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甲狀腺術后惡心嘔吐和應激的影響

2024-03-07 06:16姚小蓉郭海鵬
實用藥物與臨床 2024年2期
關鍵詞:司瓊關穴惡心

李 花,姚小蓉,郭海鵬,楊 玲

0 引言

在人口老齡化及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增加的社會背景下,老年高血壓患者圍術期安全與舒適的重要性愈發凸顯。甲狀腺手術是常見的擇期手術,目前術中仍采用頸過伸、肩高頭低體位[1]。在不給予預防性止吐干預的情況下,患者甲狀腺手術后惡心嘔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發生率高達70%~80%[2]。老年高血壓患者,血管彈性下降,麻醉狀態下血流動力學波動大,加之甲狀腺手術的特殊體位,腦灌注更易不足,PONV發生率高。嚴重PONV會導致創面污染、切口張力過高、出血、裂開及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并發癥,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療費用增加。加速康復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是根據循證醫學,圍術期通過多種措施,減少患者應激反應,保護器官功能,維持正常生理狀態,促進術后恢復[3]。第4版惡心嘔吐管理指南[4]建議,對于成人的PONV,推薦預案為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受體拮抗劑+糖皮質激素(經靜脈給藥),但效果仍不理想。穴位注射是一種綜合療法,集中醫針灸、經絡及藥物于一體[5]。研究表明,內關穴注射藥物可顯著降低PONV的發生率及嚴重程度[6]。因此,本研究探討了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聯合帕洛諾司瓊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甲狀腺術后PONV 及應激的效果,為臨床麻醉工作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22年5-10月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行擇期甲狀腺手術的老年高血壓患者200例,納入標準:年齡66~90歲;體重指數(BMI)18.5~27.9 kg/m2;被臨床診斷為高血壓患者(收縮壓和/或舒張壓≥140/90 mmHg);充分知情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地塞米松過敏者;手術前進行過其他止吐干預;吸煙;胃腸道疾病史;有暈動病或有PONV病史;肝腎功能異常;患者存在或有精神疾病史或長期服用精神藥品;患者長期服用阿片類藥物。本研究已通過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倫理編號:2022-K078。

1.2 隨機分組及干預過程 將200例患者隨機分到2組,即靜脈注射地塞米松(IVD組)及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P6D組),每組100例。麻醉誘導前5 min,IVD組經靜脈給予地塞米松10 mg(天津金耀,1ml∶5 mg.國藥準字H12020515),P6D組于雙側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各1 ml。穴位注射操作者均為同一位具有從業資格的中醫醫師,于腕橫紋上方2寸(約6.67 cm),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定位后消毒,用5 ml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藥液1ml后,將注射器針頭刺入穴位,進針至有針感(即患者出現了酸、麻、脹、痛),深度:0.5~1.0寸(1.67~3.33 cm),回抽無血后緩慢注入藥液。

1.3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三方核查后,開放靜脈通路、接心電監護,監測腦電雙頻譜指數(BIS)。誘導前以4 μg/ml右美托咪定泵注10 min,總劑量為1 μg/kg,手術醫生調整手術體位后開始誘導:舒芬太尼0.1~0.5 μg/kg入壺,于2~5 min 內滴入,順式阿曲庫銨靜注(0.15 mg/kg),依托咪酯靜注(0.15 mg/kg)。術中全憑靜脈維持:丙泊酚4~12 mg/(kg·h)持續泵注,瑞芬太尼0.5~1.0 μg/(kg·min)持續泵注,每30分鐘追加順式阿曲庫銨(0.03 mg/kg),切皮前10 min及術畢前10 min 靜脈給予氟比洛芬酯50 mg,術畢前30 min給予帕洛諾司瓊0.25 mg。術中BIS 值維持40~60,術中血壓波動維持在術前水平的20%內。

1.4 資料收集 收集患者一般情況,包括年齡、性別、BMI、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分級及高血壓分級。記錄圍術期生命體征: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后、手術開始切皮時以及拔除氣管導管時4個時間點的平均動脈壓(MAP)和心率(HR);手術時長;術中舒芬太尼使用量。記錄術前以及術后6 h、12 h、24 h血糖(Blood glucose,GLU)、皮質醇(Cortisol,CORT)、腎上腺素(Epinephrine,E)及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濃度。記錄術后0~6 h、6~12 h及12~24 h內惡心嘔吐的發生率,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對其嚴重程度進行評分,無惡心嘔吐:0分;輕微惡心,無嘔吐;1~3分;明顯惡心且干嘔:4~6分;嘔出胃內容物:7~10分。術后24 h用15項恢復質量表(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為患者評分,評估患者恢復程度,統計患者48 h出院率。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 本研究為隨機對照試驗,根據文獻,預計IVD組惡心嘔吐發生率為30%,P6D 組惡心嘔吐發生率為10%,設雙側α=0.05,把握度為90%。采用PASS 15軟件計算得到IVD組的樣本量N1=79 例,P6D組的樣本量N2=79 例,考慮失訪以及拒訪的情況,按20%計算,最終至少需要的IVD組和P6D組研究對象各為99例,總計至少納入198例研究對象。本研究初始納入研究對象202例,有2例因強烈要求術后鎮痛泵治療被剔除,實際納入20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BMI、術中4個時間點的MAP及HR、手術時間、術中舒芬太尼用量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

表2 兩組患者圍術期生命體征比較

2.2 應激指標比較 與IVD組相比,P6D組患者術后6 h、12 h、24 h 的GLU、CORT、E濃度降低(P<0.001)。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應激指標比較

