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的校企文化精準融通創新實踐探究

2024-03-08 04:46薔,羅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 2024年1期
關鍵詞:融通產教職業院校

羅 薔,羅 薇

(1.天津藝術職業學院,天津 300181;2.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天津 300450)

一、產教融合的定義與意義

職業院校通過與企業加強合作,不僅能夠使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還能夠為實踐教學提供良好的環境,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通過產教融合,實現生產和教學一體化,教師在教學時就有了針對性,教師可通過實踐平臺,依據企業的生產實際設計教學內容,實現知識傳授與生產實踐高度契合,為學生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此外,產教融合也能夠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學生在實踐中就會養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既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產教融合對提升職業院校的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學校能引進企業先進的經驗、先進的技術設備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推動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也可依據從企業獲得的優勢建立全新的教學體系和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大批優秀的實踐型人才。

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相關要求的具體措施,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精神的必然要求和使命,需要職業教育圍繞天津市高質量發展主責主業,大力弘揚新時期工匠精神培育新時代“天津工匠”。產教融合要求職業教育和企業發展齊頭并進,以支持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推動科技創新為重點,以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突破。以產業布局、企業需求為導向,創新區域技能人才引進模式,拓寬技能人才開發渠道,從而真正實現技能人才提質增效。依托職業教育,以區域產業發展需要及企業實際需求為核心,通過政府搭臺、市場運作,定期從國內院校、機構等引進區域緊缺高技能人才,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國家、天津市、區域級等多層次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形成高技能人才梯度式培養。

二、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的必要性與關聯性

(一)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的必要性

新時代,新要求,職業院校要進一步發展,必須與企業融合,將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聯合起來開展教育教學。校園文化能夠借鑒企業文化的優點,并融入自身的文化體系中,建立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為高校的長期發展和人才建設提供強勁動力,為職業院校建設提供必要的支持,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高校與企業加強文化融通,有利于培養符合企業生產的實踐型人才,能夠突破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壁壘,提升大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在職業院校中實現校企融通可以讓學生動起來,真正地實踐起來,使學生提前適應崗位需求,為以后走進工作崗位打下堅實的基礎,這樣一種平穩過渡是必不可少的,既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適應能力,給企業的發展添加新的活力,同時也減少企業在人力資源培訓的投資。

(二)產教融合背景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的關聯性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型的企業管理理論,企業文化擁有凝聚、約束和激勵等職能,而且能夠在企業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和一種良好的氛圍。隨著市場結構調整,需求變化,企業競爭力越來越大,不僅僅是資源競爭和人才競爭,更重要的是制度競爭以及文化競爭;從微觀上看,企業文化是影響企業競爭能力的重要因素,校園文化是由校園文化主體建立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整體,不僅包含制度、物質文化,也包含員工行為文化和員工精神文化。校園文化一般集中在四大維度上,分別是人文環境、制度規章、專業特征、校園形象。在產業融合背景中,高職院校在拉近就業和培養人才方面,應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發展需求,在運用校企合作辦學等模式加強創新、加強交流等方面應持續發力。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之間具有較強的關聯性,相互之間發生交流與碰撞不可避免,因此職業院校應加強與企業的對接。

三、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的方法與過程

圖1 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的方法與過程思維導圖

(一)讓校園環境園區化

首先,在校園整個建設中,應當將校企互惠、校企合作等內容全方位融入其中,應當將校園以園區化的形式進行管理,并在多個地方宣傳企業文化,如在生活區、教學區和走廊等地方張貼宣傳標語,在整個校園形成優良的氛圍,將企業文化放在重要的高度。在此過程中也應將企業與校園文化互相補充,不能厚此薄彼,應汲取企業文化中的一些精華元素,注重取長補短。

其次,應當建立實訓基地,企業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實踐性強,到處都是生產的氛圍,因此職業院校應明確實踐與實訓是校園文化中最重要的理念。應當模仿企業的生產實際,建立集約型的實訓基地,并將實訓基地按照功能的不同分散在各個產業園區中;實訓基地中應建設各種類型的實訓室,實訓室建設應當仿照企業園區的風格和方式,實訓室中應配備先進的實訓設備、先進的信息技術系統,此外還應將企業的環境文化融入實訓室中,并加以整理,融合在各個實訓班級的課程與管理中,讓每一個班級都能從中吸收和借鑒企業文化;三是應當設計墻面文化和過道文化,在實訓基地中應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讓每一個學生、教師、家長和企業人員都能在校園中清楚地感受到企業文化。

