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類型及發生機理研究*

2024-03-02 03:08張玉亮趙玉瑩
情報雜志 2024年3期
關鍵詞:公權力異化突發事件

張玉亮 趙玉瑩

(1.河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鄭州 450001; 2.河南工業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鄭州 450001 )

1 問題的提出

21世紀以來,互聯網得到了空前發展,網絡輿情也成為影響社會穩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突發事件發生后,網絡輿情鼎沸,網民參與信息行為的熱情更是高漲。不過,在信息行為發生的過程中,網民行為往往是異質性與同質化并存,其中既有首發信息、發揮第一人效應的信息行為,也有跟風發布、模仿他人的信息行為,而模仿行為在突發事件網民信息行為中更為普遍。然而,網民模仿行為有表達合理訴求、傳遞正確信息的一面,同時也存在著傳遞謠言、虛構抑或是夸大事實的異化信息的風險。并且,由于網民模仿突發事件中信息異化的行為,導致網絡空間中的異化信息激增,網絡負面情緒蔓延,突發事件輿情逐漸偏離正軌,并給網絡生態環境造成長遠破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正視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這一問題,重新審視網民模仿行為背后的內在邏輯機理,對于達成“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推動形成良好網絡生態”的目標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诖?本文將從政府公權力與網民行為取向維度出發,構建起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分析框架,利用案例研究法進一步分析網民模仿行為的類型和發生機理,并在此基礎上探尋這一行為的治理方案,以求為斬斷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動力鏈條、構建和諧健康的網絡環境貢獻綿薄之力。

2 文獻梳理與述評

學界對網民信息異化及其模仿行為的研究已經取得了可貴的成果。不過,不同學者對于這一問題的學術理論關切和理論分析視域并不完全一致。進行文獻梳理后,我們發現,學者們研究主要呈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基于信息異化理論視域的分析。從這一理論視域,學者們主要分析的是信息異化行為構成、行為動機、后果影響等。如李昊青根據勞動異化理論更新和完善了信息異化理論,認為信息異化包括信息與信息主體的異化、信息本身的異化、信息主體的異化以及信息主體間的異化四個方面[1]。翟賢亮等則分析了信息異化行為的動機,并將這一動機生成原因概括為不確定性、社會排斥等造成的信息恐懼[2]。與之不同,還有學者認為信息異化與網民分眾化差異化[3]、技術與人的主體性沖突[4]有著密切關系。學者蘭月新則致力于信息異化行為后果的研究,其指出在信息異化的作用下,以網絡謠言為主的負面衍生輿情會更為迅速、廣泛地擴散[5]。

第二,基于模仿理論視域的分析。學者們通過這一分析視域,探討了網民模仿行為理論內涵、影響機制以及分型問題,試圖勾勒出網民模仿行為的理論圖景。如李萌闡釋了網民模仿行為的內涵,其提出網絡模仿行為是經歷個體判斷交互的過程,當個體判斷與公眾態度契合時,這種相似性的觀點便會愈發趨同[6]。勒龐則試圖解析這一行為的內在影響機制,他認為群體性事件中的模仿行為受到群體暗示和群體感染的影響[7]。與勒龐不同,國內學者陳世華則致力于分型研究,其根據人口統計學特征,將網絡模仿行為分為性別互仿、年齡互仿、職業互仿、形象互仿四種類型[8]。

第三,基于政府規制理論視域的分析。學者們基于這一理論視域,主要是從公共權力的層面探討網民行為的治理路徑問題。如Masngut N調查了突發疫情中政府和公眾輿論關系,認為政府要善于利用媒體傳播、采取適當的形象修復策略從而贏得公眾信任、管理公眾輿論[9]。尉馨元等指出要從實踐形態和組織邏輯兩個層面加強數字政府建設,進而賦能網絡空間中的政府回應[10]??椎蛮i等則強調政府可以從輿情信息的預測、接入、導向、管理和抗干擾能力入手構建系統的輿情治理能力,進而有效解決網絡信息內卷化的問題[11]。

