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華:謀劃實施“六大工程”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新質生產力

2024-03-04 09:40金華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夙
今日科技 2024年2期
關鍵詞:金華科創成果

■ 金華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陳夙

2024 年,金華市科技部門將堅決貫徹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以省“315”、市“336”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為引領,聚焦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謀劃實施“六大工程”,推動科技創新工作點上突破、線上推進、面上提升,推動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貫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新質生產力。

聚焦主線推進科創走廊提能升級工程

管理機制提效。制定科創走廊專項政策,浙中科創走廊建設指揮部及“六城”健全實體化運營機構,優化完善機制體制和發展規劃;“六城”協同在線應用全面投入運營,科創走廊數字化改革應用走在全省前列?!傲恰苯ㄔO提質。金華科技城加快推進產城融合,浙江(金華)產業光源完成軟X 射線共振散射束線實驗室即金華線站建設;義烏科技城深化浙江大學國際健康醫學研究院“三院一體”模式,爭取國家示范點建設;師大創新城加快推進國家大學科技園創建,啟用師大科創園;中央創新城高質量建設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新藥創制中心、浙江大學—金華聯合創新概念驗證中心、中技所金華中心;金蘭創新城重慶大學長三角(蘭溪)鎂材料研究院創建省新型研發機構;光電創新城爭創全國重點實驗室。工作成效提速。實施省科創強基重大項目10 項以上,總投資130 億元,完成年度投資18 億元以上;舉辦第二屆國際科技開放合作大會,打造國際化、開放式科創走廊。

聚力平臺推進“十百千萬”科創賦能工程

制訂“十百千萬”科創賦能三年行動方案,聚焦10 條重點產業鏈,到2026 年,打造10 個制造業重大科創平臺,與100 所大院名校開展合作,實施1000 項項目,集聚10000 名科研人員,以科技創新提質增效推動產業創新加速蝶變。以產業之需,謀平臺布局。2024 年,推動6 家左右重大制造業平臺創新能級提升,設立重大科創平臺專項,組建專家顧問團隊,為重點產業鏈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技術支撐。以院校合作,聚創新資源。2024 年,推動與50 所大院名校開展實質性合作,建優建強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等現有合作平臺,建立并優化“一鏈一校(院)”“一縣一校(院)”等合作模式,形成結對合作賦能產業鏈創新的新范式。以合作攻關,促成果轉化。2024年,組織實施科技合作(成果轉化、技術改造)項目400 項以上,加快科技成果在企業轉化并實現產業化。

聚合主體推進“量質并進”產研融合工程

深入推進“雙鏈融合”。實施“雙尖雙領”項目20 項以上、市級重大重點項目200 項以上。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建設共性技術平臺,圍繞10條產業鏈布局建設技術創新中心,企業主建的省級研發平臺總數超過800家,爭創省級創新聯合體1 家以上。深入實施“兩個計劃”。即科技企業“雙倍增”計劃和科技領軍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出臺《關于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加快科技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新增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超過300 家、1000 家,科技領軍企業1 家、科技小巨人企業6 家。加快推進“兩個提升”。即企業研發機構設置率、研發經費投入“雙提升”。建立企業研發機構培育庫,推動企業研究院、高企研發中心形成梯隊化、體系化建設格局,規上工業企業研發機構設置率超過58%。

浙江大學金華研究院

聚智人才推進“三位一體”人才牽引工程

打造“三位一體”應用場景。高質量推進“以科創走廊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推進承載區”等省級試點,推動浙江師范大學、金華職業技術學院等本地高校和新型研發機構資源整合、目標協同,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的“教科人”一體化應用場景,深化試點實現“金華創新、全省共享”。建設“三位一體”融合平臺。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產業創新平臺,打造高水平創新共同體。加強“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科技人才引育留用合作,協同打造人才交流與創新合作中心、量子研究院等科技人才合作樣板。深入實施“雙一流196 工程”,提高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提供“三位一體”最優服務。加快培育專業科技、人才、金融服務機構,提升人才增值服務能力。推進人才“同城同享”改革,探索省市屬高校、國有企業、科研院所人才同城待遇。綜合財稅、金融、產業等政策,擴大教育、醫療等優質服務供給,提升人才在金華、愛金華的獲得感和歸屬感。

聚強成果推進“一鏈五端”成果轉化工程

初步構建“六個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即一個成果庫、一批聯合創新中心、一支技術經紀人隊伍、一批成果孵化基地、一個成果轉化“基金叢林”、一攬子成果轉化機制改革,取得重大科技成果7 項以上,著力實現科技成果轉化供給端、需求端、人才端、資金端、服務端“五端機制最優”。供給端:科技攻關市場化立項機制最優,年入駐產業化導向科研團隊20 個以上。需求端:“院—企”技術需求對接轉化機制最優,年設立院企聯合研發機構5 家以上,助企實施科技項目100 項以上。人才端:創新人才助力成果轉化動力機制最優,構建“骨干專家+ 青年博士+ 科技特派員+ 成果轉化助理”技術經紀人體系,技術經紀人隊伍持續擴大。資金端:成果孵化產業化基金支持機制最優,“種子基金+天使基金+ 科創基金+ 產業基金”的基金矩陣加快構建,市級基金總規模達50 億元。服務端:科技成果供需信息不對稱破解機制最優,“中技所金華中心+技術轉移中心+科技大市場”科技服務機構體系構建完善,年技術交易額在200 億元的基礎上穩步提升。

聚心環境推進“重實效”政策優化工程

重,即突出補齊重點領域、關鍵環節的政策空白。實,即從實際出發、從實情考量,以務實的做法,聚焦省“315”、市“336”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工程,強化政策的“精準滴灌”,充分發揮政策導向作用。效,即效果體現在人才、項目、成果等創新資源的要素集聚上。著眼打造成果轉化“三個地”,探索立法保障,配合市人大常委會制定出臺《金華市企業創新促進條例》;著眼推動科技、產業、人才、資金等要素深度融合,強化政策支持,制定出臺《關于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科創高地的政策意見》;著眼推進平臺高質量發展,完善評估機制,制定出臺《金華市重大科創平臺建設評價評估管理辦法》。

猜你喜歡
金華科創成果
張金華
科創引領,搶跑新賽道
科創走廊“乘風起”
科創“小燈泡”:從傘說起
保護人類健康的科創產品
歲朝清供
工大成果
陳金華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