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勇平: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貢獻河源力量

2024-03-15 13:47羅曦
環境 2024年1期
關鍵詞:河源環境保護水庫

羅曦

“十四五”時期,廣東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美麗中國的廣東樣板?!董h境》雜志聯合“廣東生態環境”微信公眾號推出“生態文明微訪談”欄目,訪談廣東各地各單位負責人、走訪一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場,重點宣傳各地減污降碳、治污攻堅戰系列舉措及成效。敬請關注!

本期專訪:河源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勇平

《環境》雜志:請問河源市在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高質量發展上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取得哪些成效?

李勇平:河源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河源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生態質量指數連續12年保持最優等級,河源作為粵北生態屏障的功能進一步筑牢。

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河源市委、市政府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重要政治任務,將生態優先行動作為全市“七大行動”之一,將污染防治納入綠美河源生態建設的重要內容,建立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河湖長制、林長制等工作體系,市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掛帥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和污染防治三大戰役、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等工作領導機構,常態化督導、研究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不斷完善環保責任考核體系,推動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構建起齊抓共管的“大環?!惫ぷ鞲窬?。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在財政壓力比較大的情況下,河源想方設法籌集資金,2021年以來投入35.44億元用于生態環境保護,集中力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力推進新豐江水庫水生態保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河湖“清四亂”等工作,地表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國考、省考斷面水環境質量分別位列全國前30強和全省第一,10個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和優良率均為100%。全面落實“管車、降塵、治污、禁燒、控放”措施,PM2.5均值濃度穩定優于世衛組織第二階段標準,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1%、排名全省第二。嚴格建設用地準入管理,嚴厲打擊非法處置固體廢物行為,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安全,地下水水質穩定達到考核要求。

堅決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抓手,全面落實“林長制”,繪制綠美六大行動“一張圖”,建立“每周一調度”制度,全力推進綠美河源生態建設。持續改善提升林分林相,打造13個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建設高質量水源林43.28萬畝,新造林撫育59.79萬畝、森林撫育74.02萬畝,林分優化提升任務、森林撫育提升任務完成量排名全省第一,森林覆蓋率排名全省第三,生態公益林總面積、自然保護地總面積均排名全省第二。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屬林場“森林法官”工作室、率先組建“森林義警”隊伍、率先舉辦民間林長招募活動,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進一步加強。

堅決走綠色發展之路。建立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劃定181個管控單元,充分發揮“三線一單”推動綠色發展效能。堅持“點上開發、面上保護”,依托生態資源稟賦,大力發展綠色產業、電子信息產業、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等綠色工業加快發展,制造業家底更加厚實。生態旅游業蓬勃發展、產值達到107億元,林下經濟和特色農業發展迅速,油茶種植面積占全省30%、產值超30億元,2023年河源成為全省唯一獲中央油茶產業發展示范獎補資金4億元的地市,實現了“綠富雙贏”。

《環境》雜志:近年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廣東進行了督察,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也正在開展。請問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對河源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哪些促進作用?河源市將如何抓好督察發現問題整改?

李勇平:開展第二輪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是認真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向縱深發展的實際行動。近年來,中央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幾輪“全面會診”,有力指導推動我市解決了一批生態環境問題,實現了鎮級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近60%,生態環境短板加快補齊,生態保護能力持續提升。督察也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通過持續落實整改,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相得益彰、相互促進,2023年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長4.5%,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4%、在全省排名第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在全省排名第三,河源人民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信心更足、決心更強。

這一輪現場督察中,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反饋我市一些具體問題,再次警醒我們,污染治理任重道遠。我們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和大局意識,把省督察組反饋問題整改作為嚴肅政治任務,以堅定堅決的態度、務實有效的措施抓好各項整改工作。

不折不扣抓落實。對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的問題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全面落實,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立即制定整改方案,逐條明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整改責任,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問題整改,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不折不扣抓整改。針對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發現的問題和短板,我們將從嚴從實、動真碰硬、立行立改、邊督邊改,逐條逐項梳理跟蹤,明確整改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確保全部問題整改到位。同時,結合開展主題教育,及時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更好滿足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

不折不扣抓成效。以此次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為契機,做到舉一反三,認真查找差距和不足,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從制度層面找“病灶”、治“病根”,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堅決做到整改一個問題、完善一項制度、提升一項工作,不斷提升生態環境治理水平。同時,擰緊發條,常抓不懈,嚴防問題反彈回潮,確保整改結果經得起檢驗。

