查顯示,保護區野生種子植物911 種,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26 種,其中國家Ⅱ級保護野生植物紅花綠絨蘭以及毛勺蘭、一葉兜被蘭等蘭科植物25 種;有地方特色的珍稀植物蓮花山黃芪、截萼毛建草、岷縣橐吾、多節雀麥等11 種,其中模式標本采集蓮花山保護區的有蓮花山堇菜、裂瓣穗狀報春、異色鳳毛菊等7 種。

斑尾榛雞是我國特有的松雞科鳥類,國家Ⅰ級保護動物,種群數量及活動范圍日趨減少,在許多地方存在滅絕的危險,但在蓮花山保護區卻有較大密度的分布。四川林鸮于1995 年在蓮花山保護區發現,也是在甘肅首次發現,且有穩定的繁殖群體;鬼鸮甘肅亞種自1928 年在甘肅武威天堂寺發現后,80 多年來甘肅再無報道,1999 年蓮花山保護區發現鬼鸮,說明經過80 年的時空變化,在甘肅仍有分布。為全面做好野生動物保護與監測工作,管護中心充分發揮野外監測工作的先進技術手段,2014 年啟動紅外線監測工作,對野生動物種群、分布動態進行監測。先后在保護區6 個保護站布設89 臺紅外線相機,共拍攝到野生動物照片、視頻6000 余張(段),至目前監測到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雪豹、斑尾榛雞2 種,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藍馬雞、血稚、大噪鹛、橙翅噪鹛、豹貓、鬣羚6 種,國家“三有”動物狍、赤狐、環頸雉等12 種。2022 年4 月在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Ⅰ級保護動物、世界級瀕危物種——雪豹的珍貴影像資料。各類野生動物種類和種群數量呈現恢復性增長態勢,整體生態環境呈現出好中向優。通過各種科研監測活動的持續開展,為保護區建設管理政策的出臺及制定保護管理措施提供了科學依據。

由于保護得力,成效明顯,保護區先后被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列為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成員單位,被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分會授予“中國瀕危雉類研究基地”;先后有挪威、加拿大、德國等30 多個國家的學者到保護區進行學術交流和科學考察,現已成為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態定位研究站和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林學院等院校的科學研究和教學實習基地。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自建站以來,已累計依托該站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0 余人。在科研監測和科技項目實施過程中,保護區科技人員敢于擔當、勇于奉獻,不怕刺骨的寒風,不怕烈日的暴曬,經年累月穿梭在林海的山梁溝壑之間,用履職盡責彰顯護綠人的職業本色,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完成各項科研任務,取得了豐碩成果,為保護區的發展和高質量建設插上了科技翅膀。

科普宣傳開創新局面

蓮花山在全國自然保護區中面積雖小,但是管護難度卻很大,由于保護區原住居民較多,在日常工作中林農、林牧矛盾異常突出,嚴重制約著保護區建設與發展。如何在困境中站立潮頭,通過科普宣傳打開制約瓶頸,就成了做好科普宣傳的課題。為此,保護區始終堅持踐行科普理念,厚植生態文化,持續擴大生態文明建設覆蓋面,堅持不懈地推進科普宣傳和自然教育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40 年凝心聚力,40 載踔厲奮發。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蓮花山人深知:自然是生命之母,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人類,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始終堅持廣泛向全社會宣傳展示保護成效,積極創新科普宣傳方式,不斷推動林區群眾生態理念轉變,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明顯提升。以“3·12 植樹節”“愛鳥周”“世界環境日”“全國生態日”等為契機,開展保護區宣傳進村社、進校園、進企業、進景區等活動,傳播生態文明,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累計開展“播種綠色 收獲明天”“保護碧水藍天 共建美好家園”“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主題宣傳和實踐活動360 多場次。通過多形式、全方位宣傳,當地群眾對建設保護區的重要性逐漸認同,支持、參與保護區管理的氛圍逐漸形成。加強與各大院校、中小學校協作,聯合開展生態文明主題實踐和自然教育活動,組織開展了“愛鳥護鳥,萬物和諧”科普知識講座和“我心目中的蓮花山”——走進校園生態文化系列活動;2009 年5 月舉辦了“甘肅蓮花山觀鳥節”,2010 年7 月舉辦了以“隴上名山、花兒故鄉”為主題的首屆甘肅蓮花山生態旅游花兒藝術節,2017 年4月舉辦了以“加強愛鳥意識,踐行愛鳥行動,保護物種資源,共享生態自然”為主題的“愛鳥周”宣傳等大型科普活動,2020 年7 月與蘭州大學經濟學院聯合開展了“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生態文明”環保志愿者活動,累計受教育師生、群眾50 萬余人次。通過科普宣傳和生態體驗活動,將綠色發展理念根植青少年心中,讓他們自覺養成保護生態的良好習慣,促使他們在未來成為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

