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江口水庫庫區縣域鄉村振興規劃研究

2024-03-04 23:37陸非童梅陽倩妮佳奕
水利水電快報 2024年2期
關鍵詞:淅川縣高質量發展

陸非 童梅 陽倩妮 佳奕

摘要:為探索丹江口水庫庫區縣域鄉村振興規劃實現路徑,以河南省淅川縣為例,通過在全縣范圍內選取38個鄉村振興示范村,根據鄉村振興的要求分析示范村在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的總體要求從全縣層面提出“雙核兩帶,四區多點”的縣域鄉村振興空間格局,將全縣劃分為香九厚片區、縣城帶動區、荊寺西片區和環庫發展區四大片區,進而從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社會治理、人才建設5個方面提出具體思路,為庫區及移民村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可靠范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規劃;高質量發展;丹江口水庫庫區;淅川縣

中圖法分類號:D632.4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4.02.011

文章編號:1006-0081(2024)02-0064-06

0 引 言

2021年5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南省淅川縣考察時強調:“要繼續做好移民安置后續幫扶工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種田務農、外出務工、發展新業態一起抓,多措并舉暢通增收渠道,確保移民群眾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為丹江口庫區移民后續發展指明了方向。目前,針對庫區的研究多針對后續幫扶政策研究和落實、移民生產生活狀況評估,部分研究從優化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出發,提出生產安置、搬遷安置、后續發展等方面的措施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部分學者關注到規劃滯后是制約庫區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原因,從規劃層次、內容和主體等三方面提出完善建議,提出長期工程效益分享+新型城鎮化+社會保障+后期扶持的新時代水庫移民安置規劃創新。部分學者將產業發展作為移民安置規劃的內容,將移民安置規劃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以適應高質量發展背景下的水庫移民安置需求,或從移民安置前期規劃、產業發展創新、移民增收渠道、社會治理等方面提出水庫移民后續發展的思路。部分學者以三峽和丹江口水庫為例,關注了庫區整體發展環境對移民安穩致富的影響,從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移民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提出對策。然而,以庫區鄉村為對象,開展鄉村振興規劃編制實踐、探索庫區縣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對象的研究相對較少。

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移民大縣,丹江口水庫大壩加高工程搬遷移民共16.79萬人,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淹沒影響區,為南水北調工程做出了重大貢獻。在南水北調后續工程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淅川縣以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探索庫區縣域鄉村振興實現路徑,按照“自然稟賦優勢突出、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村莊布局合理、建筑特色鮮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相對完善、鄉風淳樸、村莊整潔、村班子戰斗力強”的標準,在全縣15個鄉鎮精心選育38個類型多樣、示范引領作用突出的鄉村振興示范村,優先規劃布局,在資金、項目和人才等方面重點扶持,呈現“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發展特色,逐步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連線成片、輻射全域”的發展格局。本文以河南省淅川縣為研究對象,介紹丹江口水庫庫區縣域單元鄉村振興規劃的編制經驗。

1 規劃概況及現狀問題

1.1 規劃概況

淅川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陽盆地西緣,與陜西省、湖北省相鄰,屬西北突起向東南展開的馬蹄狀地形,西北部為低山區,中部為丘陵區,東南部為崗地及沖積平原區,縣域面積2 820 km,轄17個鄉鎮(街道)、469個行政村(社區),2020年底總人口72.15萬人,其中常住人口57.86萬人。淅川縣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全縣丹江口水庫管理范圍面積501.78 km,保護范圍面積205.11 km。

38個示范村涉及15個鄉鎮,分別為九重鎮7個村(鄒莊村、張河村、唐王橋村、樺櫟扒村、陶岔村、武店村、張家村);香花鎮2個村(柴溝村、何家溝村);厚坡鎮4個村(饒西村、陳莊村、馬王港村、柴溝村);金河鎮3個村(彪池村、蒿坪村、袁家村);上集鎮4個村(關帝村、草廟溝村、板橋村、張營村);老城鎮4個村(冢子坪村、岵山村、官福山村、險峰村);毛堂鄉2個村(銀杏樹溝村、店子街村);荊紫關鎮1個村(廟嶺村);寺灣鎮1個村(黃楝樹村);西簧鄉1個村(臥龍崗村);馬蹬鎮1個村(蘇莊村);大石橋鄉1個村(郭家渠村);滔河鄉2個村(朱山村、周營村);盛灣鎮1個村(瓦房村);倉房鎮4個村(劉裴村、磨溝村、倉房村、侯家坡村)。

