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園寫銅,盒拓互見
——侯汝承寫銅史實鉤沉

2024-03-10 00:55楊未君石家莊
文藝生活(藝術中國) 2024年1期
關鍵詞:金農拓本墨盒

◆楊未君( 石家莊 )

近代書畫銅刻藝術發軔于150年前,由清代同光年間京師琉璃廠刻銅藝人陳寅生揮寫序章,繼而民國初年北方畫壇領袖姚華、陳師曾吉金染瀚,領軍發揚,眾多書畫名流積極參與,蔚然成風,終于形成了文人銅刻藝術的華彩樂章,成為中國工藝美術史上不可忽視的史實。最早對這一美術史現象予以關注的,是收藏圈,是收藏墨盒、鎮尺等銅刻文房的銅刻愛好者,正是因為這一小眾收藏群體的持續研究、深入發掘,名家親筆書畫銅刻藝術引起了愈來愈廣泛的關注。

在銅刻愛好者的收藏實踐中,對名家親筆的鑒賞、品評,有一個有趣的話題,我們姑且稱之為“盒拓互見”?;ヒ?,即交互出現、互相參見的意思?!昂型鼗ヒ姟?,即一件刻銅實物(墨盒和鎮尺等)和這件實物的老拓片(舊拓)先后都出現了,藏友們往往把實物和舊拓一起談論、欣賞、把玩,以豐富鑒藏的樂趣—有舊拓存世(或拓本有著述),墨盒實物也出現了,能夠吸引多方面的關注,也豐富了交流、討論的話題。據粗略估算,目前發現的近代名家書畫銅刻的拓本(包括著錄于文獻、出版物中的)應有數千之數,而實物和拓本都存世而相互佐證、交相輝映的,仍屈指可數。最近,有一組“盒拓互見”的藏品,不僅老拓、墨盒相繼出現,而且書畫銅的作者為筆者首見,或者說,是這位書畫名家的寫銅作品第一次被發現,填補了我們美術史學習的知識空白,增加了我們對近代書畫銅作者(參與者)隊伍的認知,還是頗有研究價值和鑒賞趣味的。

這組“盒拓互現”的藏品,就是《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及其舊拓。

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

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圖1)精白銅制,品相完美,正方形,9×9×1.9(厘米)。底銘“淳菁閣 工”。這類超扁的墨盒一般都是定制的,其功用把玩、觀賞大于實用。盒面精工繪刻高士賞梅圖,左上有題跋文字曰:野梅瘦得影如無,多謝山僧分一株。此刻閉門忙不了,酸香咽罷數花須。乙丑秋日仿冬心并錄其詩,汝承畫。印文為“侯生”。

圖1 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醫誠齋藏)

準確理解盒面題字是欣賞的第一步,我們先來讀詩。好在這盒面上的詩句平白如話,不難理解,是說:“多謝當年山僧分了株野梅種上,(這不開花了),雖然花開得并不茂盛,那也閉門把我忙壞了,(試問:老夫忙什么?)我忙著一邊想象著梅子的酸香,一邊凝神在數梅花的花須呢?!备惺艿竭@詩意的獨特了嗎?以忙寫閑,以俗寫雅,以物質生活的清寒襯托精神世界的富足,以專注自我表達對世俗的無視,這性情的獨具一格也沒誰了吧?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金農是清乾隆時期文人畫家的頂流,其《野梅圖》(圖2)是經典之作,清人方薰《山靜居論畫》有云:“畫有可不款題者,惟冬心畫不可無題,新辭雋語,妙有風裁?!倍疝r自言:“每畫畢,必有題記,一觸之感?!苯疝r每畫必題,每題必出己意,往往自賦新辭。于是金農題畫詩遂自成風格,影響深遠。尤其是這首“野梅瘦得影如無”的題畫詩更是膾炙人口、廣為流傳,是最能代表金農獨特性格、文人精神的辭章之一。金農《野梅圖》影響了后世無數書畫家,曾被許多知名畫家摹寫創作,這次被侯汝承先生摹寫在墨盒上:畫面被傾斜45°的圍墻分成兩個空間,墻外留白不表,院內梅樹老樁虬曲,瘦梅點點,高士望梅踱步,意態悠然。畫面中部右側是一道門,頗用了些許筆墨—是緊閉還要用木杠頂上的門。這是一種態度,是清高,是隔絕,是對俗世的硬剛。金農有另一首梅花圖(圖3)題畫詩,明白寫出了其中的緣由:“東鄰滿座管弦鬧,西舍終朝車馬喧。只有老夫貪午睡,梅花開后不開門?!辈婚_門,是怕墻外的俗人擾了梅花的清韻。侯意園是懂金農的,畫面照搬,題詩全錄,并未模仿金農最具形式美的漆書,這是因為侯的書法自見功力,另一層深意恐怕是耽心過分的形式沖淡了讀者對詩意的玩味吧。

