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放學后的未來
——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發展制度、模式及特征探析

2024-02-28 01:57首新熊致墨劉楊
比較教育研究 2024年2期
關鍵詞:放學俱樂部教室

首新,熊致墨,劉楊

(1.重慶師范大學科技教育與傳播研究中心,重慶 401331;2.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 400715;3.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陜西西安 710062)

日本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在2007 年聯合制定了“放學后兒童計劃”戰略,為一體化課后服務的目標定位、學習導向與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1]日本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池本美香直言,課后服務是“孩子放學后的未來”,為了使雙職工家庭不受工作與育兒時間沖突的困擾,課后服務作為一項放學后兒童關照對策,體現尊重兒童、體諒家長的理念。[2]日本小學課后服務項目主要由厚生勞動省負責的“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文部科學省負責的“放學后兒童教室”組成,現已形成運營主體多樣,服務內容豐富,資助力度較強,與正式教育平行發展、協同共生的教育服務體系。

一、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發展背景

(一)雙職工家庭數量豐盈

隨著日本社會結構的變化,性別角色意識也逐漸轉變,不再維持“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家庭結構,雙職工家庭數量逐漸增多。日本總務省統計局調查顯示,1980—2022年雙職工家庭數由614萬戶增至1262萬戶。[3]隨著雙職工家庭數量增多,逐漸出現一種悖論:父母都外出工作,孩子放學時間與父母工作時間相沖突,無人接送和照顧孩子;久而久之,又會導致雙職工家庭中的一方(通常為母親)不得不辭去工作,重新成為全職母親照顧孩子。面對如此矛盾的社會問題,日本政府開始積極建立課后服務場所開展相關活動,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孩子的困境。

(二)扭轉“少子化”現象

“少子化”現象是日本面臨的社會困境,“少子化”愈演愈烈會對國家經濟實力、社會結構產生巨大影響,成為“老齡化”前奏。日本總務省統計局調查發現,日本人口于2008 年(12,808萬人)達到頂峰,2011年以后人口一直在減少。[4]為扭轉這種情形,日本先后修訂了四次《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2020年修訂版《少子化社會對策大綱》指出,對多子女家庭進行經濟支持,提供兒童津貼、兒童醫療補助等;支持地方公共團體建立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等課后服務機構,幫助父母解決工作與育兒的時間沖突問題。[5]日本當局期望扭轉“少子化”現象,提高適齡男女的生育率,為放學后兒童提供多樣而開放的課后服務,確保日本能延續人口紅利。

(三)放學后兒童安全存在隱患

日本警視廳調查顯示,針對小學生的傷害、拐賣、兇殺等惡性事件發生頻率最高的時段是下午3—6點。[6]該時段正是兒童放學后獨自回家或外出的時候,被稱為“遇見惡魔風險最大的時段”。放學后危害兒童安全的惡性事件頻發,如何杜絕此類事件發生成為政府必須面對的問題。時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這是非常令人痛惜的事情,對于幼小生命遭到傷害深表憤怒,必須要保障學生的安全”。由此,日本便加強在放學后時間提供校內外課后服務,以小班化管理、集體活動的形式使學生在固定場所、固定時間、固定人員的監護下進行學習、生活、游戲等。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后時段有安全的地方可去,可以有效防止兒童傷害事件的發生。

(四)在國際學業測評中表現欠佳

在國際學業測評中日本學生表現不容樂觀,在其國內引起較大轟動。如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PISA)中,日本學生的數學成績雖然在總體表現上趨于穩定,但是2018 年的PISA 數學成績相比于2015 年仍有所下滑。而科學與閱讀成績更令人擔憂,科學表現波動較大,2018年顯著低于前兩次,平均成績下降18分[7][8],高學業成就學生持續減少;閱讀表現極不穩定且有顯著下滑趨勢,2012—2018年間猛跌34分[9]。同樣,在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TIMSS)項目中日本學生成績面臨停滯不前的危機,2019年的數學、科學排名相較于1999年都只上升一名。[10][11]日本在國際學業測評上的成績下滑或停滯不前,促使當局決定重新調整教育政策,拋棄“寬松教育”,推崇“去寬松教育”,如在增加小學課時量的同時增強課后服務學習與文化活動,設置跨學科學習活動、創客課程、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等。日本希望以課后服務作為學校教育的有力補充,提升學生的科學與人文素養,扭轉相較于其他國家或地區同齡學生表現不佳的局面。

