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建筑師的自白

2024-03-27 15:54寶格力
求學·理科版 2024年5期
關鍵詞:甲方建筑師建筑設計

從業者:寶格力

從業年限:六年

從業地點:上海

一句話感受:不同的打開方式會有不同的快樂

對口專業:建筑學

從業門檻:本科(五年學制)及以上學歷

能力要求:適合對周邊世界的觸覺比較敏感的人,要擁有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并要取得相應的證書,如注冊建筑師證等

晉升路徑:無論走哪條路線都是從基層員工逐步晉升為項目負責人,以及不斷地考證、評職稱(初級、中級、高級)

薪資水平:視具體公司而定,應屆畢業生薪資在15萬元左右

入職提醒:建筑師的工作強度不小,若不熱愛則難以堅持,宜提前參與實習,以對自己的需求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建筑設計是一個完整又龐大的產業鏈,建筑師的職責自然也會在不同的場景中隨著身份角色的變化而變化。工作六年來,我從事過三份與建筑設計相關的工作。下面,請聽我細細道來。

初成長:做好溝通協作的主導者

研究生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我在甲方公司和乙方公司中選擇了乙方,去到一家很不錯的建筑設計院,成為一名建筑設計師。當時的我認為這份工作是對我這八年來的建筑設計學習的一個最好歸宿——每一名熱愛建筑設計的建筑師都應該要有一個落地的設計作品,這是獨屬于建筑師的情懷。

不同的設計公司有不同的工作流程,有些設計公司的工作和人員安排是比較流水化和模式化的,尤其是初級設計師,其在剛工作的一兩年時間里經常需要進行重復且單一的設計工作,比如排版、繪制立面圖等。而我很幸運地來到了一家可以讓設計師參與從投標到施工圖設計再到施工配合直至竣工全流程的設計公司。這對設計師的個人素養和專業能力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同時也是讓人飛速成長的機遇。

在最初工作的半年里,我的工作內容以投標為主。相比于更注重造型的學校作業,真實項目的方案設計需要更多維度的思考與平衡。我記得當時在廣東做一個關于學校食堂的設計項目,在跟領導討論方案的時候,領導只問了我一個問題:為什么要用紅磚,并且還這么厚重?我答不上來,因為唯一的原因只是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看。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理解“地域性”這個設計基本法的真正含義。后來,我從廣東的地域特征入手,做出了一套更適合南方氣候的設計方案,最終得以中標。

如果說方案設計是一個比較內化的、自我的工作過程,那么施工圖的設計及施工配合則更注重溝通協作。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之前做方案的時候可能一天八小時都不需要和任何人溝通,而進入項目落地階段的一天八小時里都在開會、打電話,直到下午四五點才有時間安安靜靜地畫一會兒圖。但這個過程正是建筑師成長的必經途徑,甚至可以說到了這個階段,建筑師才真正理解了建筑設計。比如說,想要實現一個特別薄的挑檐(樓面挑出外墻的部分),那我們就需要和結構設計師、幕墻設計師一起尋找答案。

一個項目的真實落地是建筑、結構、水暖電各專業共同配合的結果,而建筑師正是這一過程的主導者。

進階:設計永遠不能脫離實際

我的第二份工作跳槽去了一家“非常設計”導向的地產公司做設計管理,身份一下子由“乙方”變成了“甲方”。主流的地產公司都是以營銷為導向的,以設計為導向的并不多,因為這會導致建筑成本更高且建設周期更長,但一旦做成了就有可能出現“神盤”(即兼具生態景觀、建筑藝術、人文藝術等功能特征的絕佳樓盤,比如成都的麓湖、秦皇島的阿那亞)。

這是一段有趣的工作經歷,我最喜歡的工作內容是“踩盤”?!安缺P”就是實地參觀優秀項目,有點公費旅游的意思,而且還能因公參觀普通游客無法進入或者需要花錢進入的地方。當然,這一過程確實開闊了我的眼界。其實,從事一線設計的建筑設計師更需要“踩盤”,我大學的專業課老師就說過:“沒住過五星級酒店的人是設計不出好的五星級酒店的?!比说男袨橛肋h局限于認知,即便是想象力也是如此??上鴥鹊暮芏嘟ㄖO計公司都很少能做到這一點,反而是“甲方”公司延續了這項非常優秀的學習傳統。

一個優秀的甲方設計師依舊需要親自動手做設計,包括基礎的造型設計和意向規劃,只有這樣才能產出一個最符合開發預期的設計任務書。之后才是尋找合適的設計公司,進行招投標或商務洽談工作,最后將最初的設計預想落地。

因為我所在的這家公司是以“非常設計”為導向的,所以我當時尋找和對接的都是國內外一二線的設計事務所,這也是這份工作的另一個魅力點。當時我入職第一天做的第一項工作就是和國內一位非常有名的建筑師開會,和他洽談我司的一個會館改造項目。更巧的是,這位建筑師也是我大學專業課的評圖老師。當年大學時的我站在圖板前向他展示我的方案,如今他坐在我對面向我講述他的方案,這種身份的置換非常有趣。

當然,可以和這些享有盛名的建筑師一起工作也讓我受益良多;但同時,和這些有個性的建筑師共事也非常需要“語言藝術”,因為我們都知道建筑師在堅持自己的設計靈感上有多固執。

全新的嘗試:向人工智能進軍

我的第三份工作出現了很大的跳躍,應該說是一次全新的嘗試。我去了一家科技公司參與開發新一代云AI建筑設計軟件,運用我所掌握的建筑設計知識和經驗,指導產品設計及算法研發。

其實我也是抱著“人工智能是未來”的想法才選擇這份工作的。建筑設計的全流程中有非常多的知識、經驗以及背后的邏輯都是可以被歸納的,而這就是建筑設計師以及算法工程師可以介入的部分,最終的研發成果可以省去建筑設計師大量重復的工作,在理想狀態下可以顯著地提高效率和優化設計建造流程?!拔乙淖兪澜?!”可以說這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自白。

在參與開發云AI建筑設計軟件的過程中,建筑設計師主要負責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為產品設計師提供并歸納符合用戶使用習慣的設計需求,甚至親自負責整個產品設計環節;第二,將建筑設計的知識、圖紙的特征等內容邏輯化,再由算法工程師將這些需求函數化并代碼化。

這份工作的核心就在于尋找邏輯,需要從大量的樣本中提取規律并且不斷地進行驗證。盡管研發目標是一款和建筑設計有關的軟件,但這已經和建筑設計的工作有了本質的不同。它們的共通點是對用戶的行為進行研究,畢竟無論是產品設計還是建筑設計,都是服務于人且以人為本的。這一點也是所有想要成為建筑師的人必須永遠牢記的。

后記

這就是我工作以來的一小段建筑師人生,這些不同的工作背后存在著很多共通點。至于以后的我還會有怎樣的建筑師人生,我也很期待,畢竟,未知才是未來最大的魅力。

猜你喜歡
甲方建筑師建筑設計
胖胖的“建筑師”
破產千金倒追落魄甲方:所有的好,不如剛好
房地產工程中甲方管理成效提升策略
施工中的甲方質量控制研究
綠色建筑設計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思考
做生活的甲方很奢侈嗎?
當建筑師
建筑設計的困惑
建筑設計中節能建筑設計的分析
夢想成真之建筑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