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瓶頸及對策探析

2024-03-16 11:31紅格爾
關鍵詞:村莊村民管理工作

紅格爾

內蒙古自治區國土空間規劃院 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在美麗鄉村和新農村建設的宏觀背景下,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成為重中之重。提升管理水平,做好農村規劃,將直接影響我國鄉村振興工作的具體實施。我國目前許多農村結構不合理,建設水平低下,導致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受到重重阻礙。為了解決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關部門要實現針對性管理,推動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可持續進行。要有效解決規劃標準不一的問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鼓勵村民積極參與農村規劃和建設工作中,提升整體管理水平。為新農村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我國社會經濟體系的完善和發展。

1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性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是推動農村發展的重要環節,對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村莊規劃的制定與實施、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保護、房屋建設管理、公共設施管理、歷史文化保護等多個方面,其作為提升農村發展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如今構建新農村體系的關鍵環節[1]。

實現農村規劃建設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農村規劃建設管理是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關鍵路徑。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城鄉發展差距逐漸拉大,而實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可以通過科學合理的規劃布局,實現城鄉資源的有效整合,保證城鄉互補,共同發展。同時,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可以引導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緩解城市人口壓力,促進城鄉人口的合理分布。

其次,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維護我國生態環境的穩定性。眾所周知。生態環境管理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重中之重,而農村的生態環境具有多樣性和穩定性特征。通過科學合理地規劃布局,可以有效保護農村的生態環境,避免因盲目開發破壞生態。此外,農村規劃建設管理還能夠引導農民采取環保措施,推廣生態農業、綠色建筑等理念,提升農村生態環境的質量,維護生態環境的穩定性。

再者,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近年來,農村人口流動幅度較大,主要原因就是農民對農村的生活質量滿意度較低。為了追求高水平、高質量的生活,許多農民會選擇涌入城市。而實現村莊的規劃建設管理,需要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優化居住環境等途徑展開工作??梢悦黠@提升村民的生活質量,轉變村民傳統的觀念,使農民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促進農村的高水平發展。

還有傳承歷史文化。我國許多歷史文化都是以村莊為載體,文化也逐漸成了村莊的寶貴財富。通過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可以實現歷史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在規劃管理的過程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并將其融入農村文化建設中。通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并實現歷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歷史文化,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最后,增強社會治理能力。通過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和政策措施,可以引導農民參與到村莊建設和管理工作中,增強他們的自治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村莊規劃建設管理還能推動政府職能的轉變,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加強政府與民眾之間的溝通互動,提高社會治理的效率與水平。

2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瓶頸

2.1 規劃標準不一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的重要舉措。但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規劃標準存在不統一的問題,這會為村莊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不同地區、不同村莊的規劃標準存在差異,導致村莊建設的規范性不足。有些工作人員在開展農村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會按照農村發展的實際情況制定規劃管理計劃,但沒有將不同村莊的規劃建設管理目標設定在同一水平線內,導致村莊之間的發展良莠不齊[2]。還有一些村莊的規劃內容存在較大地差異,甚至相互矛盾,難以實現整體發展。有些地方政府會派遣不同的人員進入到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而有些人員關注的重點內容不同,所以制定的規劃建設計劃的側重點也有所差異。比如:某村莊更關注生態環境的保護,而某村莊則更關注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就會導致兩個村莊的村民對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存在不同的理解。而大部分村民則更注重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這就會導致關注生態環境保護的規劃管理體系不受到村民的認同,后續工作難以有效開展。

2.2 資金投入不足

資金是實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關鍵要素,但有些農村在具體建設管理工作中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一些工作難以展開?;A設施建設是提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許多農村的道路建設滯后,路面質量較差,通行能力較低,給村民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還有一些農村的水利設施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灌溉和排水系統,導致農業生產受阻。部分村莊的電力通信設施不足,電力供應不穩定,通信不暢,影響村民的日常生活和當地的經濟發展。農村作為我國當今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板塊,做好公共服務設施是提升發展水平,改善人居環境的首要路徑。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有些農村的教育設施、醫療設施、文化體育設施等不夠完善,農民的日常生活得不到保障。還有的農村缺乏有效的產業扶植政策,不能引導和支持村民發展特色產業,農民收入得不到增加,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環境治理與保護工作中,資金投入不足,會導致環境污染問題加重,生態問題也得不到有效解決。

2.3 村民參與度低

對于農村而言,實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主要對象不僅是村莊,更是農民,一切工作都需要農民的支持和配合,才能保證工作質量,進一步推動農村的經濟建設與經濟發展。但許多村莊在開展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中,缺乏農民的積極參與,管理者無法準確捕捉農民的需求,導致規劃內容得不到農民的配合。還有一些規劃制定過程不夠透明,農民對規劃制定過程不了解,無法提出意見或建議,也無法保證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針對性[3]。有些農民對村莊的發展漠不關心,自身也沒有對村莊未來發展的規劃和愿景,而對于在農村規劃建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許多農民也沒有足夠的認識,不能主動參與到解決問題之中。一些村莊所制定的建設規劃計劃得不到農民的認可,農民認為決策結果與自身的利益需要不符,自然不愿意積極參與其中。農村開展村莊規劃和建設管理工作會涉及許多信息內容,有些信息應當是公開透明的,才能讓村民對規劃建設有所了解。但一些管理者在工作中過于關注私密性,一些該公開的內容也沒有公開,導致管理者與村民之間的互動溝通極度匱乏,難以捕捉村民的需求,自然無法建設出令農民滿意的村莊。

