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性化理念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實踐解析

2024-03-16 11:31任義亮孫國棟宮偉
關鍵詞:園林設計風景園林路段

任義亮 孫國棟 宮偉

曲阜市市政公用事業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 曲阜 273100

我國已經逐步將園林設計納入國家城市規劃建設之中,意在通過城市園林的創建,滿足居民休閑需求,提高居民生活滿意度;打造城市品牌,促進城市發展;改善人與自然的關系,促進我國可持續發展。盡管近些年我國園林設計有很大程度的進步,凸顯規范化、科學化特點,但依舊存在一些有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應將人性化理念滲透到景觀設計之中,打造具有人文價值的風景園林。

1 風景園林設計現狀

1.1 個性化元素缺失

目前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之一是個性化元素缺失。時代不斷進步、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人們思想認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這使得他們的休閑需求也隨之提高。此種情況下,為打造滿足居民實際需求、美化城市形象的風景園林,就需要確保風景園林能夠彰顯個性。但事實上,某些城市所建設的風景園林大同小異,缺乏個性,與居民的期待值不符,讓居民大失所望,相應的風景園林設計初衷難以實現。而造成此種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過于重視政府宣傳作用的發揮;過于重視城市標簽的凸顯,忽略了居民休閑需求、也忽略了社會力量的融入,致使廣大居民對風景園林的青睞度不高。

1.2 獨創性特征缺失

這里所說的獨創性,是指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盡可能地保留區域自然環境,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促使風景園林更具特色。但目前我國諸多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缺乏獨創性,大同小異,容易造成廣大居民視覺疲勞。造成此種情況發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國園林設計與建設的起步較晚,尚未形成完善的、健全的、科學的園林設計體系,這使得設計人員為了能夠設計出與時俱進的、美觀的園林,只能借鑒國外先進園林設計理念,忽略對國內文化、居民需求的考慮,導致風景園林設計格格不入。另外,還有部分設計人員在進行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未能突破環境限制,對區域自然環境予以最大程度的運用;也未能將地域文化元素或者民風民俗融入其中,僅僅是盲目地堆砌各種元素,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園林重點,還導致風景園林與城市發展相脫節[1]。

1.3 專業化元素缺失

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設計人員確定統一的設計風格,在基礎上進行各個區域或者各個板塊獨創,既凸顯園林的整體性又使園林富有層次。但部分設計人員錯誤理解統一的設計風格,即設計內容保持相同性,進而在園林設計的過程中未能注意考慮不同群體的實際需求,巧妙地運用地理優勢及各種元素進行層次化、多樣化園林設計,導致園林內容比較單調,呈現效果不佳,致使居民滿意度較低。另外,部分地區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嚴苛地控制投資成本,追求過高的經濟效益,運用的元素甚少,未能將社會性功能凸顯出來,難以給居民帶來良好體驗,致使風景園林建成一段時間后無人問津。

2 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理念的運用價值

2.1 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人性化理念的基本內容是切實滿足居住者的實際需求,同時又能夠滿足他們審美追求,促使他們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均能得到滿足。目前,人性化理念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諸多領域之中,比如實施人性化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務等等。但人性化理念最重要、最關鍵的應用就是滲透到風景園林設計之中,真正做到“以人為中心”,充分考慮人的各種需求,進而巧妙地運用各種元素來打造風景園林,比如文化、建筑、植被等,促使富有功能性和審美性的園林呈現在人們面前,滿足不同群體的健身、休閑、娛樂等方面需求,真正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2.2 改善城市環境

我國工業化進程較快,使得城市所建設的工業產業增多,工業生產雖然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對于促進城市和國家發展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工業生產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這不利于促進城市、國家可持續發展。在社會經濟新常態背景下我國大力提倡生態文明建設,意在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此種情況下將人性化理念滲透到風景園林設計,可以從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角度出發,整合運用城市資源來進行風景園林設計,比如充分利用廢棄的工業生產基地,打造工業主題風景園林等,既可以改善城市環境,又可以彰顯城市魅力[2]。

2.3 彰顯城市特色

每個城市都有獨特的文化,這是一個城市的靈魂,更是一個城市持續發展的內驅力。所以城市建設的過程中應注意最大限度的凸顯城市文化,形成特色化的城市環境。園林設計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堅持人性化理念,優化設計風景園林,可以將當地民風民俗或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此既可打造具有獨創性、特色化的風景園林,一方面能夠為城市品牌予以宣傳;另一方面可以與城市居民的生活相契合,使之能夠適應、滿意風景園林,將其看做自身生活的一部分,休閑娛樂、強身健體或舒緩壓力等等。