二、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相關政策與制度

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是一項持續性的教育保障項目,涵蓋日常放學后、周末以及寒暑假時間,已發展成與正式課程并行的教育服務體系。梳理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相關政策與制度,其發展歷程可概括為三個階段。

(一)萌芽期:課后服務正式納入法律體系

日本鄰保館是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前身,于20 世紀20 年代出現在主要大城市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鄰保館有多種兒童活動設施,以保育為主,二戰后日本女性就業率上升,急需能托管和輔導孩子學習的場所,課后服務需求量增大,于是,20世紀40年代衍生出真正的課后服務。1948年,大阪市今川學園率先開展課后服務[12],隨后課后服務事業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為實現課后服務的系統化管理,文部?。?001年更名為文部科學?。┯?966年至1971年實施了“留守家庭兒童會補助事業”,隨后厚生?。?001年更名為厚生勞動?。┮查_始實施“都市兒童健全育成事業”。1994年,日本文部省等四部門共同出臺《關于今后育兒支援政策的基本方向》,發起“放學后兒童對策充實”戰略[13],課后服務事業建設逐步有序化。針對少子化、雙職工家庭增多、兒童安全令人擔憂等社會問題,日本又出臺了《兒童福利法(1998年)》,其中第六條對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建設作出要求:各地應為10歲及以下兒童提供放學后活動的福利設施、游玩和生活場所,使其健康成長。課后服務被正式列入日本法律體系中,并被命名為“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課后服務機構被命名為放學后兒童俱樂部。

(二)整合期:放學后兒童俱樂部與放學后兒童教室一體化建設

21世紀以來,課后服務逐漸進入日本民眾視野,小學校內的課后服務如火如荼地開展中,而社區課后服務卻停滯不前且不盡如人意。于是文部科學省在2004 年開始推進為期三年的“社區兒童教室推進事業”,鼓勵社區志愿者、退休教師、居民等參與社區育兒活動。2007年,文部科學省與厚生勞動省聯合制定《放學后兒童計劃》,由教育委員會牽頭,統一處理市町村的課后服務事務,各市町村與各福利部局合作,原則上在所有小學區推進課后服務場所建設,將“放學后兒童教室推進事業”和“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整合或聯合實施。[14]作為實施主體的都道府縣為了有效推進課后服務工作,設立了推進委員會和運營委員會,共同策劃放學后兒童計劃、活動內容、項目評估、支援員研修計劃等。為了進一步細化課后服務運行機制,厚生勞動省在2008年還制定《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指南》,詳盡規定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營業天數、設備標準、學生規模、開放時間等。2012年又出臺《兒童·育兒支援法》,明確規定中央政府要根據該法下發育兒支援補助金,與都道府縣、市町村逐級深入合作,支持地方課后服務事業穩步發展。[15]時任首相安倍晉三表示,“必須跨越所謂的‘小學1年級壁壘’,請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首席大臣下村博文、田村憲久給予協助,探討放學后政策的一體化運用、學校教室的徹底活用等”。2014年,厚生勞動省與文部科學省便聯合制定了《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旨在穩步建立一體化的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放學后兒童教室[16],明確學校設施使用責任主體,盡量在同一所小學實施兩個項目,供學生自由選擇。

