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發展格局下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發展現狀及優化對策研究

2024-03-16 08:38李世維
物流科技 2024年5期
關鍵詞:內蒙古產業鏈物流

李世維

(內蒙古工業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0 引言

現階段國際關系與經濟形勢愈發復雜多變,機遇與挑戰并存,習近平總書記因此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戰略。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提高產業鏈和供應鏈水平,實現生產、分配、消費和流通環節的循環通暢是重要任務[1]。我國物流規模長期位居世界第一,2020 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達到335.2 萬億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 倍。作為承載社會流通功能的產業,物流業在新發展格局中,既是保證循環的基礎骨架,也是聯通國內國際的市場接口[2]。內蒙古自治區要在這種戰略格局轉變中找準產業定位和突破方向,推動產業鏈發展壯大尤為重要。綜上,研究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的發展現狀,針對現階段存在的困境提出相關優化對策,對于提高內蒙古物流產業產業鏈發展水平,加快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積極作用。

1 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發展現狀

1.1 產業鏈上游發展情況

內蒙古物流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基建行業、物流地產行業、物流設施與設備行業以及軟件與信息服務行業。物流基礎設施方面已基本形成內外通暢的綜合運輸網絡?!笆濉保?015—2020)期間,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總額為4 485 億元,至2021 年末運輸線路總長為22.9 萬公里。其中,公路里程21.3 萬公里,鐵路1.4 萬公里。此外,全區12 個盟市總計擁有運輸機場達20個。

物流園區是內蒙古物流地產的主要載體?!笆濉逼陂g,運營和規劃各類物流園區超過70 個,其中內蒙古紅山物流園、集寧現代物流園區、通遼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物流園區為國家級示范物流園。2020 年,內蒙古自治區物流倉儲用地面積為46.14 平方公里,占城市建設用地面積的4.0%,呼和浩特市、包頭市、赤峰市物流倉儲用地面積位居前三。但內蒙古物流地產行業總體落后,滯后于全國發展近4 年[3]。

內蒙古物流設備制造業和物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尚處起步階段。物流設備以分揀、倉儲等基礎設備為主要業務,物流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但產業規模整體較小。

1.2 產業鏈中游發展情況

內蒙古物流產業鏈中游主要指提供服務的物流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21 年內蒙古運輸貨運總量為21.9億噸。其中,鐵路貨運量為79 053 萬噸,同比增長28.4%;公路貨運量為132 847 萬噸,同比增長21.9%;民用航空貨運量為3.6 萬噸,同比增長10.4%??爝f業務進入飛速發展階段,2021 年快遞總件數為26 086 萬件,同比增長33.4%。具體如表1 所示。

表1 內蒙古自治區物流運輸及快遞業務情況統計

1.3 產業鏈下游發展情況

內蒙古物流產業鏈下游主要包括兩個環節,一個是物流服務消費,即農業、制造業、電子商務等關聯行業,另一個環節則是快遞物流包裝的回收。2020 年內蒙古社會物流需求結構中,工業品物流占48.7%,農產品物流占10.2%,進口貨物物流總額占2%,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占0.2%,38.9%屬于其他貨物物流。能源、農畜加工、乳制品等工業品物流是推動內蒙古物流總需求增長的主要力量,帶動鐵路、公路等運輸收入貢獻率高達80%。

內蒙古快遞包裝回收主要以政策文件推進,例如2018 年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中要求企業在營業網點設置標識明確的快遞包裝回收箱,完善循環再利用系統。截至2020 年底,全區郵政快遞網點已實現標準化包裝回收箱全覆蓋,并且不斷向末端網點擴散,三個月內增加216 個包裝廢棄物回收箱[4]。

2 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發展困境

2.1 物流地產市場化程度較低

內蒙古物流產業必將走向專業化、市場化、社會化發展之路[5]。但內蒙古現階段還沒有專業的物流地產企業,普遍情況是傳統房地產企業、基建企業、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電商企業為拓展業務范圍或者實現物流自營等建設物流園區以及配送中心等。較多物流園區建設為事業單位或國有制企業主導,尚未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組織化管理水平較松散,行業內相關標準較少,使得物流產業鏈上游環節核心競爭能力弱,在與區內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時要素吸引力不夠,與外部市場的對接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市場話語權較弱。

2.2 技術創新能力嚴重缺失

物流服務面臨量大價低、人力等成本上升的壓力,因此離不開云計算、大數據、終端識別技術等相關技術的支撐[6]。但內蒙古地區智慧物流發展程度落后,企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較低,不僅消耗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且存在作業錯誤率高的問題[7]。全區也還未建立完善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務平臺,企業自身與區域產業整體的研發能力均較弱。據統計(見表2),內蒙古物流產業發明專利授權數常年位于全國第25~28 位,其中以基礎裝卸搬運類發明專利最多。一方面是由于政府不重視科技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轉化與應用,2020 年內蒙古技術市場成交總額僅占全國的0.13%左右;另一方面則是技術營商環境落后,難以兼容先進地區物流技術和服務理念,缺失促進產業鏈聯動創新的“推手”。