(二)校企文化深度融通

職業院校應當依托先進的平臺,將企業文化全程融入學校,實現校企文化的互聯互通。合作企業應當直接參與到制定學校文化發展方案的過程中來,參加學校與企業的文化建設并給予幫助;應當參與學校課程的設定,并將企業的崗位能力要求有選擇地融入學校的各個專業課程中,實現精準對接。企業崗位能力要求與學校課程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融入時,應當選擇二者的共同點融入,尤其應將企業文化中的一些先進元素融入,學??梢越梃b企業的職業素養課程,將企業對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融入課程體系的建設中,不斷提升開設課程的質量。此外,企業還應參與到學生的評價中,應當對標企業的標準對學生作出綜合系統的評價,應當根據企業的實際、根據學校的育人實際,制定校企合作質量認證標準、制定校企人才考核體系,讓人才的培養與考核能夠滿足雙方的共同要求。企業不但應當雙元,也應當融入實踐教學工作中,為職業院校的教學提供指導,及時找出職業院校專業教學中的不足,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完善。在企業參與學校的專業建設時,也應當詳細分類,企業和學校應當加大合作力度,學校應對應企業項目實際,開設項目專班,項目專班對應企業的每一個實際項目的運轉,每一個企業項目負責人應當和學校項目班級負責人加強合作,應當明確課程的方向,根據不同班級的需要,融入特定的課程,另外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應當作為導師,直接為學生上課,使學生能夠接觸到生產實際的情況。

(三)導師進課堂、管理進基地

校企合作項目專班企業負責人應當走進學校,走進實訓基地,和學生一起辦公,和學生一起交流,學校專班負責人應當擔任具體項目導師,負責整體的工作,并負責管理學生,和企業專班負責人一起解決各種問題。企業的導師在前期應當參加專班的設計和規劃工作,應當參與制定課程,制定教學大綱,規劃教學的方向,確定教學的目標,并根據項目的進度適當融入教學管理,將企業職業技能和職業文化介紹給學生,讓學生能提前了解。此外在管理整個實訓基地時,應當運用精細化管理的模式,應當適當引進企業的工資管理制、考勤制、人力資源管理制,讓企業的各種內容在學校落地生根,使學校真正實現產教融合,培養更多的實踐性人才,總之,不管是學生的日常學習習慣還是學生的實踐技能,都應當融入項目專班的每一個管理中。

1.引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

由于項目采取的是雙導師負責制,因此企業的導師主要是負責實踐教學,學校的導師負責理論教學和日常班級管理,所以,寓教于景,在班級中進行企業模擬,設立項目小組,一比一還原,每一組安排一個負責人,按照企業管理的方法管理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

2.借鑒企業工資制度

在班級按照企業模式運轉的進程中,應當仿真模擬企業的情況。例如企業中有底薪制,是對員工的基本工資保障,通過這一判斷標準可以在班級中對學生進行評選,優秀的學生給予一定的獎勵;反之,對那些表現不好的學生可以予以懲罰,可以以打分的形式對學生作出評價。此外,還應及時考核學生,將學生的得分情況作為考核學生的依據,每周或每個月考核一次,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3.引進企業的晉升制度

企業的晉升制度比較完善,在班級管理中,應當借鑒這種制度,在學生、企業和學校三方都同意的情況下,應當給予那些優秀學生更多機會。例如應讓他們提前去企業實習,學校還應根據學生的表現情況,設定完善的等級制度,不同的等級下,學生需要掌握的實踐技能不同,應層層篩選,不斷聚集優秀等級的學生,當學生不能完成學習任務時,應及時予以降級,并提拔表現優異的學生升級。

(四)通過校企合作,實現資源共享

在校企精準融通下,應當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不但要讓企業的導師走進來,還應讓學校的教師走出去,走進企業與企業人員學習交流,教師可以通過課余時間和寒暑假的時間進行培訓,去企業中實際體驗,弄清楚企業的真正模式和業務,再將之融入教學課堂當中進行教學,更加具有說服力。此外學校中有先進的理論課程和教學資源,可以提供給企業,讓企業獲得更多的理論經驗,企業能夠更新管理理念,運用更先進的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因此通過這種資源上的共享,雙方能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到共同提升的目的。除了上述的互換師資資源外,雙方還應當在實訓室建設、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加強合作。例如可以讓企業的專家為學校專業教材的引進和編寫提供意見,并讓其參與微課的制作等,實現雙方廣泛的合作。企業專家還可以參與學校的教學研討會,通過這種深度的互融互通,實現資源共享的目的,使雙方獲得雙贏。

