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研究*

2024-03-22 09:05田一淋趙紅梅
南方農機 2024年6期
關鍵詞:產教職業院校數字

田一淋 ,趙紅梅 ,石 薇

(1.上海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 201411;2.上海社會科學院應用經濟研究所,上海 200023)

0 引言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優化基礎設施布局、結構、功能和系統集成,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1-2]。同時指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對農村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發展要求,農村職業教育需要適應數字化教育、注重職業能力培養、加強校企合作,同時提供創新創業支持。通過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農村職業教育可以為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提供更多的創新人才和技術支持,推動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要滿足農村職業教育更高的發展要求,應著眼于職業教育與數字經濟及鄉村振興發展背景的契合度[3-4]。產教融合作為一種重要手段,在促進農村職業教育發展方面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亟需構建一種新的產教融合模式,以適應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下的人才發展需求。

1 產教融合農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之困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產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務。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優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

農村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產教融合模式是指將教育機構與企業或行業進行深度合作,通過共同確定培養目標、開展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培養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高素質人才。產教融合模式的實施可以帶來許多優勢和機會[5-6],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促進產業技術創新和提升整體產業水平等。產教融合是衡量職業教育改革成效的重要標志,是實現教育鏈、產業鏈、供應鏈、人才鏈與價值鏈有機銜接的重要舉措。

產教融合是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下的改革方向及發展趨勢,但就目前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的發展現狀看,還存在以下一些典型的問題。

1.1 產業對接不充分,合作流于形式

農村職業教育產業對接不充分,合作流于形式,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信息不對稱。教育機構和當地產業之間的信息溝通渠道不暢通,相互之間對于培養目標、技能需求等方面的信息了解不足。教育機構未能準確了解當地產業的發展趨勢和人才需求,從而難以調整學科設置和課程安排。

第二,缺乏合作平臺,雙方利益分配存在爭議。首先,教育機構和產業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平臺和機制,缺乏定期的溝通和交流。缺乏合作平臺使得教育機構和產業之間的互動和合作缺乏持續性,限制了產教融合的深度和廣度。其次,雙方在合作中對所能獲得的經濟、知識和資源等利益存在著不同的訴求和期望,這經常造成爭議和分歧。學校重視學生的教育質量、培養效果和聲譽提升,企業則更看重培養符合其需求的、就業競爭力強的人才和獲取科技創新支持等,這導致了雙方在利益的分配上存在偏差。產教融合往往需要長期的合作和持續的投入。然而,雙方在合作機制上并不完善,學校與企業之間缺乏明確的合作協議、利益分配機制、監督機制等,這使得利益分配的協商和落實變得困難。

第三,雙方合作缺乏有效溝通和協調機制。產教融合需要雙方的密切溝通和協調,以建立共同的目標和計劃。如果溝通不暢,合作計劃和項目實施可能變得模糊不清,導致合作流于形式。實際上,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交流渠道有限,學校和企業往往缺乏直接的溝通平臺和機會,導致信息傳遞不暢和合作項目的規劃困難。

1.2 課程體系脫離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的人才培養目標

由于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不斷演變,原有的課程體系可能無法與新需求相匹配。課程體系可能沒有涵蓋當前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領域的熱門專業和技能要求。例如,對于數字技術的應用、電子商務、農業現代化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的覆蓋不足。造成以上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課程體系傾向于學校單方面設置,而不是由學校和企業雙方共同設置,脫離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背景的人才培養目標。學校單方面的課程設計、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技能培養方向可能沒有及時跟上數字經濟的發展方向,沒有緊跟鄉村振興的需求步伐,導致人才培養的目標與當前經濟背景需求脫節。

1.3 雙師型教師素質無法匹配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的產教融合要求

一是教師社會實踐能力不足,無法及時掌握最新的行業動態和技術發展。二是教師自我學習能力不足。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的快速變化,不斷涌現新技術,部分雙師型教師在自我學習和專業發展方面存在欠缺,導致教學內容和模式與職業教育的要求脫節。

2 以中間組織為樞紐的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

2.1 中間組織釋義

中間組織是指介于政府和市民社會之間的一類非營利組織,它們以自愿參與、非強制性的方式組織起來,為公共利益服務,并通過各種途徑促進社會發展、改進社會狀況。這些組織包括NGO(非政府組織)、基金會、社會團體、行業協會、研究機構、創新中心等。