2.4 建設管理不到位

在開展農村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中,經常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這會為農村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制約和影響。有的管理者在制定規劃建設管理計劃時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沒有充分考慮當地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等因素,導致規劃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還有的村莊規劃制定過程不規范,缺乏必要的論證和審查環節,使得規劃內容存在漏洞和不合理之處。對于農民而言,讓他們滿意的農村規劃建設管理是應當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為主,而對于管理者而言,則要宏觀把控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重點內容,這就會導致不少管理者在制定管理計劃時與村民的想法有出入。有些村莊在建設管理的過程中存在監管不到位的情況,導致工程質量不達標或存在安全隱患。還有一些村莊在完成建設后缺乏有效的后期維護管理,導致設施老化、破損等問題,使得農村規劃建設管理工作形同虛設。

3 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優化策略

3.1 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

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我國當今社會發展的根本政策,實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是確保這一戰略目標達成的重要舉措。在實際開展工作中,要制定科學合理地規劃方案,推動農村的可持續發展。相關人員要做好前期調研工作,了解農村的自然環境、資源條件、社會經濟狀況、人口結構、文化傳統等方面的信息,為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方案提供基礎數據和信息依據[4]。然后,要結合信息內容確定規劃目標,規劃目標要與村莊的發展需求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保證后續規劃建設管理工作方向的準確性。接著,要制定完善的規劃建設管理方案,包括:基礎設施建設,道路、水利、電力、通信等方面;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方面;生態環境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生態旅游等方面;產業發展,農業、旅游業、加工業等方面。完成各項工作后,要保障規劃方案的具體實施,加強組織管理。建立專門的規劃建設管理機構,并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保證規劃方案的順利實施。注重資金保障,尋求政府和有關部門的資金支持。也要關注技術指導和宣傳教育,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規劃方案的實施予以指導,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還要提高村民對規劃方案的認識和理解,增強村民的參與意識和責任感。此外,還要在村莊內部建立監督檢查機制,對規劃方案的實施予以定期檢查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措施加以解決。

3.2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

基礎設施建設是提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舉措,相關部門要結合村莊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明確基礎設施建設的目標和任務。要注重對村莊的道路橋梁建設與維護,為村民出行提供便利條件。還要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基礎設施的日常維護與保養,確保各項基礎設施正常運行。給水排水系統是村莊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的關鍵要素,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過程中要關注給水排水系統,確保系統的正常運行,并為村民提供優質的水資源。在如今科學技術發展的背景下,實現農村電力電信系統的升級與維護,也是保障農民生活生產正常運行的關鍵。相關部門要注重電力電信設施的更新改造,及時升級替換老舊設備,提高供電和通信質量[5]。除此之外,為了維護農村的生態環境,要注重垃圾處理廠環保設施建設,提高垃圾處理的效率與質量。也可在村莊內部建設污水處理池、垃圾回收站等,減少環境污染和資源浪費。對于農民的自住房也要做好規劃建設,提升房屋的質量,要有專門的部門負責檢查農村自住房的安全情況,并做好維護和管理,及時發現和解決存在的問題,保證居民生活的正常及穩定運行。

3.3 關注社區治理和居民參與

開展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受益者是村民,所以村民的意見或建議是提升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關鍵要素。在具體工作中,要加強社區組織建設,關注社區治理和村民參與。發揮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基層組織的作用,提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同時,要加強社區組織的規范化管理和制度建設,保證組織的正常運行。要讓居民參與到決策當中,聽取居民的意見或建議,保障居民的知情權和參與權,可通過座談會、問卷調查等方式,保證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在開展村莊公共空間規劃建設過程中,要注重空間的規劃設計,為村民提供多樣化的公共活動場所,滿足村民的休閑娛樂需求。除此之外,要讓村民參與到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中,先由專業的人員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進行監測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并以紀錄片的方式,讓村民了解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增強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并制定鼓勵政策,對于積極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村民給予一定的獎勵,以此調動居民保護環境的積極性。

3.4 推動智能化管理體系發展

在如今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構建智能化管理體系是提高村莊規劃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路徑。相關部門要建立完善的智能化管理體系,明確各部門人員的職責和權限,建立智能化管理的標準和規范,為高水平的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奠定基礎。在村莊規劃管理中,可利用GIS技術、遙感技術等,提高規劃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實現對村莊詳細空間分析和規劃,為村莊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6]。同時,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物聯網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優化規劃建設管理方案??梢越⒅悄芑芾砥脚_,實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的信息化和數字化,提高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在這個平臺內,各項資源被整合,也能無形之中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在村莊內部的公共設施區域內,要利用智能監控系統,檢查公共設施的使用情況,增強村民保護公共設施的意識。也要在村莊內部安裝智能檢測系統,檢驗自然災害的發生情況,以便相關部門及時開展救援工作,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4 結論

總而言之,在發展新農村的戰略目標下,實現農村的規劃建設管理是提升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水平的關鍵。相關部門要結合村莊的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規劃建設管理工作計劃,充分體現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對農村發展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制定標準統一的規劃建設管理體系,并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管理。也要關注社區治理和居民參與,提高居民對村莊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加強村民對該項工作的配合度。同時,要借助智能化手段,推動智能化管理體系的發展,保證農村的發展水平向城市發展靠攏,為村民提供優質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空間。

猜你喜歡
村莊村民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紅李周年管理工作歷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討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我的小村莊
做好初中班級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
村莊,你好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村莊在哪里
蔣虛村村民為何沒有獲益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