圖2 金農《野梅圖》(網絡圖片)

圖3 金農《梅花開后不開門》(網絡圖片)

乙丑是1925年。這是意園侯汝承向金農致敬的作品。侯汝承(1860—1937),字意園、河南開封杞縣人。少時天資穎慧,奮志篤學,以縣、府、院三試案首(第一名)考得秀才被傳為美談。曾在保定任直隸署布政司理問、行唐知縣、阜平知縣等職,奉法循理,方正廉潔。民國初年曾任京師軍政執法處發審官等。1934年回汴僑居,3年后歸杞,1937年2月病卒,享年77歲。

侯意園是被歷史的塵埃湮沒了的畫家,在美術史上很少被提及。坊間有《侯意園先生詩畫金石紀念冊》(圖4)一書,對其一生的藝術做了頗為詳細的介紹。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書畫(圖5、圖6)藝術,下編是先生的詩集。上編開篇卷首有《意園先生傳》,作者署為“壬寅舉人愚表侄蔣藩拜撰”。蔣藩(1871-1944),字恢吾,號蓼庵,學者、藏書家,光緒二十八年(1902)河南鄉試舉人、晚清及民國年間河南著名學者。祖居睢縣,后遷杞。蔣藩在文中介紹侯意園先生生平交游時寫道:

圖4 紀念冊書影

圖5 侯意園繪花1(載《紀念冊》上冊)

圖6 侯意園繪花鳥2(載《紀念冊》上冊)

“晚寓舊都與樊云門秦右衡馬積生李闇齋諸老為詩酒之會,樊贈句云意園八法造精微,逼近忘庵典草衣,推服尤至?!壬┞剰娪?,詩畫外復致力金石文字,清季張香濤相國端午橋尚書盛伯熙王廉生兩祭酒時就商榷;民元以來,梁任公章太炎楊星吾諸先生皆樂與游,淵源所漸,故詩古文辭大小篆兼金石篆刻咸造精詣。工鑒別,收藏歷代法書名畫皆絕佳,搜集名人書札數百通,擇優影??;又嗜古印璽,得秦漢以來珍品次第考釋,為意園印勼八卷,詩勼二六卷,印石錄二卷皆行世,古璽釋文集各若干卷藏于家?!?/p>

由此看來,侯意園不僅是詩人、書畫家,還是一位收藏家、金石學者。光緒丁亥(1887—1888)年間,清末著名金石學者吳大澂在豫任河督,見其詩書畫俱佳,曾邀其入幕,以已就府事婉辭。1901年慈禧太后自西安回京途經保定時,在行宮見其所繪幃幔,頗為贊賞,曾召見嘉勉,從此畫名更盛。1902年著名學者吳汝綸[(1840—1903),字摯甫,安徽省桐城人,晚清文學家、教育家。同治四年進士,授內閣中書,長期主講蓮池書院]受命赴日考察教育時,他曾作《送行圖》相贈,當時京城名流爭相題詠,一時傳為佳話。侯汝承學養深厚、交友廣博,于詩畫外尤致力于金石文字研究,在大小篆、隸書及金石篆刻上亦成就卓著。

