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洞庭》之“白銀盤”新解

2024-03-01 11:49杜少凡
古典文學知識 2024年1期
關鍵詞:銀盤君山洞庭

杜少凡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科書三年級上冊收入了唐代詩人劉禹錫的《望洞庭》,這是一首歌詠洞庭的名詩。該詩以遙望、遠眺為視角,通過運用巧妙的比喻,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將月下的洞庭湖美景躍然紙上。關于詩中末句的“白銀盤里一青螺”,“青螺”教科書中給出的注釋為“青綠色的螺。這里來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而“白銀盤”則在各種教學參考書、輔導書及網絡資料中均被認為比喻的是“洞庭湖”,筆者則以為此種說法值得商榷。根據筆者分析,“白銀盤”乃“月亮”之譬喻,具體如下:

首先,“銀盤”在古代詩詞一方面偶爾會使用本義“銀制或銀色的盤子”,比如唐代詩人李白《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于逆旅見贈》中的“雙鰓呀呷鰭鬣張,撥剌銀盤欲飛去。呼兒拂幾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此“銀盤”即詩中盛活魚的盤子。又如,唐代詩人雍裕之的《豪家夏冰詠》中“金錯銀盤貯賜冰,清光如聳玉山棱。無論塵客閑停扇,直到消時不見蠅”。顯示出豪門望族盛放御賜冰凌的名貴用具。但總體上看,“銀盤”在古典文學作品中作為本義解的情況并不多見,“銀盤”更多地是用作“月亮”的比喻義。例如唐代詩人盧仝的《月蝕詩》中就寫道:“爛銀盤從海底出,出來照我草屋東。天色紺滑凝不流,冰光交貫寒曈昽?!泵鞔≌f《水滸傳》第九十一回“張順夜伏金山寺,宋江智取潤州城”里,張順趁著月夜伏水渡過長江到金山寺打探軍情,文中寫道:“江吞鰲背,山聳龍鱗。爛銀盤涌出青螺,軟翠堆遠拖素練?!鼻∏晌闹杏小般y盤”也有“青螺”,文中用詩詞化的語言描寫了月夜下的長江和金山,并沒有湖泊出現。清代小說《乾隆南巡記》里亦有“皓皓當空賽鏡懸,山河搖影十分全。瓊樓玉宇清光滿,水鑒銀盤爽氣旋”的詩句來譬喻月亮。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古典文學作品里的“銀盤”除了有時會用作本義以外,基本上都是來比喻月亮的。如果一定要將“銀盤”作“湖泊”來解,那么這種用法則在歷代詩詞中難尋“二例”。

其次,從比喻的修辭格用法上看,本體月亮更符合喻體“銀盤”的圓形外觀。除了本詩中的“銀盤”,古詩詞里也常用“玉盤”“玉輪”作為“月亮”的譬喻。例如用“玉盤”比作月亮,比如李白《古朗月行》中:“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痹偃?,用“玉輪”比作月亮的例子也屢見不鮮,唐代詩人李商隱的《碧城三首》(其三)中寫道:“七夕來時先有期,洞房簾箔至今垂。玉輪顧兔初生魄,鐵網珊瑚未有枝?!庇缮衔覀兛梢园l現,“銀盤”“玉盤”“玉輪”都是“圓狀物”,其與月亮,特別是中秋時節的“滿月”具有較大的相似性與可比性。據文獻記錄,詩人一生曾六次經過洞庭湖,而只有詩人遭貶南荒轉任歷陽(和州)的這一次適逢秋天,這與首句的“秋月湖光兩相和”相符,古人寫“秋月”常常離不開中秋的滿月。雖然有限的文獻資料無法證實詩人“望洞庭”是否精確在中秋當天,但秋夜的寫作時空背景更加印證了“白銀盤”與“月亮”的密切聯系。同時我們發現,“銀”多與宇宙天體的意象相關,《古代漢語詞典》中“銀”字之下就有“銀兔”“銀蟾”“銀漢”三個詞條,而前兩個詞條就專指月亮?!鞍住备墙洺S糜谛稳菰律?,比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崩畎椎摹都耐鯘h陽》也寫道:“南湖秋月白,王宰夜相邀。錦帳郎官醉,羅衣舞女嬌?!睆摹鞍住薄般y”兩個形容詞質感的角度來看,“白”突出如發光體一般的“明亮度”,“銀”則突出如金屬般的“光澤度”,“白銀”二字疊用,更加凸顯了與黑暗夜空形成鮮明對比的月亮及皎潔的月光。然而,湖水是無法像月球這般天體一樣產生如此明亮的效果。這是因為物理學中有“湖水光學現象”的說法,該現象指的是湖水中光的傳播與湖中物質相互作用的現象,水中懸浮顆粒和可溶性物質,使湖水對光的選擇性減弱,湖面其實只能反射部分月光,無論是“明亮度”還是“光澤度”都要遜色不少,且詩中“遙望洞庭山水翠”一句已經點明了湖面在夜色之下應為翠綠色。此外,縱觀古代詩詞作品,用“白”或“銀”來形容湖水之色的案例鮮矣。

