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貓冬

2024-03-03 16:56王文靜
意林 2024年2期
關鍵詞:沙果酒坊奶奶家

王文靜

立冬一過,東北農村人準備開始進入冬眠狀態。

這種狀態有個專用名稱,“貓冬”。這是東北人向冬天宣告妥協,繼而花4個月甚至半年時間躲在家的一種體面稱呼。

冬天的東北林場,日常氣溫-25℃的日子里,大多數時候,人們選擇貓在家中的炕上不出門,開啟睜眼吃,吃完睡的半冬眠狀態。為了順利進入“半冬眠狀態”,每年冬日前,人們會同時開啟一年里最繁忙的日子:隨處可見堆成小山的大白菜,家家戶戶都在使勁囤的壯觀土豆山,還有大蔥、臘肉甚至柴火……

你可能很難想象,東北人為了“躺平”,能有多努力(可愛)。

秋天來臨的時候,唐奶奶就開始為過冬做準備了。那幾天通常天氣很好,光照充足,她像一只松鼠在廚房、菜園、倉房間躥來躥去。上一秒拎著一籃辣椒走出門,下一秒就像變戲法一樣倒出一蓋簾辣椒籽,它們在她小小的手掌下鋪散開,發出清香中帶點辛辣的威脅性氣味,閉目養神的大黃狗猛地睜開眼,“汪汪汪”叫了幾嗓子。

唐奶奶小時候沒有貓冬的習慣,東北人過去也沒有吃辣的習慣。臨沂的唐奶奶嫁給臨沂的唐爺爺的第二年,來到了黑龍江張廣才嶺邊上的林場,家當里塞滿了山東臨沂的辣椒,唐奶奶說,沒有辣椒,她做不來菜。三十年過去了,唐奶奶不僅山東口音沒有改,吃辣的習慣也沒有變。于是,唐奶奶就有了她獨門的貓冬準備儀式。秋天一到,唐奶奶就會開始搗鼓她的辣椒,唐爺爺說:“你唐奶奶每年能吃掉二畝地(辣椒)?!?/p>

唐奶奶帶給林場的辣椒真的特別多,直通小山的園子里,院子的墻根下,變成“苗圃地”的窗臺上,種的都是辣椒,每年春天,賣菜苗、菜籽的小販騎著自行車停在唐奶奶家的大門口,用自己史無前例的熱情兜售辣椒品種,而唐奶奶則會正言厲色地喝退狗叫,本著虛心求教、不被打擾的態度耐心聽完,老老實實掏出鈔票。

秋天辣椒是留著冬天用的。比較小的辣椒,去籽切成絲,放在院子里晾曬干;變紅的牛角椒或羊角椒(它們肉都比較厚),穿起來掛在屋檐下。更單薄的小米辣、小雀辣,則會跟芹菜葉、胡蘿卜一起塞到醬油壇子里——胡蘿卜必須蒸熟之后晾干,二次蒸熟進壇,吃起來有一種筋道的口感。二十天后,紅辣椒變成了干辣椒,青辣椒變成了醬辣椒和辣椒醬,浩浩蕩蕩的辣椒部隊占領唐奶奶的餐桌。

跟唐奶奶相比,此時的我們,則像一只只慢吞吞的刺猬。除了聲勢浩大的漬酸菜,家家戶戶還會做的一件事就是腌咸菜:黃瓜、蘿卜、豆角、苤藍、鬼子姜,倒入咸菜缸,撒上大粒鹽。也是二十多天,蔬菜倒下,壇子里涌出一汪水,掏出幾根泡一泡,生吃、涼拌、炒肉,都好吃——至少冬天的頭幾日。只可惜冬季漫長,新鮮勁兒一過,連續幾個月吃著同一種飯菜,再小的孩子也會皺著眉頭,在父母的極力喂食下揮舞著拳頭,打翻餐盤。