3 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理念滲透的原則

3.1 整體性原則

風景園林設計中滲透人性化理念,首先就需要遵循整體性原則,注意把握風景園林整體布局,對其空間予以合理劃分,在保證園林風格統一的情況下進行各個區域的設計,提高整個風景園林的協調性、一致性及科學性。風景園林服務對象是廣大居民,而不同居民群體的實際需求不盡相同,比如健身需求、休閑需求、玩樂需求等等。此種情況下堅持人性化理念進行風景園林設計,以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為切入點,創設不同主題的生活化情景;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各個主題之間有效銜接、有效協調,可以保障風景園林的完整性和一致性[3]。為此,設計人員應遵循整體性原則,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及周邊環境,確定統一的園林風格。在此基礎上根據園林范圍大小來確定設計主題的數量,之后基于人們的實際需求而確定各個區域的主題,圍繞主題及園林風格進行區域設計,并且運用適合的元素進行區域與區域之間銜接、過渡。

3.2 差異性原則

盡管風景園林設計要突出整體性,但這并不意味著設計內容要具有相同性,否則會導致風景園林比較沉悶,缺乏豐富性、層次性、趣味性。鑒于此,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滲透人性化理念還要注意遵循差異性原則,也就是對園林內區域予以合理劃分,對不同區域進行差異化設計,以此來突出風景園林的豐富化、多樣化特點。具體而言,就是在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首先對場地地形地貌及自然環境予以了解,對園林空間結構予以合理地規劃,進而科學地劃分空間區域,之后詳細地了解各個區域的實際情況,明確其特點,比如地勢凸起或者凹陷等,在最大限度保留自然地形及環境的基礎上確定區域主題,定位區域服務的主要群體,分析該群體的實際需求,巧妙地運用各種元素進行區域空間設計。與此同時,借助林蔭小道或植被等作為不同區域空間過渡的載體,如此即可打造富有感染力的風景園林[4]。

3.3 延續性原則

要想促使設計的風景園林可以具有人文價值,就需要在開展園林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滲透人性化理念,注意遵循延續性原則,增強整個環境的人文效果、審美效果及藝術效果。具體而言,首先需要將園林設計與城市建相融合,確定園林的風格;其次,需要將園林設計與周邊環境相融合,確定園林的自然元素,以便符合地方環境發展特點;再次,需要將園林設計與居民的需求相融合,確定風景園林的文化元素、審美元素等,以便提高人們生活體驗度。最后,是對風景園林內配套設施、生態環境、觀賞線路等方面予以延續,促使所打造的風景園林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同時具有功能作用、觀賞價值、旅游價值及藝術魅力。

3.4 親水性原則

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理念運用的根本目的是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此種情況下,設計人員應遵循親水性原則來展開設計工作,一方面通過打造溪流、瀑布或者噴泉等,拉近人與自然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水系統,支持植被良好地生長,營造生機勃勃的自然景觀。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設計人員思考和探究如何基于現有的地形、環境來進行水系統的構建,凸顯出水岸線的變化或者自然水流的形成的等,使得水系統既能夠發揮自然環境營造的作用,又能夠增強園林的層次感,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愉悅身心之感、藝術審美之感、文化熏陶之感[5]。

3.5 經濟性原則

人性化理念指導風景園林設計,除了要突出人文化、藝術化、審美化、生態化特點之外還要具有經濟性,以便風景園林能夠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當然,要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遵循經濟性原則,在不影響園林美觀和功能的情況下盡可能地壓縮經濟成本。比如,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自然環境,適當地增加植被、建筑及配套設施;比如盡可能地運用現有的城市資源,將其穿插在不同主題的區域空間設計之中,以此來保障園林風格統一的同時,促使風景園林更具多樣性、層次性及豐富性。

4 風景園林設計中人性化理念滲透的實踐做法

4.1 明確設計目標

4.1.1 設計理念的滲透

風景園林設計之際,首先就需要確定整體定位及風格,既彰顯城市特色,同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處,以便進一步提升地域價值;為人們提供生活化服務。為了能夠真正做到這一點,需要將人性化理念滲透到風景園林設計之中。首先,就需要設計者充分考慮到城市面貌不斷變化,城市景觀應持續規劃。此種情況下風景園林設計要注意整合城市資源,對陸地和水系予以優化設計,促使兩者可以充分整合,突出地域的靈活性和生動性,打造生態化的城市環境。其次,需要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注意開放共享,也就是通過對各種植被、建筑、材料的運用,促使人性化功能在自然環境中體現出來,增強風景園林的人性化特點。

