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橋蛋白與胱抑素C聯合檢測對冠心病診斷的評價

2024-03-04 01:15孫啟天薛婷勻閆貞蓉徐李文靜孫啟玉
河北醫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骨橋蛋白硬化冠心病

孫啟天, 薛婷勻, 閆貞蓉, 徐李文靜, 孫啟玉

(承德醫學院附屬醫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冠心病是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是冠心病發病的病變基礎,炎癥反應貫穿于斑塊的形成、破裂、鈣化各個環節。近年來研究表明除高血脂、高血壓等傳統風險因素外,一些炎癥因子可作為冠心病診斷及其預后評估的指標[1]。骨橋蛋白(osteopontin,OPN)與胱抑素C(cystatin C,Cys-C)這兩個炎癥相關因子參與了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和發展,被認為與冠狀動脈病變相關,可對疾病進行風險評估[2-4]。本研究對聯合骨橋蛋白與胱抑素C診斷冠心病進行評價,并分析骨橋蛋白與胱抑素C在不同疾病的變化趨勢,探討骨橋蛋白與胱抑素C的檢測價值。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我院心內科就診,行冠狀動脈造影患者為研究對象。排除標準:eGFR< 60mL/min (1.73m2)、陳舊性心梗、心力衰竭、心肌病、PCI或CABG術后、感染、腫瘤等。共148例患者納入到本研究中,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冠心病(CHD)患者111例,非CHD患者37例。在CHD患者中穩定型心絞痛(SAP)患者21例,不穩定型心絞痛(UAP)患者50例,心肌梗死(AMI)患者40例。

1.2研究方法:記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計算腎小球濾過率(eGFR),冠狀動脈造影采用Gensini評分評價病變程度。入院時采集患者靜脈血5mL,離心收集血清,Cys-C采用乳膠免疫比濁法應用Bekman AU5800檢測,OPN應用酶聯免疫(ELISA)試劑盒操作,按試劑說明書進行。

1.3統計方法: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ANOVA分析,均數兩兩比較應用SNK-q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應用卡方檢驗。應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CHD的影響因素。應用ROC曲線分析Cys-C與OPN對CHD的診斷能力。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或關聯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研究對象臨床資料:148例患者根據冠狀動脈造影結果分為兩組:CHD組111例,非CHD組37例。兩組研究對象臨床資料比較CHD組男性比例高于對照組;有高血壓、高血脂、吸煙病史者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Gensini評分、OPN、Cys-C含量在兩組有顯著差異。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臨床特征比較

2.2CHD風險因素分析:對表1中兩組間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性別(男性=1,女性=0),高血壓病史(有=1,無=0),高血脂病史(有=1,無=0),吸煙史(有=1,無=0)以及OPN與Cys-C含量為自變量,以是否CHD為因變量(CHD=1,非CHD=0)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高血壓史、高血脂史、OPN和Cys-C是CHD的獨立影響因素。見表2。

表2 Logistic回歸分析

2.3OPN與Cys-C對CHD的診斷效能分析:應用ROC曲線分析顯示OPN和Cys-C對CHD有一定的診斷效能。OPN對CHD ROC曲線下面積(AUC)為0.804(95%CI:0.727-0.882),Cys-C對CHD AUC為0.735(95%CI:0.641-0.829)。(表3,圖1)以OPN和Cys-C為自變量,是否CHD作為因變量進行logistic回歸分析,并建立logistic回歸模型,作為兩項指標聯合預測模型,結果AUC為0.830(95%CI:0.755-0.904)。見表3,圖1。

圖1 OPN與Cys-C對CHD診斷ROC曲線

表3 OPN與Cys-C對CHD的診斷效能分析

2.4OPN、Cys-C在不同組別的含量分析:分析OPN、Cys-C在不同組別表達情況,結果顯示OPN、Cys-C在四組患者血清中含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SAP組含量高于非CHD組,UAP組含量高于SAP組,AMI組含量最高,高于UAP組(P<0.05)。Cys-C含量在SAP組、UAP組、AMI組含量高于非CHD組(P<0.05)。UAP組Cys-C含量和SAP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AMI組和UAP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OPN Cys-C在不同組別含量

3 討 論

OPN和細胞的粘附、增殖、遷移、存活相關,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炎癥、免疫反應及鈣化形成過程[5]。最近研究顯示除動脈粥樣硬化病變部位OPN mRNA表達增高外[6],外周血中也存在OPN的高表達,并和冠狀動脈病變程度成正相關[2-3]。在本研究中CHD組血清OPN含量明顯高于非CHD組,Logistic結果顯示OPN和CHD獨立相關,對OPN進一步進行ROC曲線分析顯示OPN對CHD有良好的診斷能力(AUC=0.804)。Cys-C是另一個和炎癥相關的指標,通過促進中性粒細胞的粘附和吞噬參與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發展[1]。在本研究中CHD組Cys-C含量明顯高于非CHD組,并且Logistic結果顯示Cys-C和CHD獨立相關,ROC曲線分析顯示Cys-C對CHD有良好的診斷效能(AUC=0.735)。當兩個炎癥指標Cys-C和OPN聯合檢測時診斷CHD能力增高,此時AUC=0.830,靈敏度為76.42%,特異性為81.16%。

本研究中按不同疾病分組對血清OPN與Cys-C含量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雖然CHD組OPN與Cys-C含量均高于非CHD組,但CHD組各疾病間兩指標的變化不同。UAP組OPN含量高于SAP組,AMI組OPN含量最高。Cys-C含量在SAP組、UAP組、AMI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MI是斑塊破裂、出血、血栓形成、心肌壞死過程,OPN與Cys-C在AMI組與UAP組相比變化不同,和OPN與Cys-C在AMI時來源的細胞和作用機制不同有關。AMI時血清OPN水平增高,可能來自局部心肌組織釋放,OPN動態觀察可預測疾病的發生發展[7]。

本研究對OPN與Cys-C作為CHD診斷標準物進行了研究,兩個指標與CHD獨立相關,具有潛在診斷價值。同時,對OPN與Cys-C含量在不同疾病時進行了分析,兩者呈現不同的變化。對穩定CHD患者血清OPN動態檢測,對分析監測病情有一定意義。當然,OPN與Cys-C對CHD的診斷效能還需要大規模樣本進行驗證。

猜你喜歡
骨橋蛋白硬化冠心病
山東:2025年底硬化路鋪到每個自然村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義
茶、汁、飲治療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Apelin-13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磨削硬化殘余應力分析與預測
骨橋蛋白與口腔黏膜及牙周疾病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額顳葉癡呆伴肌萎縮側索硬化1例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醫治療探析
骨橋蛋白在2型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中作用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