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培育實踐及啟示

2024-02-28 01:42
圖書館研究 2024年1期
關鍵詞:新加坡圖書館兒童

沈 玉

(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圖書館,福建 漳州 363000)

兒童閱讀素養是個體學習能力的基礎。2016 年,教育部發布《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未成年人閱讀素養培育是核心素養的核心組成[1]48-57。國際圖聯IFLA 認為圖書館在促進素養和閱讀中占據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因為這是他們的使命之一[2]11-46。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維護兒童閱讀權利,提升兒童閱讀素養是其重要任務之一。

1 文獻綜述

兒童閱讀素養是兒童為達到識字認字、知識學習和積累的目的而對信息進行最基本的理解和運用的能力[3]。目前圖書館界有關兒童閱讀素養的系統性研究較少,相關研究包括理論探索和實踐總結兩方面。理論研究包括:關于圖書館未成年人服務的使命與思考[2]11-46、基于國際大型閱讀素養測評項目的比較研究[4]、國外兒童閱讀素養培育模式研究[1]48-57等。實踐方面的研究集中在提升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質量的案例分析研究[5,6]。從筆者掌握的現有文獻看,當前我國對于兒童閱讀的關注大多從如何開展閱讀推廣的角度出發,卻很少將閱讀推廣的最終成效升華到閱讀素養的層面對用戶閱讀效果進行評價、追蹤與反饋[3]48-52。而對于兒童閱讀素養基礎理論、體制機制、培育模式等領域尚未有深入全面的研究。

根據國際教育成績評價協會開展的國際閱讀素養進展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2016評估結果顯示[7],新加坡和俄羅斯聯邦的學生閱讀成績最高。本文以新加坡國家圖書館官方網站[8]和新加坡各地區公共圖書館等兒童公共文化服務網站為主要信息來源,通過分析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實踐活動,以期為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兒童閱讀素養服務提供參考。

2 新加坡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培育途徑

2.1 空間支持

新加坡各地公共圖書館除了library@esplanade 和library@orchard 兩間專業圖書館外,均設有兒童閱讀區。為了更好地發揮圖書館空間的功能和作用,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在兒童區的設計上頗費心思,如在中央圖書館設立兒童圖書館——“我的樹屋(My Treehouse)”。它是世界上第一個從設計、基礎設施和可持續材料的使用到收藏和編程等各個方面都遵循綠色原則的圖書館[9],獲得新加坡綠色建筑的最高獎項——BCA 綠色標志白金獎。此后,為了增加兒童閱讀書籍的機會,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National Library Board,簡稱NLB)首創了早期識字圖書館并在全國推廣。

2.2 資源推薦

NLB 非常重視兒童館藏建設,確保讀物符合兒童年齡。兒童紙質館藏包括嬰兒讀物、兒童雜志、學齡前兒童圖畫書,故事書、童話和信息書等。同時,NLB提供大量電子書資源。在NLB官網的“兒童和青少年”主頁[10],根據兒童年齡劃分四大模塊,分別是:面向0-6 歲兒童的“早期閱讀”、7-9 歲兒童的“怪物聯盟”、10-13 歲兒童的“特溫克拉馬(音譯)”和13-17 歲青少年的“青少年接管”,方便兒童和家長根據年齡快速找到資源入口。

2.3 閱讀推廣

閱讀推廣是NLB 兒童閱讀素養培育的重要途徑。推廣活動根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富有創意、主題豐富、形式多樣,通過運用物理空間、互聯網、新媒體等技術手段提高閱讀的趣味性和知識性。常規的線下活動有故事時間、圖書館奇妙夜、兒童經典導讀班等,線上活動有一天一本書、怪物聯盟、學校假日特別活動[10]等。各種閱讀活動貫穿全年,通過游戲闖關、積分累積等富有趣味性的參與方式,激發兒童的閱讀熱情。在疫情流行圖書館閉館期間,NLB 推出一系列線上兒童活動和在線學習項目,保證了居家期間兒童閱讀活動的持續進行。

