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幅畫的艱難“旅行”

2024-03-24 10:54趙秀坡
中學生百科·悅青春 2024年2期
關鍵詞:張擇端嚴嵩真跡

趙秀坡

《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的名作,它曾歷經劫難,飽經滄桑,一路走來,寫滿了不容易。

張擇端創作這幅畫時在翰林圖畫院任職,正值宋徽宗時期的太平盛世,他經過認真觀察,精心作畫,用了一年的時間,繪就了這幅傳世名畫。畫作完成后,張擇端將它獻給宋徽宗。宋徽宗見畫后,龍顏大悅,在畫上親筆題寫了“清明上河圖”五個瘦金體字,并蓋上自己的雙龍印章,他成為《清明上河圖》第一位收藏者。

可好景不長,公元1127年,宋朝都城被金兵攻陷,宋徽宗和宋欽宗被擄走。宮中寶物被洗劫一空,《清明上河圖》和眾多文物混在一起被拉出宮外,流落民間。直到北宋亡國六十年之后,這幅名畫才在民間神秘地輾轉出現。

公元1234年,金朝被元所滅,《清明上河圖》第二次被獻入皇宮。但它已經有些破損,被重新修復裝裱。在宮中裝裱時,有個裝裱匠覬覦這幅名畫,他瞅準機會,偷梁換柱,用臨摹本把真本換出。幾經輾轉后,1351年真本被寓居北京的楊準購買并收藏。

《清明上河圖》只在楊準的手里停留了14年,就成了靜山周氏的藏品。到了明朝,它的行程依舊沒有終止:宣德年間,被李賢收藏;弘治年間,被朱文征、徐文靖(徐溥)先后收藏 ;正德年間,被李東陽收納;到了嘉靖年間,它又漂流到了陸完手里。

嘉靖朝有個權傾朝野的宰相——嚴嵩,他想得到《清明上河圖》,于是四處打探。此時《清明上河圖》正存于陸完家。嚴嵩費盡心機,幾經周折,最終得到了此畫。數年之后,嚴嵩家產被抄,財產充公,《清明上河圖》第三次進入皇宮。

萬歷年間,《清明上河圖》落入權勢顯赫的太監、東廠首領馮保的手里。

在接下來的200余年間,此畫便下落不明。

直到清朝乾隆晚期,《清明上河圖》才再次出現,先后被《四庫全書》副總校官陸費墀和湖廣總督畢沅收藏,最終被納入宮廷,這已是《清明上河圖》第四次進宮了。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1900年八國聯軍侵占北京,侵略者兩次洗劫,但《清明上河圖》都是有驚無險,沒有被外國侵略者發現、掠走,實在是幸運之極。

1932年,在日本政府的扶持下,偽滿洲國成立,中國最后一個皇帝溥儀將《清明上河圖》帶到吉林長春。1945年8月19日,自覺大勢已去的溥儀乘著小型軍用飛機準備外逃至日本,在沈陽機場停留時被俘虜,所攜帶的珍寶字畫也被收繳。這批珍寶字畫被交給東北銀行暫為保管,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圖》,但它的真實“身份”當時還不被人知。這幅歷史名畫在東北銀行沉寂了近六年時間。

1951年初,東北銀行暫時保管的這批字畫被移交給東北博物館(現在的遼寧省博物館)。東北博物館開始著手整理、鑒定。由于仿制品太多,在進行清點時,《清明上河圖》開始被誤認為是贗品,被扔在了庫房里。

后來參與鑒定的專家楊仁愷無意中看到了這幅絹畫。盡管它有些破損,但畫面上的景物仍然栩栩如生,令人震撼。憑著直覺,他覺得眼前的這幅畫就是800多年前張擇端的真跡——《清明上河圖》。

這幅畫隨后被調往北京,后來經過全國各權威專家的反復考證、鑒定,最終確認這就是《清明上河圖》的真跡。歷經滄桑,《清明上河圖》終于得以重見天日。

1955年,《清明上河圖》重新“入住”紫禁城——故宮博物院,同時也成為故宮博物院的“鎮院之寶”。至今,這幅“中華第一神品”仍在默默向人們展示著北宋王朝的繁榮鼎盛。

猜你喜歡
張擇端嚴嵩真跡
張擇端與《清明上河圖》
《寫生翎毛圖》全幅現身,99%是徽宗真跡?
明代大老虎嚴嵩可能不是窮死的
張擇端站在城樓觀街景
李紳和嚴嵩
張擇端:汴梁的天際線
嚴嵩父子的貪經
吳昌碩真跡換“真跡”
畫錯的牌局
明代權臣嚴嵩父子的傳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