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車爾臣河取水水源工程布置及方案比選分析

2024-03-07 00:45董江偉
中國水能及電氣化 2024年2期
關鍵詞:沉沙池取水口樞紐

董江偉 李 江

(1.新疆巴州且末縣水利綜合服務中心,新疆 且末 841900;2.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新疆 庫爾勒 841000;3.石河子大學水利建筑工程學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為了滿足不同地域的灌溉、發電以及城鄉飲水等需求,我國修建了許多取水水源工程,尤其是引水樞紐[1]。引水樞紐(取水樞紐或渠首工程),作為灌區引水的源頭和保障灌區引水安全的最前置條件[2-3],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基本的水資源支撐。新疆地區經濟生活方式主要以農牧業為主,其灌區水資源是影響經濟活動的主要限制因素,而科學合理的引水樞紐布局是充分利用優良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體現“節水優先”的重要舉措,可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提高水資源調控能力,以水資源可持續利用支撐流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新疆地處我國西北部,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行政區,區域內的水資源量卻不足全國的4%,可利用水資源極度匱乏,同時還存在嚴重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問題[4-5],尤其是新疆南疆地區,農業用水占當地用水總量的 96%[6],用水結構嚴重失衡,實際用水量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供需矛盾突出,改善及優化調整水資源配置格局刻不容緩[7-8]。合理選擇取水水源位置是確保取水可靠的前提[9-11],如何通過對取水口的規模、數量與位置進行優化布置,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障農業灌溉供水安全,已經成為農田灌溉發展規劃中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車爾臣河流域位于新疆東南緣的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和若羌縣境內,地理位置介于東經84°55′~88°20′、北緯36°10′~39°45′之間,總面積4.74萬km2,流域南起昆侖山和阿爾金山山脈,北部深入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與尉犁縣遙遙相望,西臨喀拉米蘭河流域,東至江尕薩依河流域,東北部在若羌縣境內與塔里木河流域相連,歸宿于臺特馬湖。車爾臣河流域主要河流為車爾臣河,河流全長813km,多年平均年徑流量9.22億m3,是一條典型的以冰雪消融補給為主的河流,年徑流量的87%來自冰川和永久性積雪,河流水量年際變化相對平穩,年內分布不均勻,全年近半數徑流量產自于夏季。新疆車爾臣河流域屬于典型的暖溫帶極端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區。蒸發強烈,降水稀少,生態環境脆弱,呈現荒漠綠洲、灌溉農業的特點,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使用效率效益較低、供需矛盾突出,是制約當地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問題和關鍵因素。

河道取水口處來水高含沙及其給灌區帶來的問題仍無法改變,亟待尋求新的可靠的取水口位置,提出最佳引水水源布局方案,為多泥沙河流引水水源布置提供技術支撐。

1 引水水源工程現狀

車爾臣河流經昆侖山北麓,是塔里木河下游綠洲的生命線之一,它與塔里木河一道共同維系著塔克拉瑪干沙漠東部的綠色長廊,也是且末縣的母親河。車爾臣河是一條高含沙河流,因地處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東南部,由于流沙的堵塞,車爾臣河在歷史上曾三次被迫改道,使聞名西域的且末古城兩度被風沙吞噬,目前河東的沙漠仍以每年5~10m的速度自東向西推進,大量的砂礫帶入河道,加之河道兩岸沿線沖刷,進一步加大了河道的砂礫含量。

目前,車爾臣河上建有大石門水庫。車爾臣河灌區通過6個取水口引入車爾臣河水,其中有壩取水口3個,分別為第一分水樞紐、革命大渠龍口及第二分水樞紐;無壩取水口3個,分別為阿熱勒取水口、河東治沙取水口及塔提讓取水口;按取水口所處車爾臣河的位置分右岸取水口2個,左岸取水口 4個。首尾2個取水口(第一分水樞紐和塔提讓分水口)相距約110km。由于直接從河道取水,引水澆灌的同時,大量的泥沙帶入渠道,帶入耕地,灌區工程損毀和耕地沙化非常嚴重(見圖1)。

圖1 現狀取水口位置示意圖

圖2 取水方案一工程布局

2 引水水源工程存在問題

新疆車爾臣河引水水源工程目前存在取水口多而散、供水保證率低、引水含沙量大、引水樞紐建筑物老化等問題,同時大石門水庫成為車爾臣河灌區的主水源工程,由于車爾臣河灌區工程缺乏系統的規劃設計,灌區工程供水保證率低,現有基礎設施并不能充分利用大石門水庫工程建后帶來的益處。

