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建筑設計分析與研究

2024-03-21 02:23張利韜
建筑與裝飾 2024年3期
關鍵詞:醫學中心人防設置

張利韜

河北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1 現狀調查

1.1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建設規劃存在滯后及發展不平衡問題

由于我國各省、市經濟發展不很平衡,人防工程建設管理隊伍的落實有先有后,加之政策導向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全國各省、市人防工程建設發展很不平衡。很多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內部的通信設施和設備也不完善,難以發揮戰時應急救援救護作用[1]。

1.2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建設布局不合理

全國各省、市或多或少都存在人防工程布局不夠合理、各種配套工程跟不上的現象。尤其是老城區,人居密度較大,地面建筑功能較為完善,近幾年改造的可能性不大。這些城市前幾年的建設重點在二等人員掩蔽部和物資庫,而缺少了與之配套人防醫療救護、固定電站等工程。如果為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其抗力等級要求高,口部所占的面積較大。這類工程相比物資庫及二等人員掩蔽部就增加了投資(大約增長15%~20%),建設單位往往不愿意做,政府相關部門考慮到投資成本及城市經濟發展等因素,最終降低人防建設條件等級。

1.3 防護設備不完善、設備維護能力不夠

國內多數城市人防工程防護設備安裝到位率不高,如防護門、密閉門、防爆活門等。即便有的工程防護設備安裝到位但由于平時缺少一系列的維護保養程序和政策。同時維護經費遠遠不夠等一系列問題,導致安裝好的設備有的銹跡斑斑,有的就根本無法開啟,這樣臨戰前就無法使用。

2 研究目的及意義

隨著時代不斷向前發展,人民防空(以下簡稱人防)工程的建設要求也在逐漸地發生變化,而人防醫療救護工程是人防建筑工程設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隨著平戰結合理論的提出以及新時代新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當前階段下的醫療救護人防工程的設計也有了新的改革。人防工程建筑主要包括醫療救護工程在內的指揮通信樞紐、裝備部以及人員掩蔽部分,不同的人防建筑其設計、復雜程度以及相應的設計需求之間是各不相同的[2]。

3 工程實例分析

3.1 總述及人防設計條件

本項目創傷醫學中心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院區總建筑面積798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積61666m2,地下建筑面積18134m2??偞参粩?30張,其中創傷醫學中心床位數365張,重大疫情救治基地265床。項目建成后擬用作以骨科專業和創傷外科專業為主體的創傷醫學中心及重大疫情救治基地。項目包含創傷醫學中心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污水處理站、垃圾站、液氧站、門衛等建筑物。建筑物在偏南側進行布局,北側設置集中綠地,也為遠期發展預留用地空間。

創傷醫學中心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地下2層,主要功能是設備用房及汽車庫,地上分兩部分,北側為創傷醫學中心,地上15層,裙房4層,建筑高度為71.40m(室外地坪至女兒墻高度,以下同),主要功能包括創傷醫學中心的門診、急診急救及病房,門診主要出入口位于西側,急診急救位于西北側,病房出入口位于北側;南側為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地上10層,建筑高度51.3m,主要功能為發熱及腸道的門診及病房,發熱門診及病房位于東南側,腸道門診及病房位于西南側。創傷醫學中心與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南北方向長107.30m,東西方向寬81m,建筑總面積為79236m2,其中地下面積18000m2,地上總面積為61666m2,其中創傷醫學中心建筑面積為41326m2,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筑面積為19910m2。

本項目應建人防建筑面積6910m2,要求設置 人防防空醫療救護工程(即救護站)一座,包括固定電站,抗力級別為甲類核6級、常6級,防化等級均為丙級;其余為人防配套工程(醫療器械庫),抗力級別為甲類核5級、常5級,防化等級均為丁級[3]。

4 關鍵技術點

4.1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總平面設計

總平面布置原則:①滿足城市規劃的各項控制要求;②滿足有關規范的各項控制要求;③結合場地現狀及周邊環境,滿足使用功能,合理進行功能分區,潔污、醫患、人車等流線組織清晰,避免院內感染風險;④節約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⑤營造良好的醫療空間環境,提升醫療品質。