(三)成熟期:“五年計劃”推進課后服務常態化

日本自2014 年實施《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以來,雖然課后服務業績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是仍不能滿足雙職工家庭兒童數量的增長需求,亟待追加建設更多的課后服務場所。2015年,日本內閣府啟動“兒童·育兒支援”新制度,從“量”和“質”兩個方面支持全社會的育兒。2018年文部科學省、厚生勞動省聯合發布為期五年的《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計劃五年內新增可容納30萬學生的課后服務設施,到2023年末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配備能容納152萬人的設施;力爭所有小學整體或聯合實施“放學后兒童俱樂部”與“放學后兒童教室”項目,小學內一體化課后服務機構有1萬處以上;力爭在小學內新開設約80%的課后兒童俱樂部,充分發揮其課后服務作用。[17]2020年,兩部門又聯合發布《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的進一步推進》,指出要加大對學校設施的利用度,并引進各類人才加入課后服務中?!缎路艑W后兒童綜合計劃》的實施標志著日本課后服務事業數量上的增加、質量上的提升,課后服務逐步常態化。

截至2022年,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注冊兒童”約為139.2萬人,比上一年增加約4.4萬人,創歷史新高。[18]隨著相關政策和制度的逐步完善,日本課后服務正邁向成熟階段,形成“中央管轄監督、都道府縣推動落實、市町村建設施行”的制度體系,課后服務機構的運營標準、師資要求、時間安排、服務內容等不斷細化,同時也留有空間支持各地區放學后兒童事業的特色發展。日本課后服務已成為社會福利制度與兒童政策法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的基本模式

(一)目的

無論是前期單獨實施的課后服務政策,還是后期聯合實施的一體化課后服務計劃,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的目的可概括為三個方面。第一,減輕家長的壓力。家長工作時間與學生放學時間沖突,難以實現兩者之間的平衡。課后服務能較大程度上釋放家長時間,為雙職工家庭提供便利。第二,保障學生安全。如前所述,日本放學后兒童傷害事件屢見不鮮,將兒童集中并提供安全場所開展益于其個性化發展的教育服務,能有效杜絕該類事件的發生。此外,支援員會實時為家長分享學生活動狀態,便于搭建信息互通的鏈條。第三,培養身心健康發展的未來人才。日本課后服務不僅是一項福利事業,而且是與學校正式教育相輔相成的教育事業。課后服務提供個性、開放、持久的學習環境,通過開展多式多樣的活動課程,不僅能促進學生社會性、自主性、創造性的發展,而且還能為日本培養未來人才,為“去寬松教育”助力。

(二)類型

日本課后服務包括“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放學后兒童教室”兩大類?!胺艑W后兒童俱樂部”由厚生勞動省管轄,不同地區也有地域性的名稱,如文京區的培養室、新潟市的向日葵俱樂部等?!胺艑W后兒童教室”由文部科學省管轄,在當地社區、居民、大學生、退休教師等支援員協助下,于放學后或周末開展面向所有適齡兒童的學習、體育、文化活動。

其一,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根據運營主體的不同,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有公立和民辦兩種。公立俱樂部的運營主體為政府運營或政府委托民間團隊運行,目前日本約有70%是公立公營、公立民營放學后兒童俱樂部,使用人數眾多。[19]公立俱樂部課后服務場所主要是小學富余教室、兒童館、公民館等,使用費較低,但有名額限制,超過當年規定人數就會停止招生。民辦俱樂部由運營委員會、社會福利法人、公益法人(非營利民間團體)、非營利組織法人、公益性株式會社等成立運營,是非營利性質的課后服務機構。民辦俱樂部場地多開設在校外,使用費相對較高,但可使用至晚上八點,提供接送孩子、學習指導、興趣活動等可選服務。家長可根據工作時間、收入狀況將孩子送入不同類型的俱樂部。

其二,放學后兒童教室。放學后兒童教室多為地方政府、小學運營,場所多為富余教室、體育館、運動場等,具有公益性質,但為了保障項目正常運行也會向家長收取少量活動費用。放學后兒童教室開放時間不固定,隨需求不定時開放。如青森縣東北町小學放學后兒童教室主要以1—3年級學生為服務對象,以當地9間富余教室為主要活動場所。埼玉縣埼玉市針谷小學則利用大學生和退休英語教師等地區人才,為學生提供英語學習、科學實驗探究、烹飪技巧等活動。針谷小學的放學后兒童教室項目還會不定期進行問卷調查,聽取學生和家長建議改進教育服務活動。