(五)建立移動網絡云平臺,校企文化不斷推進

隨著移動網絡的普及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建立移動網絡云平臺已成為推動校企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手段。通過這樣的平臺,學校和企業可以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共同培養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移動網絡云平臺應整合學校和企業的各類資源,包括教學資源、技術資源、設備資源等。通過資源整合,可以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同時平臺應支持資源的共享和互換,促進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移動網絡云平臺應構建互動交流機制,支持學校和企業之間的實時互動。這包括在線問答、在線研討、在線會議等功能。通過互動交流,可以加強學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促進知識共享和技術創新。移動網絡云平臺應根據學校和企業的需求,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和解決方案。這包括根據學校的教學計劃和企業的發展戰略,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技術研發計劃等。通過個性化服務,可以提高平臺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了不斷優化移動網絡云平臺,應建立評價與反饋機制。用戶可以對平臺的功能、服務質量等進行評價,提出改進意見。平臺管理者應根據反饋信息進行及時調整和改進,提高平臺的性能和用戶體驗。

(六)加強政策的引導

學校與企業開展產教融合,政府部門應發揮積極作用,及時發布一些優惠的政策,出臺一些有針對性的文件,為企業和學校文化精準融通提供各種保障。一是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健全外界制度體系,用法律法規的形式讓雙方的合作實現順暢,能夠通過頒布一些促進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規和出臺相關制度,優化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既保護企業的權益,也保護學校的權益,法規制度還應當著力消除校企合作之間的一些壁壘,打通各個環節,讓雙方在合作的每一個階段都有明確的法律制度作為規范,這樣能解決后期的各種問題;二是政府部門還應當投入一些資金,支持推動校企實現產教融合,實現文化融通,政府部門應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管機制,為職業人員的發展營造良好的外界環境??梢越o予校企合作的企業一些稅收優惠,并給予其一定的補貼,給予職業院校一定的資金投入,不斷調動雙方合作的積極性。三是在產教融合背景下,政府部門應當建立先進的動態評估體系,完善評價機制,對職業院校的辦學進行合理定位,對企業的發展予以激勵,應當使二者的合作不斷優化,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不斷改變外界政策。及時對產教融合、校企文化融通的效果進行評估,找出問題之處,并加以改進。

(七)完善整體的人才培養

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進行融合的過程中,應當明確人才培養的方向,確定培養優質人才,立足于實際情況,完善整體的人才培養體系,并與企業一起,制定先進的人才培養方案;不少的職業院校學生畢業后會直接就業,因此職業院校在作出規劃時,應當考慮當地的產業需求和市場發展,多與當地企業合作,實現產業對接,并動態改進培養方案,與當地的發展相適應。此外,還應根據本地的核心產業,設置有針對性的教學科目,并加強創新,提升課程質量,為當地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四、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建議

隨著市場經濟和經濟結構的變化,職業教育已經被大多數人接受,能夠促進就業率,解決就業問題,是進一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的重要舉措,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促進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政府、學校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從政策保障、師資隊伍、合作目標、課程體系、實訓基地、信息平臺、合作成果推廣和持續改進優化等方面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培養出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建立共同的價值觀,將企業文化與校園文化理性連接

共同價值觀是校企文化融通的基礎。校企雙方在平等、互利、協作的基礎上,共同制定合作愿景和使命,明確合作目標和原則,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有助于增強雙方對合作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文化交流與融合。課程文化對接是校企文化融通的關鍵環節。建議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將企業實際需求和行業標準融入課程內容,實現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同時,課程設計應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

(二)以實踐教學引領,實現政府、企業和學院師資共建,資源互通

實踐教學是校企文化融通的重要手段。建議校企雙方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加強實踐教學體系建設,完善實踐教學管理機制。通過實踐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企業文化和行業動態,提升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也有助于企業選拔優秀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師資隊伍共建是校企文化融通的重要保障。建議校企雙方共建教師團隊,實現教師互聘、雙向交流和共同培訓。通過共建師資隊伍,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促進教育教學的改革和發展。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提高員工素質和管理水平,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資源共享互通是校企文化融通的重要方式。建議校企雙方共享各自的優勢資源,如設備、技術、人才等,實現資源互補和互利共贏。通過資源共享互通,可以降低教育成本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同時也有助于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經濟效益。此外,資源共享互通還有助于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推動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