依托“全國林草科普基地”平臺,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不斷加強宣傳陣地建設,持續擴大科普宣傳范圍,全力構建“報、網、端、微、屏”一體化宣傳體系,提升“兩微、一抖、一快+互聯網”宣傳方式應用能力。先后建立保護區門戶網站,開通微信公眾號和“關注森林網”蓮花山管護中心專業號,創辦《隴上蓮花山》期刊,制作《印象蓮花山》保護區宣傳片,與中科院動物所聯合出版《蓮花山自然生態》畫冊、《動植物圖譜》等科普書籍5000 余冊,全面介紹蓮花山的自然風貌和動植物資源,使更多熱愛自然、熱愛野生動植物的人們感受到蓮花山的魅力,對提升蓮花山外界影響力起到了積極作用。整理完善各類科普解說詞,完善各種解說牌示和配備必要的解說裝備,建成戶外電子宣傳屏、電子沙盤、嵌入式植物沙盤、機關生態文化墻等科普陣地。為進一步展示保護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提升科普宣傳能力,2021 年管護中心啟動保護區科普宣教中心建設項目,歷經2 年多時間,將科普宣教中心傾力打造成一座集生態、展覽、環境保護、科普教育以及推動生態保護事業發展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普教育展館,已成為蓮花山自然人文、生態展現、宣傳教育、親民互動的“科普窗口”,將為更好的服務人民、保護自然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貢獻力量。2023 年科普宣教中心累計接待山東昆崳山、洮河管護中心等參觀單位50 場次5600 人次,保護區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顯著提升。

全方位、多層次致力于弘揚生態文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積極參加國家和省林草局組織的全國林業和草原科普講解大賽、“林業人講林業故事”征文、“同講紅色故事·共建綠色家園”演講比賽、“綠水青山新隴原”書畫攝影展和“綠水青山·美麗中國”全國短視頻大賽等各類活動,先后榮獲10 余項榮譽。組織參加省林草局系統“永遠跟黨走·綻放林草情”主題文藝匯演等,舉辦“慶建黨百年·憶紅色初心·鑄綠色輝煌”征文攝影比賽等一系列生態文化活動。加強主流媒體宣傳,持續拓寬宣傳渠道。借助甘肅省電視臺、康樂縣融媒體中心進行宣傳報道,以及《中國綠色時報》《甘肅日報》《甘肅林業》等報刊雜志進行專題報道,累計刊發各類通訊報道和文章110 余篇(首)。充分發揮保護區宣傳主陣地宣傳報道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制作野生動物保護、森林防火知識、松材線蟲病防控等宣傳短視頻50 余條,累計通過門戶網站發布宣傳信息3690 條,網站點擊量達39.45 萬次,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達355人次、瀏覽量達1.25 萬人次。保護區先后被中國林學會授予“第四批、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被共青團甘肅省委、甘肅省生態環境廳、甘肅省林業和草原局、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甘肅省青年聯合會等五部門聯合命名為甘肅省青少年生態文明教育實踐基地。

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痹诒Wo區建設發展中,管護中心始終“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堅持以優化信息資源、實現信息共享、提高信息效益為目標,持之以恒推進保護區林業信息化建設邁上新臺階。

