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節能設計與綠色節能技術的探討

2024-03-19 02:31郭慧琴
建材發展導向 2024年5期
關鍵詞:水能廢棄物發電

郭慧琴

(山西金泰成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3)

在過去幾年中,不少國家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鼓勵建筑業應用綠色技術和設計理念[1]。例如,許多國家制定了建筑節能標準,并提供了相關的財政和稅收政策鼓勵綠色建筑的發展。此外,一些新興的技術和材料也被廣泛應用于建筑項目中,如太陽能光伏系統、智能建筑控制系統和生態建筑材料等。然而,盡管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建筑業在綠色轉型方面仍面臨許多挑戰。一方面,傳統的建筑設計和施工模式往往偏重于經濟效益和短期利益,對環境和資源的影響忽視較多。另一方面,綠色建筑技術和設備的成本較高,限制了其大規模應用的可能性。因此,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政策體系,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并降低相關技術和設備的成本。

1 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

綠色建筑是指在設計、建造和運營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并為用戶提供健康、高效、舒適的室內環境的建筑。以下是一些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方面的具體內容。

1.1 節能設計

節能設計是綠色建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旨在最大程度地減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節能設計在綠色建筑中的具體內容如下。

(1)建筑外立面設計。綠色建筑的建筑外立面采用高效隔熱材料和設計,降低建筑物與室外環境之間的熱傳導。采用保溫隔熱材料、雙層或多層玻璃窗等,有效減少熱量的傳遞和室內外溫差的對流換熱,降低冷暖氣設備的運行負荷,進而降低能源消耗。

(2)建筑能耗監控與管理系統。綠色建筑利用先進的建筑能耗監控與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和調控建筑內各項能耗數據。通過數據分析和精確控制,識別能源浪費和低效能耗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改進措施。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根據室內光照和人流情況,實現自動調光和定時控制,降低照明能耗[2]。

(3)高效建筑設備和技術。綠色建筑采用高效的建筑設備和技術,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使用能源回收裝置,將空調排出的廢熱進行回收利用,用于供暖或其他用途;應用地源熱泵系統,通過地下穩定的溫度進行空調制冷供熱,減少能源消耗。

(4)自然通風與采光。綠色建筑注重利用自然通風與采光來代替機械化的通風與照明系統,減少能源消耗。通過合理的建筑布局、開窗設計和使用自動控制系統,利用自然風力和自然光線滿足室內空氣流通和照明需求。這不僅節省了電力消耗,還提供了更舒適的室內環境。

通過表1可以看到,相較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在節能設計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綠色建筑通過優化建筑外立面、引入先進的能耗控制系統、應用智能照明和高效籃球設備等手段,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表1 傳統建筑和綠色建筑在節能設計方面的對比

1.2 水資源管理

在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中,水資源管理是至關重要的1項內容。綠色建筑致力于減少對水資源的消耗,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3]。以下是水資源管理在綠色建筑中的具體內容。

(1)高效節水設備與技術。綠色建筑采用先進的高效節水設備和技術,用于減少室內用水量。例如,安裝節水龍頭、節水淋浴頭、節水沖廁器等,通過調控流量和噴嘴設計,可以做到有效減少用水量而不影響正常使用體驗。

(2)雨水收集與利用。綠色建筑注重雨水的收集與利用,將雨水用于沖洗廁所、灌溉植物等非飲用水需求。通過建立雨水收集系統,將屋頂的雨水收集并儲存,再經過簡單的處理就可以得到可供使用的非飲用水源。

(3)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綠色建筑引入廢水處理系統,對廢水進行處理和凈化,實現廢水的回收利用。經過適當的處理,廢水可以用于沖洗、灌溉、景觀水體補給等非飲用水用途,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淡水資源的需求。

(4)智能灌溉系統。綠色建筑中的智能灌溉系統根據植物的實際需水情況,在確保植物生長的同時使灌溉水量最小化。通過土壤濕度監測、氣象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合理調節灌溉水量和頻率,避免過度灌溉和浪費水資源。

通過表2,我們可以看到,相較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在水資源管理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綠色建筑通過采用高效節水設備與技術、雨水收集與利用、廢水處理與回收利用以及智能灌溉系統等手段,實現了水資源的有效管理與利用。這些措施不僅降低了對淡水資源的需求,還減少了廢水的排放和水污染的風險,促進了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表2 傳統建筑和綠色建筑在水資源管理方面的對比

1.3 建筑材料選擇

綠色建筑注重選擇環境友好、資源高效利用的建筑材料,以下是建筑材料中選擇綠色建筑中的具體內容。

(1)再生與可再生材料。綠色建筑推崇使用再生與可再生材料,即由可持續資源或回收材料制成的建筑材料。例如,可再生木材、再生鋼材等,它們可以減少對自然資源的消耗,使得建筑生命周期內的環境影響更小。

