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EF、TEF與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及其對冠心病新發心房顫動的預測價值

2024-03-14 07:28
檢驗醫學與臨床 2024年5期
關鍵詞:新發心衰心率

鐘 梅

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人民醫院超聲心電科,江西贛州 341100

冠心病(CHD)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病,多發于老年群體,其主要特征為心肌缺氧、缺血或壞死,是導致老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CHD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1]。CHD屬于慢性心血管疾病,隨著病情進展會出現心肌重塑、心功能下降等情況。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是臨床常用的心功能評估方法,但其評估標準為患者活動受限程度、臨床表現或體征等,存在主觀性較大的不足[2]。超聲心動圖測量的左室射血分數(LVEF)是評價心臟泵血功能的常用指標,但其與NYHA分級存在不一致的情況,可能對CHD的臨床診療產生消極影響。心房顫動(AF)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類型之一,與CHD存在諸多相同的危險因素。近年來,CHD合并AF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可增加患者的致殘率和病死率[3]。有學者認為,AF的發生與心臟結構及功能損害關系密切[4]。因此,尋找與CHD心功能分級密切相關的實驗室指標,及早發現CHD合并AF的高風險患者對CHD管理及治療有重要指導價值。

心率是評價心臟功能的指標之一,有學者指出,靜息心率升高且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以下簡稱心衰)伴AF患者的死亡風險更高,提示心率、LVEF與心衰伴AF患者的預后可能有關[5]。心電圖QRS波能反映心室除極過程的綜合時間,有研究表明心室功能結構損害與QRS波時程(QRSd)有明顯相關性,且其在心功能評估方面成為當前研究熱點[6]。目前,已有研究報道LVEF與心率的比值(HrEF)、LVEF與QRSd的比值(TEF)是評估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敏感指標,且這2項指標與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較強[7-8]。但目前關于HrEF、TEF與CHD心功能分級及新發AF的報道較少見。本研究探討HrEF、TEF與心功能分級的相關性,并分析HrEF、TEF對CHD新發AF的預測價值,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于本院就診的82例CHD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收集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按照是否新發AF分為AF組(16例)和非AF組(66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心血管病風險評估和管理指南》[9]中的相關診斷標準;(2)AF符合文獻[10]中的相關標準;(2)年齡≥60歲。排除標準:(1)合并肥厚型心肌病、心包疾病、心臟瓣膜病等;(2)存在嚴重貧血、腎功能異常及慢性肺疾病史;(3)近3個月有心臟手術或血管重建手術史;(4)有認知功能障礙或精神疾病。AF組和非AF組的性別、年齡、體質量指數、合并疾病、吸煙、飲酒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批號:GXPH2020005)。

表1 AF組和非AF組一般資料比較(n或

1.2方法

1.2.1心電圖檢查 采用心電圖儀(日本光電,ECG-1350P型)進行心電圖檢查,以10 mm/mV的振幅、25 mm/s的走紙速度進行12導聯同步描記,測量QRSd;12導聯結束后加做1 min長Ⅱ導聯,測量患者心率。

1.2.2LVEF檢查 采用彩色超聲診斷儀(美國GE,VividE9型,M3S探頭)進行心功能檢測,檢查前至少休息5 min,調整探頭頻率為3.0 MHz,采集并存儲3個連續心動周期的動態圖像,采用雙平面辛普森法獲取數值,計算LVEF=(心室舒張末容積-心室收縮末容積)/心室舒張末容積×100%。

1.2.3NYHA分級[2]Ⅰ級:一般活動無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表現,日?;顒游词芟拗?Ⅱ級:一般活動時出現心悸、呼吸困難、乏力等表現,靜息無自覺癥狀,體力活動輕度受限;Ⅲ級:日?;顒右鹦乃グY狀,體力活動受限;Ⅳ級:輕體力活動會加重心衰癥狀,靜息時即有心衰表現。根據NYHA分級將患者分為Ⅰ級組(10例)、Ⅱ級組(28例)、Ⅲ級組(37例)、Ⅳ級組(7例)。

2 結 果

2.1Ⅰ~Ⅳ級組LVEF、QRSd、心率、HrEF及TEF比較 Ⅰ~Ⅳ級組LVEF、QRSd、心率、HrEF及TEF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QRSd、心率比較均為Ⅰ級組<Ⅱ級組<Ⅲ級組<Ⅳ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LVEF、HrEF及TEF比較均為Ⅰ級組>Ⅱ級組>Ⅲ級組>Ⅳ級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Ⅰ~Ⅳ級組LVEF、QRSd、心率、HrEF及TEF比較

2.2CHD患者LVEF、QRSd、心率、HrEF、TEF與NYHA分級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CHD患者LVEF、HrEF、TEF與NYHA分級均呈負相關(r=-0.518、-0.625、-0.634,P<0.05),QRSd、心率與NYHA分級均呈正相關(r=0.513、0.527,P<0.05)。

2.3AF組與非AF組HrEF、TEF比較 AF組HrEF、TEF均低于非AF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AF組與非AF組HrEF、TEF比較

