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分析

2024-03-10 22:50丁鋼石清平徐超
關鍵詞:急性腦出血危險因素

丁鋼? 石清平 徐超

【摘要】目的 探討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為臨床治療該疾病、預防預后不良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方法 回顧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團風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行微創穿刺治療的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后3個月是否發生預后不良分為預后良好組[改良Rankin量表(mRS)評分<2分,45例]和預后不良組(mRS評分≥ 2分,37例),統計兩組患者臨床基線資料,對其進行單因素分析,并對其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結果 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預后不良組中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后收縮壓>180 mmHg(1 mmHg=0.133 kPa)、術前腦出血量≥ 50 mL、入院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評分≤ 8分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預后良好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前腦出血量≥50 mL、入院時GCS評分≤ 8分均為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OR=1.442、1.429、1.490、1.369,均P<0.05)。結論 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前腦出血量≥ 50 mL、入院時GCS評分≤8分,臨床可針對上述因素對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的腦出血患者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避免不良預后情況的發生,降低患者死亡率。

【關鍵詞】急性腦出血 ; 經微創穿刺 ; 短期預后 ; 危險因素

【中圖分類號】R722.1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3718.2024.01.0119.03

DOI:10.3969/j.issn.2096-3718.2024.01.039

急性腦出血的發生是血液因腦內血管自發性破裂而在顱腦內實質性聚集導致的,會引起患者發生肢體麻木、長期頭痛等現象。近年來,臨床在治療急性腦出血時往往以清除患者顱腦內血腫液,降低顱內壓為重點。常用的立體定向微創穿刺術能對患者顱內血腫液體進行有效清除;相比于傳統開顱手術,其雖對患者創傷較小,但仍屬于侵入式操作,導致患者術后繼發腦梗死、腦水腫等合并癥的發生率較高,從而降低患者生存率,影響患者預后恢復[1-2]。因此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情況進行篩查,明確具體的影響因素,并制定相應干預措施,有利于降低各項合并癥的發生風險,進而改善患者預后,進一步降低死亡率?;诖?,本研究旨在探討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為臨床治療該疾病、預防預后不良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于團風縣人民醫院收治的82例行微創穿刺治療的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術后3個月是否發生預后不良分為預后良好組[改良Rankin量表(mRS)[3]評分<2分,45例]和預后不良組(mRS評分≥2分,37例)。診斷標準:依據《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4]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經頭顱影像學診斷確診;②符合微創穿刺手術指征;③無血液系統疾病。排除標準:①發病時間>24 h;②合并心、肝等重要臟器嚴重損傷;③合并因腦血管動靜脈畸形或動脈瘤所致的腦出血;④既往腦出血或腦梗死病史。團風縣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此研究的開展。

1.2 研究方法 對所有患者的臨床病歷資料進行整理收集,包括:年齡、性別、出血部位(基底節區、丘腦、腦葉)、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6 h)、是否合并基礎疾?。ㄌ悄虿?、高血壓、其他)、是否有飲酒史、術后是否發生肺部感染、術后收縮壓[>180 mmHg(1 mmHg=0.133 kPa)、≤180 mmHg][使用醫用全自動電子血壓計(愛安德電子有限公司,型號:TM-2657VP)檢測]、術前腦出血量(≥50 mL、<50 mL)、入院時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5]評分(>8分、≤8分,總分為15分,得分越高患者預后情況越好)、術前白細胞計數(WBC)[患者入院后,采集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3 500 r/min,15 min)制備血清,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美國貝克曼庫爾特公司,型號:AU680)檢測。]

1.3 觀察指標 ①單因素分析:對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線資料進行單因素分析。②多因素分析: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是否發生預后不良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影響因素。

2 結果

2.1 影響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單因素分析 預后不良組中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后收縮壓>180 mmHg、術前腦出血量≥50 mL、入院時GCS評分≤8分的患者占比均高于預后良好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2.2 影響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單因素分析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的指標為自變量,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是否發生預后不良為因變量,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模型分析,結果顯示,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前腦出血量≥50 mL、入院時GCS評分≤8分均為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OR=1.442、1.429、1.490、1.369,均P<0.05),見表2。