2.4 閱讀指導

為了培養兒童對閱讀和終身學習的熱情,NLB 提供大量專業的閱讀服務和學習方案,如母語閱讀俱樂部(MTL Reading Club)、信息素養研習班(S.U.R.E)[11]等。其中早期閱讀計劃(Early READ Program)是一項旨在幫助學前教育工作者和家長培養0-6 歲幼兒熱愛閱讀的學習方案[12]。研究表明,兒童要成為流利閱讀者需要掌握包括字母知識、敘事技巧、語音意識、印刷意識、詞匯和印刷品意識在內的六項早期識字技能,而這些技能的獲取需要通過五種早期識字實踐(說、唱、寫、玩和讀)的支持[13]。早期閱讀計劃圍繞早期識字實踐提供相應服務與資源,幫助兒童發展識字技能。同時,NLB 堅信家庭教育在提高兒童閱讀素養中的重要作用,鼓勵家長從孩子出生后即開始親子閱讀。

3 新加坡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培育核心活動

3.1 利用空間再造契機,首創早期識字圖書館

早期識字圖書館(Early Literacy Library,簡稱ELL)是國家圖書館委員會早期閱讀計劃的一部分,旨在鼓勵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培養6 歲及以下兒童對閱讀的熱愛[14]。第一間ELL 位于裕廊地區圖書館,于2014 年4 月10 日開館,區域設置和功能有:

(1)幼兒圖書區:藏書集中于對兒童早期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的關鍵領域。這些書不是按傳統分類法或通用方法進行分類,而是根據主題分類,分別是“感官與感覺”“概念”“語言”“詩歌與韻文”和“緊急讀者”[15],這種分類法便于兒童和家長快速找到感興趣的領域。

(2)親子閱讀區:閱讀角設計新穎有趣,環境舒適愜意,極富創意和美感的空間設計,為家長與孩子提供了充滿趣味的讀書環境。

(3)活動區:設施豐富,包括益智教玩具,多媒體互動墻、童話演出服和角色布偶等,幫助孩子們發現閱讀的樂趣。

(4)電子資源區:設有數字講故事亭,滾筒書站(Tumblebook Station),孩子們可以通過互動電子屏獲取圖畫書和游戲。在雜志和AV 區,孩子們可以訪問電子書和其他多媒體資源。

(5)故事室:通過多媒體系統,利用圖像、燈光和聲音效果,讓孩子們沉浸在虛擬現實的故事環境中,將聽故事的過程變成身臨其境的互動體驗[16],因此故事室有個形象的名字——“故事再現室(Story Comes Alive Room)”。

此外,早期識字圖書館還有諸多人性化設計,比如書籍封面朝前陳列,方便兒童通過封面而不是書脊去挑選圖書,符合低幼兒童根據圖畫選書的特點;隱藏的哺乳間和嬰兒車停車區;免費的閱讀指南,為父母提供親子閱讀相關知識。

新加坡早期識字圖書館從館藏、空間、設施、服務全方位地為培養兒童的早期閱讀素養而設計,為家長提供的人性化服務和良好育兒體驗也讓家長樂于帶孩子前往圖書館,從而大大增加了6 歲及以下兒童閱讀書籍的機會,為培育兒童閱讀素養奠定了基礎。

3.2 細分年齡開展差異化閱讀服務

新加坡圖書館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提供與其認知發展水平相適應的資源和服務。分齡服務體現在以下四方面:

(1)館藏資源:兒童館藏根據年齡分為3歲以下、4 至6 歲和7 至9 歲。其中0-6 歲館藏以早期識字為特色,側重于對兒童學習和發展至關重要的五個關鍵領域——游戲、交談、唱歌、閱讀和寫作。對于7至9歲的大齡兒童,館藏增加了雜志、電子書等電子資源。

(2)空間布局:由于嬰兒和幼童的注意力時長不同,兒童區設計了不同的區域,如:閱讀活動空間(亦稱:游戲區)、安靜閱讀區和7-9 歲兒童區。另外,有些圖書館還為3 至9 歲兒童提供了創客空間[17],以培育兒童的創造力并提高早期識字技能。

(3)閱讀活動:各圖書館每周定期舉辦的講故事活動(Regular storytelling)細分為多個年齡組,包括:4-8 歲、9-12 歲、7-10 歲以及7-12 歲。閱讀推廣活動也按年齡分組舉行,在活動宣傳時即會告知適合多大年齡兒童參與以及是否需要家長陪同。

