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山區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格局研究
——以云南省鎮沅縣為例

2024-03-18 08:20潘卓廖和平劉愿理朱琳
關鍵詞:村域冷點熱點

潘卓,廖和平,劉愿理,朱琳

1.西南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重慶 400715;2.西南大學 精準扶貧與區域發展評估研究中心,重慶 400715;3.重慶工商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重慶 400067;4.西南大學 國家治理學院,重慶 400715

鄉村衰落是一個全球性焦點問題,但“鄉村衰落”的世界趨勢與“鄉村振興”的中國戰略選擇形成了鮮明對比[1].中國在消除絕對貧困、治理相對貧困、轉型鄉村振興的減貧政策接續升級進程中,伴隨著各種動力要素持續投入,鄉村地域經歷了一系列多元復雜的演化發展過程,從貧困地理學和發展地理學視角科學地識別并刻畫減貧過程中鄉村地域的時空演化特征,對推動區域可持續減貧和鄉村振興轉型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2-4].

國內外學者圍繞貧困地理學與空間貧困相關問題開展了一系列深入研究,以空間貧困陷阱的研究為支撐,貧困地理學研究經歷了“現象總結—理論假設—概念界定—驗證識別—作用機制”的理論架構過程[5-7].通過對貧困內涵的多維論證,構建了不同視域下多維空間貧困識別與評價體系[8-14],同時對貧困空間依賴性、時空分異性及成因等進行了系統探究,并在區域減貧評估及農村政策制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5-16].貧困地理學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理論框架、技術體系和應用路徑,但在貧困地域演化過程量化表征、貧困演化機理探析、貧困時空交互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仍然較為薄弱.鄉村地理學研究經歷了從靜態單維空間到動態多維空間的轉變過程.近年來,國內學者以“三生空間”理論為基礎,以“要素—結構—功能”作為鄉村重構的理論框架,尤其是逐步聚焦鄉村地域系統理論與分析方法研究,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參考和技術路徑[17-21].貧困地域系統作為貧困地區鄉村地域系統的一種特殊類型,相關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22-23],未來的研究應重點通過“人—地—業”要素時空耦合關系,表征貧困地域格局及時空演化過程、貧困地域演化機理及調控策略等.本文以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格局研究為主題,以“可持續穩定脫貧壓力”與“鄉村振興動力供給”時空矛盾突出的西南山區典型脫貧縣域為研究對象,在進一步挖掘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理論內涵的基礎上,構建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格局演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和測度方法,開展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格局分析,以期進一步拓展鄉村地域系統理論研究外延,豐富貧困地理學和鄉村地理學研究內容,為脫貧地區可持續減貧評估監測和鄉村振興轉型發展提供地理學分析研判方法.

1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理論探析

1.1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內涵挖掘

貧困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貧困地域系統”,也是人地關系在貧困地域的具體表現形式[23].根據地域類型分類,貧困地域系統可劃分為“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城鎮貧困地域系統”“城鄉交錯貧困地域系統”3種類型.國內學者率先將貧困地域系統定義為:在特定貧困地域內,由地理區位、生態環境、資源稟賦、經濟水平、社會福利等要素相互作用構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和結構的復雜系統.將貧困地域系統分解為3個子系統,即根據人地關系地域系統中的“人”“地”“業”要素因子,劃分為以“人”為核心要素的社會子系統,以“地”為核心要素的環境子系統,以“業”為核心要素的經濟子系統[9].在系統科學理論、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理論、空間貧困和多維貧困理論、鄉村地域系統理論等基礎理論的指導下,本文將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概念初步界定為:在特定時空范圍的鄉村地域,由“人”“地”“業”要素構成的系統內部存在不同程度的維度剝奪或耦合關系失調,導致區域內部各類資本要素供給不足、結構低效或動力失調,在自然、社會和經濟方面處于絕對或相對貧困狀態的鄉村地域系統.

1.2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多維結構

根據上述對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的內涵挖掘和基本概念界定,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多維結構可被表征為“人”“地”“業”3類核心要素所衍生的關聯子系統及多維結構.“人”“地”“業”分別衍生對應人口子系統、土地子系統和產業子系統.3個子系統互相關聯、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共同影響區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方向、進程和狀態.

