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雙重約束的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方法研究

2024-03-06 05:32陳志剛楊曉磊
自動化與儀表 2024年2期
關鍵詞:傳遞函數畸變諧振

陳志剛,高 冰,李 濱,楊曉磊

(1.黑龍江工程學院 理學院,哈爾濱 150050;2.國網哈爾濱供電公司,哈爾濱 150028)

能源需求不斷提升,在節能減排的發展理念下,可再生能源大量并網,例如太陽能和風能等。為保證并網后的能源服務質量,會采用并網逆變器對直流電能進行轉換[1]。并網逆變器是電力系統中接入光伏系統后,用于實現能量交換的重要裝置之一,其能夠將光伏系統產生的直流電能進行逆變轉換,形成正弦交流電能,并將其反饋至電網中,提供電能服務[2]。但是,并網逆變器在進行逆變轉換時,形成正弦交流電能的同時,也會形成大量的諧波,該諧波會導致并網電流發生畸變,直接影響并網的電能質量,導致并網的運行穩定性較差[3]。文獻[4]為提升并網逆變器的電流控制效果,采用改進卡爾曼觀測器預測逆變器的運行狀態,依據預測結果進行控制變量的補償,實現電流自動化控制;但是該方法在應用過程中,電流發生跳變時,其控制耗時較長;文獻[5]為保證并網逆變器的控制精度,引入電容電壓反饋諧振抑制方法結合電流反饋控制,實現電流間接控制,但是該方法在應用過程中,如果電流畸變率較高,則控制結果仍舊和理想結果存在一定偏差。雙重約束指的是局部-全局雙重約束原則,該原則在多影響變量控制中具有較好的應用效果[6],能夠從不同程度或者方向進行相關參數調整或者目標控制。因此,本文為實現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有效控制,保證并網的穩定運行,提出基于雙重約束的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方法。

1 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

1.1 并網逆變器結構

為實現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需分析并網逆變器結構,并構建其電路結構數學模型。文中以典型的三相LCL 并網逆變器為例,展開相關研究和分析,該逆變器結構如圖1 所示。

圖1 三相LCL 并網逆變器結構Fig.1 Structure of three-phase LCL grid-connected inverter

圖1 中,在穩壓狀態下,三相LCL 并網逆變器的電容用Cdc表示;濾波電感用L1、L2表示,前者對應逆變則,后者對應并網側;C0表示濾波電容;寄生電阻用R1和R2表示;電容的電壓和電流分別用vdc和idc表示;逆變器輸出電壓用vs表示;iLa和iCa均表示電流,前者對應電感,后者對應濾波電容;并網電流用ig表示;公共連接點電壓用vg表示;直流電壓和電容電壓分別用vzc和vCa表示;電阻用Rdc表示;開關函數用ξa表示。以圖1 的結構為基礎,在其穩態狀態下進行諧波的線性化處理,以此獲取該逆變器的時域電路方程,其公式為

式中:Δ 表示擾動變量。

上述6 個公式描述了并網逆變器的狀態,則構建基于頻域的并網逆變器諧波狀態空間(HSS)模型,其公式為

式中:Xt表示t 時刻下并網逆變器的狀態量;Ut表示輸入量;At和Bt分別表示狀態矩陣和輸入矩陣。

1.2 諧波的電流干擾分析

本文在進行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時,是通過對并網逆變器的諧波進行抑制,實現電流的有效控制[7],并且該控制主要是依據PI 控制器完成。采用增益KPWM的比例環節描述逆變橋的傳遞函數。定義調制電壓到逆變橋輸出電壓的傳遞函數為ξin(s),其計算公式為

式中:vri表示載波幅值。

如果L1、L2和C0的阻抗依次分別用ZL1(s)、ZL2(s)、ZC0(s)表示,則等效變換后傳遞函數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ξff(s)表示電網電壓前饋函數;Hi1表示有源阻尼系數,對應電容電流反饋;Hν(s)表示諧波傳遞函數矩陣。

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獲取并網逆變器環路增益函數ξA(s)和并網側電流i2(s)的計算結果,兩者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i21(s)表示并網電流指令值;i22(s)表示擾動量。

依據式(12)和式(13)可知,并網電流指令值直接影響并網電流結果,同時擾動量也會造成并網電流的干擾,因此,并網逆變器電流質量會直接受到諧波干擾[8-10],導致并網電流和指令電流之間存在顯著的幅值和相位穩態誤差,以此導致并網逆變器電流發生畸變,影響并網的運行穩定性。

1.3 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

1.3.1 前饋阻尼控制結構

諧波的干擾會導致并網逆變器電流發生畸變,因此,為有效實現電流自動化控制,采用輸出電流直接前饋的改進阻尼控制方法。該方法的控制結構如圖2 所示。

圖2 輸出電流直接前饋的改進阻尼控制方法結構Fig.2 Structure of improved damping control method with direct feedforward of output current

在該控制方法下,并網逆變器阻抗模型的表達公式為

式中:kD表示諧振抑制參數;FDEL表示控制延遲;T 表示阻抗比;Geq表示前饋系數,同時其可描述s域的傳遞函數;表示逆變器輸出阻抗;GPI表示PI 控制器的傳遞函數;ξVPLL表示比例支路的傳遞函數;ξDPLL表示積分支路的傳遞函數;M 表示采樣延遲;I 表示總輸出電流結果,Gv表示支路控制系數。