表2 內蒙古物流業發明專利授權數統計 個

2.3 物流產業服務價值層次低

新發展格局下,物流的保障、對沖功能已遠超商品流通功能。從事物流價值鏈前端的非資產型企業盈利能力要強于資產型企業,物流公司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事實[8]。由于內蒙古物流市場集聚了大量中小微型物流企業,缺乏資金、規模、技術等資源,普遍存在初加工粗放、精深加工不夠、服務附加值低等短板。咨詢、物流網絡規劃設計、供應鏈管理等是物流產業鏈現代化發展的關鍵組成部分和高附加值環節,但內蒙古大多數物流企業依然以運輸、裝卸、倉儲等傳統業務為主,運輸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50%以上,市場開發能力嚴重不足,高價值核心環節能力缺失,且同質化服務供應過剩,使得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的“乘數效應”并不顯著。同時,大多數企業精準營銷意識和品牌效應意識薄弱,營銷手段和方式單一且落后,物流市場需求主要依靠自治區內農業、制造業等支柱型產業資源,對地區自身特色的深度挖掘與包裝不夠,使得消費者參與性和體驗性較差,對外品牌影響力較弱。

2.4 需求產業物流觀念相對保守

內蒙古物流發展水平較國內大多省區落后,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更加重視經濟效益,表現為注重生產、忽視儲存和運輸環節[9]。數據表明,2020 年內蒙古物流固定資產投資為794.73 億元,僅為四川省的13.9%。許多制造企業仍不愿將物流業務交給專業化第三方物流公司,使得內蒙古制造業的物流環節成本過高。同時,內蒙古大部分企業依舊停留在資源密集型產業模式上,盡管在短期內能夠使企業獲得可觀的利潤,但在面臨產業結構升級、環境規制壓力時,技術缺失和重資產運行會使企業失去競爭優勢。

3 新發展格局下內蒙古物流產業鏈優化對策

3.1 推動物流地產業完全市場化

首先,應最大限度發揮市場對資源優化的配置作用,突破不同行業、部門和區域壁壘,推動商品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提高政府管理的透明度,實行簡政放權。其次,要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外向型經濟發展,為內蒙古物流地產企業“走出去”提供有利條件,準確把握“雙循環”戰略機遇,依靠物流樞紐城市建設、自由貿易港等開放戰略,互聯互通,取長補短。然后,要加快行業占比較高的城投公司的市場化轉型,突破原本單一的角色定位,切實剝離以往債務提高資產管理效率,加強內部管控體系優化組織治理結構。

3.2 堅持以創新技術驅動產業鏈發展

自治區政府不僅要增加創新投入,更要重視科技成果在實際生產中的轉化與應用,政府多以補貼、減稅、擴展融資等積極方式鼓勵物流企業積極研發、運用創新技術,創造適應先進技術和產能的營商環境,以市場需求推進區域物流整體技術革新。同時可以利用地區煤炭、鋼鐵、化工等產業資源優勢,建立物流產業基地,通過工藝流程創新提高生產和服務效率。

此外,物流企業要增強創新意識,以國企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應發揮領頭作用,積極主動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聯動創新,著力攻克制約產業鏈發展的“難點”技術和顛覆性創新項目;以技術創新為基礎,深入創新文化理念、商業模式和組織流程等方面,實現價值創造和服務創新的最終目標。

3.3 發掘多樣化需求促進物流服務增值

內蒙古物流業要主動順應物流市場愈加細分、顧客要求不斷提升的趨勢,改變以往重運輸、輕管理的發展模式。注重物流業的包裝、咨詢、規劃、管理以及消費等細分領域,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增加商品物流精深加工,增加服務附加值;引入多元化投資主體,實現多領域資源拓展;引進智能化技術,逐步從物流提供商向物流整合商與供應鏈服務商轉變。通過高度的信息化和先進技術的融入形成最大的利潤增長與最小的成本控制,并附以優質化、個性化的服務與靈活的銷售模式實現價值鏈后端的高增加值環節。

3.4 鼓勵下游企業選擇物流外包行為

內蒙古政府應鼓勵需求企業轉變傳統觀點,將注意力集中在企業核心競爭上,以戰略性眼光和思維看待物流外包行為,維持物流供應商持續穩定的發展,達到供需雙贏的局面。供需雙方相互信任和忠誠以及履行承諾是建立良好的外包合作關系的關鍵要素??赏ㄟ^推進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改變傳統信息傳遞和協作方式,增加需求企業與物流供應商的交流與溝通,讓物流企業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同時,要建立統一的物流行業標準,提供優質的物流服務,使下游企業與物流業形成良好、穩定的合作伙伴關系。

4 結論

構建暢通、穩定的物流產業鏈是實現我國“雙循環”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內蒙古地區融入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路徑,但目前仍存在市場化程度低、技術創新能力缺失、服務價值層次低,物流觀念保守等問題,未形成穩定、高效的產業鏈條。因此如何有效地兼顧物流產業鏈各環節主體利益的同時,根據內蒙古物流產業鏈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建議是當前研究的重點。本文認為內蒙古政府與企業應聯合推動物流地產業完全市場化,堅持以創新技術驅動產業鏈發展,發掘多樣化需求促進物流服務增值。

猜你喜歡
內蒙古產業鏈物流
“饸饹面”形成產業鏈
在內蒙古,奶有一百種吃法
這是美麗的內蒙古
本刊重點關注的物流展會
產業鏈條“鏈” 著增收鏈條
“智”造更長物流生態鏈
可愛的內蒙古
企業該怎么選擇物流
產業鏈春之奏鳴
愛在內蒙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