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質量評價分析

2024-03-26 04:19宋亞偉阿爾山阿拉騰蘇布達包文林包文強王青虎
關鍵詞:松油馬鞭草石竹

朝 梁,宋亞偉,阿爾山,阿拉騰蘇布達,包文林,包文強,王青虎

(內蒙古民族大學蒙醫藥學院,內蒙古 通遼 028043)

隨著人們對美容需求的不斷增長,美白祛痘產品作為其中一類重要的產品,擁有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潛力,但現上市的美白祛痘產品[1]在給我們帶來美的同時,也有可能帶來許多安全隱患。因此,具安全有效性的天然化妝品逐漸被消費者接受,同時成為世界化妝品行業的研究熱點及發展方向[2]。

蒙醫藥在現代醫藥產業中發揮著獨有的特色和優點,在化妝品行業中具有強大的發展潛力。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ca Fisch. ex Bess. Nakai.)為菊科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蒿的干燥全草,在內蒙古分布較廣,資源豐富[3]。本品具有溫經、止血、散寒、祛濕等功效,主治皮膚濕瘡、疥癬、風寒外襲、表氣郁閉、濕瘡瘙癢[4]。揮發油[5-11]是蒙古蒿的主要次生代謝產物之一,其化學組成有單萜、倍半萜及其衍生物,具有殺蟲、抗炎、抗菌等作用。本團隊在前期預實驗中發現蒙古蒿揮發油對痤瘡丙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由此可見,蒙古蒿揮發油是具有潛在開發利用價值的天然祛痘美白添加劑。本團隊以蒙古蒿揮發油為主要原料,選擇適當的輔料,研制出水包油型乳液——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為了確保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課題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3531.1-2008化妝品通用檢驗要求,對該乳液進行了一般檢查及TLC和GC分析。

1 實驗材料

PHS-3TC酸度計(上海天達儀器有限公司);AUW220D 型電子天平(島津公司);Agilent Technologies 7820A 氣相色譜儀(美國安捷倫),檢測器為FID,色譜柱為HP-5毛細管色譜柱(30 m×0.32 mm,0.25 μm)。蒙蒿藍油面膜乳液(批號:20200625、20210420和20210812)由課題組按蒙蒿藍油面膜乳液制備工藝自制。蘑菇醇、Mongolin A、庫貝醇和蘭香油奧對照品由課題組自制,其純度均大于98.6%;桉油精(產品編號:C0934,純度≥99.5%)、馬鞭草烯醇(產品編號:v68280,純度≥99.0%)、萜烯-4-醇(產品編號:R028788,含量≥98.0%)、α-松油醇(產品編號:10482-56,含量≥99.5%)和α-石竹烯(產品編號:PR3882,含量≥99.0%)等對照品由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提供。硅膠G(上海海洋化工廠)。

2 方法與結果

2.1 乳液制備

吸取揮發油2.5 mL,置于燒杯(2000 mL)中,加2 g巴斯夫CO40,攪拌均勻。溶液上加丁二醇10 mL和甘油10 mL,攪拌溶解,然后依次緩慢加入底基溶液500 mL、0.2%羥乙基纖維素溶液100 mL 和0.004 mol/L EDTA二鈉溶液50 mL,混合均勻,加水至1000 mL?;旌弦悍旁陔妱訑嚢杵魃?,攪拌形成穩定的乳液。

2.2 鑒別[12]

2.2.1 乳液類型

2.2.1.1 稀釋法吸取蒙蒿藍油面膜乳液1.0 mL,放入納氏比色管,加5倍量的水,攪拌1 min,觀察混合情況。蒙蒿藍油面膜乳液能與水混合均勻,說明該乳液為O/W型。

2.2.1.2 染色鏡檢法

取蒙蒿藍油面膜乳液少許,滴于載玻片上,經蘇丹-Ⅲ和亞甲基藍染色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結果見圖1。圖1顯示,該乳液內相顯紅色,而外相為藍色,說明該乳液為O/W型。

2.2.2 乳液中Mongolin A的TLC鑒別

2.2.2.1 供試液制備

吸取3批蒙蒿藍油面膜乳液1.0 mL,用環己烷10.0 mL萃取,取出上層萃取液為供試液。

2.2.2.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稱取Mongolin A對照品適量,用環己烷配成濃度為10.0 μg/mL對照品溶液。