2.3 惡心嘔吐指標 與IVD組相比,P6D組患者術后3個時間段5-HT濃度降低(P<0.001),術后0~6 h的惡心嘔吐發生率及嚴重程度降低(P<0.05),6~12 h及12~24 h兩組患者惡心嘔吐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表5。

表4 兩組患者5-HT濃度比較

表5 兩組患者術后24 h惡心嘔吐例數及嚴重程度評分比較

2.4 術后恢復情況 與IVD組相比,P6D組患者24 h恢復質量提高(P<0.001),術后48 h出院率明顯升高(P<0.001)。見表6。

表6 兩組患者術后QoR-15 問卷評分及48 h出院率比較

3 討論

PONV 是甲狀腺術后和麻醉的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可高達80%[7]。對于老年患者,惡心嘔吐有可能導致吸入性肺炎[8],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9];高血壓患者PONV更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即使采用第4版指南[4]所建議的多模式預案(糖皮質激素+5-HT3受體拮抗劑),防治PONV的效果仍欠佳。本研究所用止吐藥物是地塞米松及帕洛諾司瓊[10],帕洛諾司瓊作為第2代5-HT3受體拮抗劑,在止吐效能方面優于以昂丹司瓊為代表的第一代藥物,并且更安全,不影響成人QTc間期[11]。朱慧杰等[12]的一項關于老年患者全髖關節置換術后PONV影響因素的對照研究顯示,圍術期使用地塞米松是老年患者PONV的保護性因素[13]。地塞米松不僅通過多種途徑抗惡心嘔吐,還可以鎮痛[14-15],然而其給藥時機尚不明確[16],目前常為誘導后給藥。地塞米松的起效時間長,肌注于1 h達血藥峰濃度,本研究中地塞米松的給藥方式為內關穴注射,借助穴位注射的方式刺激內關穴,加之地塞米松的藥理作用,加強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術后的保護作用,降低術后惡心嘔吐風險,抑制術后應激,縮短住院時間。

內關穴是中醫針灸常用的穴位,在心胸病、神智病、頭面五官病、脾胃病及經脈病方面均有效果。其中,針對脾胃方面疾病,刺激內關穴可以降逆止吐[17]。顏景佳等[6]和肖媛等[18]的研究表明,刺激內關穴可有效降低甲狀腺手術后PONV的發生率。其機制除了刺激內關穴可通上、中、下三焦的氣體,從而達到降逆止吐的效果之外,還有刺激此穴位可激活人體的腎上腺素能和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從而抑制5-HT的釋放,減少其與腸道內存在的受體結合,減輕人惡心、呃逆等不適[19]。刺激內關穴還有疼痛控制的作用,通過調節大腦中的默認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來平衡和調節疼痛[20]。劉雅蘭等[21]系統分析顯示,電針內關穴預處理對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大鼠具有預保護作用,可減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損傷,刺激內關穴可能對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系統有作用[22]。目前研究較多的是經皮穴位電刺激,所需時間較長,須在術前30 min接受單個或多個穴位的刺激[23-24]。實際工作中,接臺手術更換手術間的情況時有發生,無法保證所有的患者均能接受30 min的經皮穴位電刺激,且甲狀腺手術患者數量較多,可能出現儀器不充足的問題,這些都可能加重患者的緊張焦慮[25]。相比于經皮穴位電刺激,穴位注射藥物有其顯著優勢,操作簡單,用時短。有報道,穴位注射藥物與經皮穴位電刺激具有同等效力,二者對PONV 的防治作用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26]。因此,麻醉醫生有了更多選擇,在日常工作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患者本身意愿,為患者提供個體化多模式止吐方案。

帕洛諾司瓊聯合地塞米松防治惡心嘔吐的效果優于單獨使用帕洛諾司瓊[20],本研究在二者聯合的基礎上,將地塞米松內關穴注射給藥與經靜脈給藥進行對比,結果顯示,與IVD組相比,P6D組術后3個時間點血中GLU、CORT、E 及5-HT濃度明顯降低,術后0~6 h患者惡心嘔吐發生率及其嚴重程度明顯降低,QoR-15評分明顯升高,48 h出院率明顯升高,表明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甲狀腺術后具有保護作用。

內關穴雖然取穴簡單,但其附近有神經、小血管分布,應由經過正規培訓麻醉醫生操作,準確定位,操作時注意不要誤傷正中神經,可以在術前清醒時進行操作,如在麻醉狀態下操作,可結合神經刺激儀。此外,刺激內關穴有預保護大鼠心肌的作用[21],但對患有心血管合并癥的老年患者是否有心肌缺血預保護作用還有待進一步的臨床試驗驗證。

綜上所述,帕洛諾司瓊聯合內關穴注射地塞米松可顯著降低老年高血壓患者術后6 h內惡心嘔吐的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抑制術后應激反應,提高患者整體恢復程度,縮短住院時間,減輕患者醫療負擔。

猜你喜歡
司瓊關穴惡心
The selection rules of acupoints and meridians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for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data mining-based literature study
暈車時用力點內關穴
題出的太惡心
輔助治療心血管病有個第一要穴
基于復雜網絡的磁刺激內關穴腦皮層功能連接分析
帕洛諾司瓊與手術后惡心嘔吐
格拉司瓊對于術后惡心嘔吐的預防和治療
昂丹司瓊預防和治療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惡心嘔吐的療效觀察
孕期使用鹽酸昂丹司瓊與不良胎兒結局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