(三)健全制度,規范合作行為與流程,優化評價體系

制度文化保障是校企文化融通的必要條件。建議校企雙方建立健全的合作機制和管理制度,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規范合作行為和流程。通過制度保障,可以確保合作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提高合作效果和效益。同時也有助于提升校企雙方的信譽度和美譽度,增強社會影響力。評價體系優化是校企文化融通的重要環節。建議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多元化的評價體系,涵蓋人才培養質量、實踐教學水平、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通過評價體系優化,可以全面客觀地評價合作效果和效益,及時發現問題和不足,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合作提供依據和方向。同時也有助于提高校企雙方的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推動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

(四)借鑒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職業技能大賽成功辦賽案例,構建產教融合校企精準融通

以賽促學,開放共享企業培訓資源,企業培訓擁有先進的設備和技術,積極貫徹實施競賽開發和共享理念,在企業中比賽,引導企業加大對培訓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發揮企業主導產業以及特色產業集群優勢,以此制定相應的技能培訓標準,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培養,提升整體職業技能水平;以賽促訓,引導企業有效發揮自身培訓主陣地作用,在制造業智能化發展進程中,需要進一步提升產業技能人才綜合能力,尤其是加大對新技術、新方法以及新工藝的應用,引導廣大職工在工作中實施生產技能培訓,因而提升技能人才的專業化能力和綜合水平;以賽促用,穩步助力區域經濟發展需求,競賽賽項設置不但要和區域內的產業升級人才發展需求相符,也需要提升技能人才職業技能水平,展示出技術含量較高人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在社會上形成“有技能、好就業”的共識。在比賽過程中,相互學習,一方面選拔優秀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區域培養專業技能人才,滿足區域經濟發展人才需求,實現人才高質量就業。

圖2 “泰達杯”職業技能大賽取得成效

校企文化精準融通下,將“泰達杯”職業技能競賽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建設和職業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將以賽促學,以賽促用,以賽促訓的企業文化納入職業教育校園文化的建設中,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汲取經驗:

1.大力實施“培訓+就業”提升計劃

開展區域范圍內產教融合、校企融通的技能培訓,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的企業培訓計劃和本市高職院校教學培養計劃相結合,開展對接就業需求的培訓。共建“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平臺,提升技能培訓水平。

2.大力實施“平臺+育才”提升計劃

積極建設國家、天津市、區域級等多層次高技能人才培育平臺,形成高技能人才梯度式培養。建立校企共建區,加大推薦入選國家級、市級、區域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力度,加大政策傾斜,為企業爭取上級建設經費,給予每個工作室充足的建設經費支持。

3.大力實施“匠技+創新”提升計劃

組織實施區域科技改革項目擇優資助,根據區域重點產業、行業以及重點企業發展需要,鼓勵、開展具有先進性、可行性、推廣性節能環保優先的技能攻關、技術創新項目,或開展對現有設備、設施或生產環境進行工藝革新、流程改造項目。分別給予冠名授牌和給予技能大師或領銜的合作團隊獎勵資助。

4.大力實施“學歷+技能”提升計劃

開展技能提升大賽或技能人才選拔等活動,提升技能型人才的綜合素質。對企業職工以在職進修方式取得高起?;驅I緡页姓J學歷的,給予學歷提升獎勵。服務區域智能制造轉型升級,促進人才技術技能提升,支持企業廣泛開展技能等級認證。

5.大力實施“選樹+宣傳”提升計劃

對技能型人才發放相關補貼,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典型示范樹立榜樣,讓工匠精神和勞模精神深入人心,從而實現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進而發展經濟。通過校企共建,文化精準融通,加大宣傳力度,利用“政府+企業,院校+企業”共宣共建平臺,樹典型,強宣傳,加大區域示范點建設力度。

綜上所述,在“十四五”開局進入新發展階段的大背景下,基于天津區域經濟發展產教融合下校企文化精準融通,應以支持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推動科技創新為重點,以服務自貿試驗區建設為突破,創建出高技能型人才隊伍,會創新,敢擔當、懂技術,講奉獻,增強區域先進制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形成技能人才培養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技能人才培養的良性互動,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精準融通下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與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高度契合。

猜你喜歡
融通產教職業院校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包羅融通的藝術探索家
論教讀與學寫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銷上市?
圓滿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濃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