2.2.2.3 薄層色譜條件與分析

以環己烷-乙酸乙酯(7∶1)為展開劑,用毛細管吸取供試液和對照液10 μL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展開,以10%硫酸乙醇溶液顯色。圖2顯示,供試液與Mongolin A對照液在Rf值相同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

2.2.3 乳液中蘭香油奧的TLC鑒別

2.2.3.1 供試液制備

分別精密吸取不同批號蒙蒿藍油面膜乳液6.0 mL,精密加入二氯甲烷與丙酮(1∶1)混合液6.0 mL,振搖均勻,完全分層后,取出下清液為供試液。

2.2.3.2 對照品溶液制備

稱取蘭香油奧對照品適量,用環己烷配成濃度為10.0 μg/mL對照品溶液。

2.2.3.3 薄層色譜條件與分析

以石油醚-乙酸乙酯(80∶1)為展開劑,用毛細管吸取供試液和對照液各5 μL點于同一硅膠G板上,展開,以10%硫酸乙醇溶液顯色。圖3顯示,供試液與蘭香油奧對照液在Rf值相同位置上有相同顏色的斑點。

圖3 供試液(1-3)和對照液(4)TLC圖譜Fig. 3 TLC diagrams of sample(1-3)and control(4)solutions

2.3 檢查

2.3.1 pH檢查

按GB-T 13531.1-2008 中通用檢驗方法要求,采用酸度計測定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pH 值,其平均pH為5.85。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pH與皮膚pH接近。

2.3.2 微生物限度檢查

取蒙蒿藍油面膜乳液3批,按GB-T 13531.1-2008中通用檢驗方法要求,采用顯微鏡檢查蒙蒿藍油面膜乳液微生物,結果符合國家標準規定,見表1。

表1 蒙蒿藍油面膜乳液微生物檢查結果Tab. 1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Menghaolanyou mask emulsion

2.4 GC分析

2.4.1 供試液制備

2.4.1.1 對照儲備液制備

準確稱取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對照品適量,分別加環己烷與丙酮(1∶1)混合液溶解,配成桉油精和Mongolin A的濃度為2.0 mg/mL,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和蘭香油奧的濃度為1.0 mg/mL,而蘑菇醇、α-石竹烯和庫貝醇的濃度為0.5 mg/mL,置于4 ℃冰箱中儲存,備用。

2.4.1.2 內標儲備液

以茴香醛為內標物,用環己烷配成濃度為0.5 mg/mL的內標儲備液。

2.4.1.3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取蒙蒿藍油面膜乳液2.0 mL,精密稱定后用環己烷與丙酮(1∶1)混合液5.0 mL萃取。準確吸取萃取液3.0 mL,加2.0 mL內標儲備液,混勻,即得供試品溶液。

2.4.2 色譜條件

以HP-530 型彈性石英毛細管柱(30 m× 0.25 mm×0.25 μm)為色譜柱;柱溫設定程序為開始柱溫50 ℃,以5 ℃/min 速率提升到140 ℃,再以8 ℃/min 速率提升到200 ℃,然后再以10 ℃/min 速率提升到260 ℃。進樣口溫度和檢測器溫度分別為120 ℃和280 ℃,進樣量為1.0 μL及分流比為10∶1。在實驗所用GC色譜條件下,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庫貝醇、α-石竹烯、α-松油醇和蘭香油奧達到較好的分離效果(R>1.5),理論塔板數均大于10000,其結果見圖4。

圖4 樣品溶液(A)和混合對照品溶液(B)的GC圖Fig. 4 GC diagrams of sample solution(A)and mixed control solution(B)

2.4.3 校正因子的測定

精密吸取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對照儲備液各0.2 mL,置于量瓶(5 mL)中,加入內標儲備液2.0 mL,再加環己烷與丙酮(1∶1)混合液至刻度,搖勻。在上述色譜條件下,進樣,平行測定6 次,計算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的校正因子,分別為0.662(RSD 0.63%)、0.688(RSD 0.57%)、0.692(RSD 0.68%)、0.651(RSD 0.71%)、0.700(RSD 0.79%)、0.712(RSD 0.79%)、0.706(RSD 0.79%)、0.697(RSD 0.79%)和0.678(RSD 0.86%)。

2.4.4 線性關系考察

精密吸取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對照儲備液適量,加入內標儲備液2.0 mL,再加環己烷與丙酮(1∶1)混合液稀釋成不同濃度系列標準溶液。桉油精和Mongolin A的濃度為0.100、0.150、0.200、0.250、0.300和0.350 mg/mL,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和蘭香油奧的濃度為0.050、0.075、0.100、0.125、0.150和0.175 mg/mL,而蘑菇醇、α-石竹烯和庫貝醇的濃度為0.025、0.050、0.075、0.100、0.125、0.150 mg/mL。在實驗所用色譜條件下,進樣、測定、計算其回歸方程式,結果見表2。