38個示范村中,原貧困村有19個,丹江口水庫移民村有35個(初期工程移民村34個、大壩加高工程移民村20個),共轄377個村民小組,村域土地面積1.993萬hm(29.90萬畝),總人口13 761戶54 929人。根據淅川縣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地形地貌特點,將38個示范村所在片區劃分為荊寺西片區、縣城帶動區、環庫發展區和香九厚片區(圖1)。按照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38個示范村現狀進行分析。

1.2 現狀問題

1.2.1 鄉村產業方面

(1)產業發展缺乏定位引領。部分示范村對于自身產業發展的定位不清,對于自身的特點和優勢挖掘不足,頻繁調整種植品種,缺乏長遠目標指引,主導產業沒有經年堅持,難以形成“久久為功”的效果。

(2)產業發展基礎較為薄弱。示范村普遍面臨發展資金缺乏、農業基礎設施不足和人力資源短缺的問題,許多示范村農業基礎設施存在田間道路不完善、灌溉及配套設施不足等問題。

(3)產業融合發展程度不高。目前以農為本,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產業格局尚未形成,全縣各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山區鄉村發展情況不如縣城周邊和南部香九厚平原地區鄉村,邊遠山區發展不充分問題突出。

(4)集體經濟收入較低。示范村主要集體收入來源是資產出租,缺少經營性收入,38個示范村中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下的有28個,大部分收入來源為固定資產出租受益,對上級政府的投入依賴度較高,資產運營效果一般,部分投資存在閑置、浪費情況。

(5)產品整體市場競爭力弱??h級公用品牌“淅有山川”產品有限,對于淅川本地優勢資源挖掘利用不足,品牌宣傳推廣力度有待加強、品牌附加值不高;其他農產品品牌如“仁和康源”“榴博士”等規模較小,影響力和知名度有限,市場開拓能力不足。

(6)尚未形成完善的利益聯結機制。村民通過土地租金和務工收入獲取收益,大部分示范村沒有建立與村民的利益共享機制;部分農業企業經濟實力不強,經濟效益不佳,土地流轉經營規模不高,村民對于產業發展的參與度有限。

1.2.2 鄉村建設方面

(1)基礎設施有待提升。部分示范村存在道路設施欠缺、村莊亮化不足、給排水等基礎設施損壞的問題,如老城鎮3個村對外路路況差,倉房鎮4個村高泉引水礦物質含量高、夏季用水高峰期供水量不足,蒿坪、朱山、周營等3個村缺少排水管網,許多村天然氣管網入戶但使用率極低等。

(2)基本公共服務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部分人口較多的示范村缺少養老服務設施和快遞點,許多居住人口較多的分散自然村落缺少文化活動場地與設施,如侯家坡村小學現有一棟教學樓是危房,亟需改造,鄒莊、陶岔等能輻射周邊的示范村需要增設幸福院。

(3)人居環境普遍存在短板。生活垃圾方面,部分村垃圾桶與收集設施需要增設或升級替換;生活污水方面,部分示范村全村或部分自然村需要增設或修繕污水管網及處理設施,比如蒿坪、袁家、關帝、侯家坡等9個村;廁所革命方面,大部分示范村已全面完成旱改水,部分村尚未完成或供水配套有待提升,比如倉房村,一些村現狀暫無公共廁所,比如張河、唐王橋等8個村;村容村貌方面,大部分示范村風貌較為雜亂、缺少特色,亟需提升。

1.2.3 鄉風文明方面

由于村莊普遍存在外出務工人口比例較高,留村人口以老弱婦孺為主的情況,開展宣傳教育、文明創建、制度建設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困難。在宣傳教育方面,部分示范村存在宣傳教育活動缺乏吸引力、活動形式、覆蓋面不足的情況;在文明創建方面,大部分鄉鎮都存在資金緊張、投入不足的問題;在制度建設方面,部分示范村在鄉規民約、制度規范等方面仍不健全,難以形成規范性的樣板。

1.2.4 鄉村治理方面

部分示范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不強,帶頭人素質不高、能力不足,黨組織管理松散;由于農村空心化、老齡化問題嚴重,部分示范村的治理主體缺失,留村人口的能力不足,村莊缺少服務性、公益性的農村社會組織;部分示范村存在決策機制不健全的問題,村民對決策過程參與度不足,參與機制和民主決策仍不充分。