1) 以“人”為核心要素的人口子系統,表征了貧困地區因自然資源環境不足以支撐人口高質量發展,或因社會資源、公共政策等供給不足,導致個體社會福利缺失,反映了貧困與社會資源及福利供給之間的關系,并直接反映區域社會貧困演化狀態.

2) 以“地”為核心要素的土地子系統,表征了貧困地區在地理區位、資源稟賦、生態環境等方面的劣勢,反映了貧困與自然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并直接反映區域自然貧困程度,同時也是區域社會貧困和經濟貧困的根本原因.

3) 以“業”為核心要素的產業子系統,表征了鄉村貧困地域在產業基礎、產業結構、產業發展、要素流通、市場開發潛力等方面的不足,主要反映貧困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并直接反映區域經濟貧困程度.

“人—地—業”各子系統按照“基底—支撐—潛力”的遞進式邏輯,進一步解構為:人力資源本底、人力資源保障、人力資源開發、土地資源本底、土地生態承載、土地功能開發、產業空間區位、產業收益保障、產業發展潛力共9個維度(圖1).

圖1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多維結構框架

2 研究方法

2.1 構建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是開展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研究的重要基礎.本文以目標性與代表性、科學性與簡明性、時效性與地域性、可量化與可獲取為評價指標遴選原則,參照近年來有關人地關系地域系統、貧困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鄉村地理學、人口地理學等相關研究中的評價指標設置,結合研究區實地調查可獲取統計數據或已有的相關數據產品,按照人口、土地、產業3個子系統的多維結構和“基底—支撐—潛力”遞進式邏輯,每個維度選取不少于20個候選指標,共計選取66項候選指標構成了評價指標候選集合,采用極差法對評價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

1) 人口子系統評價指標候選集.人力資源本底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人口數量規模和機構特征的基底型指標; 人力資源保障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人口發展狀態和基本保障水平的支撐型指標; 人力資源開發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人力資源開發前景和轉型動力的潛力型指標.

2) 土地子系統評價指標候選集.土地資源本底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土地資源特征和土地利用狀態的基底型指標; 土地生態承載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土地對生態環境承載作用及能夠產出生態資產價值的支撐型指標; 土地功能開發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土地多功能價值和轉型開發利用前景的潛力型指標.

3) 產業子系統評價指標候選集.產業空間區位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經濟貧困地理特征的基底型指標; 產業收益保障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產業發展狀態和產業發展優勢的支撐型指標; 產業發展潛力維度主要遴選了能夠體現村域產業發展韌性和轉型潛力的指標.

本文綜合運用“變異系數分析(CV)+方差膨脹系數(VIF)”復合方法,去除部分共線性指向指標和貢獻度相對不足的指標,最后遴選保留了31項評價指標,通過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賦權方法測算得到各項評價指標權重,進而構建了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表1).

表1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2.2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測度方法

為科學表征鄉村貧困地域系統“人—地—業”演化狀態,本文基于發展地理學視角,參考運用生計多邊形法測度鄉村貧困地域系統多維發展指數[24-25],測度過程考量了不同維度指標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作用.按照人力資源本底、人力資源保障、人力資源開發、土地資源本底、土地生態承載、土地功能開發、產業空間區位、產業收益保障、產業發展潛力共9個方面及相應評價指標,構建“加權生計多邊形”鄉村貧困地域多維發展指數測度模型,并結合本文評價指標維度分解情況,運用生計9邊形模型測度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圖2).

圖2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9邊形模型示意圖

O為原點,其中原點O與各頂點間的直線為評價維度,原點O與各頂點方向直線實測線段長度(O-HB,O-HS,O-HD……O-IE)為該子維度得分,O-HB,O-HS,O-HD……O-IE分別以A,B,C……I表示,任意兩個子維度之間夾角為α(α=360°/9),則9邊形“A-I”的面積即可被定義為某區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在9個維度中,因排序組合方式不同,導致其面積計算結果也不同.因此,本文采用全排序法取9個維度得分兩兩相乘后的加總值,作為某區域鄉村貧困地域演化發展指數.全排序多邊形測度模型符合鄉村貧困地域的系統化和復雜性特征.計算公式為:

(1)

(2)

式(1)、式(2)中,MRPIp為某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A為人力資源本底維度演化發展指數得分;w為某評價指標權重;y為評價指標標準化值;B-I維度演化發展指數得分測度方法同上.

