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找春天
————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學習思路

2024-03-06 09:50呂小云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水橋溝小學
課外語文 2024年1期
關鍵詞:詩二首村居詩歌

⊙ 呂小云(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水橋溝小學)

★語文不僅能傳播知識、提升能力,還能喚醒少年兒童審美,塑造其價值觀?!按禾煸谀睦??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睂W會觀察并用語言記錄生活,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目標。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幾篇課文都是以春天為主題的內容。下面我們依次解讀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四篇以“春天”為人文主題的課文。

由于小學二年級是低學齡段,因此,下冊第一單元課文依然以語言能力啟蒙為主,選了《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這四篇課文。它們有古典詩歌、散文、童話故事等,形式多樣,各不相同。

單元開篇是《古詩二首》:《村居》《詠柳》。這兩首古詩用淺顯凝練的詩歌語言,描繪了充滿蓬勃朝氣的春日情景,表達了詩人在盎然春意下的歡欣,親近自然、身處自然的快樂感受?!墩掖禾臁穭t滿載童真童趣,讓我們用發現的眼睛去尋找春天帶給我們的驚喜,讓我們用探尋的目光去發現春天捎來的訊息,字里行間都表現出想象力帶給我們的驚喜和快樂?!堕_滿鮮花的小路》這一篇課文,則是用親切質樸的語言娓娓道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美妙的故事,這個故事讓我們從溫情中體會到了感動,這個關于春天的禮物的小事,讓我們對生活中的真善美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和體會?!多囆∑綘敔斨矘洹穭t選擇了革命文化題材內容,用83歲高齡的鄧小平爺爺在春天里用心栽種小柏樹這件事,給孩子們內心種下紅色的種子。我們作為祖國的娃娃,正像小平爺爺種下的小柏樹一樣,天天長大日日新。

課文后面有綜合實踐訓練,其中的“日積月累”和“我愛閱讀”與課文的選題選材方向保持高度一致,并通過不同體裁作品,實現閱讀寫作及口語表達能力的提升。如“日積月累”中的《賦得古原草送別(節選)》,同樣是詩歌體裁,繼續保持與“春天”主題的一致性,表達了野草不怕火燒摧殘,凸顯出了野草旺盛的生命力?!拔覑坶喿x”中的《筍芽兒》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童稚的視角細膩地觀察著自然界里生命的變化,用巧妙的筆觸,將筍芽兒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的滋潤下鉆出地面那種迫不及待和投入春天懷抱的可愛模樣描繪得畫意滿滿、詩意融融,讀之口角噙香。

總而言之,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好像一把神奇的語言鑰匙,為同學們打開了一扇通往融融春色的神奇的智慧之門。小讀者由此沉浸在多姿多彩的春景里,進而發現奇妙無比的春天,欣賞情趣橫生的春之人、春之事,去參與創造春天的美好故事。

我們二年級的小孩子心理特點是自我意識即將萌發,開始想要獨立,對未來充滿好奇,對生活充滿想象。在這些關于春天的七彩文字里,同學們可以經歷和收獲什么呢?

通過學習這幾篇課文不難發現,我們能夠在這一組關于春天的經典詩歌文章的啟發下,打開自己視、聽、嗅、味、觸等全部感官,去遇見生活的真實,感受春天的美好,發現春天給我們傳遞的信號。希望我們少年兒童都能夠通過誦讀課文中描繪的春天的畫面和敘述的精彩故事,運用吟誦、聯想、想象等各種方式方法去感受春天的美好,體驗春天的奇妙;更希望我們都能夠在精美的辭藻間徜徉,用生花妙筆記錄下關于春天的詞語、句段,在大量文字積累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更加精準地形容春天的景象,講述春天的故事,表達在春天的美好希冀。這真是一個如置身春日山花般爛漫之中的學習之旅。

為什么說這樣的學習過程很爛漫?

因為學習這幾篇課文的時間,剛好是每年的二月底、三月初。這時,春天的信息剛剛好可以被我們及時捕捉,我們小學生最容易用自己發現的眼睛找到和課文同頻的春天信息,更容易增加同學們學有所獲的驚喜。

這樣,我們就不難發現,課文安排得真是很有科學性。這個科學性主要指的是課文的設定完全與我們二年級學生獵奇與創造共存的心理發展階段匹配,考慮到我們少年兒童的興趣動力和能力支持,完全吻合單元的主題學習內容。

試舉《古詩二首》為例。

先讓我們看看《村居》?!皟和W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痹诓蓍L鶯飛、春陽暖照的日子里,同學們從學校放學歸來,置身在那大好春色里,怎么能不放飛一下自我?那就去野外放下風箏吧!一顆顆小小的心兒隨著那空中的風箏舞動!真是走進了自然,走進了詩文里。

再看《詠柳》?!氨逃駣y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笔前?!小河邊,楊柳枝條如絲隨風輕舞,這樣的綠色絲帶可不都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輕輕裁出的嗎?讀著這樣的詩文,同學們也感受到了濃濃的詩意,仿佛走進了春風習習、楊柳輕拂的無邊春色當中。這樣的課文,在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培養以及情感的塑造上,都能對我們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的課文安排可以說非常合理、非常貼合同學們的年齡,這樣的課文設計就是為同學們量身定制的??!

就知識層面來講,看、聽、讀、記這幾個主要的獲取信息的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掌握關于課文的體裁特點、生字生詞、修辭手法等的基本知識。這四篇作品由短到長,篇幅設定依照難度進行了有效梳理和安排。

就能力培養而言,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運用是閱讀課文的高級技能。如何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更好地掌握閱讀理解的能力,最終形成書寫表達的技巧,需要嚴謹的步驟落地實踐。

首先,朗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手段。誦讀詩歌的時候,我們要根據格律詩的音韻節奏,吟誦出詩歌的韻律。還是舉《古詩二首》為例?!洞寰印吩谡b讀時,要根據詩歌的音韻,做如下節奏和重音的劃分:“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边@樣的吟誦可以把我們帶入詩文的情景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共鳴,再通過聯想生活實際,想象美好畫面,我們就很容易體會身處春風之中、忙放紙鳶的歡欣雀躍之情。同樣,誦讀《詠柳》時,停連重音可以做如下劃分:“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苯Y尾處的設問句,給整首詩歌帶來了探尋的妙趣,詩中又有比喻、擬人的修辭,讓讀者吟誦時不僅可以像《村居》一樣結合生活實際,聯想詩文畫面,更能通過想象和創造在頭腦中為春天這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畫像,增添無限妙趣。

朗讀方法和技巧的訓練、朗讀能力的提升是閱讀能力提升的要點。我們在朗讀時要用合適的方式突出相關的詞語,也就是說,表面看是朗讀訓練,實際上是語言文字理解和運用的訓練。再聯系課后的習題就更能看出:準確地理解和運用詞語以豐富語句的意義,加強語句的感染力,做到這些就能達成單元的學習目標。明白了這一點,《古詩二首》和《鄧小平爺爺植樹》課后的“讀一讀,記一記”,其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性也就清晰了,活動設計的“境遇”選擇也就有了明確的方向性。

在那爛漫美好的春天里,讓我們學習好二年級下學期第一單元的四篇課文吧!讓我們在學習這四篇課文中走進春天,走進美好!只要同學們立足單元閱讀寫作與表達方面的學習目標,就一定能夠提升寫作能力,進而發現語文世界的美妙春景。文

猜你喜歡
詩二首村居詩歌
詩歌不除外
村居
《村居》高鼎
村居
詩二首
詩二首
快要記不起(小詩二首)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村居
詩歌島·八面來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