2.1 引水水源工程老化,供水保障體系薄弱

自20世紀60年代起,且末縣先后在車爾臣河河道上建有引水渠首(引水口)6座,目前僅第一分水樞紐于2017年進行了除險加固,其余5座引水渠首(引水口)已運行了10~55年,均未進行過除險加固。2022年革命大渠龍口、第二分水樞紐經鑒定均為四類病險閘,其他引水渠首(引水口)也為三、四類病險閘。受建設時社會、經濟及技術條件的限制,革命大渠龍口、第二分水樞紐防洪設計標準低,經過多年運行并多次遭遇超標準洪水,樞紐泄洪閘和沖沙閘部分底板及閘后護坦被沖毀,閘墩混凝土發生大面積磨損、剝落,個別閘墩出現貫通性裂縫,上下游護岸部分區段被洪水沖毀,泄洪閘、沖沙閘及引水閘鋼閘門銹蝕、止水老化,閘門漏水現象嚴重,啟閉設備老化失修,電氣線路嚴重老化,導致樞紐閘門啟閉不到位、工作環境惡劣,樞紐上游河道左岸淤積嚴重,已嚴重影響樞紐的正常運行和泄洪。

2.2 河水泥沙含量大,排沙設施不能滿足使用要求

車爾臣河流域大部分地區植被較差,水土流失嚴重,河水泥沙含量較高,經大石門水庫調蓄后第一分水樞紐斷面多年平均含沙量 6.8kg/m3,其中6—8月平均含沙量11.5kg/m3,最大值平均 8.5kg/m3。目前在車爾臣河第一樞紐左岸建有廂式沉沙池 1座,第二樞紐下游東風干渠建有沉沙池1座,但有限的排沙設施遠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導致輸水渠道淤積、泥沙進入下游灌區田間等現象非常普遍,隨著不斷清挖渠道和泥沙進入田間,逐漸形成“地高水低”,渠道面臨廢棄,影響了工程效益的正常發揮。

2.3 管理技術力量薄弱,管護資金籌措困難

管理體系不健全,人員、經費尚未得到落實,存在管理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培訓不到位等諸多問題。例如第一分水樞紐水管站現狀管理人員為4人,根據相關規定,本樞紐管理定員級別為4級,需管理人員8人,故車爾臣河第一分水樞紐需新增管理人員4名。

3 引水水源工程布置

3.1 引水水源工程布局原則

圍繞灌區功能定位,考慮灌區的工程學、經濟學、生態學、景觀文化等灌區屬性,科學布局工程設施體系,完善工程體系,提升灌區現代化水平,并充分體現布局“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原則。本著節水、節地、節能、節材的原則,針對車爾臣河流域地形情況,為充分發揮可供給水資源的調配和灌溉功能,對現有取水水源工程布局進行全面復核,因地制宜合理布設工程,提出取水水源工程改造的總體布局。構建以大石門水庫為龍頭、現代化工程保障體系為龍骨、車爾臣河水資源為血脈、有機綠洲現代化農業和水文化展示為載體、水智慧和水生態為亮點的山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布局模式。

3.2 引水水源工程布置方案

經初步分析,大石門水庫建成后,車爾臣河不同斷面河水泥沙含量從上游至下游逐漸增加,其中大石門水庫電站尾水渠處年平均含沙量為1.75kg/m3,現狀6個取水口斷面大河年均含沙量平均為12.1kg/m3,其中第一分水樞紐處大河年均含沙量為6.8kg/m3,年內高含沙期在汛期6—8月,其他時段含沙量變化不大(見表1)。

表1 車爾臣河水不同分析斷面的含沙量情況 單位:kg/m3

由于車爾臣河上下游不同斷面水源含沙量區別較為明顯,擬定了3個取水工程改造布局調整方案進行比選:一是沿用現狀取水口,并在每個取水口后設置一定規模的渠首沉沙池;二是改造整合現狀所有取水口,統一從最上游的第一分水樞紐取水;三是改造整合所有取水口,在上游在建大石門水庫的壩后電站尾水渠設置新的取水口。

3.2.1 取水方案一

本方案為現狀取水口改造方案,水源仍為車爾臣河大河來水。工程改造思路是通過對現狀6個取水口的更新改造提升和取水口后渠首沉沙池的設置,滿足灌區用水含沙量要求;通過二次沉沙工程的設置實現城鄉生活供水對水源含沙量的要求。本方案建設內容為取水口改造工程6處,其中重建5處,除險加固1處(車爾臣河第一分水樞紐),建設渠首沉沙池6座(總容積7.78萬m3),建設生活供水二次沉沙池容積5.40萬m3。本方案估算工程改造建設總投資約4.43億元,其中沉沙池工程總投資約1.96億元,工程建成后年運行費為0.21億元,考慮沉沙池泥沙含量及沖沙清淤周期,按40年計入沉沙池等更新改造投資,則本方案的總費用現值11.8億元(見圖 2)。