(三)內容

兩類課后服務項目主要功能有所不同,“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偏重于在游戲、社交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注重在玩樂過程中發現學生天賦,發展學生特長?!胺艑W后兒童教室”則偏重于對正式學習的補漏,幫助學生形成學科知識框架,同時通過體驗當地文化藝術活動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國家認同感。

其一,放學后兒童俱樂部以游戲、社交活動為主。因各地區需求不一樣,各俱樂部的服務內容也有所不同。以大阪市為例,有以烹飪游戲(如制作年糕、巧克力,烤地瓜)、集體活動(如萬圣節派對、圣誕晚會、生日聚會、社交聚會)、戶外活動(如賞花、摘葡萄、園藝、玩泥巴、遠足)等社交項目為主的川口放學后兒童俱樂部與田邊學童保育俱樂部;也有以桌面游戲(如黑白棋、撲克牌、將棋)、體育游戲(如劍玉、陀螺、和弓)、社團活動(如音樂社、手工藝社、歷史社、昆蟲社、英語社、手語社)等游戲項目為主的吉野學童俱樂部與小毛驢兒童俱樂部;還有以身體鍛煉(如體操、游泳、接力賽)為主的擁抱兒童俱樂部,涉獵體育、科學實驗、集體活動、手工制作等多種活動的西區千代崎俱樂部與茨田友好學童保育所。豐富的課后服務活動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使他們在游戲過程中學習、體驗、嘗試正式課堂未接觸過的新事物,豐富課余生活。部分俱樂部還設有親子運動會,邀請家長參加,以增進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其二,放學后兒童教室以學習、體驗活動為主。以岐阜縣羽島市的“放學后兒童教室”為例,其放學后兒童教室均以小學名稱命名(如竹鼻小學放學后兒童教室),服務活動主要在學校教室、體育場、功能室等。當地政府規定放學后兒童教室的服務時間、類型、內容等。其活動涵蓋五類:一是學習活動,課后支援員提供作業輔導,學生也可以自由閱讀或是利用教室信息化設備進行線上學習;二是文藝活動,如體驗日本太鼓、了解茶道、學習插花藝術等,讓學生了解日本傳統文化,探其淵源,培養人文精神;三是傳統游戲,學習之余可以開展紙牌、繪畫、將棋等游戲;四是體育活動,“放學后兒童教室”項目非常注重兒童體育,使用率最高的學校設施是體育館,提供各類體育項目供學生選擇;五是科學活動,如開展科學小實驗、科學調查等,課后科學活動自主性更強,學生可以組隊開展科學探究。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放學后兒童教室”活動側重點不同,但活動類型都十分豐富。為了讓學生都能體驗到兩種課后服務項目,文部科學省和厚生勞動省聯合發布的《放學后兒童計劃》提出,要在學校內建立一體型的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放學后兒童教室,增強放學后兒童事業的黏合性。一體型放學后兒童事業可在生活支援、學習支援、藝體活動、體驗活動等多種項目中滿足兒童需求,且開放時間充足,家長不用再擔心在非一體型課后服務中托管時間過短的問題,其一體化范例見圖1。日本政府為促進課后服務一體化,向各市町村提供一體化的示范案例,專門為一體化課后服務發展欠佳的區域提供合作性示范案例,供其參考,以支持其完善一體化課后服務事業。

圖1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和“放學后兒童教室”課后服務一體化范例

(四)評價

2014年,厚生勞動省制定的《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設施和管理標準》指出,課后服務主體有自覺開展自我評價并接受公開評價的義務。后續進一步出臺《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運營指南解說書》與《關于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的第三方評價標準指南》等,對課后服務項目自評和他評提出一整套評價基準。