綜上所述,學者們盡管學術理論關切不同,切入的理論視域不同,但是相關研究具有很好的理論價值和政策意義。不過,現有的研究更多的集中于對信息異化問題本身、一般性網絡模仿行為以及政府網絡治理通用性策略等問題的研究上,對于突發事件發生發展中這一特定場景的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研究還比較少。實際上,在政府網絡治理的實踐中,單一的網民信息異化行為并不能帶來多少實質性的影響,而對于這一信息異化行為的競相模仿才是導致問題的關鍵,它加劇了突發事件處置的難度,也給政府公權力參與網絡治理造成挑戰。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跳出單一的理論分析視域,并結合現實網絡治理實際,提出一種更加具有包容性的分析路徑,以求從理論上對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解剖麻雀,分析其類型和發生機理,進而找到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政府治理策略?;诖?本文將在現有研究的基礎上,盡力整合已有分析視域的有益成果,結合政府網絡治理實際,構建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新解釋框架,對其進行科學分型,探討其發生機理,進而為政府在特定場景特定網民行為的治理提供理論支持。

3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二維解釋框架建立與分析

根據前面分析,本文將突破既有的單一研究視域,嘗試建立新的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解釋框架,力圖實現對這一行為的整合分析?;谶@一新框架,全新闡釋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基本構念,并對這一模仿行為進行科學分型,刻畫每一類型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特征。

3.1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理論界定

模仿理論視域下,網民模仿行為是指將大部分網民的行為反應作為自己行動依據的一種模仿現象[12],這種模仿現象的結果是形成一種主題信息文本無限堆疊的網絡文化奇觀[13]。而基于信息異化理論視域,信息異化是指由于虛假信息、虛假利益、虛假自由的驅動,主題信息逐漸偏離初衷[14]。在整合已有理論分析成果基礎上,結合實際,我們認為,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是指突發事件發生后,網民為滿足自身信息需求,模仿既有的信息異化行為,加劇信息異化態勢,惡化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生態,進而施壓政府部門,促使其發布突發事件信息并有效處置突發事件的行為。該行為具有三個典型特征。

a.網民的模仿行為是其信息權利伸張的非正常表達。信息權利是以滿足一定條件的信息作為權利客體的法律權利類型[15],它包括信息知情權、信息傳播權、信息隱私權等。信息權利是公民在現代信息社會享有的重要權利,其“不是在法律之內的自由而是法律所保證的自由[16]。進入21世紀以來,人們權利意識日益覺醒,伸張信息權利、維護信息權益已經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特別是突發事件發生后,由于個人生活、生產秩序被打亂,人們對于突發事件信息需求就會更加強烈。不過,由于多重因素影響,突發事件信息及時供給變得困難,突發事件信息異化就有了市場。在這種特殊情況下,網民便會模仿突發事件中的信息異化行為。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網民的這一模仿行為是非正常的,甚至超越了法律法規的限制,因此,對這一行為要依法依規依理分類加以處理。

b.網民的模仿行為是一個深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的開放行為。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不是一個處在封閉系統中的個人行為,而是一個深受主客觀因素影響的開放行為。一方面,網民的模仿行為受客觀環境的影響。這些客觀環境包括突發事件破壞程度和影響范圍、政府及相關部門信息公開的及時性和全面性、現有突發事件信息異化行為的基本狀況等,這些客觀環境直接影響了網民模仿行為的發生概率、行為軌跡、持續時間等,成為網民模仿行為的外在決定力量;另一方面,網民的模仿行為受主觀因素的影響。這些主觀因素包括網民的生理狀況、個人經歷、知識水平、信息需求程度等,其決定了網民模仿行為能力和水平的高低。正是在主客觀因素的綜合作用下,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得以實現。

c.網民的模仿行為內含行為學習與行為實踐兩個階段。網民的模仿行為并不是一個單純的行為動作,其包括行為學習與行為實踐兩個階段。行為學習是模仿行為的第一階段,在該階段,網民是對既有的突發事件信息異化行為進行學習,借鑒其中的成功經驗;行為實踐則是模仿行為的第二階段,也是模仿行為的實質階段,是網民行為學習成果的實踐展現,也是網民將突發事件中的信息異化推向深入的過程。模仿行為的兩個階段辯證統一,相輔相成,斬斷任何一個階段,都將終止網民模仿行為的發生。

