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食粒豌豆控病高效栽培試驗

2024-03-11 10:58金紅云
云南農業 2024年3期
關鍵詞:斑潛蠅褐斑病銹病

金紅云

(易門縣農技推廣站,云南 易門 651100)

2022年針對山地食粒豌豆生產現狀,在引進推廣抗病高產食粒豌豆新品種基礎上,開展山地食粒豌豆控病高效栽培試驗,同時分析不同施肥量對豌豆產量及抗病性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及地點

供試品種為玉溪市農科院提供的云豌18號品種。試驗設在龍泉街道梅營社區李朝龍戶責任田,海撥1 585 m,東經102°18′05″、北緯24°66′16″。試驗地塊面積760 m2,地形規整,前作烤煙,土壤為稻田土,肥力中等。

1.2 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設9個處理,各處理施肥情況(見表1),處理9為傳統施肥作對照。小區面積13.34 m2,長11.11 m、寬1.2 m,株行距2.1 cm×120 cm,畝種植密度2.6萬株。試驗區面積360.18 m2,重復間隔60 cm,小區間無間隔。田間小區分布(見圖1)。

表1 山地食粒豌豆栽培試驗處理方案

圖1 食粒豌豆試驗田間小區布置

1.3 試驗過程

于2022年8月20日播種,采取免耕早播、深溝高壟排水、精量播種(畝播種6.2 kg)、土壤藥劑處理等措施,在墑面正中開平底溝,溝寬12 cm、深度≤2 cm,種子和種肥均稱量到墑后均勻播在平底溝內,有機肥均勻拌土后播種,同一天全部播完。生育期調查出苗期、分枝期、現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初莢期、盛莢期、成熟期和采收期。有機肥塘施,追肥3次(對照5次),人工澆水3次。播種時用50%辛硫磷、10%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地下害蟲1次,防治菜青蟲、蚜蟲、潛葉蠅、褐斑病、枯萎病、白粉病、銹病用藥9次,化學除草1次。11月7日第1次人工采收,12月8日采收完畢,共采收5次。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所有處理各生育時期完全一致,全生育期100 d,由于采收較早,重霜期來臨前已全部采收結束,成功避開霜期沒有遭受凍害(見表2)。

表2 山地食粒豌豆試驗生育期比較(月/日)

2.2 長勢及主要性狀

各處理植株長勢中至強;株高71.5~80.9 cm,其中處理5和處理6最高;有效分枝25 697~29 968個,所有處理均低于對照;單株實莢數4.9~5.7莢,處理5最多,處理8次之;單莢粒數4.6~5.3粒,處理1、處理8最高;百莢鮮重535~576 g,處理1最高,處理6和處理8次之;理論畝產679.93~916.63 kg,處理5最高,比對照高出6.9%,處理8次之,比對照高出4.1%,其余處理理論產量均低于對照(見表3)。

表3 山地食粒豌豆長勢及主要性狀比較

2.3 各處理病蟲害率比較

各處理枯萎病發病率33%~65.67%,病情指數12.92~28.5,其中處理3、處理4較高,處理8和處理5較低。褐斑病發病率9.33%~46.67%,病情指數4.67~14.25,其中處理6最高,處理1最低。白粉病發病率6.33%~11%,病情指數1.42~2.75,處理9(CK)、處理7較高,處理5最低。所有處理銹病和斑潛蠅發病率均為100%,病情指數分別為65.58~81和65.83~79.75,均是處理6最高,處理1最低。由此可見,處理3和處理4枯萎病為害最重,處理8和處理5最輕;處理6褐斑病、銹病、斑潛蠅為害最重,處理1對褐斑病、銹病、斑潛蠅抗性最強。處理9白粉病為害最重,處理5較輕(見表4)。

2.4 小區實收產量及方差分析

2.4.1 小區實產比較

各處理小區產量7.68~10.16 kg,分別折合畝產量384.17~507.83 kg,處理5最高,比處理9(CK)增產3.46%;處理8畝產495.5 kg,比處理9增產0.95%;其余處理比對照減產4.21%~21.73%。各處理產量依次為處理5>處理8>處理9>處理1>處理6>處理7>處理4>處理2>處理3(見表5)。

表5 山地食粒豌豆栽培試驗實產比較

2.4.2 產量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

方差分析表明,區組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處理間產量差異顯著,說明3個區組間土壤肥力差異不大(見表6)。各處理平均小區產量比較,處理5、處理8產量極顯著高于處理3;處理9(CK)、處理1產量顯著高于處理3;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見表7)。

表6 山地食粒豌豆試驗實產方差分析

表7 山地食粒豌豆試驗實產多重比較(LSR)

3 討論與結論

由于今年長期干旱,氣溫較高,生育期縮短而影響產量。病蟲害較重,用藥量及次數較多,增加了試驗成本。各處理生育期無差異均為100 d。處理3和處理4枯萎病為害最重,處理6褐斑病、銹病、斑潛蠅為害最重,處理1抗性最強。產量依次為處理5>處理8>處理9(CK)>處理1>處理6>處理7>處理4>處理2>處理3。處理5、處理8產量極顯著高于處理3,處理9、處理1產量顯著高于處理3,其他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從生育期、抗病蟲特性和產量綜合分析,處理5為易門縣海拔1 500~2 000 m最佳施肥組合及最佳抗病栽培方案。處理8產量位居第二,成本較處理5低,可進一步研究和推廣。處理6抗病性較差,處理7成本最高,處理3產量最低,建議排除。處理1、處理2、處理4與對照差異不顯著,可進一步研究。

猜你喜歡
斑潛蠅褐斑病銹病
玉米黃銹病現狀和青貯調制措施
蘋果園褐斑病防治正當時
高溫多雨 注意防治蘋果褐斑病
楚雄州桑樹褐斑病發生規律研究
蘋果褐斑病的發生與綜合防治
試論天山東部云杉銹病及防治措施
不同誘捕裝置對美洲斑潛蠅誘捕效果比較
谷子品種耐銹病性試驗初報
小麥銹病的防治
溫室菜豆生產中斑潛蠅的綜合防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