(4)閱讀指導:圖書館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定制了相應課程。Baby Lapsit 適用于12 個月以下的嬰兒。課程內容是為嬰兒精心挑選的歌曲和童謠,并融入了嬰兒喜歡的輕柔搖擺和彈跳動作。Jiggle,Read and Rhyme 是一項針對1-3 歲幼兒的親子計劃,通過愉快的30分鐘互動課程促進孩子的早期發展,內容包括生動活潑的歌曲、韻律和故事。4 歲以上的兒童有更多適宜的課程,如識字發展計劃(包括故事戲劇化、作者亮點、故事寫作等)、為4-6 歲兒童講故事、早期識字項目等[18]。

新加坡圖書館細分年齡提供差異化的資源與服務,適應了兒童不同年齡段的心智發育水平,彰顯了圖書館服務的人性化與科學性,有效提高了兒童閱讀素養培育質量。

3.3 提供家庭閱讀指導

新加坡圖書館面向家長開放了多樣化的教育培訓課程,如:家長工作坊——以“喚醒孩子心中的讀者(Awaken The Reader In Your Child)”為宗旨,針對2至6歲孩子的父母,提供有關如何通過有趣的識字活動來灌輸良好閱讀習慣的技巧;專家講座和育兒研討會——以“早期閱讀:培養終身讀者”為宗旨,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就一系列支持學齡前兒童學習和發展的主題向專家請教學習。涉及的主題包括:在數字時代培養擁有媒體智慧的孩子;支持有學習困難的兒童;提高孩子的語言和讀寫能力等[18]。盛港公共圖書館(Sengkang Public Library)還設有家長俱樂部,作為家長學習社區,每月邀請專家分享做家長的技巧。此外,NLB 官網提供教育、閱讀、游戲資源供家長下載、學習。

新加坡圖書館通過線上教育資源分享和線下專題培訓,為家長培養孩子的閱讀技能提供專業指導,提高了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認知,有利于為兒童創造良好的家庭閱讀氛圍,激發兒童對書籍和閱讀的興趣。

3.4 為弱勢兒童和特殊兒童提供閱讀援助

為了踐行“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平等的閱讀機會”的宗旨,NLB 一以貫之地為弱勢兒童和先天障礙兒童提供閱讀幫扶。自2008年以來,NLB總共運營了三個移動圖書館(稱為MOLLY),包括一輛為成年人、兒童和有特殊需要的人提供書籍的大型MOLLY 巴士,以及兩輛小型MOLLY 巴士(mini-MOLLY)[19]。小型MOLLY 巴士可裝1500本圖書,每次容納12 名孩童,為約100 家特殊學校、孤兒院、福利院、幼兒園提供“送上門”的借還書服務以及講故事、繪畫或音樂活動[20,21]。針對特殊兒童群體,圖書館開展了無障礙閱讀計劃。兀蘭地區圖書館(Woodlands Regional Library)開辟了自閉癥友好空間——冷靜到圖書館(Calm Down To The Library,即CDTTL)[22]??臻g配備了感官友好的閱讀和學習區域,特殊的視覺交流工具,工作人員和護理人員會在需要時為自閉癥兒童提供必要幫助,促進自閉癥兒童融入圖書館。

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閱讀幫扶,范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是2004 年啟動的全國兒童閱讀計劃(KidsREAD),目標受眾是來自低收入家庭的4至8歲兒童,不分種族和宗教,目標是促進他們對閱讀的熱愛并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23]。目前,該計劃已成功幫扶上萬名學齡前兒童。此外,早期閱讀入門工具包計劃(Early Read’s starter kit programme)[19]也是針對低收入家庭兒童的閱讀項目。

以上舉措,有效地保障了弱勢家庭兒童的閱讀權利,促進了弱勢兒童群體閱讀素養的提升,也有利于彌合社會差距。在最新發布的《圖書館和檔案館藍圖2025》(簡稱LAB25)中顯示,NLB還將擴大對來自低收入家庭兒童的外展活動[24]。

4 新加坡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培育長效機制

兒童閱讀素養培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的過程。新加坡圖書館在培育兒童閱讀素養的過程中,積極尋求對外支持與合作,集合了政府、社會團體、商業機構、慈善組織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從國家圖書館的頂層規劃設計,政府引導、政策傾斜,到專業機構、社會團體、民眾志愿者提供的專業策劃、財務捐贈、人力投入等支持,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保證了新加坡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服務數十年高效、持續的供給(如圖1)。