3.2 政府公權力與網民行為取向: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二維解釋框架

從政府公權力與網民行為取向兩個維度建立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解釋框架,既是一種整合理論分析的結果,也是對我國政府網絡治理實踐的現實描述。一方面,政府公權力是網民行為取向引導和規約的當然主體。從政府規制的理論視閾分析,政府公權力在全新的網絡環境下,其規制任務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而政府為了適應這種轉變就必須要同樣關注虛擬網絡社會[17]。在虛擬網絡社會中,政府公權力管理和制約的重要對象之一就是網民行為,即通過制定有效規則,科學公開必要信息,引導網民形成正確恰當的行為取向。并且,與西方國家政府秉持的“有限責任政府”不同,我國政府更是一個“全能政府”,政府公權力代表人民利益,已經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尤其是在突發事件處置中,政府公權力應及時引導和規約網民行為取向,防范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發生,并為現實突發事件處置創造良好的網絡輿論氛圍。另一方面,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取向深受個人目的及自身利益訴求驅動,但同樣也會根據政府監管力度調整而有所變化[18]。在虛擬網絡社會中,網民的行為取向依自身目的和利益訴求不同而變動不居。不過,網民并不完全是自身目的和利益訴求的奴隸,其行為取向也應接受社會公序良俗的指導和制約,而公序良俗是由政府公權力予以保障和落實的。換言之,網民的行為取向深受公權力的指導和制約,網民的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也概莫能外。由此看來,政府公權力與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取向之間就形成了一種博弈關系。在突發事件中,政府公權力在場與否,行動是否有力科學,直接影響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取向。因此,從政府公權力與網民行為取向兩個維度建立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解釋框架,是切合理論的,也是符合現實實際的。

基于政府公權力的分析維度,可以將政府公權力劃分為在場和離場兩種情況。公權力在場是指突發事件發生后,在互聯網領域,政府公權力通過特定的體制、機制、方式和手段,有效回應網民訴求,引導網民網絡輿情信息行為,盡量減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政府公權力不在場則是指一種相反的情況,即突發事件發生后,由于種種原因,政府淡出互聯網,以至于網民的信息訴求得不到及時回應,信息異化行為得不到糾正,并被更多網民模仿,互聯網輿情信息陷入失控境地。

基于網民行為取向的維度,可以將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傾向分為積極和消極兩種。積極態度是指自身信息訴求得不到回應,網民采用極端的行為表達,模仿信息異化行為,進而施壓政府公權力;消極則是指網民在突發事件發生后,有關訴求能夠得到公權力回應,既有的突發事件信息能夠滿足其信息需求,對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保持冷淡和觀望態度?;谝陨戏治?可以形成如圖1所示的分析框架。

圖1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解釋框架

3.3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類型

分類是政府職權行使和應急處置的基礎,同時對于防范突發事件中的“漣漪效應”具有重要意義[19]。而網民作為突發事件“漣漪效應”中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其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將會深刻影響突發事件網絡輿情以及突發事件應急處置,但這一模仿行為在類型上又不是完全一致的,因此,針對網民的這一特殊行為分型分類,對其進行歸納總結將有助于針對性地、妥善地處置突發事件及其網絡輿情?;谇懊娴姆治?結合政府公權力與網民行為取向兩個維度不同組合關系,可以將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劃分為集群式、散點式、觀覽式、終止式四種具體類型,如圖2所示。

圖2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類型

3.3.1集群式模仿

在此類型中,政府公權力處于離場狀態,網民信息訴求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滿足,網民則對既有的信息異化行為表現出積極取向,競相加入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行列之中,并試圖鬧大輿論場進而施壓公權力,使之“現身說法”。同時,由于信息管制力的消失[20]、網民們對信息先發優勢以及信息權力的天然渴望[21],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呈現集群爆發態勢,越演越烈。就嚴重程度而言,集群式模仿屬于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中最為嚴重的一種類型。

3.3.2散點式模仿

在此類型中,政府公權力處于在場狀態。突發事件發生后,政府公權力采取了措施加以應對,對于網民的訴求也予以回應,對于網絡中的信息異化行為也進行了一定的處置。不過,從部分網民的視角看,政府公權力仍然還有繼續努力的空間,傳播的信息量不夠充足[22]、輿情事件處置不夠妥帖等也會招致他們的詬病和質疑,而非理性的信息異化行為恰恰迎合了他們的期待,信息異化的模仿行為也由此展開。不過,由于政府公權力的在場,信息異化行為受到了相當程度的約束和限制,部分網民僅能在一定范圍內零散地、小規模地實施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相較于集群式模仿,散點式模仿屬于嚴重程度相對偏低的一種模仿。

3.3.3觀覽式模仿

此類型中,政府公權力處于離場狀態,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取向也是消極的。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理由有兩點,一是突發事件本身影響力有限,多數網民們對突發事件及異化信息本身并不關注,或者突發事件僅憑事件當事者就可以完成處置,政府公權力無需參與其中。二是網民難以與突發事件及其異化信息之間達成共識或形成共情,“網絡圍觀”現象難以轉化為“過度解讀”[23]。對于網民來說,他們并非突發事件親歷者,而是出于圍觀心理瀏覽網絡信息,當他們對突發事件及其異化信息態度冷淡或持相反意見時,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就會僅僅停留在觀覽、學習和評價階段,并不會將其演化升級為行為實踐,相較于散點式模仿,其嚴重程度進一步降低。