4.2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平面設計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平面設計與常規的醫院平面設計相類似,總體而言,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總體平面設計需要分為染毒區和清潔區兩個密閉區域,并且區域之間需要有盥洗室、消毒間以及防毒通道來完成區域間的連接工作,如此便可以形成一個防護單元。根據實際建造的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等級分類,可以相應地控制防護單元數量。同時由于戰時醫療救護工作的特殊環境,還應配套設置人防電站,保證戰時醫療救護工作的電源連續性。平時設置消防排煙系統。設戰時濾毒通風系統、清潔通風系統和隔絕式通風。進風系統由消波裝置、油網濾塵器、密閉閥門、過濾吸收器、送風機等防護通風設備組成。在給排水上,需在人防醫療救護站水箱間內分別設飲用水箱及洗消生活水箱。水箱設外置式水箱自潔器。在物資庫水箱間內洗消生活水箱,水箱間內設一套氣壓自動給水設備。沖洗水嘴前設置真空破壞器。在電氣照明上需配備應急系統,根據需要設置發電系統。

4.2.1 第一密閉區。第一密閉區一般由通往清潔區的第二防毒通道、分類急救部、洗消間構成,并應設置在人防醫療工程主要出入口(中心醫院指第一主要出入口)的密閉區(清潔區)和防毒通道之間。

分類急救部由急救觀察室、分類廳、診療室、廁所、污物間、盥洗室等組成,其中的急救觀察室、污物間、盥洗室、廁所、診療室等應分別與分類廳相通,主要出入口的第一防毒通道之間與分類廳應設密閉門。分類廳與清潔區之間應設有洗消間和第二防毒通道。

4.2.2 第二密閉區(分為醫技部、手術部、護理單元、保障用房四部分)。

(1)醫技部設置在清潔區內,一般由放射科、功能檢查室、檢驗科、血庫和藥房、中心供應室等組成。

放射科應由X線機室和操作診斷室組成。

中心醫院的檢驗科應設臨床檢驗室、生化室、細菌檢驗室和血清檢驗室;急救醫院的檢驗科應設臨床檢驗室、生化室和細菌檢驗室;救護站的檢驗科只設臨床檢驗室。

功能檢查室宜按心電圖與B超合并布置。

中心醫院和急救醫院的藥房應設戰時制劑室和藥庫兼發藥室;救護站的藥房只設藥庫兼發藥室。

中心醫院的血庫應設戰時獻血室、戰時采血室、儲血室和配血室;急救醫院和救護站的血庫應設儲血室和配血室。

中心供應室應由洗滌室、接收室、整理室、消毒滅菌室和庫房兼發放室等組成。

(2)手術部應設置在清潔區內,且自成一區,并宜設置在外科護理單元附近。手術部的平面布置需要符合要求,也就是符合醫療工作流程且做到潔污分區。

手術部功能一般包含以下房間,手術室、洗手室、石膏室、麻醉藥械室、換鞋處、男女更衣浴廁、污物間、醫護辦公室、清洗室、無菌器械敷料室等組成。

護理單元的病房區應設置在清潔區內。中心醫院、急救醫院的病房區應設外科護理單元、燒傷護理單元和內科護理單元等;救護站只需設置外科護理單元即可。護理單元一般由治療室、重癥隔離病房、醫護辦公室、普通病房、庫房以及相應的生活服務用房組成。

4.3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口部設計

口部設計,主要指的就是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一切人防建筑與外部的連接口,包括了人員、物資的出入口以及通風口。

針對人防工程醫療救護項目的口部設計,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4.3.1 根據醫療救護工程的需要,在人防醫療救護的各個出入口位置設置符合要求的消毒間,一次能確保各種人員出入的消毒防護,也就是第一道防毒通道。中心醫院的第一主要出入口和急救醫院、救護站的主要出入口應設置一道防毒通道,并應與分類急救部相連。人防醫療工程的各次要出入口、清潔區及備用的出入口與普通地下建筑之間的各個連通口均應該設置一道密閉通道。