2.4HrEF、TEF單獨及2項指標聯合對CHD新發AF的預測效能 ROC曲線分析結果顯示,HrEF、TEF單獨預測CHD新發AF的AUC分別為0.817、0.718,2項指標聯合預測采用LogP模型進行擬合,擬合方程為Ln(P/1-P)=0.357+10.414×HrEF-7.160×TEF。HrEF聯合TEF預測CHD新發AF的AUC為0.874,2項指標聯合預測的AUC高于TEF(Z=2.630,P=0.009)、HrEF(Z=4.937,P<0.001)單獨預測,見圖1、表4。

圖1 HrEF、TEF單獨及2項指標聯合預測CHD新發AF的ROC曲線

表4 HrEF、TEF單獨及2項指標聯合對CHD新發AF的預測效能

3 討 論

CHD是導致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統計,2018年中國城市與農村CHD患者病死率分別為0.120%、0.128%[11]。NYHA分級是評估CHD患者心功能的常用工具,具有簡便易行、安全無創等特點。但NYHA分級僅依據患者主觀感受進行評估,其評估結果與客觀檢查存在明顯差異,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較大局限性。超聲測量的LVEF是評估心功能的常用參數,但LVEF無法反映心臟每搏出量及心臟收縮時效性、敏捷性,且與NYHA分級可能不一致,對CHD患者心功能的評估價值有限[12]。AF發病機制復雜,年齡、肥胖等多種因素均與AF發病有關。此外,CHD是AF最常見的原發病之一,且并發AF的CHD患者較未并發AF患者預后差,CHD與AF相互促進,兩者之間的關系也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13]。因此找到客觀、準確的指標評價CHD心功能情況有助于指導臨床診療,對改善CHD患者預后有重要臨床意義。

本研究發現,NYHA分級Ⅰ~Ⅳ級患者QRSd、心率依次升高,LVEF、HrEF、TEF依次下降,且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LVEF、HrEF、TEF與NYHA分級均呈負相關,QRSd、心率與NYHA分級均呈正相關。LVEF能有效評估總體心臟收縮功能,無時間限制,但無法評價心臟時效性與敏捷性,一般來說,患者在發生收縮功能不全前會先發生舒張功能不全,故僅憑LVEF難以全面反映心功能[14]。心肌收縮繼發于電活動,心肌受刺激首先產生動作電位,再經興奮-收縮耦聯引起機械收縮,興奮收縮順序與電傳導方向一致。心肌電傳導時間越長,心肌收縮時間跨度越大,因此,心肌電傳導時間能反映心肌收縮時間。QRS波屬于振幅較高的狹窄波群,能直接記錄心臟電生理活動,反映心室內傳導差異或束支傳導阻滯情況。已有研究表明,心室功能和結構損害與QRSd密切相關,心功能不全與QRSd延長明顯相關[15]。有學者指出TEF較LVEF、QRSd更能反映CHD心功能的原因可能為QRSd并非評價心功能的指標,TEF在不改變實用、簡單原則的前提下給予時間限制,在心衰加重、QRSd延長的趨勢下TEF可能更真實地反映心功能,在心衰發生與發展過程中激活交感神經起到關鍵作用,能加快心率[16-18]。心率波動與血壓類似,24 h波動呈勺形曲線,受體力活動、情緒、神經激素影響時會發生變異。一般認為,心率能反映交感神經活性,但隨疾病、年齡、體液調節、多種神經調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心率會逐漸加快,已有研究表明心率升高是高血壓、CHD、心衰等發生與發展的獨立危險因素[19]。另有研究證實,心衰程度與心率變化有關[20]。但心率波動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其雖能反映靶器官灌注需求及神經內分泌調節情況,卻無法直接用于評價心功能。本研究中HrEF可作為CHD心功能評價的良好指標之一的原因可能為隨心功能下降LVEF呈下降趨勢,而心率則逐漸加快,當2個反向變量采用比值計算時,其結果呈現疊加效應,能進一步擴大差異,從而更真實地反映心功能變化情況。由此可知,采用HrEF能更客觀地評估心臟功能變化。

AF是急性心肌梗死后一種常見的心律失常,合并AF的CHD患者會導致住院時間延長,病死率增加,有數據顯示,穩定型CHD患者并發AF的比例可達6%~15%,對CHD病情的發展產生較大負面影響[21]。因此,早期準確預測CHD患者有無發生AF,并給予及時的治療,對改善患者預后有重要價值。本研究中CHD新發AF患者的HrEF、TEF均低于非AF患者,ROC曲線分析發現,HrEF、TEF單獨預測CHD新發AF的AUC值分別為0.817、0.718,而2項指標聯合預測的AUC為0.874。提示HrEF與TEF聯合對CHD新發AF有良好預測價值。分析原因可能為CHD患者常存在左心室功能不全,使左心房壓力負荷增加,從而導致左心房結構改變并引起AF風險[22]。而HrEF、TEF與CHD患者NYHA分級存在明顯相關性,能客觀反映其心功能狀態,由此推測HrEF、TEF能良好預測CHD患者發生AF的風險。

綜上所述,HrEF、TEF與CHD患者心功能分級密切相關,并且HrEF、TEF對CHD新發AF的預測價值較高,有利于預防不良心血管事件,進而降低CHD病死率,改善患者預后。

猜你喜歡
新發心衰心率
國外心衰患者二元關系的研究進展
心率多少才健康
睡眠質量與心衰風險密切相關
討論每天短時連續透析治療慢性腎臟病合并心衰
離心率
離心率相關問題
探索圓錐曲線離心率的求解
北京新發地市場最新肉獸蛋批發行情
穩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