3.2.2 取水方案二

本方案為現狀取水口整合改造利用方案,即通過整合連通灌區現狀取水干渠,改造后灌區集中從第一分水樞紐處取用車爾臣河干流水。建設內容為:取水口改造工程1處、沉沙池1座(容積6.02萬m3)、灌區內連通渠3.72km、生活供水二次沉沙池容積5.40萬m3。本方案估算工程改造建設總投資約3.02億元,其中沉沙池工程投資約1.70億元,工程建后年運行費為0.11億元,考慮沉沙池泥沙含量及沖沙清淤周期,按40年計入沉沙池等更新改造投資,則本方案的總費用現值為8.3億元(見圖3)。

圖3 取水方案二工程布局

3.2.3 取水方案三

本方案為新建取水口方案,即取水口整合至大石門水庫壩后電站尾水渠,引用大石門水庫水。大石門水庫壩后電站尾水渠正常水位2183.10m,尾水平臺高程2185.60m,寬10m,發電引用流量為82m3/s,本工程設計取水流量25m3/s,規模上滿足要求,且不擠占生態用水,可實現整合取水口至大石門水庫壩后電站尾水渠取水。鑒于地形限制,取水需通過在大石門水庫電站尾水渠下游山體中開挖隧洞將水引出后接明渠(管道)。因水庫電站尾水渠高程較高,有尾水平臺場地可以利用,岸塔式進水口施工不需全年圍堰擋水,利用進口作為隧洞開挖的工作面,施工交通便利,利于縮短施工工期、降低施工難度,具備較好的施工條件。同時考慮到大石門水庫在汛期6—8月相機泄洪排沙,對本工程取水水質的潛在影響,在第一分水樞紐西岸大渠渠首適宜位置設備用沉沙池(見圖4)。本方案建設內容為新建取水口1處、輸水渠32km、灌區內連通渠3.72km、備用渠首沉沙池1座(容積3.76萬m3)。本方案估算工程改造建設總投資約10.46億元,其中沉沙池工程總投資約0.56億元,工程建后年運行費為0.22億元,考慮沉沙池泥沙含量及沖沙清淤周期,按40年計入沉沙池等更新改造投資,則本方案的總費用現值為12.7億元(見表2)。

表2 取水口工程改造布局方案特性對比

圖4 取水方案三工程布局

3.3 方案比選分析

取水工程布局改造方案一,具有建設投資較低,與大石門水庫原設計供水方式一致的優點;但由于現狀取水口含沙量較高、沉沙池清淤周期短、使用年限短,運行期沉沙池更新改造費高,致使工程分析計算期內總費用現值不低;并且因有3個無壩取水口,對于下游主流擺蕩的車爾臣河來水,常年來看,存在取不上水的潛在可能,致使取水口取水保證率較低;該方案對后期運維管理水平要求較高,管理不到位可直接造成高含沙入灌區;此外由于大河兩岸淘刷及沙漠侵蝕較為嚴重,也會造成攔河取水建筑物更新改造費用較高。

取水工程布局改造方案二,具備工程投資較小的優點,雖然相對于方案一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小灌區高含沙水引入的風險,但方案一存在的問題,方案二仍無法完全改觀。

取水工程布局改造方案三,具有供水保證率高、水質清澈、能兼顧移民村生活供水、可作為且末縣城第二水源工程、后期現代化統一管理方便等優點。因需建設32km 輸水管道,工程建設投資在三個方案中最高;但由于易損工程的更新改造費用大大減少,全計算分析期的總費用現值與方案一接近。

綜合考慮各比選方案的優缺點,方案三可從根本上解決灌區現狀引水必引沙而造成的耕地沙化、農民減產減收、水利工程損毀、生態環境惡化等突出問題,因此,引水水源工程改造布局方案選擇方案三,即新建取水口從大石門水庫尾水取水,并優化灌區灌排渠系工程布局的方案(見表3)。

表3 引水水源工程改造布局方案對比

4 結 語

新疆車爾臣河引水水源工程的實施,對改善新疆車爾臣河流域水資源時間、空間分布不均和應對且末縣和農二師37團發生旱情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分析了新疆車爾臣河引水水源工程布局的可能性方案,經綜合比較后,確定了新建取水口從大石門水庫尾水取水的布置方案,以充分發揮大石門水庫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車爾臣河水資源利用效率。本文研究結果可供類似地區取水水源工程的方案比選參考和借鑒。

猜你喜歡
沉沙池取水口樞紐
水資源取水口數字化管理技術探討
寧夏地表水一級取水口評價與調整
黃河中游干流取水口設計討論
樞紐的力量
淮安的高鐵樞紐夢
樞紐經濟的“三維構建”
深降幅水電站進水口分層取水口設計
滲透破壞沖淤式沉沙池技術研究
引黃濟青沉沙池運行存在問題及對策
自排式沉沙池上游渠道水力學特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