圖1 新加坡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素養培育模式

4.1 國家圖書館的使命與宗旨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成立于1995年,是根據《國家圖書館委員會法》(第197章)成立的法定委員會。管理局一直致力于為培養新加坡人的閱讀能力和終身閱讀習慣而努力[24]。在2020年戰略規劃(Libraries for Life:NLB’s Strategic Plan into 2020)中,提出了新的發展愿景:培育公民成為終身讀者,打造學習型社區,建設知識型國家[25]。

基于打造終身閱讀的國家、建立知識型社會的使命與宗旨,國家圖書館通過各種計劃和活動服務所有年齡段的兒童。嬰兒一出生,家長即可免費為其注冊成為圖書館會員并兌換含有繪本和導讀手冊的嬰兒禮包?!俺錾磿T”的無門檻入會制保證了每個兒童出生后即可享受圖書館服務,開啟早期閱讀生活。

4.2 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廣泛參與

作為一個崇尚閱讀的國家,新加坡政府和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致力于深耕全民閱讀,“圖書館L2020總體戰略規劃”(Library 2020 Masterplan)將促進閱讀作為首要任務[26]。多年以來,NLB旗下各分館開幕均有政界要員出席站臺,新加坡政府和教育部門亦不遺余力地推動兒童閱讀。

同時,NLB 積極尋求與社會組織、公益團體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推進兒童服務。最經典的案例是全國兒童閱讀計劃(簡稱KidsREAD)。KidsREAD 是由時任副總理李顯龍于2004年4月23日正式啟動的全國性閱讀計劃,由NLB 與人民協會(PA)和四個自助團體合作。新加坡教育部亦大力支持該計劃,積極推動全國小學參與并擴大學生義工數以支持計劃開展。KidsREAD至今已成功開展18年,合作伙伴也發展至7個[23]。

社會組織與NLB的合作方式主要有:

(1)專業支持。位于中央公共圖書館內的兒童圖書館——“我的樹屋”是世界上第一個綠色兒童圖書館,由NLB 與城市發展有限公司(CDL)聯合設計推出[27]。此外CDL 還召集了其他11 位合作者,作為各領域的專家在設計規劃“我的樹屋”中利用彼此的優勢和專業知識,創建了一個完全綠色和創新的圖書館。

(2)主辦活動。如蔡厝港公共圖書館(Choa Chu Kang Public Library)舉辦的兒童經典導讀班由新生心智發展中心與德慧經典文化學會所主辦。

(3)資金贊助?!靶漕I航員”活動中,NLB與海峽時報學校零花錢基金合作,為200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提供九個月的書籍免費訂閱[28]。

(4)物資捐贈。淡賓尼圖書館的兒童中文館藏主要來自周星珠基金會的捐助,并且圖書館與兒童合作基金會合作開展各種活動和計劃,以鼓勵兒童閱讀中文材料。NLB運營的三個移動圖書館,經費和運營活動完全由觀音通胡德祖廟贊助[19]。

(5)活動支持。在NLB 舉辦的2021 年度全國性閱讀推廣活動之閱讀!節日2021(Read!Fest2021)中,合作伙伴在相關閱讀期間為參與者提供特別折扣,以鼓勵民眾參與。

4.3 穩定的志愿者隊伍深度參與

NLB有近5000名活躍的志愿者,通過閱讀計劃和學習研討會等各種活動為新加坡的圖書館和檔案館做貢獻[19]。志愿者是兒童閱讀活動的生命線,穩定的志愿者隊伍為兒童閱讀服務注入了活力,更保障了閱讀活動的持續開展。在KidsREAD 項目中,包括學生在內的義工達到5000人,他們通過為孩子們講故事、共讀圖書、做游戲等方式參與項目活動。在圖書館,志愿者開辦并運營了21個兒童閱讀俱樂部,促進各種族兒童的母語閱讀[19]。NLB 長期向社會招募志愿者,同時為了保證志愿服務的專業性,對申請人員提供必要的培訓,如提供幫助志愿者發揮作用的資源:培訓新志愿者基本的講故事技巧;對現有志愿者進行所需高級技能培訓;講故事培訓視頻;制作志愿者資源指南,提供有關如何開展每個活動的建議等等。

5 新加坡經驗對我國公共圖書館培育兒童閱讀素養的啟示

5.1 構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兒童閱讀素養培育格局

借鑒新加坡圖書館的成功經驗,構建政府、圖書館、社會組織、教育機構、閱讀推廣人多元主體協同參與的兒童閱讀素養培育體系,發揮各主體的比較優勢,增強兒童服務供給能力,是推動兒童閱讀素養培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保證。

