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學術期刊融合發展舉措探析

2024-03-09 11:03季巍巍張琪華強
中國傳媒科技 2024年1期
關鍵詞:三本刊物科技期刊

季巍巍 張琪 華強

摘要:【目的】探討“互聯網+”背景下學術期刊融合發展舉措?!痉椒ā课恼聫膱猿帧皟热轂橥酢钡暮诵墓ぷ?、促進期刊數字化出版舉措、持續打造優秀編輯團隊三個方面探究學術期刊在“互聯網+”時代融合發展的舉措?!窘Y果】學術期刊是開展學術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編輯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續更新才能適應時代要求。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信息所”)是國內唯一從事中醫藥信息研究與教學的部屬綜合性科研院所,作為主辦單位為期刊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信息所雜志出版中心擁有三本中醫藥專業學術期刊,三本刊物融合發展,不斷探索發展模式,努力提升期刊影響力?!窘Y論】在“互聯網+”時代,學術期刊發展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核心工作,通過多途徑促進期刊數字化出版,持續進行編輯團隊建設,不斷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期刊融合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學術期刊;數字出版;出版融合;影響力? ? ? ? ? ? ? 中圖分類號:G206?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134(2024)01-104-04? ? ? ? ?DOI:10.19483/j.cnki.11-4653/n.2024.01.021

本文著錄格式:季巍巍,張琪,華強. “互聯網+”背景下學術期刊融合發展舉措探析[J].中國傳媒科技,2024,31(1):104-107.

2021年,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于推動學術期刊繁榮發展的意見》,意見中指出,學術期刊是開展學術研究交流的重要平臺,是傳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陣地,是促進理論創新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意見提出了學術期刊出版的重點任務,包括加強出版能力建設、優化出版資源配置、推進集群化集團化建設、加快融合發展、提升國際傳播能力、規范學術期刊出版秩序、完善相關評價體系、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等。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編輯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續更新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充分利用現有信息技術是提高科技期刊發展水平的必然選擇。[1]一項基于一流期刊作者的國際大型調研顯示,學者們認為一流期刊的特征是聲譽好、質量高、發表快、傳播廣、影響大。[2]目前,多數期刊仍采用傳統的出版模式,數字化進程處于起步階段,使學術論文的時效性得不到保證、呈現形式較為單一,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期刊發展,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廣與應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以下簡稱“信息所”)雜志出版中心擁有三本中醫藥專業學術期刊,近年來三本刊物融合發展,不斷探索適合新時代的發展模式,努力提升期刊的學術影響力。

1.堅持“內容為王”的核心工作

信息所雜志出版中心主辦三本學術期刊?!吨袊嗅t藥信息雜志》是中醫藥綜合性學術期刊,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和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來源期刊,全面報道中醫中藥的基礎與臨床研究成果、理論探討、臨床應用,以及中醫藥學及其交叉學科的研究進展?!秶H中醫中藥雜志》屬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是綜合性中醫藥學術期刊?!吨袊嗅t藥圖書情報雜志》是中醫藥信息、圖書、情報的教學和科研領域的專業學術性期刊,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信息專業委員會、中國中醫藥信息學會中醫藥信息數字化專業委員會會刊,其前身是在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中國醫學文摘·中醫》。內容是期刊的主體,質量是期刊的生命。

在“互聯網+”時代,主抓內容建設仍是期刊始終堅守的第一要務。為做好學術期刊的內容,三本刊物以提高影響力為目標,定量分析刊物的出版特征,研究核心期刊的關鍵指標,科學指導辦刊。通過對指標和期刊的研究,明確三本刊物的定位,認真了解、分析前沿動態及學術熱點,專注挖掘、吸納有影響力的論文及作者群,積極聯絡行業專家參與審稿及期刊建設。同時,依托主辦單位學科優勢,設置有特色且富有成長性的專欄與專題,有針對性地組稿、約稿。信息所作為主辦單位,為期刊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突出雜志特色,各刊加大特色欄目的組稿、約稿,如中醫藥信息學、信息技術與中醫藥、中醫藥國際交流、實驗藥理、資源調查等。通過與信息所各類研究平臺和科研人員緊密聯系,及時了解學術動態,科研人員參與的重點課題也為策劃選題提供了方向。正如《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主編崔蒙研究員所言:“讓《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成為中醫藥信息學科的重要支撐,中醫藥信息從業者的交流平臺”。[3]從不斷提高的影響因子及業內良好的口碑可以看出,三本刊物的學術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