再次,我們來探討一下用“白銀盤”形容洞庭湖是否貼切。洞庭湖現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古稱“云夢澤”,因水域面積遼闊,素有“八百里洞庭”的美譽。據歷史資料測算,秦漢時期的洞庭湖面積更是高達6000平方公里以上,由于數千年來泥沙淤積和人類圍湖墾殖活動,湖泊面積大大“縮水”。雖然目前洞庭湖的水域面積為2800多平方公里,但仍然比整個深圳市的面積(1997.47平方公里)還要大不少。我們不難推斷,詩人所處的唐代距今一千多年,那時的洞庭湖的面積比現在還是會大不少。正如北宋文學家范仲淹在名篇《岳陽樓記》中用“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這樣的語句來形容洞庭湖的“大”,對于如此巨型的湖泊,站在一般的人類視角,幾乎不可能盡收眼底,更不要說用“白銀盤”這種精巧的用具來形容如此的“龐然大物”。即便有俯瞰的視角,洞庭湖的形狀呈明顯的不規則狀,無論從哪個視角都難以和圓盤掛上鉤。從歷代歌詠洞庭湖的詩詞來看,幾乎皆是突出洞庭湖的聲勢之壯大、氣勢之磅礴,比如唐代詩人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庇秩缍鸥Α兜窃狸枠恰分校骸拔袈劧赐ニ?,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备菍⒍赐ズc大海相類比,無不彰顯了洞庭湖的壯闊恢宏。如果將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宛若盆景的形象恐與洞庭的氣質不相符合。此外,洞庭湖里島嶼星羅棋布,“千萬年地質生命演化中,浩瀚洞庭湖,曾經星羅棋布著無數島嶼:君山、青山、龍山、郁山、寄山、明山、朗山、團山、赤山等等。這些島嶼像上帝的珍珠,隨意撒潑在2800多平方公里的洞庭湖上,裝點著湖的璀璨”(2017年12月6日《岳陽晚報》所載的《洞庭湖的島》一文)。由此,如果洞庭湖是“白銀盤”,那這個盤中不應只有“君山”這一顆“青螺”。

最后,我們再來研究一下為何月亮才是放置“青螺”的“白銀盤”。首句“湖光秋月兩相和”點明了“望洞庭”的時空背景是在“秋月”之下,這也是本詩區別于其他詠洞庭主題詩詞的重要特點之一?!皟上嗪汀眲t突出了“秋月”與“湖光”皆是本詩歌詠的主要對象,具有平等的地位,是貫穿全詩的一組意象?!扒镌隆辈皇桥阋r,而是與洞庭山水共同構成一幅“秋月洞庭山水圖”,是這個有機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次句“潭面無風鏡未磨”寫出了洞庭湖水在無風情況下的寧靜,有說法認為“鏡”指的也是洞庭湖的湖面,但古詩詞中也常將“鏡”用于月亮的譬喻。比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明代文學家徐渭《泊閶門值閏月中秋》中“天上桂輪長若滿,人間酒盞莫嫌多。虹橋一散能追不,海鏡孤飛奈墮何”。從詩歌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來看,常常在有限的字數內,盡可能地表達出豐富的意象來,即增加“意象密度”,在一首詩甚至一句詩中將多個意象集合起來,增強詩句跳躍的力度,拓寬讀者的想象空間。如果“鏡未磨”就是“潭面無風”的同義替換,則達不到這個效果。故而,此中的“鏡”指的應該是月亮在湖面的倒影,類似的用法在李白《渡荊門送別》中的“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也有出現。第三句“遙望洞庭山水翠”點明了作者的視角應為帶有較小仰角的平視,因為洞庭湖諸島上的山也不甚高(君山最高點僅為63.3米),并無須費力地抬頭。根據詩歌“意象密度”的原理,上一句已經談了洞庭山水,末句的“白銀盤”就應該跳出山水而言明月。況且“遙望”的視角是稍微上揚的平視,末句的視角應該與之保持相對的一致性。如果“白銀盤”是洞庭湖的話,那么這個視角就會猛然拉高為俯瞰甚至是鳥瞰的高度,這種轉換不太符合觀湖人的實際,也不順暢自然。那么“白銀盤”作為月亮的譬喻,月亮能否裝下君山這顆“青螺”?這是因為心理學上存在著“月球錯覺”這一現象,即地平線附近的月亮比天頂的月亮看上去大很多,這是因為我們肉眼感知物體的大小會根據參照物的大小制造出不同的心理鏡像,產生一定的“錯覺量”。當月亮位于地平線時,周圍的小山、樹木等較小的物體常常會被人眼下意識地選為參照物,導致我們看到的月亮會比平時要大得多。對于太陽等其他天體也存在類似的現象,比如《兩小兒辯日》中就提道:“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表樦谌洹斑b望洞庭山水翠”的視線角度,詩人的視線應該與君山及月亮串成一條直線,可以推斷詩人視野中的月亮離地平線不遠,而非抬頭仰視,由此產生“月亮錯覺”。另外,天文學上也有“超級月亮”的說法,由于月球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地球,月球和地球間的距離不斷變化,因此滿月發生時月亮離地球越近,人們看到的滿月也就越大。而這種現象并不罕見,每年均會出現四到六次超級月亮,農歷每月的十五前后,都是“超級月亮”可能出現的時段。我們不妨推斷,詩人望洞庭時應為明月初升之時,也很可能遇見“超級月亮”,此時的明月看上去大如白銀盤,遠望過去,秀美精致的君山恰好落在白銀盤的一角,翠色的小山猶如青螺一般映入眼簾。此情此景之下,想必詩人遭貶的不快心情也會得到一定的紓解吧。

猜你喜歡
銀盤君山洞庭
余元君:一生只為洞庭安瀾
洞庭謠
桐君山
君山美學生活館
中秋夜闌
《星月一舡壓洞庭》
兩個月亮
“加一倍”寫法——黃庭堅《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二首》
洞庭情緣(連載)
看似平靜的“銀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