其一,課后服務者進行自我評價。課后服務項目自評主要面向組織者和管理者,自評內容主要包括課后服務理念、經營狀況、實施過程、計劃完善、地區交流等。厚生勞動省一方面會向地方政府提供課后服務“自我評價檢查”標準,以便運營主體和課后服務支援員等在進行自評時能夠靈活運用 ;另一方面,還要求自我評價遵循持續的“計劃—實行—評估—改善”周期,并不定期開展自檢。如福島縣根據課后服務指導方針和自評標準制定了詳細的放學后兒童俱樂部自我評價表[20],內容包括四個方面:在課后服務福利方針和組織方面,將其理念、基本方針記載在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宣傳媒體(小冊子、主頁等)上,確認理念和基本方針非常熟悉并有可持續改進措施等;在經營狀況方面,收集課后服務學生數量、家庭情況以及潛在使用者的相關數據,分析所在地放學后兒童特征變化,將相關狀況和改善措施告知支援員等;在計劃制定方面,中長期規劃要體現課后服務理念和基本方針,年度計劃應分解為切實可行的具體內容等;在地區交流方面,樹立區域課后服務項目共享交流意識,并形成可執行的書面文本,支持課后服務協助提升地區教育質量等。自評是課后服務項目評價的主要形式,能促進管理者和組織者自覺反思、自我發展、自我完善,進而推進課后服務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其二,福利部門進行第三方評價。為最大化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后服務理念,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日本政府還引入了以福利部門為評價主體的第三方評價制度。日本福利部門是指掌管日本福利六法相關事務的行政機關。福利部門下設5 科2 室,負責課后服務第三方評價的是其生活福利科下屬的“全國/地方社會福利協議會”。厚生勞動省于2004年就公布了通用《“關于福利服務第三方評價事業的指南”概要》,包括福利服務的基本方針、組織運營管理、落實福利服務等評價內容。[21]“地方社會福利協議會”會基于評價指南制定具體的課后服務項目內容評價基準,如2021年福島縣根據評價指南制定的第三方評價基準(見表1)。[22]

表1 福島縣福利部門第三方評價基準(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版)

四、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的師資

《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運營指南》規定,只有取得放學后兒童支援員資格才能參與相關教學工作,后續《兒童支援員研修工作實施綱要》進一步對課后服務師資培訓進行規定?!胺艑W后兒童教室”項目的師資要求則相對寬松,退休教師、大學生、社會團體、社區協調員等都可以加入其課后服務活動中。

(一)課后服務支援員資格認定研修

第一,研修條件。成為“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支援員,應完成各都道府縣規定的資格認定研修且獲得資格證書?!斗艑W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設施和管理標準》規定了參與研修成為課后服務支援員的條件,根據從業經驗研修學員分為不需要從業經驗和需要從業經驗兩類。學員只要持有保育員資格證、社會福利士資格證、基礎教育階段任一學科教師資格證,或大學、研究生修讀社會福利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藝術學、體育學任一專業,均不需要從業經驗就具備研修資格。沒有上述資格則需要具有一定從業經驗才可參與研修,根據學歷的不同,需要的從業年限也不同:一是高中以上學歷,在兒童福利事業(如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托兒所、兒童園、兒童福利院、兒童發展支援工作、放學后日間服務)從業2年以上;二是高中以上學歷,在與放學后兒童俱樂部類似的事業(主要指放學后兒童教室)中有2年以上從業經驗并受到市長、區長、町長、村長的認可;三是不論學歷,在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擁有5年以上從業經驗,受到市長、區長、町長、村長的認可。[23]

第二,研修課程設置。具備支援員研修條件后可申請學習專業課程。課程由6個領域16個科目(1個科目學習1.5小時)組成,學員可根據所持有的資格免除部分科目的研修。課后服務支援員資格研修課程內容見表2。

表2 成為支援員前的課程學習內容

(二)課后服務支援員工作職責與薪資

《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設施和管理標準》規定,課后服務支援員的工作職責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對孩子的支援。課后服務支援員首要工作就是照顧兒童,包括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漱口洗手、收拾衛生等),關注孩子身心發展狀況,搭建能幫助其獨立完成作業和自主學習的環境,與孩子成為玩伴并教其游戲規則與技能,努力預防與及時發現欺凌行為并作出積極反應,保持環境衛生、檢查孩子安全情況等。第二,對父母的支援。支援員要在課后服務中記錄孩子行為,向家長反饋孩子當天學習情況并及時回應家長的詢問,與其建立牢固的信任關系。第三,建立支援關系。支援員不僅要照顧俱樂部的孩子,而且還要與教師、當地社區志愿者等課后服務事業熱心人士開展合作,拓展課后服務場域、類型、方式等,通過積極維系與教師、社區志愿者和居民、專業人員等的交流,建立牢固的合作伙伴關系。