3.3.4終止式模仿

在這一類型中,政府將“社會本位”的觀點置于突發事件處置當中去,能夠重視和滿足公眾的知情權[24],有效公開突發事件處置流程及結果,快速回應網民訴求,并能合理規制網絡異化信息的傳播,具有優秀的在場表現;而這樣做所造成的結果就是,網民的信息需求和信息權利得到了極大的滿足,信息異化行為生成土壤變得匱乏,信息異化行為難以產生,對于信息異化行為的再模仿行為也就變得市場動力不足,以至于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處于終止狀態。在四種模仿行為類型中,終止式模仿屬于嚴重程度最低的一種類型。

4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實例分析與發生機理闡釋

4.1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實例分析

我們將就上文提出的四種類型模仿行為進行實例分析,并從微觀視角中解析模仿行為的發生發展過程。其中,實例選取堅持三個原則:一是注重案例覆蓋性,選取的案例要能夠覆蓋自然災害、生產事故、公共衛生和社會安全四類突發事件,以求分析全面,不失偏頗;二是注重案例典型性。所選取的案例事件應是在互聯網引起廣泛關注的事件,案例源起、發生和處理在同類事件中具有典型性特點,這樣的分析也會更有說服力和代表性。三是注重案例時效性和數據完整性。所選案例應是近幾年發生的,互聯網印記特征明顯,分析數據較為齊全,能夠為后續機理研究提供準備?;谝陨显瓌t,本文篩選出唐山打人案、山西暴雨災害、東航墜機慘案和湘雅二院劉翔峰事件作為樣本案例進行分析。

4.1.1集群式模仿:“劉翔峰事件”中網民模仿行為的探查

湘雅二院劉翔峰事件發生于2022年8月中旬,是一起涉嫌違法違規的醫療輿情風波。此事件源于8月14日知乎匿名網友的一則帖文“如何看待湘雅二醫院急診外科/普外科劉翔峰教授”[25]。隨后,17日,“@老c隊長”以一條細數劉翔峰醫療違法違規行為的微博引爆網絡輿論。劉翔峰事件爆發后,網絡負面情緒蔓延,網絡信息異化行為激增,尤其是針對醫療體系的異化信息一時間甚囂塵上。同時,由于這些信息異化行為未能被加以約束,大批網民不再顧忌信息異化帶來的嚴重后果,競相加入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行列,積極假借模仿行為宣泄長期不滿情緒并加劇事件沖突性以此施壓相關部門作出回應。至18日下午1點,全網有關敏感信息超過兩萬條,占比達99.41%[26]。但網民們的模仿行為并未止步于此,他們甚至自發創建微博話題“一個壞醫生是否會帶崩整個湘雅系”來擴大模仿行為的影響波及范圍,其閱讀量達1.5億,有關帖文達5310篇[27],24日,政府相關部門作出回應,表示將對劉翔峰事件做進一步調查,事件得到逐步平息。因此,此次事件中網民行為可以歸為集群式模仿。

4.1.2散點式模仿:“唐山打人事件”中網民模仿行為的診斷分析

唐山打人事件發生于2022年6月10日,是一起尋釁滋事、暴力毆打他人的惡性事件。事發后,從地市級公安局、政法委到中央級公安部紛紛在網絡中回應案件進展、表明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決心。如唐山市路北公安分局在事發兩日內通過其官方微博發布五則警情通報,河北省公安廳也持續跟進,發布案件偵辦最新通報。政府公權力處于全程在場狀態。盡管如此,個別網民仍有諸多不滿,堅持信息異化行為,并由此引發次生影響,如個別網民以“多人實名舉報”“女性保護”等詞匯吸引網民注意力,設置背離該事件的相關議程。受其影響,部分網民為了炒作兩性對立話題、收割網絡流量、迫使政府關注有關問題,也相繼模仿其信息異化行為。針對這一現象,唐山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回應網民的正當訴求,對于信息異化及其模仿行為采取有效的糾正和引導措施,這使得網民的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始終處于屬于零散、個別、局部的狀態,并最終回歸了網絡輿情的健康態勢??傮w上看,此次事件中的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歸為散點式模仿。