4.3.2 為了及時救護傷病員及保障醫療設施正常使用,我們必須嚴格控制各個出入口的數量以及位置,中心醫院一般應大于等于3個出入口,而且其中至少有2個入口直接通往室外地面(防空地下室應為室外出入口),這2個出入口分別作為戰時主要出入口。

急救醫院以及救護站的出入口數量均不應少于2個,且至少應該有1個出入口直接通往室外地面,且應作為戰時使用的主要出入口。

4.4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平戰轉換

人防臨空墻上醫療救護站外門均為六級防護密閉門,醫療器械庫外門均為五級防護密閉門。救護站(含1個固定電站)進排風豎井采用防爆波活門+擴散室的消波設施,物資庫進排風豎井采用防護密閉門+密閉通道+密閉門的防護做法。滿足平戰共用的要求。戰時使用的進風井、排風井、排煙井均按防倒塌棚架設計。

設防化通信值班室、進排風機房等輔助房間。救護站內手術室、洗消、衛生間、X光室施工一次到位。戰時砌筑其他房間隔墻。固定電站、水箱間一次施工到位。

4.4.1 對平戰功能的認識。平戰結合的工程,由于戰時與平時的使用要求不同,不可避免會產生一些矛盾,規范允許采取一些變通措施,使其不僅能滿足平時使用要求,而且在臨戰時通過采取一些可行的辦法,使其能滿足戰時防護以及使用要求。根據各地在“平戰結合”方面取得的經驗,認為在設計中,對平面布置、內部空間處理、口部數量、位置、防護設備的設置方面如采取轉換措施,則必須在當地人防主管部門要求時間內達到預定的防護標準和要求。

4.4.2 平戰轉換的要素。功能轉換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保障戰時的防護能力,失去防護能力的人防工程或是戰時不能使用,都是違背了平戰結合的最基本的要求和設計宗旨。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功能相對比較復雜,各種輔助用房分布其中,給排水、暖通、電氣設備管線遠遠超出一般的人防工程。所以,一定要把握住預留使用條件的原則,在設計、施工過程中注重合理性。既要使其在關鍵時刻能發揮出重大的作用,同時也要在實際使用時控制臨戰時刻的工作量。

在實際項目中,上級部門批復原則,常常將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平時功能做為醫療用房,而實際使用一般會將其作倉儲功能、健身房以及辦公、休息的空間,還有用作會議室或太平間的。

4.4.3 平戰轉換的時效性。①洞口以及直接對外平時出入口的臨戰封堵措施必須在3d轉換時限內完成。②防護單元間洞口的應在15d的轉換時限內完成臨戰封堵措施。③臨戰封堵措施的預制構件、預留孔(槽)等應在工程施工中一次到位,預制構件應與工程施工同步做好,并應就近設置構件的存放位置。

4.5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早期核輻射防護

由于核輻射也是目前發生戰爭可能對人們造成威脅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在現代的人防醫療救護工程設計時,需要進行早期的核輻射防護工作。人防醫療救護工程的早期核輻射劑量設計限值為0.1Gy,要求高于普通的配套工程及人員掩蔽工程。同時,還需要對建筑的頂部、外墻等進行合理設計,確定設計工程早期的核輻射劑量限值并選取合適的防輻射材料,在建筑內配備相應的防輻射設備等。

5 結束語

人防醫療救護工程是人防工程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為戰時提供了必要的醫療保障系統,在減少人員傷亡方面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進行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建筑的設計時,需要結合當地實際的人防控制性規劃進行詳細的等級劃分設計,并且還要考慮人防醫療救護工程建筑的日常實用性,重視當地人防主管部門平戰轉換要求。

猜你喜歡
醫學中心人防設置
國家兒童醫學中心主任聯席會議工作機制的創新與實踐
建筑設計中的人防工程設計
基于北斗三號的人防警報控制系統及應用
人防結構設計疏漏的思考
中隊崗位該如何設置
青海大學高原醫學中心介紹
解放軍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
本刊欄目設置說明
中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設置的比較與思考
上海國際醫學中心遭遇人才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