40 年砥礪奮進,40 載日新月異。信息化就像聳立在蓮花山之巔的燈塔,讓蓮花山人為之攀登。在建設之初,管護中心堅持聚焦森林資源管護、森林防火、科研監測等重點工作,全面提升保護區森林資源保護科技支撐保障能力,使林業信息化這項從無到有的“新工作”有序開展。先后建成保護區門戶網站,森林資源和森林防火預警監測系統、多功能視頻會議系統和辦公OA 系統等信息化平臺,實現了機關無紙化辦公和政務信息管理網絡化。從起初的進村入戶宣傳,通過張貼標語、懸掛橫幅,進入校園開展宣傳工作,到現在的森林資源視頻監控預警系統啟用、無人機巡航、手持移動巡護終端等林業信息化設備的投入使用,從源頭上確保了自然資源安全。

2012 年,管護中心開展森林資源視頻監控系統建設項目,建成了以管護中心機關為中心、六個保護站為分中心的森林資源監測和森林防火預警系統,實現了森林防火管理的數字化、科學化和森林資源動態實時監控,全面提升了保護區對森林資源的監控水平。推進林業信息化建設,2016 年首次引入“無人機+森林資源巡航監測”新技術,積極探索森林資源監測管理新手段。2017 年籌資先后購置無人機3 臺,將無人機技術應用到保護區森林資源監測、森林火災預警等工作中,為管護中心開展森林資源“天網”監測提供了保障,彌補森林資源視頻監控監測盲區。2018 年管護中心與省林業和草原局實現森林資源視頻監控監測設備的對接,極大地減輕了基層一線職工資源管護的工作強度,使保護區森林資源管理能力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蓮花山地勢險要、溝壑縱橫,特殊的高海拔氣候,無路可尋的原始森林,陡峭入云霄的崖壁,都是制約森林資源視頻監控系統建設內容順利完成的關鍵。建設過程中,管護中心業務人員和項目組人員一道上高山、穿密林、趟河流,克服重重困難,用腳丈量蓮花山的每一寸土地,在海拔2500 米~3000 多米的高山之巔、懸崖峭壁上,在地形復雜、樹根縱橫的泥土里鋪設了聯通所有硬件設備的光纖和電纜,相繼建成無線數字基站4 座、基地臺7 座、農林氣象監測預警站1 座,配置蟲情測報系統監測設備8 套,徹底改變自然保護區粗放性管理邁向信息數字化管理模式。

2021 年初,管護中心為實現森林資源監測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建設,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購置配發手持移動巡護終端113 部、開發制作了“蓮花山資源巡護系統”,將野外巡護、林地管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以及自然災害預警等內容納入到手持終端,護林員與管護中心實現野生動植物、有害生物危害情況影像資料、坐標、海拔等信息的實時傳輸和聯系溝通,保護區智能化監測覆蓋面達85%,“空、天、地”一體化、全天候資源監測網絡體系初步建成。同年9 月,管護中心完成蓮花山多功能視頻會議室系統改造升級,會議室實現了與多個信息平臺對接,大屏幕組合顯示系統能夠靈活方便地提供一個內容豐富、準確高效的信息圖像平臺,對各路信號、網絡資源和相關資訊進行實時的監控、分析和智能化管理,從而保證整個系統具有聯動性、高效性、完整性。經過蓮花山人的共同努力,管護中心林業信息化工作得到了國家和省林草局的肯定,先后被確定為首批“全國林業信息化示范基地”“全省林業信息化建設先進單位”,網站多次被評為“優秀網站”。

40 年初心如磐,40 載篤行致遠。蓮花山科研宣教信息化事業走過了篳路藍縷的崢嶸歲月,走出了一條符合區域發展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路,創建了一個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的生動案例,譜寫了一曲動人的綠色贊歌。

猜你喜歡
蓮花山管護保護區
2022年將農村公路管護領域就業崗位穩定在80萬左右
河南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名錄與分布
蓮花山公園真美
寒冷天氣 咋管護羔羊
黃河三角洲保護區自然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入秋養羊管護 不同于春夏季
承載厚重記憶的蓮花山老廠區
森林管護中GPS技術的應用
如何保護好興隆山保護區內的馬麝
登蓮花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