1.2.5 鄉村人才方面

通過現場調研,38個示范村常住人口不足戶籍人口的50%,“空心化”趨勢凸顯,勞動力素質有待提升。留村人口以中老年人和婦女兒童為主,青壯年勞動力較少,外出人口中男性比例大于女性,留守老人比例高于留守兒童。村莊勞動力以傳統種植、養殖、林果業為主,農業技術欠缺,部分依托縣城和周邊城鎮從事服務業和加工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不高。

2 規劃思路

2.1 規劃任務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河南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淅川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等文件精神,淅川縣38個示范村鄉村振興規劃包括產業發展規劃、鄉村建設規劃、鄉風文明建設、社會治理規劃及人才建設規劃等5個部分內容。

(1)產業發展規劃。以綠色發展為主題,立足示范村的資源特色,以市場為導向,構建貫穿一、二、三產業的生態型產業鏈條,建立現代產業體系、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落實利益聯結機制、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業轉型發展、綠色發展、融合發展;培育淅川特色生態產業品牌建設,提升競爭力及影響力。

(2)鄉村建設規劃。以生態為本,把村莊建設與產業發展、農民增收、民生改善結合起來,按照“不搞大開發、不大拆大建”的原則,查漏補缺、提質增效,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整治提升人居環境,實現城鄉空間一體化、村莊空間集約化以及村莊建設差異化發展,增強農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3)鄉風文明建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核心,以公共文化服務為載體,把歷史文化保護與發展和鄉村文化振興結合起來,從加強文化設施建設、豐富文化服務供給、開展文化宣傳活動3個方面,重塑鄉愁的力量,打造文化名片。

(4)社會治理規劃。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加強組織建設,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創新鄉村治理方式,提升鄉村治理效能,形成共建共享新體系,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5)人才建設規劃。著眼于重構鄉村建設主體,分析研究示范村勞動力現狀及存在的問題,依據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社會治理四大板塊對人才的需求,培育生產經營、二三產業發展、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科技人才等五大類型人才,增強鄉村發展動能。

2.2 規劃結構

規劃結合《淅川縣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21—2025年)》《淅川縣縣域村鎮體系規劃(2015—2030)》和《淅川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初步方案)》等規劃要求,考慮到淅川縣的近期發展重點,將示范村空間結構細化為“雙核兩帶,四區多點”的空間格局(圖2)。

(1)雙核:指上集鎮關帝-草廟溝城郊農業副中心和九重鎮鄒莊村紅色旅游副中心,是全縣鄉村振興工作的樣板點。

(2)兩帶:指環丹江口水庫發展帶和高速沿線城鎮發展帶。環丹江口水庫發展帶充分發揮丹江沿線旅游、文化等資源的效力,結合兩線(X011和庫岸線)建設,帶動沿線城鎮發展,未來能夠成長為縣域最具活力的生態、文化旅游帶。高速沿線城鎮發展帶是4條高速線路形成的貫穿淅川西北及東南城鎮發展軸,是淅川城鎮化的主要動力軸。

(3)四區:指沿著西北—東南城鎮空間發展軸劃分的區域。在示范村自身資源稟賦和所在鄉鎮功能定位基礎上形成的四大片區,將38個村劃分為香九厚片區(九重、香花、厚坡)、縣城帶動區(金河、上集、老城、毛堂)、荊寺西片區(荊紫關、寺灣、西簧)和環庫發展區(馬蹬、大石橋、滔河、盛灣、倉房)等4個區域。

(4)多點:指38個示范村。

根據全縣總體布局,將四大功能片區的定位確定如下。

(1)香九厚片區。片區西臨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生態地位突出、農業基礎條件良好。以發展高效農業為抓手,以打響丹江湖旅游金字招牌為重點,打造集高效種植業、高效養殖業、特色鄉村旅游業等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高效農業和鄉村農旅融合示范片區。規劃定位:特色農業種植基地、環丹江旅游帶核心區、全縣鄉村振興先行區。

(2)縣城帶動區??h城帶動區位于縣城周邊,受縣城帶動作用明顯,休閑農業具備一定的發展基礎。發揮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人力資源優勢,做強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打造縣域范圍內集生態文化、休閑體驗、農業科技、高端服務等復合功能的縣城帶動區。規劃定位:休閑農業集聚地、鄉村旅游目的地、現代服務融合地。