(1)爭取政策引導和資金支持。兒童閱讀是深入推進全民閱讀的重要一環,公共圖書館應把握大力建設書香中國的契機,根據《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精神,將兒童優先理念落實到公共服務供給各方面。圖書館界應向文化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倡議將兒童閱讀服務納入政府工作規劃,爭取設立兒童閱讀專項基金,用于兒童閱讀推廣及相關工作,為保障兒童閱讀權利提供必要的政策性支持和財政性動力。

(2)爭取慈善基金會、民間團體、公益組織、愛心企業的善款和物資捐贈,如以愛心企業、熱心公益的個人名義設立“獎讀金”,鼓勵兒童閱讀;接收資金、書籍等物資捐贈以完善兒童館藏,為兒童閱讀活動的開展爭取資金、物資支持。

(3)托兒所、幼兒園等幼教保育機構是幼兒除了家庭之外的主要生活場所,并且幼兒普遍具有向師性,在幼教保育機構開展閱讀服務,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一方面可在幼教機構定期開展主題童書推薦、故事會,童書大冒險等閱讀推廣活動;另一方面圖書館員可為幼教老師提供必要的閱讀指導培訓,提高幼師指導閱讀的水平。

(4)與教育系統合作,設立關于閱讀方法和閱讀實踐的教學課程。通過開設閱讀課,培養兒童從小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養成終身閱讀的習慣和能力。

(5)與兒童閱讀推廣人、兒童作家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服務。新媒體時代,互聯網上涌現了一批倡導親子閱讀的微信公眾號大V、博主,以其專業的育兒、早教知識分享在家長圈中頗具影響力。圖書館可邀請這些博主為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大使,開展線下閱讀推廣活動;也可請他們出鏡,錄制相關主題短視頻,利用“網紅”的號召力達到良好的推廣效果。

(6)為確保多主體協同參與的兒童閱讀服務網絡的持續有效運行,建議中圖學會閱讀指導委員會成立兒童閱讀指導分委員會,一方面加強對兒童閱讀服務的工作指導和行業交流,一方面對各主體間的分工協作進行必要的協調,促進兒童服務的深度發展。另外,國家一級公共圖書館應對省、市、縣級公共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提供必要的業務指導。

5.2 為兒童和家長打造空間友好型圖書館

圖書館在建設兒童圖書館(閱覽區)時,應重視空間功能的發揮,可參照以下兩個方向進行設計規劃。

首先,將傳統的閱讀空間打造成有助于閱讀的藝術空間。在室內設計上,可以結合本地的歷史、文化、民俗,選取最符合當地特色的主題進行設計呈現,利用裝飾和美學效果提高幼兒的注意力和興趣。這樣的人文主題設計,既能使圖書館呈現地方特色,更在這種空間的文化氛圍中潛移默化地使兒童受到本地歷史文化的熏陶。

其次,將傳統的閱讀空間打造成兒童和成人雙向學習空間。嬰幼兒和低齡兒童無法獨立到館,并且他們的閱讀行為需要家長引導才能持續,因此兒童圖書館的設計也應考慮家長的需求:一是方便陪伴兒童的需求,如:應配備母嬰間,方便家長護理嬰幼兒;有嬰兒車停放區;兒童活動區有適合大人坐的椅子或者坐墊;兒童讀物按年齡裝袋方便家長為孩子選取讀物等。類似這樣貼心實用的設計和服務能夠大大提高家長們帶孩子到圖書館的意愿。二是滿足親子閱讀和代際閱讀需求。閱讀位間距可大一些,或者利用造型設計進行空間半隔斷,避免親子閱讀中的互相干擾;同時很多家長亦有閱讀和自我提升的需求,可參考新加坡圖書館的做法,兒童閱覽區與成人閱覽區相連,這樣家長在陪伴兒童的同時也能滿足自我閱讀需求,親子互相影響,共同進步。

5.3 開展細粒度、靶向性兒童分齡分級閱讀服務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兒童閱讀服務主要面向6歲以上兒童,對6歲以下,特別是嬰幼兒閱讀素養的培育關注較少。兒童讀者從嬰幼兒到兒童期,其認知水平、接收信息的能力差異較大,圖書館應根據兒童年齡及其認知水平確定各年齡段兒童閱讀培養目標,提供科學的分齡分級服務。

