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中驅動性問題設計的三部曲

2024-03-08 07:48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師道(教研) 2024年2期
關鍵詞:物體長度驅動

文/廣州市華美英語實驗學校 李 琴

顧名思義,驅動性問題在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起到驅動學生進行思考與學習興趣,進而驅動學生進入整節課的學習。驅動性問題猶如“發動機”,帶動學生快速地投入課堂學習,推動學生圍繞問題進入深入思考、層層探究,經歷一個不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然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還存在許多問題設計相對隨意、零碎,想到什么就問什么的現象,沒能起到很好的“驅動”作用。如何設計數學的驅動性問題?本文以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長度單位”為例,談談設計驅動性問題的三個步驟。

一、整體分析與形成單元結構化知識,問題設計聚焦概念性知識

驅動性問題指向概念性知識,是一節課、一個單元學習知識的核心,是一節課或一個單元學習中值得持久去思考與探究的重要問題。驅動性問題是通過問題為每一位學生打開思維,為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達到更深入的理解提供更好的視角與動力。這種問題不是學生隨意翻翻書或者用一個簡短的句子就能回答的,而是需要學生經過深入的思考,超越簡單的事實性知識去探究的問題,最終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可遷移的理解。

例如人教版二年級上“長度單位”這一單元,若從教學參考書所列的知識結構圖來看,本單元學習的知識點包括“長度單位”“認識厘米”“認識米”“認識線段”“解決問題”等五個知識點,看不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如果不對單元知識進行結構化整體梳理,只照著書本例題教學,所設問題必然零碎,學生學到的也只是幾個零散的知識點。通過整體分析,可以發現整個單元的主題聚焦在“如何測量物體的長度”,涉及到的單元大概念是“兩點間的距離是由長度單位來決定的”,這個大概念包含關于長度單位、測量方法和結果的記錄、線段及估測的四個概念性理解——“長度單位是人為規定的”“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個長度單位”“線段就是兩點間的距離,是直的,可測的”“估測就是運用恰當的長度單位作為參照物對物體的長度進行判斷”。每個概念性知識下包含著各例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單元知識結構體系。(如下圖)

據此,根據單元的結構化知識可以設計驅動單元學習的大問題“如果想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該怎么辦?”顯然,對于沒有實踐過如何測量的二年級學生而言,這個問題可以讓學生們在迫不及待的實踐操作中去思考遇到的各種問題。

二、結合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驅動性問題指向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嵌入學生感興趣的情境,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建立聯系。這樣的問題才能吸引學生,投入情境問題的思考中,引發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動力。小學階段,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如果問題過于抽象與深奧,學生抓不住展開思考的具體落腳點,將會產生畏難情緒,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展開深度思考。

數學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我們可以借助于日常生活情境,把相關數學知識以學生所熟悉的形式呈現出來,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如果想知道一個物體的長度,該怎么辦?”這個大問題缺乏一個生活情境,顯得較為抽象,難以吸引學生興趣與展開思考。結合班級要換新窗簾這個情境,可以把問題設計為:“學校暑假要進行裝修活動,現在要更換教室的窗簾,如果請你來幫忙工人師傅測量一下窗戶的長度與高度,你會怎么辦?”這個問題因為有了具體的情境與思考的落腳點,在教學實踐中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根據單元結構化知識與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 設計有梯度的問題串

單元的驅動性問題,由于問題較“大”,對于小學生來說,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展開問題,找出問題的線索,顯得比較難。如關于“長度單位”的大問題,如何測量窗戶的長度與高度呢?對于二年級的學生而言,即便能用尺子或者其它工具去實踐探索一下,但對于如何測量及記錄窗簾長度的問題,還是難以理清其中的關系。因此,針對大問題,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落實單元結構化知識的學習及大問題解決的展開過程。此時就需要給大問題搭架子,在教學中設計有梯度的問題全鏈,引導學生一步步展開思考。

如針對“長度單位”單元的大問題,可根據概念性知識“長度單位是人為規定的”的指向及問題解決的步驟,設計出第一個子問題“我們用什么工具來測量?如果沒尺子,怎么辦”?這個問題很好地引導學生去了解古人的測量工具及日常生活中可用的測量工具,讓學生去理解用什么東西作為測量長度的單位,是由自己根據需要來定的。

待學生用自己選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實踐后,針對實踐結果設計第二個問題“如何表達測量的結果?當同一個物體,因選擇的測量單位不統一,出現了測量結果不一樣的時候,該怎么辦”?此問題引導學生去思考與理解測量“物體的長度就是幾個長度單位”及統一國際單位的必要性,在認識“厘米”與“米”的過程中再一次理解“長度單位是人為規定的”這個概念性理解。

當學生思考完第二個問題后,就必然涉及到具體如何準確測量的問題,因而,可以設計第三個問題“如何用尺子較準確地測量出一個物體的長度”?引導學生在測量活動實踐中深度理解和掌握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要找準測量的起點與終點,測量的是起點與終點之間的直線距離,進而明白“起點到終點的直線距離就是線段”,進而探索單元大概念“兩點間的距離是由長度單位決定的”的實踐意義。

如何引入估測這個測量方法呢?可設計第四個問題“當一個物體較高時如窗戶的高度較高,難以完成測量操作的時候,我們如何判斷它有多高呢?”引入估測這個方法,在估測實踐中引導學生理解“估測就是運用恰當的長度單位作為參照物對物體的長度進行判斷”,再一次引起學生對單元大概念的理解。

四個子問題形成一個層層深入的問題鏈,對單元大問題的解決過程起到了很好的支撐作用,引導學生在不斷深入的探索中,完成本單元的知識學習,建構起一個關于長度測量的結構化知識體系。

猜你喜歡
物體長度驅動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驅動防滑仿真系統分析
屈宏斌:未來五年,雙輪驅動,砥礪前行
1米的長度
深刻理解物體的平衡
軌旁ATC系統門控柜接收/驅動板改造
我們是怎樣看到物體的
愛的長度
怎樣比較簡單的長度
基于S3C6410的Wi-Fi驅動移植實現
不同長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