(3)荊寺西片區。位于縣域北部,是縣域“荊寺西”發展組團,擁有荊紫關古鎮等歷史文化資源,林果業、中藥材產業基礎良好。重點依托特色產業基地和歷史文化資源,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打造區內特色林果業、加工業、文化旅游業等為一體的特色產業示范片區。規劃定位:林果業、中藥材生產基地,安居樂業新農人,宜居宜業宜游示范村。

(4)環庫發展區。環庫發展區位于縣域中部、丹江口水庫沿岸,旅游資源豐富、生態地位突出。強化片區生態涵養功能,筑牢丹江口水庫的綠色防護帶,以環庫生態旅游為重點,以特色林果業和綠色加工業為支撐,構建環庫綠色經濟體系,打造環庫綠色經濟示范區。規劃定位:生態經濟新高地、產村融合新樣板、特色文旅示范地。

2.3 規劃措施

2.3.1 產業發展規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示范村產業振興以綠色發展為主題,不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構建貫穿一、二、三產業的生態型產業鏈條,打造淅川特色生態產業品牌,提升淅川產業的競爭力及影響力,包括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特色農業、農產品加工及流通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鄉村新產業、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新型經營主體和品牌建設等具體措施(圖3)。

農業生產能力基礎包括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和農業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兩部分,按照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要求,需要提高基本農田質量,打造穩定可靠的高產高效農業基地。

特色農業是產業發展的重點,依托示范村優勢特色農業基礎,將示范村打造成為優質、特色、精品、有機的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特色農業項目包含生態種植業和生態養殖業兩類。

農產品加工及流通業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拓展農業效益的重要內容,規劃加快在農業生產集中區發展農產品初加工,促進以林果、蔬菜、中藥材等為重點的鮮活農產品商品化處理,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農產品加工及流通業包括農產品加工、手工加工業和農產品流通三類。

鄉村休閑旅游是示范村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各示范村結合自身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已形成了具有各自特點的鄉村旅游發展格局,為此規劃了“農事+旅游”“文化+旅游”和“紅色旅游”3種模式。

鄉村新型服務業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和村莊服務能力的重要內容,包括農業生產性服務業、農村生活性服務業和農村電子商務三類。根據示范村現狀條件,發展鄉村新產業,拓展示范村村民增收致富渠道,提高村民收入,包括光伏產業和物業經濟等新的經濟形式。

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是保護村莊環境、提升鄉村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具體包括濕地保護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兩類。

新型經營主體包括農業專業合作社。品牌建設包括農業品牌創建,推廣宣傳現有區域公用品牌和建立完善新的農業品牌。

2.3.2 鄉村建設規劃

鄉村建設是鄉村振興的保證。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美麗鄉村,融合山水田園”本底,以基礎設施強根基、公共服務設施強保障、人居環境強增效為目標,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補上基礎設施短板;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整治提升人居環境,重塑鄉村風貌特色,打造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示范村,為群眾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環境,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設施、供水設施、排水設施、供電設施、網絡設施、防災設施和燃氣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包括行政管理、教育機構、文體科技、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物流服務;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包括環衛工程、污水處理、景觀環境、建筑風貌。

2.3.3 鄉風文明建設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保障。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鞏固農村主流思想陣地;加強村級文化設施建設,夯實公共文化陣地;豐富文化服務供給,活躍群眾文化生活;開展爭創“三面紅旗”、“五星”支部等文化宣傳活動,擴大對外宣傳,提高示范村社會文明程度,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具體措施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文化設施建設、文化服務供給和文化宣傳活動。如針對留村人口以老弱婦孺為主的情況,規劃提出可以運用新媒體手段激活農家書屋、村史館等資源,深入挖掘鄉村民宿文化、節日文化、手工藝文化等優秀文化資源,滿足廣大群眾多層次、多方位精神文化需求。

2.3.4 社會治理規劃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著力構建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大力開展村黨組織帶頭人隊伍整體優化提升行動,夯實基層黨組織“地基”;堅持群眾主體地位,完善村民自治,促進鄉村治理有力;強化法治建設,以法律規則約束主體行為,保障鄉村治理有序;提升德治水平,以道德規范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實現鄉村治理有魂。

具體措施包括基層組織建設、完善鄉村自治、加強法制建設、提升德治水平和平安鄉村建設。如對村干部開展素質能力提升培訓,提升其政策理論水平,做到“政治強”;提升農業科技與法律法規知識水平,做到“業務精”;同時通過本土人才回引、院校定向培養、縣鄉統籌招聘等渠道,加強村級后備干部培養。