2.3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狀態時空格局分析方法

2.3.1 冷熱點(Getis-Ord Gi)時空演化靜態描述性統計分析

冷熱點空間分析是在給定一組加權變量要素的基礎上,借助ArcGIS PRO 3.0中Getis-Ord Gi分析工具,識別研究區內具有空間統計顯著性的熱點和冷點.z得分(臨界值)和p值(顯著性水平)均用于統計顯著性的度量,逐要素判斷是否拒絕零假設.如果某要素z得分高且p值小,則表征高值空間聚類; 如果某要素z得分低并為負數且p值小,則表征低值的空間聚類.z得分趨向越高或越低,則空間聚類密集度越大.若z得分接近于0,則表示不存在明顯的空間聚類.為了更加直觀地反映研究區某一時間節點變量要素在空間上的冷、熱點分布情況,本文選取2013年、2016年、2019年和2021年4個時間節點,以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測度結果為變量要素,分期識別具有統計顯著性多維減貧指數的高值(熱點)和低值(冷點)空間聚類區,可以更加直觀地研判鄉村貧困地域系統不同時點的演化特征.

2.3.2 基于時空立方體—新興時空熱點分析的時空演化模式識別

時空立方體是依托ArcGIS PRO 3.0平臺,聚焦數據的時間序列分析、空間與時間集成模式分析,是對時空數據進行可視化探測研究.本文以研究區各村域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為分析變量,通過制作變量數據聚合點創建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時空立方體,使時間截點要素在空間上進行聚合,刻畫分析時空演化狀態和模式.① 分期變量與數據:將2013-2021年各村域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得分按照半年期進行平均切分,共得到17期數據; ② 生成時空立方體:借助ARCGISpro 3.0平臺,以村域X,Y坐標位置創建時空聚合點,通過時空聚合點分別創建鄉村貧困地域演化綜合指數時空立方體; ③ 設置參數:將創建的各類立方體輸入新興時空熱點分析工具,以各時空立方體Count字段(事件個數之和)作為分析變量,鑒于村域地理分布的不規則性,以“K—最鄰近”作為空間關系概念化選項,空間領域數設置為8,領域時間步長設置為6,定義全局窗口為整個立方體.④ 結果輸出:運行生成相應類別新興時空熱點柵格圖層,主要內容包括新增熱點、連續熱點、加強熱點、持續熱點、逐漸減少的熱點、新增冷點、連續冷點、加強冷點、持續冷點、逐漸減少的冷點等16種時空演化模式.

3 研究區概況與數據來源

3.1 研究區概況

鎮沅縣位于云南省西南部,隸屬普洱市,地處哀牢山與無量山之間,東經100°21′-101°31′、北緯23°24′-24°22′.全縣總面積4 223 km2,山區面積占97.7%.全縣轄 8 鎮 1 鄉109個村,總人口21.3萬人.2001年被認定為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2013年以來鎮沅縣累計減少貧困人口10 582戶,37 548人,3個貧困鄉鎮、76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2019年鎮沅縣退出國家級貧困縣序列.鎮沅縣地理環境、自然資源、人口民族、貧困特征等要素均具有典型的區域代表性,是開展西南山區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格局研究的理想實證區.