2.促進期刊數字化出版舉措

2.1? ?利用新媒體實現期刊學術資源立體利用

“互聯網+學術期刊”并不是二者簡單相加,而是應利用新技術與新平臺,讓“互聯網+”與學術期刊進行深度融合,使期刊在功能作用、傳播形式、服務模式、學術評價、辦刊方式等方面發生不同程度的轉型與變革。[4]

三本刊物為實現期刊資源的立體利用,2018年加入開放科學計劃(Open Science Identity,OSID)[5]助力科研誠信及學術交流,為提高論文傳播能力和傳播效率而努力,更加全面地展示優秀科研成果。這是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融合發展(武漢)重點實驗室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媒體融合發展的重要講話精神,促進學術期刊學術誠信能力建設,提升學術期刊編輯融合出版能力,圍繞學術期刊編輯出版融合啟動相關創新實踐任務。期刊為每篇文章添加OSID碼(見圖1),以二維碼為入口,提供豐富的開放科學和媒體融合工具包,彌補紙刊載體局限性,進一步強化期刊的學術傳播與交流功能。為加強科研誠信相關文件的審查,在投稿系統及OSID系統中嚴格進行作者貢獻度、作者聲明的管理。2019年,中國科協、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四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和完善期刊三審三校、匿名審稿等內容生產把關機制,建立論文作者及期刊從業人員誠信體系,完善學術不端行為預警查處機制,筑牢學術誠信和出版倫理底線”。目前,OSID碼的應用對科研誠信起到了助力作用,今后還應在網站建設、流程管理上,增加對出版倫理的審查和規范。

另外,通過微信公眾號全方位服務讀者、作者及專家,三本刊物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學術論文,并注重內容的延伸和推送形式的探究,結合推送內容發布到相關微信群,提高文章影響力及刊物知名度?!吨袊嗅t藥信息雜志》通過微信推送“中醫藥信息學”“資源調查”等欄目的年度回顧,內附OSID碼,多角度、全方位地提供學術知識,增強雜志的學術凝聚力?!秶H中醫中藥雜志》不斷探索微信內容的新形式,引入專家相關視頻、團隊簡介等內容,使文章推送更加立體、全面,編輯通過手繪人物迅速帶領讀者進入角色,提高微信轉發率,學術性更強,趣味性更足?!吨袊嗅t藥圖書情報雜志》微信設計全面改版,關注度和閱讀量均穩步提升。作為中醫藥學術期刊,3個微信號各具特色,不斷為雜志聚攏人氣,更好地服務作者、讀者和專家,是3本期刊對外宣傳的優秀窗口。我們還會繼續探索新的模式,適應數字化背景下人群的閱讀習慣和知識獲取的需求,以更好地服務科研工作者和大眾。

同時,三本刊物還要不斷探索用好移動互聯傳播媒介的方法,借助期刊網站、微信公眾號等移動互聯技術,開展學術期刊科普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為我國新時代科普工作指明了發展方向,“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科學普及對期刊出版工作具有戰略指導價值。雜志出版中心三本刊物作為中醫藥專業的學術期刊,內容至上,科學普及可將優質的內容更好地傳遞出去。

以上舉措助力了期刊學術資源的利用和傳播,還應如相關研究所言,期刊的傳播能力包括信息發布的形式、出版形式、傳播效率、傳播內容,在做好內容的基礎上,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形式,是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由之路[6]。今后應加強與讀者、作者的交流互動,以推廣期刊、吸引優秀稿源,持續推進新媒體建設,形成有效的傳播矩陣。

2.2? ?數字優先出版提升優質論文發表速度

網絡首發可切實提升優質論文發表速度。我們針對中國知網優先數字出版的單篇優先和整期優先等不同模式進行調研,通過分析確定適宜的優先出版模式。為了以規范的網絡期刊出版方式更快更好地確立作者的科研成果首發權,全面提高學術論文的傳播效率和利用價值,《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已于2018年底與《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簽署協議,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CAJ-N)正式出版網絡版,2019年11月15日正式開始網絡首發。中國知網數據顯示,網絡首發3日后,2020年1期的《甘草超高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研究》一文即被下載了69次,比紙刊提前2個月上線,這種新型出版方式加快論文發表速度,大大提高了文獻被檢出的概率?!秶H中醫中藥雜志》也對錄用論文進行中華醫學會預發表,2023年上半年提交并完成預發表論文93篇,使得更多優秀成果能更快地傳遞給相關學者。編輯部均對優先出版制定了相關流程,為作者服務的同時也提高了論文檢出率,實現了雙贏。