(2)低能耗材料。綠色建筑選擇低能耗材料,這些材料在生產、運輸和使用過程中耗能較少。常見的低能耗材料包括:高性能絕緣材料、節能玻璃、高效隔熱材料等。這些材料不僅有助于建筑能源效率的提升,還能降低建筑的碳排放。

(3)環保建材。綠色建筑優先選用環保建材,即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友好的材料。這些材料通常具有較低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排放,不含甲醛、苯等有害物質。例如,無污染的油漆、地板材料中的無甲醛板材等。

(4)高耐久與可持續性。綠色建筑傾向于選擇高耐久性和可持續性的建筑材料,以減少維修和更換頻率,降低資源消耗。例如,使用長壽命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鋼材等。

通過表3,我們可以看到,相較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綠色建筑注重使用再生與可再生材料、低能耗材料、環保建材以及高耐久與可持續性材料,從而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和環境影響[4]。這些措施不僅符合綠色經濟理念,還有利于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表3 傳統建筑和綠色建筑在建筑材料選擇方面的對比

1.4 室內環境質量

室內環境質量在綠色建筑中被視為1個重要指標,對人們的健康、舒適和生產力都有著顯著影響。以下是綠色建筑中改善室內環境質量的具體內容。

(1)空氣質量管理。綠色建筑注重室內空氣質量的管理,通過采用高效空氣過濾系統、排除有害氣體和顆粒物質,確保室內空氣清潔和新鮮。例如,使用高效空氣過濾器、定期檢查和維護通風系統等措施可以減少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和污染物。

(2)環境噪音控制。綠色建筑在設計和施工階段考慮噪音控制,以提供安靜和寧靜的工作和居住環境。采取的措施包括:使用隔音材料、合理布置空間、安裝隔音窗戶等。這些措施可以降低噪音對人們的干擾,提高工作和學習的效率。

(3)自然光利用。綠色建筑充分利用自然光,通過設計合理的窗戶、天窗和采光井等,將自然光引入室內空間。這不僅能夠減少對人工照明的需求,還能提供更舒適的環境,改善人們的視覺健康和生活質量。

(4)溫濕度控制。綠色建筑注重溫濕度的控制,通過高效的建筑外墻、優質保溫材料和智能化的溫濕度控制系統等,實現室內溫濕度的舒適和穩定。這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舒適感、健康狀況和工作效率。

通過表4可以看到,相較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在室內環境質量方面有明顯的改善。綠色建筑注重空氣質量管理、環境噪音控制、自然光利用和溫濕度控制,通過使用高效空氣過濾系統、隔音材料和合理布置空間等措施,為人們提供更健康、舒適和高效的室內環境。這些措施不僅符合綠色經濟理念,還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

表4 傳統建筑和綠色建筑在室內環境質量方面的對比

1.5 廢棄物管理

在綠色建筑的推廣應用中,廢棄物管理是1個重要的環節。綠色建筑注重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并通過循環利用和適當處理廢棄物降低對環境的影響[5]。以下是綠色建筑在廢棄物管理方面的具體內容。

(1)建筑材料選擇:綠色建筑倡導選擇可再生、環保和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這樣可以減少建筑過程中的廢棄物產生,并為未來的再利用創造條件。例如,使用可再生木材或回收材料,而不是傳統建筑中常用的需大量開采和消耗資源的非可再生材料。

(2)廢棄物減量化:綠色建筑通過優化設計和施工流程,盡量減少廢棄物的產生。例如,在施工階段,采用預制構件和模塊化設計,可以減少浪費的建筑材料。另外,綠色建筑還鼓勵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裝材料,減少運輸和施工過程中的廢棄物。

(3)廢棄物分類處理:綠色建筑強調對廢棄物進行分類處理,以便進行有效的回收和再利用。建筑中設立合適的垃圾分類區域,并提供明確的分類指引。通過分類處理,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的填埋和焚燒,為資源的再利用創造條件。

(4)循環利用:綠色建筑鼓勵將廢棄物作為資源進行循環利用。廢棄材料可以通過重新加工、再制造或回收利用等方式變廢為寶。例如,混凝土廢棄物可以被粉碎并再次用于建筑結構或道路建設,減少對原材料的需求。

通過表5可以看到,相較于傳統建筑,綠色建筑在廢棄物管理方面有明顯的改善。綠色建筑選擇可再生、環保和可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通過優化設計和施工流程減少廢棄物產生。同時,綠色建筑強調廢棄物的分類處理和循環利用,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并為資源的再利用創造條件。這些措施不僅符合綠色經濟理念,還有助于實現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表5 傳統建筑和綠色建筑在廢棄物管理方面的對比