4.1.3觀覽式模仿:“山西暴雨災害”中網民模仿行為的分析與討論

2021年10月2日至7日,山西遭遇特大暴雨災害。暴雨期間,政府啟動了應急響應。起初,此次災害在網絡中的影響力十分有限,網民們并未給予過多關注。隨后,大量本地自媒體和部分網民借鑒和模仿先前河南暴雨網絡救援的方案,將提高詞條熱度、發布在線文檔等視為傳遞災情信息的有效之策,此次暴雨災害逐漸獲得網民關注,輿情熱度一路飆升。與此同時,個別網民為博取關注,開始設置背離此次暴雨事件的主題,出現了信息異化行為。不過,絕大部分網民們并未模仿這一信息異化行為,而是對其持消極態度,網民們只是簡單瀏覽、評論有關異化信息,并未將其再次傳播,如“@Aisyx-”的評論“原來大家對山西求助的惡意這么大,領教了”獲贊1.5萬,跟評1 207條,但跟評中大部分網民表示“不要被帶節奏”“個別人素質太低”[28]。因此,可以看出,此次事件中,網民更為關注救援救災,而對信息異化的模仿行為只是停留在瀏覽學習階段,并未將其付諸實踐。因此,可以將此次事件中的網民行為歸為觀覽式模仿。

4.1.4終止式模仿:“東航墜機事件”中網民模仿行為的理性檢視

東航墜機事件發生于2022年3月21日,事故發生后,政府始終保持高度在場狀態,全時段、全方位、全角度地公布墜機事件進展并對相關謠言精準打擊、精確辟謠。例如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在22—31日共召開十次新聞發布會,發布事故搜救、黑匣子搜尋等情況。以《人民日報》代表的官方媒體在事故第二天便專設辟謠詞條,對飛機墜毀影像甚至是《人民日報》金句進行辟謠。實際上,此次事件中政府良好的輿情處置方式已經滿足了絕大部分網民的信息需求,政府嚴厲的信息管控手段也在無形中加大了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難度和成本。因此,即使當極個別網民揣測并傳播異化信息時,多數網民對這一行為持否定和質疑態度,并能夠及時杜絕和制止模仿行為。例如有許多網友指責這種行為是“這種吃人血饅頭的真的是有毒”,還有網友提出“那種短視頻平臺上冒充和開玩笑的人能不能處理啊?”[29]的建議,要求各方共同約束信息異化及模仿行為。因此將此次事件中的網民行為歸為終止式模仿。

4.2 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發生機理闡釋

理論分析發現,政府公權力和網民行為取向之間此消彼長的博弈關系是導致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類型多樣化的原因。而通過對案例的剖析不僅證實了這種理論化博弈關系的存在,而且能夠以微觀的視角聚焦現實突發事件中網民模仿行為發生的具體過程和部分原因。接下來,本文將在理論和案例的基礎上,進一步對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發生機理進行闡釋。

4.2.1緣起于突發事件或突發事件情景的同源性、同質性和可比性

互聯網時代,模仿行為是多主體、多內容、超越時空的互文[30],模仿行為能否發生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互文程度。在突發事件中,互文是以與事件或情景的關聯性呈現,當突發事件或突發事件情景與信息異化之間存在同源性、同質性和可比性,網民便會模仿突發事件中的信息異化行為。

自互聯網勃興以來,我國網絡輿論場上爆發過多種類型的突發事件網絡輿情,這些輿情之間的起因、性質、規模、處置等或多或少存在著關聯,必然經歷潛伏、擴散、爆發、衰退四個階段,且能夠集中反映當前我國社會中的部分問題和矛盾。在長期的網絡輿論實踐中,網民們不僅學會了瀏覽判斷單個突發事件或突發事件情景的真實信息,還學會了模仿相關、相似事件或情景中的信息異化行為以實現情感共鳴、尋求問題解決方案。尤其是當信息異化中傳達的觀點、態度和情感與突發事件網絡輿情起因、根源和性質趨同,能經得起橫縱向對比時,網民們便會選擇信息異化模仿行為這一最為簡單的方式滿足個人的信息需求和情感需求。

4.2.2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低成本與高收益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任何人在行動之前都會計算投入和產出比例,網民們的信息異化模仿行為也不例外,其背后同樣經歷著行為成本和收益的綜合衡量。