3.2 數據來源與預處理

實證研究區土地利用矢量數據主要來源于《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2014年度土地利用變更數據》《云南省普洱市鎮沅縣2017年度土地利用變更數據》(鎮沅縣國土資源局); 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植物凈初級生產力(NPP)數據來源于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數據發布中心的MODIS 13A2數據,原格式為HDF格式,將數據經過拼接、轉投影為Albers雙緯線圓錐投影,轉格式為tif格式,最后經裁剪得到研究區域NDVI,NPP數據; DEM數據從USGS網站(http://earthexplorer.usgs.gov)下載,數據的空間分辨率為30 m.海拔、坡度和坡向數據通過ArcGIS PRO 3.0中的spatial_analysis模塊生成.村域調查數據主要涉及人口結構、農業生產、基礎設施、產業結構、經濟收入等相關數據,數據時序為2013-2021年,其中2013-2017年數據為2018年鎮沅縣實地調查收集獲得,2018-2021年數據是在原有數據結構基礎上進行的補充調查結果.

4 結果分析

4.1 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格局總體特征

4.1.1 時間序列演化趨勢描述性分析

根據全排列生計9邊形模型計算得到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測度結果顯示,2013-2021年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狀態整體呈現出較快的發展變化態勢,其中2013-2019年呈現出快速上升態勢,2020-2021年呈現出增長滯緩并趨于穩定態勢.通過對2013-2021年109個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的中位數、平均數對比分析可見,2013-2015年測度結果中的中位數高于平均數,說明各村域減貧效果差異性較為顯著,減貧政策措施的普惠作用尚未充分發揮; 從2016年起,測度結果中的平均數開始高于中位數,且平均數與中位數之差呈現出逐年增大態勢,反映出研究區各村域減貧水平差異性逐步縮小,減貧政策措施的普惠作用逐步顯現(圖3).

圖3 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變化趨勢

4.1.2 空間分布格局整體描述性分析

采用自然斷點法將2013-2021年鎮沅縣各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均值劃分為 5個等級,分別為低水平區(0~1.32]、較低水平區(1.32~1.87]、中等水平區(1.87~2.45]、較高水平區(2.45~3.02]和高水平區(3.02~4.22].從各等級類型區占比來看,低水平區占比為9.17%、較低水平區占比為25.69%、中等水平區占比為26.61%、較高水平區占比為26.61%、高水平區占比為11.93%.從分析結果看,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水平呈現出明顯的空間異質性,且總體趨于中等水平.指數高值區主要分布在縣域中部的恩樂鎮恩樂村、團結村、民江村、玻烈村和中南部的按板鎮部分村域; 指數低值區主要分布在縣域東北部的九甲鎮、東部的和平鎮和西部的振太鎮等地(圖4).

圖4 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均值水平空間分布

4.2 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靜態冷熱點識別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可以有效表征區域綜合減貧水平.演化綜合指數分布在置信區間“-3到3”中的村域,置信度為99%的統計顯著性; 置信區間“-2到2”中的村域,置信度為95%的統計顯著性; 置信區間“-1到1”中的村域,置信度為90%的統計顯著性; 置信區間0的村域,不具有統計顯著性.熱點區域主要表征某一時間點相關村域減貧綜合水平與其他村域相比相對較高,冷點區域表征某一時間點相關村域綜合減貧水平與其他村域相比相對滯緩,但不能表征該區域減貧水平出現持續性增長或衰退.結合相關村域的實際情況,通過對鎮沅縣2013年、2016年、2019年和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靜態時空冷熱點分布圖(圖5)進行分析可知:① 4個時間節點縣域冷熱點空間分布相對穩定且呈現出顯著的空間關聯性和集聚特征,熱點空間在不同時點的顯著程度較為穩定,冷點空間顯著程度按照時間由遠及近逐步減弱; ② 熱點空間呈現出中心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耕地資源良好、距縣域中心較近或產業相對發達的區域,如恩樂鎮恩樂村人口密度大,民江村、團結村距離縣政府距離近,按板鎮紅星村、文牘村人均耕地資源較為豐富; ③ 冷點空間呈現出分散多點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距離縣域中心相對較遠、耕地資源較為貧瘠的范圍,且多處于哀牢山、無量山等坡度起伏度較大的區域,主要分布在和平鎮、者東鎮、九甲鎮、振太鎮的部分村域.

圖5 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靜態時空冷熱點分布

圖6 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模式分布

4.3 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模式識別

本文通過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時空立方體生成了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模式.通過分析可知,鎮沅縣各村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動態演化主要呈現出連續熱點、加強熱點、連續冷點和持續冷點4種模式.