《侯意園先生詩畫金石紀念冊》書中《意園先生傳》后,有先生的入室弟子張廣仁序。張廣仁家世顯赫,是張鈁[(1886—1966),字伯英,號友石,近代軍政聞人]的大女兒?!稄垙V仁序》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先生晚年歸杞后的生活和對先師的懷念之情,讀后令人動容。

“師花卉、翎毛、山水無不精絕,嘗仿古名畫,雖名家難辨真偽,名遂大噪。居家院落恒畜蟲鳥,借以寫生,因之所作花鳥蟲魚栩栩如生。喜收藏,收藏歷代名跡、印章等極夥,非至交不以示人。及余及門,每夏曝曬,輒俟余暑假助理之,遂得大開眼界,其中印象較深者,為仇十洲作團扇仕女,畫一少女垂雙髻,執團扇立橋上,斜枝映托,騁目景色,嫻靜淑逸之態,暢目直可忘憂,其情狀迄今猶歷歷在目?!?/p>

“師幼耽典籍,兼嗜書畫,由于功力深厚,故作品清逸有致,品題詩稿,迅捷有物,字尤端秀蒼勁。近世以書畫名時者多矣,或以書著,或以畫傳,二者兼隆,已不易易,能書畫又擅詩詞者,南張北傅外,其唯吾師意園先生歟?!?/p>

侯意園寫銅和收藏家黃濟國

《侯意園先生詩畫金石紀念冊》一書,并未提及侯意園的寫銅藝術。從侯意園的交游看,其參與寫銅或受樊樊山和梁啟超影響,更直接的原因或許和黃濟國有關。樊增祥(1846—1931),字嘉父,別字樊山,號云門,晚號天琴老人,清代文學家、書法家、同光派重要詩人,湖北省恩施人。光緒進士,歷任渭南知縣、陜西布政使,署理兩江總督。著有《樊山全集》。樊樊山與侯意園交厚,“寄跡北都,更以書畫篆刻為事。常與樊樊山、梁任公、章太炎諸先生游,樊氏多推崇?!保ㄒ姟稄垙V仁序》)樊樊山作為近代著名詩人,與陳師曾的父親陳散原過從甚密,兩位詩人都曾吉金染瀚,在墨盒鎮尺上留下親筆作品。有資料證明,目前藏于刻銅收藏圈的《梁啟超書姚華畫十二銅屏拓本》(見《梁啟超與茫父十二銅屏拓本賞析》,《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9年第3期)是樊樊山的舊藏,樊樊山和姚華都是梅蘭芳的老師,侯意園接觸并認可親筆寫銅是順理成章的事。另外,這件作品的誕生,與下面我們要講的這個黃濟國有很大的關系。

我們注意到此盒盒面右側,有“黃濟國識”四個字。黃傳霖(1894—?),字濟國,江西宜黃人,1894年(清光緒二十年)生。早歲赴日本留學,入東京高等師范學校,歸國后曾任國立武昌師范大學教授、國立北京師范大學教授等,亦曾在商務印書館任職。其人喜收藏書畫,有書法作品見于拍場。收藏家懷蓮齋朱瀚藏有一枚齊白石蟋蟀圖墨盒(圖7,載《民國刻銅文房珍賞》第112頁),是銅刻收藏圈的明星藏品,是海上大家唐云大石齋舊藏,這件名品屢見著錄:唐云曾寫信委托榮寶齋修理子口,被榮寶齋王大山經理記錄在《丹青品鑒錄—王大山的鑒定人生》一書中。這件大名鼎鼎的墨盒,就是黃濟國定制收藏的—墨盒的底銘為“宜黃黃傳霖藏”(圖8)(詳見朱瀚《齊白石蟋蟀圖墨盒》文,《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17年第9期)。我們知道,墨盒底銘一般都打上店鋪的名稱,以定制收藏印作為底銘,極為罕見。黃濟國為齊白石早年最主要的藏家之一,收藏齊白石老人畫作既多且精。齊白石的名畫《雛雞幼鴨》(圖9),上有白石老人的題跋:“濟國先生嗜書畫,即藏予畫,此幅已過十幅矣。人生一技故不易,知者尤難得也。余感而記之。齊璜?!睆哪壳暗氖妨蟻砜?,黃濟國的收藏,除了書畫,亦包括近代名家的書畫銅刻藝術,是最早關注文人書畫銅刻的收藏家之一,也是名家參與親筆書畫銅的重要推手。