2.3.5 人才建設規劃

人才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精準對接示范村發展需求,多形式多渠道培養一批能夠帶頭富農興農、懂生產經營、管理鄉村建設的村級適用人才,激活鄉村振興的“人才引擎”,促進示范村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具體措施包括培育本土人才、吸引外出人才和聯動外部人才。如吸引外來人才可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抓好“招才引鳳”,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把有志于農業農村發展的各類人才“引回來”;同時吸引退伍軍人、大中專畢業生返鄉創新創業,讓人才和資本要素在農村廣闊天地發揮作用。

3 結 語

“十四五”時期中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但部分庫區還存在經濟發展速度過緩、移民發展訴求強烈的問題。本文以丹江口庫區移民縣為例,以實現庫區移民村鄉村振興為目標,對庫區縣域層面鄉村振興路徑進行了有益探索。因鄉村振興規劃涉及內容較多,縣域層面鄉村發展存在問題復雜,并未就具體措施進行深入討論,希望在后續研究中補足。

參考文獻:

[1] 尹忠武,楊榮華.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后續發展幫扶研究——結合三峽后續工作規劃的實踐探討[J].人民長江,2019,50(4):212-216.

[2] 袁媛,李鶴,劉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農村飲水安全[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1(7):10-12,21.

[3] 胡君杰,朱宏宇,何仕強.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云南庫區移民后期扶持發展[J].云南水力發電,2020,36(8):26-29.

[4] 劉勝.丹江口庫區移民后續技能培訓建議與思考[J].中國水利,2020(17):63-64.

[5] 陸非,郭偉鵬,胡濤.水利工程城鎮遷建規劃創新性研究[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0(9):5-8,29.

[6] 汪奎,席景華.水利水電工程移民安置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關鍵點研究[J].水利技術監督,2022(11):87-89,116.

[7] 謝宇鵬,郭立明,白宇恒,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國土空間規劃現狀及對策[J].山西農經,2022(4):94-96

[8] 水利部關于做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水利工作的指導意見[J].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公報,2019(3):1-4.

[9] 陸非.水利水電工程庫區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路徑探討[J].水利發展研究,2020,20(12):18-23.

[10] 康敏.新時代大型水利工程農村移民城鎮化安置模式[J].水利規劃與設計,2020(1):100-104.

[11] 蔣建東.基于高質量發展的水庫移民安置規劃體系探討[J].人民長江,2022,53(7):232-236.

[12] 王秋儒,謝驃仕,湯煜.鄉村振興背景下水庫移民后續發展思路分析[J].水利水電工程設計,2023,42(2):58-60.

[13] 瞿志斌,王浠浠,李暉,等.鄉村振興戰略下的水利工程移民安置方式[J].江蘇水利,2022(8):13-15.

[14] 潘惠,楊榮華,潘菲菲,等.三峽移民安穩致富思路與對策研究[J].水利水電快報,2023,44(6):124-129.

[15] 逄智堂,譚振江,岳朝俊.丹江口水庫移民規劃與實踐[J].水利水電快報,2023,44(5):112-116.

[16] 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淅川縣示范村鄉村振興規劃(2021~2035年)[R].武漢:長江勘測規劃設計研究有限責任公司,2022.

(編輯:李 晗)

Research on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in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LU Fei,TONG Mei,YANG Qianni,TU Jiayi

(Changjiang Survey,Planning,Design and Research Co.,Ltd.,Wuhan 430010,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path of county level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 in the 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taking Xichuan County,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selecting 38 rural revitalization demonstration villages in the whole county,analyzing the problems of the demonstration villages,and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we propos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whole county level of "two cores,two belts,four districts and multiple points",and divided the whole county into four major areas,namely,Xiangjiuhou District,county-driven districts,Jingsi West District and Huanku Development Zone,and then the specific ideas were put forward from five aspect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rural construction,rural civilization,social governance and talent construction,providing a reliable model for the realiz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the reservoir area and immigrant villages.

K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ning;high-quality development;Danjiangkou Reservoir Area;Xichuan County

猜你喜歡
淅川縣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辦理匯民意——河南省淅川縣人大代表建議辦理中的全過程人民民主
持續發力 多元投入 淅川縣加強水源區水土流失治理
淅川縣
淅川縣雙河鎮遺址M19及出土陶器組合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淅川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