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全育人:“五進五精”育人模式下高職院校輔導員的履職路徑

2024-03-18 15:55徐扶搖
山西青年 2024年2期
關鍵詞:貧困生宿舍輔導員

徐扶搖

江蘇旅游職業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0

一、“五進五精”“三全育人”模式的基本內容

“五進五精”模式是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對于“三全育人”進行的探索與實踐,初步得出的全新育人模式。

“五進”分別指育人工作進班級、進課堂、進宿舍、進活動、進網絡?!斑M班級”重點在于參與班級學生座談會,學生家長會、用人單位交流會、學生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座談會;“進課堂”重點在于進入專業課堂、思政課堂、班會課堂;“進宿舍”重點在于指導重點樓層和重點宿舍衛生、宿舍文化建設、文明宿舍創建以及開展宿舍活動文化;“進活動”重點在于深入社團、技能競賽、社會調查實踐活動、學校重大活動;“進網絡”重點在于清楚學生所思所想、網絡生活方式、網上思想政治工作。

“五精”是指:精心調研,確定育人對象,細化問題,有針對性地落實到班級、學生、宿舍和活動;精確定位,確立育人導向,定期召開相關學生工作會議,提供工作靶向定位,精準找到育人工作著力點;精準任務,明確育人項目,育人聯系指導工作任務落實到人,崗位分明,任務清晰;精心組織,提高育人實效,挖掘典型育人事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精細考核,落實聯指責任,[1]江蘇旅游職業學院率先將育人課時納入績效考核工作量,明確育人工作責任底線。

二、“五進五精”育人理念下輔導員的履職路徑

作為高校構建“三全育人”機制的骨干力量,推進“五進五精”新模式,輔導員隊伍要自覺對照“五進五精”中的職能定位,全面提升完善自身的履職能力。

(一)立足一個中心點

輔導員的“九大工作職責”中就有明確闡述,輔導員的工作主要圍繞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工作開展,其中又將工作細化為獎助學貸的評定、黨團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入學教育、畢業教育、學生就業與職業生涯規劃等等。但是無論輔導員的工作有多么的繁復,其工作中心也要始終立足一個中心點——立德樹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作為高校輔導員,更需要我們緊抓學生思想政治課教育,落實“五進五精”育人模式中“進課堂”環節,特別是進入思政課堂。充分發揮輔導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在與時代同行的基礎上不斷發掘緊扣時代脈搏、與時俱進的思政課題,進入課堂講好中國故事,[2]為傳統的思政課堂注入全新的血液。

(二)堅守兩個工作底線

輔導員需要堅守工作中的兩個底線,即學生安全和公平公正。高發的人身財產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網絡安全、心理安全等學生安全問題是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這迫切要求高校輔導員老師落實“五進五精”育人模式下的“進宿舍”“進班級”要求,深入走訪學生宿舍,了解學生當下生活,將宿舍區一些可能常見的危險因素,如冬季宿舍大功率電器、其他消防安全隱患,以及宿舍學生突發食品安全危機等事件,及時排查,及時發現,防患于未然。此外,輔導員老師還應履行“五進五精”中“精準定位”,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精準定位學生思想動態,掌握有潛在心理問題學生的相關信息,為有心理問題困擾的學生提供心理疏導。[3]

作為和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輔導員,要求其做到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地看待每一名學生。輔導員九大職責中就有“獎助學貸”工作,落實“五進五精”模式中“進班級”“進宿舍”要求,在班級和生活中向每一位學生宣傳學校的資助政策以及獎懲事項,將資助條件和名額明確,力求將獎助貸政策覆蓋每一名學生。將學校的資助惠及每一名真正需要幫助的學生,守住公平公正底線,爭做“四有”好教師。

(三)團結三支工作隊伍

高校學生的思政工作絕不是僅憑輔導員一己之力可以做出色的,想要學校師生共畫思政“同心圓”,即需要我們輔導員隊伍團結所有可以團結的力量,努力扮演好育人紐帶的角色,協同高校各部門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第一,團結學校班主任老師隊伍。高校的班主任老師可以說是和輔導員關系最緊密的工作隊伍了。如此微妙的工作關系更加促使輔導員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團結聯系班主任老師,得到相關學生學習生活的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提升輔導員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第二,團結學生干部隊伍。高校學生干部區別于其他普通學生,具有干部和學生的雙重身份,用好大批學生骨干力量也是當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重點。落實“五進五精”中進班級工作,做好與學生干部積極交流聯系的座談會,以“朋輩”角色與青年學子交流。第三,團結黨員和先進個人隊伍,這里說的黨員既包括教師也包括學生。黨員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靈魂人物,他們在教書育人的職業中更能履行愛崗敬業、修德修身的職責。因此,需要輔導員隊伍尊敬、團結黨員教師隊伍,找出育人環節中的薄弱點和問題。黨員教師聯系指導相關學生,以身作則、率先垂范,真正發揮“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用,以黨先進的思想引導學生、用高尚的德行感化學生,用大方的儀表影響學生。學生黨員和先進個人都是大學生群體中的骨干和先進力量。[4]輔導員需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先進個人事跡的宣講,用好“朋輩”力量,使大學生的先進事跡和共產黨員的政治素養在大學校園中廣為流傳。

(四)緊抓四個工作著力點

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輔導員的工作龐雜、重要,更需要高校輔導員找準學生工作中的著力點,具體矛盾具體解決,重點問題重點突破。這樣,才能在冗雜的工作中避免亂麻無序狀態,提高工作效率。