圖7 齊白石蟋蟀圖墨盒(懷蓮齋藏)

圖8 齊白石蟋蟀圖墨盒底銘(宜黃黃傳霖藏)

圖9 齊白石贈黃濟國《雛雞幼鴨》(網絡圖片)

我們??吹綍嬵}跋文字用“識”(讀為zhì)字,即“題識”,一般是先寫一段話,然后是“某某某識”,表明這段話是“某某某”寫(講)的,這個“識”,是“志”“記”的意思;此盒盒面的“黃濟國識”,前邊并沒有文字,這里的“識”,竊以為是記號、標記的意思,也是“識”字的一種規范用法,也讀為zhì。這里的“黃濟國識”,表達的或許就是“黃濟國藏”的意思。

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拓本

圖10為此盒民國時期的拓本。印象中,拓本先于墨盒出現在墨盒收藏圈,藏于沽上收藏家孫爽玉泉齋中。孫兄收藏墨盒老拓片甚夥。拓為刷拓,應是京師琉璃廠淳菁閣(此盒的底銘為“淳菁閣 工”)舊物。淳菁閣,是京師琉璃廠名店,店主為張研農,是陳師曾的弟子。淳菁閣在近代書畫銅發展史的研究中,地位十分重要,許多資料的出現和淳菁閣有關。例如齊白石和淳菁閣主張研農的通信,多次提到齊白石親筆寫銅的細節,是研究近代書畫銅刻藝術的重要資料。

圖10 侯意園摹金農野梅圖墨盒拓本

一般認為,這種刷拓為初拓本,是銅師將墨盒刻好后,在上石綠前拓制,一為留底所用;一為給書畫銅作者回饋、留作紀念—因為親筆書畫銅是畫在盒面上的,經銅師鐫刻,原作從某種意義上說已不復存在—書畫作者是很需要這樣一張拓本的。初拓為數無多,非常珍罕。

侯意園寫銅,在近代親筆書畫銅運動中,有重要的地位,是承上啟下的人物。侯意園有深厚的舊學基礎,又有理辦洋務的經歷,眼界開闊,思維進取維新,故而美術理念既能根植傳統,又能接受革新,對新興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從出生年齡來看,陳寅生生于1830年,陳師曾、姚華生于1876年,侯意園生于1860年,也符合“承上啟下”的設定。此盒創作于1925年,處于民國書畫銅刻藝術的鼎盛時期,細品此盒的刀工,也是一件成熟、精彩的作品。相信侯意園參與創作的銅刻精品應不止一件,還有更多,讓我們期待驚喜的發現。

補記:筆者關注近代書畫銅刻的相關史料有年,特別有新的墨盒鎮尺實物、老拓出現,尤其是這位書畫家(名家)參與書畫銅刻創作的史料頗不為人知,最能引起筆者考證、梳理的興趣,遂拉雜記之以為談助。及見侯意園寫銅老拓及實物此盒,即頗為驚艷,因為又多了“盒拓互見”的實例。2023年秋,欣聞藏友醫誠齋主有緣入藏此盒,群中發圖共賞。收藏家玉泉齋主遂將珍藏多年的拓本相贈,以成盒拓同框、“盒拓互見”之趣。藏友間互動高誼,令人感佩,也值得一記。

2023年12 月記于云在堂南窗之下

猜你喜歡
金農拓本墨盒
馬衡《凡將齋甲骨刻辭拓本》選
陳道明
陳杰
達云飛
馬金海
《合集》27459拓本、照片對讀的新發現
「印象派畫家」金農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賈養材墓志》拓本
金農熱線為農日夜守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