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貝、藻分池模式養殖縊蟶試驗

2024-03-22 08:06鐘幼平汪春林黃世彬
科學養魚 2024年2期
關鍵詞:縊蟶硅藻肥水

鐘幼平,汪春林,黃世彬

(1.集美大學水產學院,福建 廈門 361021;2.福建海大飼料有限公司,福建 漳州 363900)

縊蟶是我國四大養殖貝類品種之一,養殖區集中在閩、浙一帶??O蟶多分布在軟泥或沙泥底質的中、低潮區,喜棲息在埕面穩定的泥沙質、沙泥質和軟泥質的灘涂上??O蟶屬于廣溫性貝類,生長適溫為8~30℃,可忍受-3~0℃的低溫和39℃左右的高溫??O蟶屬廣鹽性種類,鹽度在7~26時其活動能力強,鹽度低于4或高于29時活力顯著減弱。河口處的縊蟶生長快,產量高??O蟶食料種類以骨條藻為最多,占餌料生物的91.5%;其次為舟形藻、圓篩藻、小環藻等。除活餌料外,縊蟶還攝食有機碎屑、微小泥沙顆粒等。

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位于福建省第二大河——九龍江入???,海區初級生產力較高。龍海市養殖面積有6萬畝左右,因受九龍江的影響,大部分養殖區鹽度在5~20,適合縊蟶養殖。近年來當地養殖戶因地制宜,開展縊蟶和微藻(以硅藻為主)分池養殖模式進行縊蟶養殖,效果良好,具有較好的推廣潛力。本文根據當地養殖模式進行了貝、藻分池模式的縊蟶養殖試驗,優化了養殖參數,以期為該模式的推廣提供較優的數據支撐。

一、材料與方法

試驗地點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區紫泥鎮。用土埂將養殖池塘分為6個小池,每個小池面積約7.2 畝,按照1∶(3~8)分別設計貝、藻池面積比例。如圖1所示將每個小池塘分隔成養蟶塘和肥水塘(培藻池),分別編號A~F。蟶埕占養蟶池面積的60%,埕凸起,四周低洼,便于排干池水。投苗前10 天自然納潮進水,水深控制在1~1.5 米。進水時用40 目的網袋阻擋魚、蟹等敵害生物進入池塘。按照池塘總面積潑灑20 千克/畝尿素進行肥水。2022 年10 月10 日投放規格10 000 粒/千克的縊蟶苗種。按照養蟶池的面積計算,每畝投苗50萬粒。養殖期間每天水體交換在5%~10%。納潮后在肥水池每畝增施2千克尿素。養殖期間根據天氣和水色變化,在所有試驗池中適時適量投放肥水產品(表1)。2023 年2 月20 日,縊蟶生長至60粒/千克左右開始收獲,至6月結束。

表1 不同肥水產品組合使用 千克/畝

圖1 蟶藻分池養殖示意

二、養殖效果及經濟效益

養殖至2023年2月,部分縊蟶個體生長至6~8 厘米,規格達到60 粒/千克左右,開始采收出售。小規格個體繼續養殖,每月出售1次。至6月5 日所有縊蟶收獲完畢,平均畝產3 950 千克。貝池畝產量隨貝池面積占比降低而呈先增高、后下降趨勢,在貝、藻池面積比為1∶7 時達到最高,為4 958.5 千克/畝;總產量隨貝池面積占比降低而呈先增高、后下降趨勢,在貝、藻池面積比為1∶5時達到最高,為5 400千克。

按照商品蟶24元/千克計算,每千克需要肥料3 元、人工3 元、塘租4 元、蟶苗2 元,利潤可達12 元/千克。貝、藻池最高總產量為5 400 千克,按照養蟶與肥水池的總面積7.2畝計算,利潤可達9 000元/畝。

三、討論

我國縊蟶養殖主要有灘涂播種和池塘養殖兩種模式。灘涂播種是傳統的養殖方式,在潮間帶人工整理蟶埕,利用海區自然生產力進行養殖。雖然養殖成本低,但要依賴灘涂自然條件,且抗災防害能力差。池塘養殖是新發展的一種養蟶模式,由于可以人工肥水,縊蟶餌料供給充足,生長速度快,產量高。

池塘養殖模式可分為貝、藻同池和蝦蟶混養兩種方式。貝藻同池養蟶方式主要在福建省寧德和漳州沿海地區,在同一土塘整埕播養縊蟶。蝦蟶混養模式是在養蝦池中套養縊蟶,利用養蝦過程中形成的有利于濾食性貝類生長的生態環境養殖縊蟶。這種模式主要分布在浙江沿海地區以及福建寧德部分沿海地區,主要目的是養殖對蝦。

池塘養蟶的主要餌料是硅藻。硅藻壁薄,容易被縊蟶消化,吸收利用率高。相對于硅藻,綠藻細胞壁厚,主要由纖維素組成,難以被縊蟶消化吸收。福建龍海地區池塘在高溫季節比較容易長綠藻,很難做出硅藻水。此外,夏季高溫時池塘底質容易發臭,養蟶死亡率高。

目前龍海地區池塘養蟶主要在冬季進行。冬季采用貝、藻同池的養殖方式,肥水時需要考慮對縊蟶的影響:一是無法高強度肥水,二是硅藻密度不高??O蟶持續地攝食降低了硅藻的增殖速度,在連續陰雨天氣時這種影響尤為顯著,會導致池塘中硅藻豐度不穩定。

貝、藻分池養蟶模式解決了貝、藻同池藻類豐度低且不穩定的缺點。肥水池水體中的藻種經過人為肥水充分繁殖擴增后,養殖水體藻類豐度更高,源源不斷地輸送至養蟶池,保證了充足的餌料供應,縊蟶生長快、產量高,且蟶肉更肥滿、口感更佳。養蟶需要大量的硅藻,因此要養好蟶,肥水至關重要。選用好的肥水產品如活菌等,經過科學合理地搭配,培育出來的硅藻更濃,穩定性更好。紫泥養蟶戶經過幾年的試驗和實踐已逐步形成一套肥水技術,使用肥水產品可以起到很好的肥水效果,幾種效果較好的組合可以在4~5 天內將硅藻濃度培養至1 000 萬個/升的水平,組合5和組合6甚至能達到2 000萬個/升。

龍海紫泥養殖蟶的區域主要在軍墾農場和甘文農場,養殖面積在8 000畝左右。目前,泉州和云霄尚有4 000畝左右縊蟶養殖面積,這些地區的生產方式主要是貝、藻同池養蟶,如果能推廣貝、藻分池養蟶模式,可顯著提高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對漁民增收和鄉村振興意義重大。

猜你喜歡
縊蟶硅藻肥水
硅藻——海里的“生物寶石”
硅藻實驗室“打工記”
早春水難肥,了解原因最重要!正確肥水,這三樣必須補
蘇北沿??O蟶養殖死亡的原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沿??O蟶養殖春季肥水技術
硅藻指數在水環境監測與評價中的應用分析
既要環保,還要產量,魚和熊掌如何兼得——談新形式下如何肥水
硅藻泥涂料的現狀和發展趨勢
寧波近岸海域縊蟶有機氯農藥風險評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