2.3? ?結構化排版系統實現內容生產數字化

中國科技期刊在數字出版領域的集約化關鍵環節還處在低水平狀態,多數科技期刊生產還未使用結構化排版系統,在“互聯網+”時代,基于XML技術的跨媒體出版有著廣闊的發展空間。[7]方正學術出版云服務平臺可將稿件由Word直接生成PDF、HTML、XML等7種形式,賦能科技期刊數據出版和知識出版。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于2019年即開始試點基于云端的結構化排版系統,將內容更快捷高效地傳遞給用戶,提升期刊整體運營效率。2022年起,信息所三本刊物均開始采用方正智能排版系統,編輯流程也隨之進行優化,明顯提高了編校人員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論文編輯加工及網絡首發速度。同時配合方正智能審校,對文章的結構、體例、內容進行檢查,可快速對上下文進行查重、檢查版面要素、邏輯檢查、知識檢查等等,形成審校列表,有效助力人工審校?!秶H中醫中藥雜志》獲得2022年度《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數據提交優秀獎”,也切實體現了期刊內容生產數字化的成效。

2.4? ?推進期刊管理集約化

在數字出版技術飛躍式發展的今天,單一期刊模式在規模、投入、社會分工、商業模式上存在明顯短板,集約可以使資源最優化利用,發揮核心效能,保持競爭優勢。國際大型出版集團通過數量集群、技術集約詮釋了集約化的出版優勢,他們還為科研工作者提供全流程的解決方案,通過數據挖掘、智能分析提供智慧型知識服務。2009年,中華醫學會投資成立《中華醫學雜志》社有限責任公司,實行“統一辦刊思想、統一管理辦法、統一辦刊模式、統一編排標準、統一出版經營”的集約原則,逐步形成集團化優勢和規?;?。中華中醫藥學會積極開展中醫藥科技期刊信息化平臺建設,推進科技期刊集群平臺建設,作為聯盟期刊,信息所三本刊物也通過學會提供的資源,加大對雜志的宣傳和推廣,吸引了更多關注。

信息所雜志出版中心立足實際,逐步打破三本刊物壁壘,推進集約化建設。依托信息所專業優勢、專家資源、產品資源、硬件資源、學生資源,在優化編輯出版流程基礎上,發揮大編輯部優勢。我們在走訪優質期刊、分析相關文獻基礎上[8-9],梳理科研院所主辦科技期刊的特點、存在的問題,實施如下舉措。第一,提取三本刊物共性,對三本刊物的管理、發行、新媒體等工作實行全面綜合管理,制定并逐步完善與集中管理相適應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辦刊資源的集中和高效利用,擴大辦刊規模,降低運行成本,提高辦刊效益,以《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為龍頭,以點帶面,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出版的速度與效率,實現雜志出版中心期刊整體水平的提升。第二,不斷優化投稿網站(圖2),提供更友好的投稿、審稿體驗。如搜索欄更為醒目,可供作者、讀者快速獲取相關文獻;在官網首頁醒目位置對雜志出版中心進行整體展示,利于作者獲取雜志信息,找到適合自己的刊物;早在2017年11月,三本刊物在期刊稿件采編系統基礎上,進行自適應網站建設,電腦網站、手機網站統一后臺、數據同步,提高了編輯、作者、讀者、專家移動辦公、閱讀、查詢需求。第三,發揚三本刊物個性,打造三本刊物優勢欄目,如依托主辦單位打造“中醫藥信息學”欄目,打造會刊、自主核心期刊優勢,發揮國際特色優勢,依托中華醫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出版集群增加期刊的曝光率、提高影響力。第四,三本刊物編輯人員良性互動,互通流動,以編校為核心,同時根據特長,發揮不同的人才優勢,體現出大編輯部格局。

3.持續打造優秀編輯團隊

一流的期刊團隊是建設一流期刊的重要基礎。雜志出版中心建立公正、公平、公開、賞罰分明的鼓勵機制,建立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共同成長的團隊文化,最大化地發揮存量人才的價值。一個全能的天才,不如一個互補的團隊。全體人員以編校為核心,同時根據特長,各自發揮“統籌”“前哨”“聯絡”“船錨”等不同的人才優勢。數字化時代使得信息量越來越豐富復雜,讀者需求隨之也更加多樣,對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編輯人員需要注重自身能力水平與職業素養的提升,以更好地適應數字出版要求。[10]目前,團隊結構合理,人才素質較高,編輯學術視野寬闊并有所專長。全體編輯具有中醫、中藥及情報專業背景,博士、碩士學位,人才結構合理。編輯部重視學術型編輯的培養,編輯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通過專業學習、學術交流、雜志協辦學術會議等形式加強與臨床、科研、教學的聯絡,使編輯在一個或多個領域學有所長,并保持寬闊的學術視野,提升數字出版時代的各項技能。