我忘了我們是怎么發現唐奶奶家的辣椒的,大概是出于鄰里之間的相互協助,父母上班之際,孩子們被送到唐奶奶家托管,這種托管有時會蹭到飯。

我們對唐奶奶家小炕桌上的小碗、小碟從來都是躍躍欲試的。辣椒通常不是我們的首選,但唐奶奶家的醬胡蘿卜、芹菜葉能讓我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吃光一大碗米飯。父母到來時的訓斥,只會讓唐奶奶于尷尬中拿出更大的茶缸——里面裝的是同樣的醬菜——并堅決要求我們拿回家。第二天清晨,父母會跟我們一樣,懷著極強的好奇心將筷子對準手指粗細的小米辣,狠狠咬一口發面餅。兩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丟下筷子落荒而逃,“水,快給我倒點水”,他們的嘴里升起了一團火,灼燒著嘴唇、舌頭,口腔里的各個角落。

我從來沒有見過唐奶奶被辣得齜牙咧嘴的樣子,而且過不了幾天,剩余的干辣椒加工會被提上日程。只見她從倉房里搬出石頭碾子,將干辣椒剪成段,放進碾子磨成辣椒面。為了防止被嗆到,唐奶奶還會系一條倒三角圍巾捂住嘴巴和鼻子,只露眼睛,仿佛一位女俠,正在配制武林中的獨門靈藥。

在東北待得越久,唐奶奶也越來越適應冬天里“漫長的躺平”。鄰居們大多在曬豆角絲、曬茄條、曬蘿卜干,唐奶奶也不例外。唐爺爺摘菜摘了滿滿一筐,唐奶奶拿起菜刀在菜墩上忙活著。隔壁的李奶奶家人少,儲備的干菜也少,早早完工,來唐奶奶家里搭把手。兩人坐著小板凳從東北“小豆腐”的做法嘮到了養生,一分兩半的蔬菜引起院子里雞鴨鵝的注意。它們時不時地在附近徘徊,兩位老太太稍不留神,其中一位的脖子就伸到了裝蔬菜的大盆里。

在秋天,唐奶奶還會不斷提醒老頭,還得存儲些沙果和山楂。當風把果樹葉子吹得所剩無幾,果子搖搖欲墜,人們便會搬起一架梯子,先摘沙果,快要上凍再摘山楂。唐奶奶摘果子速度快,即使樹上的果子結得密密麻麻,一天也能摘完一棵。她會把一部分果子削皮切片拌入白糖,曬成沙果干,一部分穿成串晾曬,冬天放入冰糖熬煮成開胃的果水,其余那些做成水果罐頭。平時積攢的罐頭瓶子在這時候大派用場,沙果、山楂去核放進各自的瓶子里,果子之間的縫隙用涼開水填滿,蓋上瓶蓋放到大鐵鍋里蒸,大約水開后再蒸五分鐘,趁熱將毛巾蒙在瓶子上擰緊瓶蓋就好。這種方法做成的罐頭容易保存,平時放在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倉房里,偶爾拿出一瓶,是所有小孩來唐奶奶家串門的幸福時刻。

零食有了,“飲料”也得有,對唐奶奶來說,最不能忘的事情就是去酒坊打一壺50多度的小燒。小燒玉米釀造,跟辣椒一樣嗆口。秋天的酒坊收完了新割的玉米,屋子里熱氣騰騰,酒糟特有的香味彌漫在空氣中,唐奶奶一大清早推著獨輪車來到酒坊,車上放著50斤裝的白色塑料壺,讓酒坊老板裝滿,上車。

冬天終于來了,寒風擊打著房門,大雪封住了園子,麻雀成群結伴尋找著雞的食物。人們將窗戶蒙上透明的防風塑料布,燒熱火墻和火炕,整個冬天,老人們用九錢玻璃杯喝著小燒,桌子上輪換著玉米粥,大白面饅頭,各式辣椒做成的小菜,咸菜,醬辣椒,五花肉燉酸菜、干蘑菇燉雞也混入其中。

他們像冬眠的動物一樣,在電視機和火爐的陪伴下慵懶閑淡地度過漫長的冬天,慢慢地,直到窗臺的花盆里,一株綠色的辣椒苗長了出來。他們就知道,春天回來了,該跟沉睡的大地一起蘇醒了。

直通小山的園子里又開始忙碌起來。

猜你喜歡
沙果酒坊奶奶家
想關“德國最高違建”,得爬山
國內最大地缸發酵酒作坊遺址出土
只要2兩酒
圖牧吉的沙果紅了
沙果果醋綠色產品價值及市場分析*
奶奶家的桑樹
在奶奶家學到的知識
去奶奶家
風水的秘密
你是我地小蘋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