2.2 中間組織參與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的國外實踐

德國“雙元制”模式是德國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企業、學校和行業協會共同參與和完成教育目標,其中企業和學校完成職業教育內容,行業協會負責質量監控[7-8]。該模式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適應競爭和發展的能力。其特點是在企業和學校交叉完成學習過程,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行業協會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地位非常高,除了政府職能部門對教育和培訓行使宏觀管理權及經費監督權外,聯邦政府授權行業協會和同業工會對職業教育進行全過程監督,德國地方行業協會所屬的職業培訓委員會職能包括:對企業職業教育資格的認定,對企業培訓質量的監控,對培訓質量不合格企業的懲罰。行業協會下屬的考試委員會,負責考試監管和考試費用的支付?!半p元制”職業教育的考核、成績認定及證書發放由各行業協會負責。另外,行業協會還參與職業教育具體立法的咨詢與協商。

2.3 中間組織為樞紐的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路徑模塊

2.3.1 釋義與邏輯關系

中間組織為樞紐的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具體是指由學校、中間組織和企業三方共建、共同發展的產教融合生態系統,如圖1 所示,該模式通過中間組織作為連接學校和企業的橋梁,促進雙方的合作與交流,實現知識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培養具備實際技能和職業素養的人才[9-10]。學校負責提供教育資源和專業知識,中間組織則承擔起協調和組織的角色,而企業提供實踐環境和職業需求。

圖1 以中間組織為樞紐的產教融合生態系統

高等院校和行業協會、研究機構等中間組織共同成立專業指導合作委員會,共同負責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機制的運行,涵蓋專業建設合作、課程建設合作、實訓基地合作、師資建設合作和就業前景合作。中間組織主要促成高等院校和企業之間的合作,作為信息溝通的橋梁,發揮中間組織在資源配置和獲取方面的優勢,如行業發展現狀、行業會員企業人才需求、個性化人才培養。

2.3.2 路徑模塊

第一,專業建設合作。中間組織負責研究和分析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的技術趨勢、發展方向和需求變化,為職業院校的專業建設提供科技導向和前瞻性的指導。企業向職業院校及中間組織提供需求反饋,包括技術變革、人才需求和市場趨勢,以幫助職業院校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職業院校根據中間組織及企業提供的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設置人才培養專業建設方案,確保方案貼合各行業發展和技術要求。

第二,課程建設合作。中間組織參與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背景專業的課程設計和更新,結合行業新技術、創新模式和實踐需求,確保專業課程與經濟的發展保持緊密聯系,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人才。企業參與職業院校的課程設計過程,提供實際案例、項目任務和實踐要求,確保課程與實際工作需求貼合。企業還可以參與課程評估,提供對學生技能和知識的反饋,幫助職業院校及時優化和更新課程,職業院校根據中間組織提供的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設置相關專業和課程。

第三,實訓基地合作。中間組織參與職業院校實訓基地的建設規劃,根據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的發展趨勢和產業需求,指導職業院校確定實訓基地的類型、規模和布局。中間組織協調相關資金支持,從政府、企業或其他渠道爭取經費,用于實訓基地的建設和設備采購。同時,中間組織協調各方資源,確保項目按時啟動和順利進行。企業提供實踐資源和設備,包括行業領域的先進技術設備、軟件工具和實際項目。同時,企業可以派遣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作為實訓基地的講師或導師,向學生提供實踐指導和支持。企業與職業院校合作開展實訓項目,提供真實的項目場景和任務,讓學生在實際工作中應用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

第四,師資建設合作。中間組織負責與行業相關方合作,分析師資需求,根據行業發展趨勢和技術要求,規劃農村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的組建和培養計劃。中間組織協調各方資源,規劃和設計師資培訓體系,包括培訓內容、方法和課程設置。確保師資培養與需求緊密結合,提供行業認可的培訓方案。中間組織組織師資培訓與交流活動,邀請行業專家、企業代表等開展專題講座、工作坊和培訓班。提供師資發展的機會,使教師不斷更新知識和拓展視野。企業可以與職業院校合作,共享企業內師資資源,探討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企業派遣在業務領域有豐富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兼職教師或講師,為學生提供實際案例和行業經驗分享。

3 小結

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下以中間組織為樞紐的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是一個系統工程,充分調動三方組織的積極性與創造性,打造三方共贏的生態系統,基于組織合作的視角,未來需進一步從建立中間組織聯盟和平臺、鼓勵中間組織的多元發展、激發企業參與產教融合的主人翁意識、強化質量保障機制等方面深入探討,旨在構建一個合作共贏、適應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背景需要的農村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模式。政府、中間組織、職業院校和企業應共同努力,形成多方合力,推動農村職業教育發展,為培養高素質人才作出貢獻。

猜你喜歡
產教職業院校數字
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探析
產教融合 商以富國
基于產教結合下的中職電子教學研究
如何加強職業院校學生的德育教育
產教融合:時尚產業的蛻變之路
答數字
淺談職業院校中的美術教育
數字看G20
支持水利職業院校發展
成雙成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