第一個著力點是學生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2018 年6 月,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在高校實施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的意見》要求,高校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校內外第二課堂教育實踐資源的互聯互通互補,從而推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落實“五進五精”育人模式中的“進網絡”環節,積極開展網上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用好“兩微一端”。當然有關網絡安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輔導員老師在堅守網絡思政這一教育陣地的同時,還要為學生創造一片風清氣正的網絡凈土,加強學生網絡素養教育,鼓勵學生在網絡中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對于網絡中存在的輿論更要及時給予正確的引導。

學生從入學開始,再到畢業季順利畢業就業,期間經歷的這一串連貫流程是此外三項著力點工作,即學生的入學教育、學風建設、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指導。[5]

入學階段是高校新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和適應高校學習生活的起步環節、關鍵節點。輔導員老師落實好進班級、進宿舍、進活動工作,進班做好學生安全、校規校紀以及學風教育的宣傳和解讀,進宿舍建設寢室文化、構建寢室友愛互助和諧氛圍,進活動配合學校組織好新生軍事訓練、開學典禮、迎新晚會等活動。

高校的目的就是在于培育人才,為國家源源不斷輸送人才,因此各高校的學風建設便成為學校培育人才的基礎。作為高校輔導員在學生入學初期,進班級開展大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學習,尤其是強調考試紀律和學術道德的重要性,培養學生誠實守信的品質;進活動聯系邀請教務、學籍管理老師,組織學生開展有關學習紀律、學籍管理、圖書館使用等方面的專題講座;組織學生到各教研室、實訓室參觀,請院系教授與學生座談,向學生系統介紹專業發展前景,以激發新生學習的動力。

高校畢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創業教育,也是輔導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高校學生適應社會的需要。對此,需要高校輔導員落實進課堂、進班級任務,在畢業生班級中加強相關國家就業政策的宣傳和解讀,進課堂將就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貫穿大學生學習生涯始終;并加強畢業生就業觀念教育,引導學生擺正就業心態,腳踏實地,避免眼高手低等現象;加強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鼓勵學生以創業帶動就業。造成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還有高校層面的,比如高校擴招導致的學生人數增多、專業與課程設置與就業市場需求脫節等。這要求輔導員老師進活動,深化校企合作,組織高校學生在校期間投身實習單位實踐,鼓勵學生參加各類職業能力大賽,磨煉技能,積極組織校園文化、社團活動模擬校園面試校園招聘等。此外,落實“精準定位”任務,提升就業指導服務質量,著力加大對就業困難學生的幫扶和關愛力度,對畢業生就業效果進行持續跟蹤,總結有益經驗。

(五)關注五種類型學生

當前,高校新生以“00 后”為主體。有研究表明“00 后”大學生具有獨立性與依賴性并存,人際交往能力差,心理脆弱,抗挫折抗壓能力弱等特點,由此高校容易存在心理問題學生;由于“00 后”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故而成長階段的受關注程度極高,自我意識十分強烈,因此高校也會普遍存在個性生;仍有相當比例的“00 后”大學生存在價值導向及價值選擇被動,需要轉向網絡尋求慰藉和心理平衡,所以高校也會存在不少學習困難學生。因此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需要特別關注這三類特殊類型學生。

對于心理問題學生,輔導員要積極進班級、進課堂、進活動,在大學生群體中廣泛開展心理問題篩查工作,建立大學生心理檔案;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宣傳活動,例如進班開設相關課程,開設有針對性的主題講座和工作坊。對于個性生和學習困難學生,需要輔導員利用好“五進五精”育人模式中的“精準任務”環節,團結好黨員隊伍,結對黨員教師聯系指導一名重點學生,為成績不佳的學生和個性生提供點對點、靶向幫扶服務。組建一支優秀的學生黨員、學生干部隊伍,建立學習小組,進行黨員“一對一”的學習幫扶。鼓勵學生進活動、進社團,以豐富多元的校園文化、生動活潑的社團活動吸引學生走出網絡。

除了心理問題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和個性生之外,還有兩大類學生需要輔導員老師特殊關注,分別是貧困生和少數民族學生。貧困生群體在高校學生群體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這類學生也呈兩極分化趨勢。一部分學生因為家庭經濟貧困,學習刻苦,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而另一類貧困生因為貧富差距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影響,例如有的貧困生進入高校后,同學間貧富落差比較大從而產生了一定的自卑心理,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也不愿意加入學校組織的校園活動。這也就要求高校輔導員老師進入班級課堂,向學生傳遞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堅決抵制拜金主義,同時對學生加強艱苦奮斗精神的教育。全面公平、公正、公開做好貧困生的資助工作,建立好貧困生檔案,讓貧困學生切實感受到資助育人的溫暖。落實“進活動”工作任務,將助困與育人相結合,做好“扶智”與“扶志”工作,發掘貧困生中的育人典型事跡,開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動,挖掘勤工助學育人功能,鼓勵貧困生投身社會實踐。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不斷優化以及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的推進,高校中少數民族學生數量愈加增多。對少數民族學生,需要輔導員進課堂進班級對其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黨教育、愛社會主義教育,不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此外,團結“精準任務”中老黨員教師隊伍,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群體聯系指導一個重點宿舍、重點班級。[6]充分發揮好少數民族學生干部骨干力量,為少數民族學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臺,吸納優秀少數民族學生入黨,利用好先進的少數民族學生隊伍,對其他學習生活有困難的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一幫一”的扶助活動,鼓勵他們在服務他人、幫助他們的過程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增強少數民族學生的滿足感、自豪感,帶動身邊其他少數民族學生共同進步,共同發展。

猜你喜歡
貧困生宿舍輔導員
熱得快炸了
1+1我們這樣學隊章:我們的輔導員
學校到底是誰的
作品四
好輔導員這樣煉成
一個都跑不掉
“貧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十年籌資千萬元 資助八千貧困生
結對"百千萬"情暖貧困生
克力朩傾心捐助貧困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