表2 回歸方程及線性范圍Tab. 2 Regression equation and linear range

2.4.5 精密度試驗

在實驗操作條件下,批號20200625的供試品溶液進樣6次、測定并計算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蘭香油奧、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萜烯-4-醇與內標物茴香醛峰面積比的RSD,分別為0.64%、0.55%、0.57%、0.71%、0.61%、0.58%、0.72%、0.58%和0.66%。

2.4.6 穩定性試驗

在0、2、4、6、8和12 h等不同時間點,批號20200625的供試品溶液分別進樣、測定并計算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蘭香油奧、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萜烯-4-醇與茴香醛峰面積比的RSD,分別為0.86%、0.71%、0.69%、0.92%、0.80%、0.67%、0.97%、0.63%和0.78%。

2.4.7 重復性試驗

吸取樣品(20200625)6份,按“2.4.1”項下處理,進樣、測定并計算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蘭香油奧、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萜烯-4-醇與茴香醛峰面積比的RSD,分別為1.10%、0.95%、0.89%、1.20%、0.93%、1.00%、1.40%、0.87%和1.30%。

2.4.8 回收率試驗

吸取樣品(20200625)1.0 mL,共9份,精密稱定,按中國藥典(2020版)高、中、低量加入法,分別加入桉油精、蘑菇醇、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適量,再加內標物適量,按“2.4.1”項下制備樣品溶液,進樣、測定、計算其加樣回收率,結果見表3。

表3 加樣回收試驗結果Tab. 3 Results of sample recovery test

2.4.9 樣品測定

吸取3批樣品各2.0 mL,精密稱定,按“2.4.1”項下制備樣品溶液,進樣、測定并按內標法計算樣品中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的含量,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樣品中含量測定結果Tab. 4 Content determination results in different samples mg/g

3 討論

為了確保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本實驗建立了其一般檢查、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據文獻報道[13-14],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是蒙古蒿揮發油的主要化學組成。這些萜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如桉油精[15-16]具有抗菌、抗炎、殺蟲和消腫止痛等功效,而蘭香油奧[17]具有抗潰瘍、抗氧化、抗炎和抗過敏作用等,故本研究就以這些萜類化合物為指標,展開了該乳液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

課題組在Mongolin A和蘭香油奧的TLC鑒別中考察了不同展開系統,結果發現Mongolin A和蘭香油奧分別以環己烷-乙酸乙酯(7∶1)和石油醚-乙酸乙酯(80∶1)為展開劑時,分離效果及重復性較好,并其Rf值符合要求。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T 13531.1-2008化妝品通用檢驗要求,對乳液進行了pH和微生物檢查,其結果均符合國家標準要求。GC色譜條件選擇結果表明,當柱溫設定程序為開始柱溫50 ℃,以5 ℃/min 速率提升到140 ℃,再以8 ℃/min 速率提升到200 ℃,然后再以10 ℃/min 速率提升到260 ℃時,9個被檢測成分和內標物的分離效果及重復性均較好。

在實驗所用GC 色譜條件下,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石竹烯、α-松油醇、蘭香油奧和庫貝醇的線性關系較好(r>0.9993)。精密度、穩定性和重復性試驗結果顯示,其RSD均小于2.0%。蘑菇醇、桉油精、Mongolin A、馬鞭草烯醇、萜烯-4-醇、α-松油醇、α-石竹烯、庫貝醇和蘭香油奧平均回收率的RSD分別為1.5%、1.2%、1.5%、1.7%、1.6%、1.4%、1.3%、1.2%和1.4%。

總之,該研究建立了蒙蒿藍油面膜乳液的一般檢查、TLC鑒別和GC分析方法,為該乳液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評價提供了理論依據。

猜你喜歡
松油馬鞭草石竹
北京石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石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檸檬馬鞭草不是馬鞭草
馬鞭草
重質松節油中間餾分中松油醇的分離*
正交試驗優化馬鞭草中馬鞭草苷和戟葉馬鞭草苷的水提取工藝
石竹屬植物染色體倍性、花粉活力及種間雜交結實率研究
松樹上的塑料袋
遮光處理對雜交石竹生長的影響
固載氨基磺酸催化合成乙酸松油酯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