1.3.2 基于雙重約束的參數整定

依據式(14)和式(15)可知,Geq是依據KPWM完成計算,Rlinev的控制元素則為kD,因此kD的大小對于諧振的抑制效果具有直接影響。如果kD的取值較小,則會導致諧波的抑制能力不足,諧波控制效果較差;如果kD的取值較大,則導致并網前向通道引入擾動量過大,會發生自身諧振失穩,直接影響并網逆變器運行狀態。

文中為保證更佳的電流自動化控制效果,需有效實現諧波控制,因此,文中為獲取最佳的kD結果,采用全局-局部穩定雙重約束原則,對kD進行整定,其整定原則如下:

(1)基于多機并網系統源網阻抗Bode 圖,以全局高頻諧振治理效果為約束,確定kD的可行最小值。

(2)以單個并網逆變器ξA(s)的極點分布以及其局部運行狀態作為第二重約束,確定kD的可行最大值。

在kD的可行最大值的情況下,并網逆變器輸出電流直接前饋阻尼控制的閉環傳遞函數計算公式為

依據式(16)即可確定最佳的kD結果,依據該參數即可獲取最佳的諧波控制結果,以此保證電流的有效控制,保證并網逆變器的穩定運行。

2 實驗結果分析

為驗證本文方法對于并網逆變器電力的控制效果,文中以某電網中的三相LCL 并網逆變器組為例(3 臺逆變器),進行相關測試,該逆變器的結構如圖1 所示,并網逆變器的相關參數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并網逆變器的相關參數詳情Tab.1 Details of related parameters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為驗證本文方法對于并網逆變器諧波抑制的應用合理性,獲取本文方法在不同的諧波次數下,隨著濾波電容C0取值的不斷增加,并網電流中的諧波含量結果,如圖3 所示。依據圖3 測試結果可知,在相同的諧波次數下,隨著C0取值的不斷增加,諧波含量也逐漸增加,C0對于諧波的變化存在直接影響。因此,本文在進行諧波抑制過程中,結合C0進行諧波抑制,具備較好的合理性,表明降低C0的結果,能夠提升并網逆變器諧波的抑制效果,具有較好的合理性。

圖3 并網電流中的諧波含量結果Fig.3 Results of harmonic content in grid-connected current

為測試本文方法對于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控制性能,獲取不同的頻率下,本文方法控制后,3 個并網逆變器的電流畸變率結果,如表2 所示。期望標準低于5%。依據表2 的測試結果可知,隨著頻率的逐漸增加,采用本文方法對并網逆變器電流進行控制后,3 個并網逆變器的電流畸變率均低于5%。其中電流畸變率最高值僅為3.25%。因此,本文方法的應用性能較好,能夠有效控制并網逆變器電流結果,降低電流畸變率,提升電流穩定性。

表2 并網逆變器的電流畸變率結果Tab.2 Current distortion rate results of grid-connected inverters

為驗證本文方法對于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控制效果,獲取本文方法應用后,電流發生跳變時,逆變器輸出電流的動態性能,測試結果如圖4 所示。依據圖4 測試結果可知,并網運行過程中,電流發生跳變后,從20 A 跳變為10 A 時,在跳變時刻下,逆變器的輸出電流結果發生明顯波動變化;采用本文方法對其進行控制后,可在電流跳變過程中,有效控制跳變電流結果,并且控制時間低于0.2 s。

圖4 逆變器輸出電流的動態性能測試結果Fig.4 Dynamic performance test results of inverter output current

為進一步驗證本文方法對于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控制效果,獲取逆變器在不同的諧振幅度下,逆變器并網入網的變流波動結果,如圖5 所示。依據圖5測試結果可知,本文方法應用后,均能夠有效完成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有效控制,逆變器的并網入網電流均呈現穩定的正弦波動,并且3 個逆變器的電流波動曲線幾乎完全一致,均在-20 A~+20 A 范圍內,控制效果較好,滿足電流控制需求。

圖5 逆變器的電流控制結果Fig.5 Current control results of nverter

3 結語

為實現并網逆變器電流的有效控制,降低電流畸變率,本文提出基于雙重約束的并網逆變器電流自動化控制方法,該方法通過抑制并網逆變器的諧波變動,實現電流的有效控制。對該方法進行測試后得出,本文方法應用性能較好,能夠有效完成逆變器諧波的控制,降低并網逆變器的電流畸變率,提升逆變器的穩定性。

猜你喜歡
傳遞函數畸變諧振
基于LabVIEW的火焰傳遞函數測量系統
在Lightroom中校正鏡頭與透視畸變
紅外成像系統的調制傳遞函數測試
諧振式單開關多路輸出Boost LED驅動電源
基于CM6901 的LLC半橋諧振開關電源設計
諧振式浮軌扣件的安裝工藝
基于傳遞函數自我優化的BP網絡算法改進
輻射誘導染色體畸變的快速FISH方法的建立
《癌變·畸變·突變》2014年第26卷索引
《癌變·畸變·突變》第六屆編委會第2次會議紀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