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學習”視域下小學語文課堂發展性任務群的教學內容選取策略

2024-03-08 03:31曾肖媚
師道·教研 2024年2期
關鍵詞:年段深度學習深度

曾肖媚

在教育領域中,深度學習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規律,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深度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本質是建立模型,通過模型的不斷優化來提高學習效果。就小學語文而言,這個模型就是語文學習任務群。那選取什么樣的內容和任務更有利于學生建立模型?

2022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按照內容整合程度不斷提升,分三個層面設置學習任務群,其中第二層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文學閱讀與創意表達”“思辨性閱讀與表達”3個發展性任務群。本文就以第二群發展性任務群為例,探討在一個單元內,在一篇課文中,如何選取適合的內容,實施本學段語文學習任務群的教學。

一、選“著眼于語言形式”的內容,精準實施任務群

只是讓孩子們在“內容上懂得”,是語文教學的第一步,教學“著眼于語言形式方面”的內容,才能讓學生獲得更深度的學習,以便建立應用模型。重視詞語教學、學會運用不同句式、感悟布局謀篇之合理、懂得品詞品句、體察語言之精妙等等才是語文課最主要的特點,是區別于其他課程的基本特征。

例如教學四年級下冊《桂林山水》一文,文中優美的排比句式、貼切形象的比喻句式、恰當的對比方法,讓讀者不僅有如臨其境之感,朗讀起來更具回環跌宕之感,留下無限聯想和回味的余地。作為文中如此重要的語言表達形式,教師就應讓學生深入認識和感悟文本內容是怎樣通過這些語言形式來表達的,同時感受這種表達的精妙,繼而學習這種語言表達的方法,并進行遷移運用。建立學習應用的模型。通過文中“語言”的學習,發展學生的語文能力,是語文教師守住自留地的最基本途徑。深度學習需要聚焦反應語文最根本特質的教學內容,否則教學效果無從談起。

二、選“兩能”的教學素材,巧妙實施任務群

“語言形式”是建立語文教學應用的重中之重。此時,能否篩選出有用的教學素材就成為教師“內功”的考驗。本人認為,能達成深度學習的教學素材,也能達成該年段的實現發展性任務群目標,必須符合以下“兩能”特征:

1.所選素材能達成年段學習目標

課標規定的年段目標,不可越位,也不可不到位。我們應當牢記奧蘇貝爾的這句話:“如果把全部教育學、心理學歸結為一句的話,那就是我們的兒童已經知道什么?”特別是兒童已學懂了什么。

2.所選素材能突顯文章特點

每篇課文安排的訓練重點均要適合文章的特點,要“因課設練”。所謂“因課設練”,就是根據課文的特點,去把握住最有價值的素材,設計出相應的語言訓練點。這里所指文章的特點至少包括以下三個方面:一為語言上的特點,包括用詞用句風格、句式運用特點、文風、筆風等;二為布局謀篇上的特點,或畫龍點睛,或首尾呼應,或倒敘插敘等;三為體裁上的特點,如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寓言的短小說理,說明文的條理清楚等。以上種種,教師在鉆研教材時都應深入思考,做到心中有數。

語文課的基本特點、實質內涵是永恒不變的。語文課要教什么、選什么而教都有其規律所在。就如同孔子的微言大義。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明白微言所包含的大義,還要讓學生體會如何用微言來表達大義。再者,要針對不同層次,如: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選擇孔子不同的“微言”來表達同樣的“大義”,知道語文課堂到底要教什么、選什么教學素材教,必須要著眼可深度學習的內容,深度學習才有可能發生。從而實現該年段的發展性任務群目標。

責任編輯 李少杰

猜你喜歡
年段深度學習深度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對農村小學高年段讀寫結合教學的思考
農村低年段童話體寫話教學探究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深度觀察
MOOC與翻轉課堂融合的深度學習場域建構
大數據技術在反恐怖主義中的應用展望
深度學習算法應用于巖石圖像處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積網絡的人臉年齡分析算法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