首先,為不同年齡段的兒童設計差異化閱讀空間。0-3 歲低幼區,館藏以游戲性、趣味性、互動性強的紙板書、圖畫書為主,配合啟蒙玩具,以激發幼兒對書籍和閱讀的興趣;4-6 歲兒童區,館藏以繪本、故事書等趣味讀物為主,配合教玩具、故事玩偶等故事輔助玩具,培養兒童閱讀的主動性;7 歲以上大童區,館藏增加科普讀物、兒童雜志和視聽作品,培養兒童的閱讀素養和能力。

其次,基于兒童的年齡、心智發展水平制定以培養兒童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素養為目標的精細化、靶向性分齡閱讀書目,創建分級分類兒童書目推薦服務體系。我國公共圖書館可開發既具有自我診斷功能的閱讀練習體系,又具有情境多樣特征的閱讀指導系統[29]46-51。

最后,根據各年齡段兒童的身心特點和閱讀偏好定制閱讀推廣活動。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制定的終身閱讀策略(Reader For Life)中包括了分齡閱讀策略,即研究并制定符合兒童和青少年成長每個階段的生理、心理特征的分齡閱讀推廣策略。我國公共圖書館也應組織有關專家制定適合我國兒童的分齡閱讀指導策略,使圖書館的分齡閱讀推廣活動更具科學性和靶向性,達到良好的閱讀推廣效果。

5.4 為兒童家庭提供高質量閱讀指導

閱讀要從娃娃抓起,書香社會離不開書香家庭,在文化熏陶下成長的孩童擁有更強的文化素養[30]。圖書館可借鑒新加坡同行的做法,以提高家庭的教育認知和提升家長的閱讀指導能力為目標,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為低幼兒童家庭提供相關培訓。公共圖書館可在自媒體直播平臺、短視頻和視頻號通過直播、短視頻的方式普及早教知識、親子閱讀技巧;在圖書館網站提供兒童閱讀書目、益智游戲、兒歌、電子書等資源供家長下載使用;面向孕媽媽、家長開辦親子課堂、講座、研討會、工作坊等多種形式的家庭閱讀指導課,提升家長親子共讀能力;定期調研兒童的家庭閱讀情況,幫助家庭建立循序漸進的家庭閱讀計劃。

5.5 強化對弱勢兒童和特殊兒童群體的閱讀幫扶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指出堅持保障兒童平等發展。兒童享有更加均等和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31]。我國公共圖書館應主動為特殊兒童提供閱讀公益援助,實現以“普惠化服務”為核心的新時代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服務目標[29]46-51。第一,公共圖書館可為不便到館的殘障兒童提供圖書寄閱服務,如有條件可酌情對經濟困難家庭減免費用。用流動圖書車,為地處偏遠農村的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送去優質閱讀資源,并配備館員提供閱讀指導,開展閱讀活動。第二,優化升級圖書館軟硬件設施,為殘障兒童和特殊兒童無障礙享受圖書館服務創造條件。為視障、聾啞兒童提供合適的印刷品和助讀系統以及無障礙的閱讀設施;為自閉癥、阿斯伯格綜合征等特殊兒童群體開辟獨立的閱覽空間,配備感官友好的設施和具有相關護理知識的館員,為特殊兒童提供理解支持,促進他們融入圖書館,提升閱讀力。

5.6 打造具有專業素養的志愿服務團隊

新加坡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影響深遠,離不開眾多志愿者的深度參與。我國公共圖書館要擴大兒童閱讀素養服務的覆蓋面,除了依靠圖書館員的努力,還應當建立一支優質的志愿者服務團隊。圖書館應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訓和管理方法,長期向社會招募有意愿、有興趣、有特長的兒童服務志愿者。志愿者在投入服務前,應接受必要培訓。圖書館可開發兒童志愿服務培訓課程,如早期閱讀理論和實踐知識培訓;幼兒心理和溝通方法;朗讀、講故事技巧、閱讀指導方法等。在管理方面,應建立完善志愿者激勵機制,表彰先進,保證志愿服務隊伍的積極性和穩定性。

猜你喜歡
新加坡圖書館兒童
新加坡
五彩斑斕的新加坡
圖書館
飛躍圖書館
留守兒童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六一兒童
我在新加坡過冬天
去圖書館
“六·一”——我們過年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