3 討論

外科手術是臨床治療急性腦出血患者首選方式,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項機能衰退,因此對傳統開顱手術往往不耐受。而與傳統手術相比,立體定向微創穿刺術由于其具有微創性,且安全可靠的優勢在臨床中應用廣泛,能短時間內將患者顱內血腫液大面積清除,但患者術后繼發各種合并癥的風險仍較高,且病情所致的神經損害、術后肺部感染等均可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不利于患者的預后恢復,加重患者家庭及社會的負擔[6]。因此,進一步對影響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相關因素,制定針對性治療方案,對患者預后的改善,降低術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前腦出血量≥ 50 mL、入院時GCS評分≤ 8分均為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這與邵云等[7]研究結果相似。究其原因在于,發病至手術的時間過長,患者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血管缺血性痙攣,從而使周圍腦組織發生壞死,導致預后不良[8]。因此,急性腦出血患者治療時機對預后同樣重要,應早期對患者進行手術治療,使血腫部位周圍腦組織的損傷減輕,從而使預后得到改善。肺部感染是患者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可能會出現全身的感染加重,導致多臟器功能障礙綜合征,進而延長患者術后恢復時間,導致預后不良[9-10]。因此術后應對患者及時給予有效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以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加快預后恢復。手術風險與患者腦出血量多少、出血部位等因素均有一定關系,而患者術前腦出血量過多會對顱腔造成擠壓或破入腦室,使腦脊液循環受到抑制,且腦室擴張會引起室內壓力的增加,從而使腦干受到壓迫,引起繼發性腦損傷;另外,術前腦出血量多可刺激神經中樞進而加重神經功能的損害程度,易增加整體手術操作難度,術后發生并發癥的風險更高,進而導致預后不良[11-12];此外,GCS評分是評估患者昏迷程度的重要指標,腦出血患者得分越低,患者昏迷風險越高,神經功能損傷程度越高,從而導致術后預后不良,且治療前患者評分越低,治療難度增加[13-14]。因此,臨床對于術前腦出血量過多、入院時GCS評分≤ 8分的患者應重點關注,醫護人員需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護理,由于患者神經系統功能受損,可能導致呼吸困難或無法自主呼吸,因此需及時進行氣道管理,如氣管插管或面罩通氣,以保證患者呼吸功能;且GCS評分≤ 8分的患者,其神經系統功能嚴重受損,很可能存在顱內壓增高的風險,因此需密切監測其顱內壓,并采取相應的降顱壓措施,如使用滲透性藥物或行顱內壓監測和引流等,以改善患者預后不良。

綜上,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獨立危險因素有發病至手術的時間>6 h、術后發生肺部感染、術前腦出血量≥ 50 mL、入院時GCS評分≤ 8分,臨床可針對上述因素對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的腦出血患者實施相應的干預措施,避免預后不良的發生,降低患者死亡率。但本研究還存在不足,研究樣本量較少,后續仍需多渠道擴充樣本量進一步探究影響急性腦出血患者經微創穿刺治療后短期預后不良的危險因素,以期為臨床治療預防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黃銳. 微創穿刺血腫清除術治療腦出血的臨床療效觀察及其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 2016, 24(2): 143-145.

[2]程晶晶, 白雨翡, 宋燕. 急性腦出血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及早期預后的影響因素[J]. 血栓與止血學, 2022, 28(1): 129-130, 133.

[3]孫沖, 徐迪榮, 李碧磊. 改良Rankin量表在急性大面積腦梗死長期生存的預后價值[J]. 醫學研究雜志, 2012, 41(12): 179-182.

[4]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腦血管病學組. 中國腦出血診治指南(2019)[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9, 52(12): 994-1005.

[5]王國飛, 康眼訓, 蔡甜甜, 等. 低T3綜合征及GCS評分與高血壓腦出血生存率及再出血的關系研究[J].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 2018, 17(7): 699-704.

[6]楊麗輝, 曹婭妮, 伍玉玲, 等. Logistic回歸分析創傷性腦出血術后早期繼發AIS風險因素及防治措施[J]. 腦與神經疾病雜志, 2023, 31(6): 387-391.

[7]邵云, 羊正祥, 劉元琨, 等. 接受立體定向微創穿刺治療的急性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J]. 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 2023, 18(3): 328-331.

[8]關閃閃, 汪步玲, 郭云云, 等. 急性腦出血患者短期預后的危險因素分析[J]. 安徽醫學, 2023, 44(6): 670-673.

[9]杜娟, 李智慧, 郭建華, 等.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預后不良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醫刊, 2022, 57(9): 981-984.

[10]韋迪岱,陳晉,鄭文明.急性腦出血術后罹患院內獲得性肺炎的影響因素及預后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 2015, 20(7): 1296-1298.

[11]程浩, 徐昌林, 蔡強, 等. 經神經內窺鏡微創術與微創引流術治療腦出血的療效對比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醫學裝備, 2023, 20(7): 41-45.

[12]徐兵,雍成明,楊代明.高血壓性腦出血手術預后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8, 23(10): 662-664.

[13]張運周. 自發性腦出血患者急性期的影響預后因素及臨床評分[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8(6): 561-563.

[14]張林山, 王麗琨, 任思穎, 等. 血腫形態特征對立體定向微創穿刺技術治療腦出血預后的影響[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9, 21(8): 834-838.

作者簡介:丁鋼,大學本科,主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外科,腦神經。

通信作者:徐超,大學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神經外科,腦血管病。E-mail:835387921@qq.com

猜你喜歡
急性腦出血危險因素
細節護理對急性腦出血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急診護理路徑在急性腦出血患者中的護理應用效果分析
圍絕經期婦女骨質疏松癥的預防與保健指導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應分析
龍膽草清瀉活血湯在痰火瘀閉證急性腦出血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依達拉奉聯合醒腦靜對急性腦出血的治療效果觀察
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危險因素及臨床護理對策
活血化瘀法在急性腦出血治療中的地位與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