為適應小學課后服務發展境況,日本課后服務支援員有全職、兼職、臨時三種。截至2023年7月,日本臨時與兼職支援員平均時薪分別為1248日元、1067日元;全職支援員平均年薪為331萬日元。[24]根據日本2022年薪資結構數據,普通勞動者平均年薪為374萬日元。顯然,放學后兒童支援員年薪較低。課后服務支援員資格門檻高與工作薪金低之間的矛盾,成為阻礙日本課后服務常態化可持續開展的突出問題。為了改善這一狀況,日本政府從2017年啟動“職業晉升待遇改善項目”,規定工作經驗與工作補貼成正比,同時鼓勵地方政府加大扶持措施,課后服務支援員的待遇也在提升。

近年來,對“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支援員的資格要求愈顯專業化,對“放學后兒童教室”支援員的吸納則顯得多樣化。成為“放學后兒童俱樂部”支援員既要了解兒童的身心發展特征,又要知曉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相關法令、支援內容、相關兒童家庭福利政策等?!胺艑W后兒童教室”則秉承吸納多種人才加入的原則,當地社區居民、專業人士、大學生志愿者等都可參與其中,擔任學習指導員或安全管理員。因為政府、組織者、社區、支援員等群策群力,目前日本課后服務活動形式多樣,課程種類繁多,師資已基本滿足學生課后學習的需求。

五、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特征

(一)課后服務支援制度依法健全化

二戰后日本便開始推動小學課后服務活動,小學課后服務制度逐漸健全。至今已出臺《兒童福利法》《社會福利法》《少子化社會對策基本法》等法律條令,厚生勞動省與文部科學省接連開展“留守家庭兒童補助事業”“都市兒童健全育成事業”“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社區兒童教室推進事業”等,制定《放學后兒童計劃》《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新放學后兒童綜合計劃》等,建立可以查看全國教育和保育設施信息的“兒童·育兒支援信息公開系統”,方便家長尋找離家近、價格合適的課后服務機構。同時,各福利部局、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社會保障機制,對殘疾兒童家庭、單親家庭、多子女家庭提供“兒童津貼”,減免教育、住房等稅務,使所有兒童都能享受到課后服務福利。為進一步提升課后服務質量,厚生勞動省與文部科學省還制定《放學后兒童健康培養事業設施和管理標準》《兒童支援員研修工作實施綱要》等,對課后服務設施、運營、從業人員資格、研修培訓等都作出規定。逐漸完善的制度保障穩步推進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成為與正式教育并行的教育體系。

(二)課后服務聯合“家校社”一體化

作為政府大力支持的教育福利事業,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整合了大量的社會資源,如人力資源(放學后兒童支援員、社區各類人才等)、財力資源(放學后兒童教室的費用由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分別承擔1/3,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費用由家長承擔1/2,國家、都道府縣、市町村分別承擔1/6)與場地資源(富余教室、兒童館、公民館、公園等)。同時,作為學校教育的有效補充,課后服務不僅能拓展正式教育,而且可形成課后特色活動,充分挖掘學生興趣愛好,夯實文化素養。如青森縣東北町的“放學后兒童教室”就是以延伸課堂學習為主,致力于達到“無論其家庭經濟如何,為愿意學習的兒童提供學習機會”的目標。家長也是豐富兒童俱樂部活動的重要因素,因此,支援員還會定期與家長協商課后服務內容,聯合家長委員會不定期推出親子活動,積極探求與家長的溝通與合作。如“東京都文京區駒本育成室”與家長委員會就策劃了育兒交流會、夏令營、篝火晚會、圣誕晚會等親子活動。課后服務將家庭、學校、社會三種教育力量聯合起來,形成促進兒童發展的教育合力,增強課后服務的教育效果。