《環境》雜志:下一步,河源市政府將如何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更好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李勇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立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我們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黃坤明書記到河源調研時要求,要堅持以高水平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的河源樣板,并寄望河源“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加快實現綠色崛起”。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定不移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自覺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加快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崛起樣板。

健全綠色崛起生態機制。發揮好環保責任考核、河湖長制、林長制等“指揮棒”作用,搶抓東江流域省內生態保護激勵等政策機遇,深化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健全領導干部政績考核機制,推進生態環境監管能力建設,加快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以高水平生態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

厚植綠色崛起生態底色。突出源頭施治、系統綜治、制度長治,緊盯污染防治重點和關鍵環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確保水環境質量持續領跑全省、大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土壤環境安全。深入實施綠美河源生態建設“六大行動”,全力打造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到2027年完成林分優化155萬畝以上,森林撫育提升125萬畝以上,推動綠美河源生態建設走在全省前列。

提升綠色崛起生態價值。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加快培育壯大電子信息和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等“1+3”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千億產值,水飲料及食品、先進材料、機械與模具實現百億產值。做好“土特產”文章,積極發展預制菜等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挖掘本地特色食材,把河源豬腳粉、以霸王花為代表的河源米粉等鄉土品牌打造成響當當的招牌,打造經濟新增長點。大力發展林木產業,推動油茶、竹產業全產業鏈發展,積極探索“兩山”理念轉化的有效路徑。

《環境》雜志:新豐江水庫(萬綠湖)是廣東省重要的飲用水源,其水環境質量狀況非常重要。請問河源市接下來在保護新豐江水庫方面有何具體措施?

李勇平: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關心支持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黃坤明書記、王偉中省長先后到新豐江水庫實地調研指導,省出臺了《廣東省東江流域生態環境保護財政激勵政策實施方案(2022—2024年)》,近期又推動實施《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總體方案(2023—2025年)》,有力支持新豐江水庫保護工作。在省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持續開展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行動,水庫水質持續穩定保持國家地表水Ⅰ類標準、呈現穩中向好的良好態勢,新豐江水庫獲評“廣東省十大美麗河湖”、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二批“美麗河湖優秀案例”。2023年9月,我市又一次在新豐江水庫發現對水質要求極高的桃花水母,是20年來我市第七次在新豐江水庫發現桃花水母,這是新豐江水庫水質常年穩定優質的最佳印證。

新豐江水庫每年為東江輸入水源61億立方米左右,為下游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繁榮穩定和近5000萬居民飲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是名副其實的“政治水、生命水、經濟水”。河源市委、市政府深知水環境保護責任重大,始終把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作為重中之重,認真落實《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總體方案(2023—2025年)》,確保一庫天然凈水永續南流。

保護“政治水”。保障新豐江水庫水質是河源的頭等大事,我們將嚴格按照省部署要求,從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戰略高度,強化責任擔當,全力保護新豐江水庫水質安全,確保新豐江水庫保持Ⅰ類水質。市政府成立由我擔任組長的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工作組,落實好新豐江水庫水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措施,推動《新豐江水庫水質保護條例》立法,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守護好粵港“水塔”。

守好“生命水”。以保持Ⅰ類水質為目標,堅持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協同管理,以環境承載力為基準,以“三線一單”為標尺,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開展新豐江水庫及其主要入庫支流水環境綜合整治行動,加強流域系統治理和生態修復,全力守護好惠及幾千萬人口的“生命之源”。

激活“經濟水”。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將保護生態水、做活“水文章”、發展“水經濟”有機融合,加快建設水經濟產業園,推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項目加快建設投產,全力引進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加快推動水飲料及食品產業發展,讓一庫天然“流體金礦”實現價值變現,成為河源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新引擎,實現產業支撐強經濟、經濟發展護生態的良性循環。

猜你喜歡
河源環境保護水庫
環境保護
山西嵐河源省級濕地公園濕地恢復技術措施
中型水庫的工程建設與管理探討
SL流量計在特殊河段的應用——以河源水文站為例
出山店水庫
白沙水庫
為一條河命名——在白河源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出山店水庫
廣東河源萬綠湖庫區的“雙音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