1) 連續熱點模式.涉及評價單元數量69個,占比為63.30%.連續熱點刻畫了相關變量在各個時點呈現出連續線性的較快演化狀態,結合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測度結果進行分析,顯示該時空演化模式表征了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整體上經歷了較快且連續穩定的減貧正向演化過程.

2) 加強熱點模式.涉及評價單元數量5個,占比為4.59%,且均分布于同一鄉鎮.加強熱點刻畫了相關變量在時間序列上呈現出顯著的突變性演化狀態,結合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綜合指數測度結果進行分析,顯示該時空演化模式表征了相關村域經歷了顯著快速的減貧正向演化過程.

3) 連續冷點模式.涉及評價單元數量1個,占比為0.92%,主要分布在哀牢山脈附近.連續冷點刻畫了相關變量在各個時點呈現出連續緩慢的演化狀態.結合測度結果分析,顯示該村域減貧綜合指數變化幅度較小,且前期呈現出小幅度波動性變化,表征該區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經歷了連續緩慢的減貧演化過程.

4) 持續冷點模式.涉及評價單元數量10個,占比為9.17%,空間上呈現出分散集聚特征,主要分布在哀牢山、無量山附近.連續冷點刻畫了相關變量在各個時點呈現出強度相近的持續緩慢演化狀態.結合測度結果進行分析,顯示該時空演化模式表征了相關村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經歷了狀態穩定的持續性緩慢減貧演化過程.

另外,未檢測到模式涉及評價單元數量24個,占比為22.02%,表征相關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狀態與其他村域相比不具有顯著性.

4.4 基于時空演化特征的空間貧困陷阱識別

4.4.1 空間貧困陷阱特征瞄準

“空間貧困陷阱”是貧困地理學的重要開創性理論,Daimon[13]認為“空間貧困陷阱”是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或遷移成本過高所導致的一種持續性貧困狀態,這種持續性貧困狀態可以理解為是在地理空間上與周邊區域相比的一種空間相對貧困狀態,其內涵更多聚焦于貧困人口分布的空間集聚性,而非“人—地—業”多維空間貧困瞄準.本文引入鄉村貧困地域“人—地—業”系統演化水平與模式等要素,進一步拓展“空間貧困陷阱”內涵特征,將人口、土地、產業要素在地理空間上呈現出的持續性多維相對貧困狀態作為識別空間貧困陷阱的標準.

4.4.2 空間貧困陷阱識別方法

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水平分級刻畫了各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的絕對狀態,其評價得分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區域多維貧困狀態和減貧效果,但無法直觀地體現區域減貧的時空動態效果.基于時空立方體的時空冷熱點模式分析刻畫了各評價單元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的相對變化狀態,冷熱點模式識別可以有效表征區域減貧動態特征,但無法直觀地體現這種動態特征與減貧目標呈現正相關還是負相關.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構建了涵蓋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水平和時空演化模式的“空間貧困陷阱”識別刻畫模式,按照不同程度等級組合將空間貧困陷阱劃分為3個等級(圖7).

圖7 空間貧困陷阱識別對應關系

4.4.3 空間貧困陷阱分布特征

根據上述空間貧困陷阱識別的邏輯對應關系,將各類鄉村貧困地域演化水平等級圖層與時空演化模式圖層進行疊加統計分析,制作了鎮沅縣空間貧困陷阱分布圖(圖8),通過分析可知,鎮沅縣空間貧困陷阱主要分布在縣域東西兩端的哀牢山和無量山脈附近,且呈現出組團集聚特征.I級空間貧困陷阱主要涉及和平鎮丫口村、光山村,振太鎮秀山村、幫慶村等地,上述區域農業生產條件較差,人力資源本底規模小、人口發展能力弱,土地資源本底條件差、生態承載能力弱,且產業空間區位偏遠,產業收益保障低下,“人—地—業”多維結構呈現出失調狀態,導致該區域減貧難度大,脫貧穩定性差,返貧風險強且制約因素復雜多樣; Ⅱ級空間貧困陷阱主要涉及和平鎮那洛村、麻洋村,振太鎮黃力村、臺頭村等地; III級空間貧困陷阱主要涉及振太鎮文興村、長安村等地.上述區域人均土地資源和人均產業效益相對較低,人口發展潛力不足,土地功能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產業發展潛力不足,導致該區域脫貧穩定性較差,存在一定的返貧風險.