2 可再生能源在建筑經濟中的應用

2.1 太陽能利用

太陽能是最常見和廣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在建筑領域,太陽能可以通過光伏發電系統和太陽熱利用系統來發電。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安裝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輻射轉化為電能。這些電能可以供給建筑內部使用或并入電網,實現建筑的自給自足或減少對傳統電力的依賴。太陽能電池板通常安裝在建筑的屋頂、立面或附屬設施上,可以最大化吸收太陽能。在高光照條件下,光伏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較高,可為建筑提供穩定的電力。太陽熱利用系統利用太陽能收集器吸收太陽輻射熱量,將其轉化為熱能。這種熱能可以用于供暖、熱水或制冷等需求。太陽能收集器通常安裝在建筑的屋頂或立面上,以最大限度地吸收太陽能。通過熱交換器,太陽能收集器中的熱能可以傳遞給建筑內部的供暖系統、熱水系統或制冷系統,實現能源的高效利用。此外,還有太陽能建筑集熱,它是指將太陽輻射能直接轉化為熱能,在建筑內部實現主動或被動采暖的1種方式。

2.2 風能利用

(1)風力發電機組安裝。建筑的屋頂或周邊適宜的場地可以安裝風力發電機組。風力發電機組通過風輪旋轉產生機械動力,進而驅動發電機發電。其中,風輪通常由數片葉片組成,可以根據風速和風向的變化自動調整角度,以捕捉風能并將其轉化為電能。

(2)電能輸送與利用。風力發電系統通過電纜將生成的電能輸送到建筑的電力系統中。這些電能可以供給建筑內部的各種設備和設施使用,也可以并入電網進行分布式發電。通過合理的電網連接,風能發電系統可以實現建筑的自給自足或以發電量超過需要時的方式回饋給電網,從而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

(3)風力發電系統優化。為了最大程度地利用風能和提高發電效率,風力發電系統在設計和運行中需要進行優化。一方面,通過科學合理的風能資源評估,確定建筑位置是否適合安裝風力發電機組。另一方面,需要考慮建筑周邊環境的影響,如建筑高度、周圍建筑物的遮擋等因素,以確保風力發電機組能夠充分接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風力。

(4)風力發電系統管理與維護。建筑主體在安裝風力發電系統后,需要進行系統的管理和維護。這包括定期巡視、清潔和潤滑機械部件,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監測風力發電系統的發電效率和輸出功率,及時發現故障并進行修復;定期檢查電纜和接線是否正常,確保電能的輸送和利用安全可靠。

2.3 水能利用

(1)水力發電系統。水能主要通過水力發電系統來進行利用。建筑物周圍的河流、湖泊或人工水庫等水域中的水流,可以驅動渦輪機轉動,并帶動發電機發電。水力發電系統可分為水輪式和渦輪式2種形式。水輪式水能利用通常適用于水頭較大的情況,如山區建筑;渦輪式水能利用則適用于水頭較小的場合,如城市建筑或人工水道。

(2)渦輪機與發電機組件。水力發電系統的核心設備包括:渦輪機和發電機。渦輪機負責將水流的動能轉化為機械能,而發電機則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渦輪機通常采用水輪機、斜流渦輪機或混流渦輪機等類型,根據水流的特點和水能利用的需求進行選擇。發電機則根據建筑的電力需求和系統設計要求進行選型,通常采用同步發電機。

(3)水利工程建設。在建筑經濟中實施水能利用需要進行相應的水利工程建設。這包括水源的調查與評估,確定合適的水流資源;水力發電系統的設計與選址,確保最大限度地利用水能資源;水利設施的施工與管理,保障系統的運行和安全。

(4)水能發電系統的優化。為了提高水能利用的效率,需要對水能發電系統進行優化??梢酝ㄟ^調整渦輪機和發電機的參數、匹配合適的轉速獲得更好的發電效果。此外,還可以利用智能控制技術,實時監測和調整發電系統的運行狀態,以達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果。

(5)水能利用的多元化。水能利用不僅限于大型水電站,還可以在建筑物中采用小型水能裝置,如微水電機組、水輪發電機組等。這些小型水能利用設備可以安裝在建筑物的下水道、雨水收集系統或水利渠道等位置,通過利用日常廢水或雨水流動來發電。這種多元化的水能利用方式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建筑的能源需求。

3 結語

綠色經濟理念下建筑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建筑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通過推廣綠色建筑、加強建筑節能和應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同發展。建筑業應積極采用環保材料和技術,優化設計和施工方式,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并為未來建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猜你喜歡
水能廢棄物發電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廢棄物的產業
“發電”
檸檬亦能發電?
新型醫療廢棄物焚化艙
電子廢棄物
第三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
第三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水能
第三章 水能載舟,亦能煮粥——水能
搖晃發電小圓球
“廢棄物”中有孩子的快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