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X”證書制度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建設研究

2024-03-18 15:55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證書實訓

賴 欣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湖南 長沙 410000

2019 年4 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在院校實施“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方案》,部署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簡稱“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作為深化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舉措,“1+X”證書制度強調教育者在授予學位證書之外,還要引導學生根據技術技能儲備與職業規劃,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并通過對應的考核,獲取具有產業價值的職業技能證書。對高等職業院校而言,落實執行“1+X 證書”制度意味著要進一步以學生為中心、以就業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途徑,全面提升被培養者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發展力。其中,專業教學標準作為教學開展的基礎,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更要銜接融合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隊伍、教學資源等內容進行修訂優化,提升人才培養的有效性與針對性。

一、“1+X”證書制度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的建設要求

(一)總體規劃應圍繞產業發展

施行“1+X”證書制度的本質,在于通過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的互聯互通,保證職業教育真正貼近社會需求和產業發展,推動被培養者具備并提升職業價值?;诖?,高職專業教學標準在“1+X”證書制度下進行建設時,需從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課程設置等多個角度入手,從總體規劃開始提高職業適配性。

在培養目標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應根據對接產業領域的職業要求、行業痛點和發展趨勢進行動態更新和重新匹配,以增強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和前瞻性。在培養規格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應以行業意見為參考,由學生職業出口所覆蓋的從業范圍、工作內容、知識儲備、技能要求出發,結合對應職業技能證書的要求設定內容,保證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相契合。在課程設置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以平衡學術學習和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對公共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進行協調整合,實現課程體系設置與證書等級設置相結合、專業課程內容與證書培訓內容相融合[1]。

(二)教學開展應保證實踐價值

作為一種與社會經濟發展關系最緊、聯系最深的教育類型,職業教育必須緊跟技術創新、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步伐,堅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诖?,在“1+X”證書制度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主動對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對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教學內容和實踐性教學環節進行改進,幫助學生實現職業技能的強化和拓展。

在專業核心課程主要教學內容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根據對應職業領域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要求,有針對性地對所涉學科知識內容、技術技能內容、價值觀念內容進行重新整合,提高教學與生產的關聯性。在實踐性教學環節上,高職專業教學標準不僅要按照具體的職業標準、行業標準和崗位規范,更新實訓實操內容,更要根據職業技能證書的等級階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分階段進行實踐設計[2]。

(三)教學設施應進行持續完善

在“1+X”證書制度下,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想與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同步契合,為教學實施各要素實時注入產業因子是建設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學活動的正常開展離不開教學設施的支持,高職專業教學標準必須布局在前、創新在先,通過科學合理的教學設施配備保證人才培養質量。

在校內實訓室方面,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堅持與時俱進,緊隨產業轉型、順應發展趨勢,對校內實訓室的類別、功能、軟硬件設備進行更新升級。在校外實訓基地方面,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根據職業技能證書特征調整實訓活動、規劃實訓進程,及時創設真實反映行業一線用工要求的實訓情境。在學生實習基地方面,高職專業教學標準要銜接職業技能證書對口企業,引入擅長不同職業技能證書內容的行業專家、技術精英、業務骨干,在打造高質量實習指導教師團隊的同時,基于當前行業標準與實踐特征,校企聯動設立實習崗位、開展實習管理、提供實習保障。在支持信息化教學方面,高職專業教學標準除了要調配行企資源共同開發信息化教學資源之外,還應體現數字化、智能化、信息化趨勢,將移動互聯、虛擬現實、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應用進信息化教學。

二、“1+X”證書制度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建設現有問題

(一)頂層設計未能反映產業特征

當前,根據“1+X”證書制度要求,部分地區的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已經引入了新媒體運營、新媒體編輯、新媒體技術等方面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并希冀通過構建“崗證課”融通的實踐教學體系,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同步。但這些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在對接“1+X”證書制度時,仍局限于完成某些具體技能或特定技術的培訓考核,本質上只是對新聞行業“策、采、編、審、發”的傳統工作流程進行不觸及性質變化的添補[3]。

與之相對的,則是現實中的新聞采編工作正發生著根本性嬗變。特別是隨著媒體深度融合下“新聞+”概念的出現,一個合格的新聞采編與制作崗位從業人員在新聞制播者之外,還需扮演好媒體運營者、內容推廣者、輿情管控者等多重身份。這意味著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在基于“1+X”證書制度進行構建和更新時,需以職業等級證書為切口,總結分析融媒體形勢下新聞傳播的業態特征與演進規律,按照產業鏈運行機制分解教學要素、重建教學體系,真正做到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

(二)實踐教學未能產出有效結果

隨著媒體融合程度加深與全媒體傳播的興起,新聞工作實踐屬性強、技術運用多、對接范圍廣、迭代頻率高等特征日益凸顯。在此趨勢下,為保證所培養人才具備足夠的職業競爭力,教育者除了對學生完成知識傳授,還需更加注重進行充分的實踐鍛煉。然而,就實際效果來看,現有的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雖然體現了“1+X”證書制度中對于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要求,但其實踐教學安排還存在時效性不高、針對性不夠、體系性不強等問題。