4.1.2 設計策略的制定

為了保障風景園林設計既和諧統一又能富有層次,在堅持人性化理念進行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設計者遵循整體性、延續性、差異性、親水性等原則,制定可行性的設計策略。首先,設計人員應當對近些年城市規劃與建設的實際情況予以了解,把握城市建設與發展需求,以此來確定風景園林設計的風格,以便所建成的園林可以彰顯城市特色、城市品牌,提高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環境;其次,設計人員做好前期調研,通過問卷或面對面訪談等方式,了解居民對風景園林的看法、需求及提供的建議,整合調研信息,準確把握居民的訴求;再次是對風景園林建設場地進行實地勘察,了解地形地貌、周邊環境、現有資源等等。最后是進行綜合性分析,統籌規劃,制定可行性的風景園林設計策略。

4.2 園林總體設計

4.2.1 景觀規劃布局

從人性化設計理念的角度來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景觀規劃必須體現出人文區域設計。同時,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還需要增設一些體驗類的活動空間,在此基礎上融合綠植以及景觀,從而將風景園林的內在價值以及文化內涵發揮出來。另外,為了能夠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需求,還要注意進行園林功能性區域設計;風景設計、交通系統設計、停車場設計等等,提高風景園林的完整性,方便人們可以順利地進入風景園林觀賞。

4.2.2 設施規劃布置

堅持人性化理念進行風景園林設計,完善的、齊全的配套設施的規劃與布置是必不可少的。設計人員應當以滿足不同群體需求的角度出發,根據場地實際情況及區域劃分情況,科學合理地規劃設計基礎設施,比如洗手間、停車場、健身場地、休憩場地、活動設施等等。比如在某風景園林項目中設置的停車場,一共設計了330個機動車位以及150個非機動車位,并且在機動車的停車位上也設置了小車位以及大車位,這樣不但能夠滿足不同車型的??啃枨?,還能夠為旅游人群提供便利。

4.3 園林分段設計

4.3.1 水岸路段設計

人性化理念下水岸路段設計具有一定難度,也就是需要將自然環境中的水域與園林中的水岸相結合,同時還要切實考慮水岸路段的自然資源分配,如果考慮不周,很有可能會出現灘涂現象??偨Y以往設計經驗,水岸路段設置后如若維護不當,容易出現路段破壞等問題,導致自然生態建設效果不佳。為了避免出現問題,影響水岸路段設計效果,在具體進行景觀水岸路段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把握區域實際情況,對區域予以合理地劃分,之后根據區域特點,將功能性設施予以合理地設置,使之融入到區域之中,與區域自然環境相協調。與此同時,需要合理劃分枯水位、常水位及洪水位,根據水岸的實際特點,對各個區域環境予以優化設計,形成生態化的區域環境。

4.3.2 花園景觀設計

花園景觀呈現是美化風景園林的重要手段。在具體進行花園景觀設計的過程中,首先就需要設計人員把握人們的審美需求,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等方面,選擇適合的花卉品種,根據現有的場地布設情況及區域主題,分析顏色、植被層次等方面對區域環境的影響,進而選擇適合的植被及花卉,之后對其進行巧妙地搭配,形成富有層次性、富有色彩的花園景觀,給人們帶來極佳的觀賞體驗、審美體驗。

4.3.3 人文路段設計

堅持人性化理念進行人文路段設計,還需要設計人員能夠充分利用人文路段的周邊資源,對人文路段加以改造或者重構。比如對具有年代感的建筑群予以重構;對人文路段周邊環境設計,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增加人文路段的獨特魅力。

5 結束語

風景園林設計的目標是通過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化和美化,使之更契合人們的日常生活需求,提高人們生活體驗度。而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將人性化理念融入到風景園林設計之中是非常恰當的,可以從人們的實際需求為切入點,對生存環境予以針對性的改造與優化,既聯系人們的生活習慣,彰顯功能性;又能夠契合人們的精神需求,彰顯美觀性。

猜你喜歡
園林設計風景園林路段
冬奧車道都有哪些相關路段如何正確通行
園林鋪裝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歡迎訂閱2023年《風景園林》
部、省、路段監測運維聯動協同探討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基于XGBOOST算法的擁堵路段短時交通流量預測
園林設計與施工協調管理模式的探討
風景園林工程施工技術中常見問題思考
園林設計中的灰空間
GIS相關軟件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