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事又新
——《銅鏡已邈》創作談 評論

2024-03-18 20:42
廣西文學 2024年2期
關鍵詞:潮劇叔公世事

鄞 珊

銅鏡一文初稿完成于十五年前。在這樣快節奏的年代,它有點不合時宜,就如壓在箱底的細軟,每隔一段時間,我會拿出來端詳、打磨,時間在它這里很慢。

潮劇《荔鏡記》,從歷史深處迎向我,攘接了我的童年。主角陳三和五娘蹚過了多少流年?多少人的人生被他們的故事穿過?

未曾被城市一體化的粵東小鎮,是我們生長的根。我每每自豪地說:我們是有根的。佇立于童年里的原生態故鄉是我們的根;榕樹、小溪是我們的根;潮曲、潮劇是我們的根,陳三、五娘也是……那些印在出生地上,在你未出生之前就存在的聲音、香味和藤蔓,都是我們的根。

文章原名《銅鏡荔枝》,即是戲曲中陳三和五娘定情的荔枝,敲開戲劇情節門扉的銅鏡。這些青衣花旦的唱腔,印在我們靈魂里,如血液汩汩流動。

潮劇這個在國內并不被人熟知的小劇種,卻是飲譽東南亞的地方劇種,它輝煌的時候,就如宋詞璀璨。它與我們的祖先、與我們伴隨,讓我最終走向了它的內里。我一路寫著潮劇,一路蹚著世事而行。聽著潮劇,潮劇也隨著我的見識而不斷被打開。

戲如人生,人生如戲,只有等自己飽經風霜、歷經世故,才能體悟戲曲的精妙?,F實、世事,不斷地灌進劇本,沖刷,讓我一遍遍重新審視:故土、劇本、情節。世事有時如一個圓,我們走著走著,就走到它的對面——我們曾經“對立”的那一面,我們已經不覺立于那里。

小時候并不那么喜歡潮劇,那是別無選擇的“灌輸”,小播音替代了時鐘,準時響準時結束,而潮劇是播音里唯一有趣的娛樂內容。我成長后的人生寫作,從此卻隔三岔五與之交錯。想來根脈在大地底下,看不到的地方,它們在泥土里盤根錯節,總有不期然的出土。而后來因著欄目“跨界”之需,與五娘的扮演者——著名潮劇表演藝術家姚璇秋先生約稿,讓我唏噓,頗有隔世恍惚之感。

恍惚的還有諸多若隱若現的古玩,比如瓷器、硯臺和銅鏡……叔公收藏瓷器,汝窯、鈞窯,連同叔公鐵青的臉色,在我仰望的眼光中,漸漸邈遠。而經年漸長,卻如電影鏡頭又突然拉近。某一天,一輩子單身的叔公腦子突然倒灌,把家里珍藏的鳳尾瓶、觀音尊、日月罐、梅瓶等東西,整了十幾筐,全部投進奔騰的溪流中。那一刻,兩岸圍了密密麻麻的人群,每一件瓷器沉入水面,不僅激起溪面的水花,更引來兩岸人們驚叫的聲音……

這是我在寫《銅鏡已邈》的器物鋪墊。雖然我以當下收藏家的展廳器物進入全文,可是我靈魂的底色,卻在那一溪帶水的家匯街上,在我們家兩層木質的鋪面里。那里安放著叔公、老嫲的魂靈,和青花的顏色、酸枝長椅里鑲嵌的閃亮扇貝。

自然,還有潮劇的長音。這是滋生出銅鏡一文的土壤。

愛情一直是戲曲和文學作品表現的題材,“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同一部作品,每個年齡段的解讀完全不同,只有自己在人世的經歷足了,才能讀懂作者的真意。就像這部潮劇經典,陳三、五娘的愛情故事,轟轟烈烈的愛情,結局最終落進了世俗里——不是“俗套”,而是“世俗”。這樣的愛情故事,現在幾乎每天都在上演,現代的愛情故事更加波濤洶涌、跌宕起伏。人間感情的演繹,比潮劇更加精彩、險象環生。

愛情,究竟是什么?我不曾在文章里問,可是,我把它深藏在文章里叩問。這問題與我等一眾俗人有關:俗世中,愛情最終流于親情,流于道義和善良。

我們的根和期望中的愛情,就在一代代的傳唱中,像那些沉溺于溪流中的瓷器一樣,在溪水的沖刷中,當偶然被后人打撈起來,發現它,愈發顯得透亮。

猜你喜歡
潮劇叔公世事
潮劇在東南亞的傳播現狀及研究啟示
新媒體時代潮劇網絡傳播現狀及對策研究
姚璇秋:潮水不盡 潮聲不息
基于中國知網文獻統計的潮劇研究梳理與分析
無 題(1)
尊嚴
何冀平 世事本是大戲一場
尊嚴
世事無常
叔公的情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