在時效性問題上,盡管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在實踐教學中已經加入了不少新媒體元素,可總體思維還是立足于傳統的圖文與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布置實踐任務,游離于行業發展與真實崗位需求之外。在針對性問題上,大部分實踐內容僅僅對應了理論知識,既沒有與引進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形成有效協同,也沒有按照學生可能的就業崗位進行對應強化,導致了實踐教學產業價值的缺失。體系性不強則體現在實踐活動開展的“各自為戰”,其不僅沒有按照傳媒產業鏈運作特征進行整體布局,也沒有切合學科交叉的傳媒行業現狀進行系統延伸。

(三)師資隊伍未能滿足行企要求

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持續推進,要求新聞工作者在同時具備文字組織、影視攝制、創意策劃、宣傳推廣、數據分析、媒介管理等能力之外,還要具備全局觀念和前瞻思維,能跨學科、跨產業、跨領域創造新聞傳播增量價值。合格的人才來源于合格的老師,但就現狀而言,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尚缺乏對新業態的敏銳感知與主動適應,總結而言存在三方面的不足。

首先是現實貼合度不足。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在涉及師資構成時,仍然是基于傳統新聞業的業務分工和運作流程進行人員配置和考評管理,導致了教學團隊的課程認知與行業現實相矛盾、教學開展與崗位需求相脫節。其次是實踐效用性不足。雖然專業教學標準對組織教師團隊參與行業實踐進行了計劃安排,但其中仍存在著形式化、表面化的問題,無論是實踐的指向性還是系統性都需加強。最后是企業參與度不足。要建設一支兼具過硬的理論功底和實踐技能,又領會“1+X”證書制度價值意蘊、掌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方法的師資隊伍,僅靠院校方是無法完成的。但大部分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還是單方面將企業視為“教學安排承接者”,僅僅滿足于教學團隊中企業人員“有沒有”或“夠不夠”,并沒有完全體現校企共建師資隊伍,企業的育人主體地位也未能得到確立和尊重[4]。

三、“1+X”證書制度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優化路徑

(一)同步行業發展,優化課程設置

媒體深度融合和全媒體傳播的發展,讓新聞工作在制播新聞內容之外,還承載著打造傳媒矩陣、運營用戶及社會資源的重任。職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企業、產業、區域、社會真正需要的人才,以“1+X”證書制度的施行為契機,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需要積極銜接職業能力標準與行業運行規范,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

在課程結構上,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要基于我國傳媒行業所呈現出的學科交叉、傳播協同、效應疊加等特點,打破專業壁壘,站在產業生態的高度對專業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拓展課程以及相關實踐性教學環節進行重構,搭建出重基礎、有層次、跨學科的課程結構。在課程內容上,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要融入職業技能證書進行動態調整。一方面,要整合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新技術類內容;另一方面,要依據流量變現、社群經濟、平臺再造等產業趨勢,增加運營類內容。在實踐教學上,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則要根據職業技能證書進行彈性化編制,尤其是在實操實訓計劃方面,更要緊隨新業態、新趨勢進行科學設定與因材施教,提高人才的職業競爭力。

(二)對接技能證書,優化實訓設計

全媒體時代傳媒產業的發展進步要求新聞工作者除了產出內容,還要能統一整合技術、渠道、終端、用戶、營銷等行業要素,打造全新傳媒矩陣、打通多產業運營鏈條。這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儲備和職業素養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課內外實訓,方能摸清產業規律、弄懂工作標準、掌握技術技能。

因此,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要以“1+X”證書標準為導向,以產教融合為主線,對實訓設計進行優化:在調整實訓內容方面,要通過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明確“1+X”證書背景下新聞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對照新模式、新技術、新崗位,將專業實訓與證書考核對接,由“實訓學科所涉”轉化為“實訓行業所需”;在豐富實訓情境方面,要根據職業技能證書等級,分層次、分步驟引入真實產業項目、銜接真實工作流程,讓學生在遞進式的實訓情境中逐步解決自身問題、確定就業方向、掌握職業技能;在更新實訓資源方面,要按照職業技能證書作用范圍和等級分布對接相應行業領軍企業,更新并適配與當下產業特征相符的實訓資源,最大限度將企業資源優勢轉化為人才培養優勢[5]。

(三)升級教學團隊,優化師資隊伍

培養優秀從業者的前提是首先要有優秀的教育者。在“1+X”證書制度背景下,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進行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接,不僅是為了調整人才培養方向,更是為了有目的性地開展教學團隊建設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專業社會價值。

為達成這一目標,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的師資隊伍優化可從三個方面展開:一是優化隊伍學科結構。在全媒體時代,新聞傳播工作越來越青睞多學科交叉復合型人才。這意味著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要以職業技能證書為參考,對專任教師的學科結構加以調整,尤其注意提高市場運營、文化創意、新媒體技術等專業背景的教師比例。二是優化“雙證”教師組成。師資隊伍建設不應只滿足于“雙證”教師比例達標,而應參照所引入職業技能等級標準,對教師團隊進行篩選和重整。三是優化兼職教師效能。新聞采編與制作專業教學標準,要根據職業技能證書及其輻射產業動向,擇優選擇兼職教師并激發其在校企協同育人中的主體性和積極性,真正形成分工明確、各盡其用、配合到位、利益聯結的高水平教學團隊。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證書實訓
WJCI 收錄證書
CSCD收錄證書
收錄證書
大英縣職業技能培訓調研
基于CDIO理念的數控實訓教學改革與實踐
太倉市服裝定制職業技能競賽舉行
收錄證書
電工電子實訓教學改革與創新
努力開創職業技能培訓的新局面
微課在數控實訓課中的應用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