隨著AIGC技術的不斷發展,對編輯人才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主動擁抱新技術,才能更好地適應時代的發展。為更好地培養人才,提高編輯的專業學術水平,增強數字出版能力,雜志出版中心定期舉辦“微沙龍”鼓勵編輯思考,在輕松氛圍中探討緊張嚴肅的學術問題,內容廣泛,涉及出版政策解讀、優先出版、中醫教育、學術熱點前沿,以及期刊集團化、編輯出版規范、編校質量提高、責任編輯流程、審稿專家隊伍建設等等。編輯從這種有新意的交流分享會中碰撞思想的火花,推進日常工作的積極開展。同時,鼓勵青年編輯走出去,進行編輯年會學術交流、參加中華中醫藥學會等組織的編輯賽事,如2019年“首屆中醫藥科技期刊中青年編輯技能提升行動”中三本刊物編輯積極參賽獲得嘉獎,在取得賽事優異成績的同時,亦提高了編輯的職業認同感和成就感。利用各種機會加強中醫藥專業和編輯業務學習,如參加中醫藥信息學、循證醫學、科研方法等方面的培訓,開闊編輯視野,更好地接觸學科前沿。

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編輯的出版理念和技能需要持續更新才能適應時代要求,學術期刊仍應堅持以內容為本,明確定位,持續經營好“內容”、打好“內容”牌[11]。在主管、主辦單位的帶領下,應努力順應時代浪潮,汲取優秀辦刊經驗,通過一系列數字化出版舉措努力做大做強期刊品牌,助力科研院所實力提升和效益提升。[12]今后將持續積累數字出版運營經驗,真正實現中醫藥期刊的多元化發展,并探索中醫藥期刊集群建設舉措,為形成學術地位高、權威性強、影響力大的學術交流平臺不懈努力,通過協同創新、多元融合,爭創世界一流中醫藥期刊。

參考文獻

[1] 劉冰,游蘇寧.我國科技期刊應盡快實現基于結構化排版的生產流程再造[J].編輯學報,2010(3):262-266.

[2] Solomon D J. A survey of authors publishing in four megajournals[EB/OL].(2014-04-22)[2022-09-01]. https://https://peerj.com/articles/365/.

[3] 崔蒙.卷首語[J].中國中醫藥圖書情報雜志,2017(1):1.

[4] 楊強.“互聯網+”背景下傳統學術期刊的發展策略——以基礎教育類教師期刊為例[J].編輯學刊,2021(2):64-68.

[5] 施其明,周文斌,陳曉峰,等.輕量化的現代期刊轉型平臺——OSID的邏輯、功能及發展趨勢[J].中國傳媒科技,2019(1):7-9.

[6] 李曉飛,李靜平,沈黎等.中文科技期刊能力建設和發展路徑指標的構建[J].科技傳播,2023(16):1-6.

[7] 肖國強,陳壯軍.XML技術在開放式電子圖書出版物領域的應用[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04(1):23-25.

[8] 曹紅亮,閆其濤.關于新形勢下農業科研院所期刊發展模式的思考——以上海市農業科學院主辦的期刊為例[J].編輯學報,2017(S2):95-98.

[9] 張音,韓新月,王青.科研院所主辦科技期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19(4):343-348.

[10] 李標.芻議數字出版對編輯職業素養的新要求[J].中國報業,2023(14):208-209.

[11] 鄧履翔.學術傳播視角下學術期刊內容角色轉變[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21(12):1481-1489.

[12] 季巍巍.出版融合視角下學術期刊出版適宜舉措探析[J].科技傳播,2019(20):179-181.

作者簡介:季巍?。?983-),女,北京,副編審,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為中醫藥科技期刊研究;張琪(1988-),女,北京,副編審,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為中醫藥科技期刊研究;華強(1967-),男,遼寧錦州,副研究員,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信息研究所,研究方向為中醫藥科技期刊研究。

(責任編輯:李艷松)

猜你喜歡
三本刊物科技期刊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的分類
科技期刊”
刊物賀詞
科技期刊的分類
三本院校即興伴奏課程教學改革與構想
系列刊物介紹
這三本,你家有嗎?
“三本提”葡萄芽變“11-06-25”的遺傳鑒定
行業刊物介紹(十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