(三)雙重評價機制走向可持續化

日本小學課后服務經費來源廣、經營主體多、開設數量大,為了監測實施現狀、改善課后服務水準、保證課后服務高水平,日本政府從2004 年便開始關注課后服務評價,到2019 年已形成一套成熟的評價體系。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機構不僅要不定期進行自評,而且還要每年接受福利部門下屬生活福利科的第三方評價。2022年,放學后兒童對策專門委員會第11次會議詳細討論了課后服務自評和第三方評價方案,指出自評具有以下四個方面優勢。第一,課后服務運營者可以掌握放學后兒童俱樂部的實施情況,了解兒童支援員的想法等;第二,根據評估結果與支援員進行討論,可以提升課后服務運營水平;第三,通過公布自評結果,展現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工作情況,推進與兒童、家長和地區的持續對話,進而建立合作關系;第四,為第三方評價作基礎,通過采用與第三方相似的評估標準進行預先自我評估,可以加深運營者對第三方評估結果與建議的理解。另外,通過第三方評價,以客觀視角對課后服務機構進行監督與檢查,將優質、需改進的課后服務機構公示于眾,供家長參考,增大課后服務機構的競爭性,為兒童課后學有所得謀取最大利益。

(四)課后服務師資專業且多樣化

為提升小學課后服務師資的“質”和“量”,日本采取由部委領頭,各市町村組織的課后服務師資篩選制度。一方面,“放學后兒童俱樂部”建立了嚴格的師資審查與研修制度,已形成豐富且專業的支援員供給鏈,且發展出專任培養制、教師輪崗制等課后服務工作鏈,最大限度地促進師資的流動性與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放學后兒童教室”廣招各方面專業人才充實支援員隊伍,探索出學校-社會聯合師資培養機制,吸納由社區居民、退休教師、青年志愿者等組建成的支援員隊伍,調動其教育積極性,發揮其專業所長,在課后服務過程中既實現自我價值,也幫助孩子學習發展。日本政府已意識到辦好課后服務事業對兒童未來的積極影響,開始注重提高課后服務支援員薪資,擴大招募數量,推進課后服務師資水平走向新發展階段。

六、結語

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最初是為了解決二戰后大量女性就業而無法照顧孩子的問題,經過幾十年發展,已形成政策制度健全、活動豐富且一體、雙重評估標準客觀、師資準入嚴格且多樣、與家校社多方聯系的立體結構,體現其教育服務本質。目前,日本小學課后服務正以“五年計劃”穩步推進,基于前文所述內容,仍值得思考的問題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課后服務是國家教育基本事業,各級政府有義務建設好,同時也是社會福利事業,所有兒童有權益享受。日本小學課后服務已寫入《兒童福利法》《社會福利法》《兒童·育兒支援法》等基本法,對課后服務目的、性質、服務對象、責任主體、實施場地、師資要求、財政投入等具有指導性,保證了課后服務義務與權益的統一。第二,課后服務并非課后輔導,僅依靠學校教師會導致課后服務功能窄化、形式單一,形成多元主體課后服務供給機制,并且制度化,更有助于實現兒童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日本除了政府開設的課后服務機構外,還包括非營利性福利機構、民間團體、非營利組織、公益性株式會社等承擔民營課后服務運營,為公立課后服務機構減輕運營負擔。這需要政府與社會資源協同合作,搭建課后服務實施主體與課后服務資格的完整框架,并形成課后服務活動與學生需求的基本對應關系。第三,明確課后服務師資定位,課后服務并非專業性教育,也非輔導作業為主的影子教育,仍是一種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教育形式,因而日本課后服務師資既有準入基準,也表現出對兼職/臨時專業人員的需求。日本想逐步證明的是,課后服務是專業化的活動,需要有專門資格準入制度,同時課后服務仍是為了滿足兒童發展需求,需要熱心的專業人士成為支援員,進行專業化的教育啟發。

猜你喜歡
放學俱樂部教室
“313”教室
這里的教室靜悄悄
放學
如何締造完美教室
快放學了!
長時間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視
放學歌
偵探俱樂部
偵探俱樂部
偵探俱樂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