從行為成本來看,信息異化模仿行為風險系數低、處罰力度小。當前信息監測與判定主要借助大數據、算法深度學習等手段對關鍵詞文本、語言以及情感方面進行識別。但這種判定方式遠遠跟不上網民制造信息異化新詞的能力,也并不能追蹤到所有的異化信息和違規賬號。此外,即便是追蹤到相關信息和賬號,網絡平臺和相關部門也主要針對大流量賬號進行封號、禁言處理或違法處罰,而一般網民的模仿行為則很容易規避信息異化帶來的風險。從行為收益來看,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帶來的綜合收益較高。這一行為雖然是一種異常的、不合理的信息手段,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施壓政府公權力解決相關問題,能夠宣泄負面情緒緩解個人壓力,能夠博取流量并轉化為經濟利益,因此,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對部分網民來說是一種有利可圖的行為選擇,而也正是覺察到網絡中模仿行為成本低、收益高后,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現象才會屢禁不止。

4.2.3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傳導行為內卷化的助推作用

內卷化來源于社會學,是指外部擴張條件受限后,內部不斷精細化和復雜化的過程[31]。突發事件中信息傳導行為內卷化實際上是網民注意力爭奪戰中的一種內部競爭手段,是指網民們為了達到傳遞輿情事件的目的,不斷制造并傳播更為新穎、隱秘、精細信息的一種行為。

當網民置身于突發事件網絡信息之中,如何快速贏得注意力、有效傳遞信息已經成為其必然關注的問題。隨著信息傳導行為內部競爭激烈,正常的信息傳導行為已經達到極致,官方媒體報道、當事人發聲、政府通報等主流信息已經很難獲得關注,網民們迫切渴望得到內幕消息和小道信息,此時求新求異、追求勁爆的信息異化行為便賺足了網絡熱度流量。在這一行為效果的示范下,網民們加入信息異化行為的行列中,模仿行為隨之發生,網民們大量復制、轉載、堆疊異化信息,進而造成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爆發式增長。

5 結論與建議

本文對相關理論進行整合,跳出單一的理論視域框架,同時結合網絡現實實際,從政府公權力和網民行為取向雙維度出發,構建了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分析構架,并進一步歸納提煉出模仿行為的類型,即集群式、散點式、觀覽式、終止式四種。繼而基于四個具體案例闡釋了在突發事件發生后,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發生機理,發現突發事件發生、發展的特點、網民自身的成本收益思考以及網絡輿論場信息傳導行為內卷化,是促成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重要原因。

而要有針對性的解決這個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根本上遏制突發事件信息異化生產。信息異化是模仿行為發生的前提條件,要從妥善處置突發事件、滿足群眾信息需求、提高信息異化成本等出發,不給突發事件信息異化生產提供機會,從根本上杜絕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的發生。其次,分型處置網民突發事件信息異化模仿行為。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類型不同,特點和嚴重程度也就不同。針對已經發生的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要科學判定模仿行為的類型、特點和嚴重程度,進而采取有效的針對性應對措施,要防止出現“眉毛胡子一把抓”,四面出擊的現象。最后,優化突發事件網絡輿論環境。營造天朗氣清的網絡輿論環境是抑制網民模仿行為的長久之策,政府應進一步塑造負責任、有溫度的形象,增強政府權威和政府信任;應當創新網絡工作方式方法,做好網絡輿論治理和引導工作。主流媒體要牢牢把握網絡話語權,主動設置新聞議題;善于運用網絡傳播方式,還原突發事件實情,講述好正能量故事。網民應當增強媒介素養,增強異化信息辨識能力;應當自覺遵守網絡秩序,杜絕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平臺應當加強技術優化,完善算法推薦機制和信息預警審查機制;應當加強自查自糾,守護好網絡秩序規范??傊?網絡多元主體應當共同努力、共擔責任,進而構建起健康、積極、理性、平和的網絡輿論環境。

當然,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也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本文所構建的模仿行為解釋框架,是一種理論抽象后的較為理想狀態的解釋框架,而現實中,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還會受更多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往往是難以測量、難以駕馭的,本文的研究并沒有完全囊括這些因素,正基于此,后續研究可以在這一框架基礎上,做更加深入的分析,以求更為準確、完整地闡釋突發事件中網民信息異化模仿行為問題,為突發事件網絡輿情回歸健康提供幫助。

猜你喜歡
公權力異化突發事件
農村聘禮的異化與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視角
商品交換中的所有權正義及其異化
異化圖像的人文回歸
當前大眾文化審丑異化的批判性解讀
突發事件的輿論引導
暢通公權力干預家暴通道——專家建議相關部門盡快出臺配套細則
清朝三起突發事件的處置
《行政訴訟法》讓公權力更規范
國家公權力對我國相關用益物權的影響
突發事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