圖8 鎮沅縣空間貧困陷阱分布

5 研究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和鄉村貧困地域系統理論探析的基礎上,以鄉村貧困地域系統“人—地—業”多維結構為基礎,同時以“基底—支撐—潛力”遞進式邏輯為支撐,構建了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評價指標體系; 設計了基于生計9邊形的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測度模型,得到了鎮沅縣2013-2021年109個評價單元的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指數,并采用自然斷點法繪制了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水平分級圖,進行了時空演化靜態冷熱點分析和基于時空立方體—新興時空熱點分析的動態時空演化模式識別,在此基礎上還開展了基于“水平分級+演化模式”的空間貧困陷阱識別瞄準.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1) 鎮沅縣2013-2021年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總體趨于中等水平,呈現出明顯的時序階段性和空間異質性特征.時序階段性特征主要表現為:2013-2015年為差異波動式演化階段,2016-2019年為普惠式快速演化階段,2020-2021年為增長滯緩趨穩階段.空間異質性主要表現為:時空演化熱點空間呈現出中心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相對較大、耕地資源良好、距縣域中心較近或產業相對發達區域,時空演化冷點空間呈現出分散集聚特征,主要集中在人口密度相對較低、距離縣域中心相對較遠、耕地資源較為貧瘠區域,且多分布于哀牢山和無量山等坡度起伏度較大的山地區域.

2) 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模式以連續熱點模式為主,加強熱點模式呈零星分布,表征了2013-2021年鎮沅縣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整體上經歷了較快且連續穩定的減貧演化過程,是減貧政策普惠作用在時空演化模式上的具體表現.連續冷點模式和持續冷點模式表征了縣域東西兩端呈集聚分布態勢,印證了區域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過程深受自然地理條件制約和脅迫.通過探索和設計鄉村貧困地域時空演化模式分析方法,將“時空立方體—新興時空熱點分析”技術運用于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時空演化模式識別,實現了多維時空鄉村地域演化狀態數據的疊加,可以更加直觀地探究鄉村貧困地域時空演化特征.

3) 通過構建涵蓋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水平和時空演化模式的“空間貧困陷阱”識別刻畫方式,進一步瞄準了鎮沅縣空間貧困陷阱分布態勢,相關研究方法為區域返貧風險的時空瞄準提供了決策參考.

5.2 討論

脫貧地區在消除絕對貧困、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減貧過程中,其時空演化既具有自然周期性特征,又兼具跨周期或逆周期現象.鄉村發展是鄉村地域系統循環累積與動態演化的結果,鄉村貧困地域系統作為鄉村地域系統的一種特殊狀態,其轉型發展具有時序演進和空間異質雙重特征,梳理及評估其時空演化狀態特征,對科學推動脫貧地區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未來的研究在分析刻畫鄉村貧困地域系統演化發展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探究鄉村貧困地域系統轉型機理及科學途徑,深入挖掘不同類型鄉村轉型發展的內生動力及協同機制,深化鄉村人地系統耦合過程與情景模擬研究,充分發揮地理學科優勢,重點關注全球減貧和鄉村演化發展時空格局、相對貧困治理機制與成效提升策略、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互饋機制等科學命題,為鄉村振興實踐提供決策參考.

猜你喜歡
村域冷點熱點
熱點
基于變形焦炭塔的冷點處套合應力分析
基于村域尺度的鄉村發展類型及對策研究
村域人地關系定量研究——以重丁村為例
熱點
熱點需強化 冷點無漠視
結合熱點做演講
世界家庭醫生組織(WONCA)研究論文摘要匯編
——居住在“冷點社區”與健康欠佳、享有衛生服務質量欠佳間的關系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應立足村域資源
熱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