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的政府責任研究

2024-03-27 09:50許燕
江蘇科技信息 2024年2期
關鍵詞:擔保責任政府責任市場機制

許燕

摘要:政府購買公共服務解決了政府職能轉移和服務效率問題,但是服務轉移會導致責任不清和責任缺失等問題,影響了購買服務的質量和效果。為了避免服務轉移中的責任流失,需明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下的政府責任體系。文章通過研究購買服務中的政府責任構成理論,分析了政府責任的轉變形式,探討新形勢下政府責任構成體系。政府職能轉移并非責任轉移,而是責任形式的改變。購買服務形勢下,政府所承擔的責任更多地由提供公共服務的直接責任轉變宏觀調控責任和論證、評估、監管等擔保責任。

關鍵詞:公共服務;購買;市場機制;政府責任;擔保責任

中圖分類號:C93-0文獻標志碼:A

0引言

20世紀90年代末,世界范圍內的公共行政改革浪潮興起,我國開始進行政府職能轉變改革,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隨之興起。計劃經濟時代,無論是經濟還是社會公共服務均采用政府包辦的方式,實踐證明,政府包辦不僅加重了政府負擔,而且難以滿足公共服務多元化需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通過市場機制的作用,將政府承擔的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從而改善社會結構,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滿足社會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1]。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實現了服務主體轉變,服務生產方由政府轉變為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但是政府購買服務同樣面臨風險,公共服務主體發生變更,可能導致責任主體不清的問題,甚至有政府將服務和責任全部打包給社會,導致責任落實不到位。政府職能轉移并非政府責任轉移,而是責任方式的轉變,通過研究購買服務后的政府責任方式與責任特點,探討購買服務形勢下,政府責任的具體形式,避免服務轉移所導致的政府責任流失和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從而提高公共服務質量。

1政府責任構成的理論基礎

法國公法學者萊昂·狄驥于1912年提出了“公共服務”概念,認為政府是公共服務提供的唯一合法主體[2]。20世紀30年代經濟危機出現,經濟學家薩繆爾森于1954年提出了“公共產品”的概念,認為由于市場失靈的存在,必須通過政府干預,政府提供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具有提高市場效率、實現社會平等和穩定經濟的重要作用[3]。20世紀70年代末,新公共管理理論興起,學界廣泛采取了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方法來研究公共服務,提出寧要提供公共服務的多元結構,不要單一的無所不包的供給方式結構的傾向。這種理論認為政府應該起掌舵而不是劃槳的作用,應該利用非政府組織和私人部門的力量來提供公共服務,政府應從重視公共服務提供的投入與過程轉向注重結果與產出。公共服務生產方式和過程具有多樣性,生產主體可以是政府以外的組織,但是政府仍需承擔向公眾供給公共服務的基本職能,是公共服務供給的最終責任主體,這一理論也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中政府責任構成的理論基礎。[4]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公共服務供給方式的創新,是公共服務供給鏈條中“生產”的分離,即政府通過“購買”(支付財政資金)的方式,將公共服務的“生產”環節分離出去,移交給政府以外的組織,是一種服務生產的轉移,而不是政府責任的轉移,政府仍需對生產的結果和質量負責,是公共服務供給的最終責任主體,是一種政府供給,私人生產的服務模式。

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是政府的固有職責,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公共服務生產過程的私有化而非政府責任的私有化,雖然政府通過購買公共服務將生產職能轉移給私人部門,但是政府作為公共服務最終供給供者的角色沒有變,它轉移的只是責任的實現形式,而不是責任本身[5]。西方學者詹姆斯·森德奎斯特提出了“真假私人化”的問題,他認為“真私人化”下,政府的責任不能被轉移,政府角色也不會消失,其所轉移的只是通過民間功能所表現出來的績效。而“假私人化”是政府推卸責任的一種方式,通過向民間轉移公共服務進而放棄政策制定、規劃、執行、監督、評估等職責,政府從公共服務中消失?!凹偎饺嘶钡慕Y果注定是要失敗的,因為他違背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基本宗旨,放棄了政府本因堅守的基本職責。

2購買公共服務中的政府責任轉變

根據政府責任的語義結構分析,政府責任是指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其中責任有2層意思:一是應盡的義務,分內應做的事,是政府職責;二是應承擔的過失,是政府苛責。前者主要探討政府在積極意義上為達到良好行政應當履行的職責、承擔的義務;后者主要探討政府在消極意義上,也就是政府違反職責與義務時應當承擔的后果、責任。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后,政府為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責任并沒有改變,但是承擔責任內容和方式卻與以前不同。政府責任由公共服務的直接履行責任轉變為間接擔保責任;由以公平為主的責任,轉變為將成本、效率引入的政府績效責任。

2.1由直接履行責任轉變為間接擔保責任

通過購買公共服務,政府由一線的服務生產者轉變為退居幕后的宏觀調控者,政府不再直接向公眾生產公共服務,而是負責為私人生產創造條件,例如制定政策、完善法律規范,對私人服務承接者進行評估、監督服務提供過程、評估服務質量等。在這種意義上,政府責任更多的是一種國家擔保責任,擔保私人生產公共服務時的公益取向,擔保公共服務不因生產主體的變更出現服務質量的下降、價格的提高等問題,同時保障公眾接收到質量高、效率高、多樣化的公共服務。

在“國家擔保責任”形態下,國家處于擔保人的地位,其責任是保障某項國家任務的實現,特別是在民營化日益普遍的情況下,為了確保與私人的合作實現公共利益、不失公平、公正,國家通過設定相關條件以及相關的結構性要求來影響私人,從而保證民營化下的國家任務不失原來的方向和目標。具體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公共服務給付不中斷的擔保義務,即公共服務不因私人生產而出現中斷。(2)維持和促進競爭的擔保義務,對于可選擇性、可替代性公共服務,應當保證服務范圍內有多家私人組織可同時經營,從而保證競爭和服務品質。(3)合理的價格與一定服務質量的擔保義務,公共服務不因私人提供而提高價格或降低服務質量,損害公眾利益。(4)人權保障義務與國家賠償之責任[6]。

2.2績效責任成為新的評價標準

私人提供公共服務最顯著的優點之一就是高效率,這是一般政府所達不到的,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動力之一也是為了公共服務供給的績效。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借助市場機制吸納私人的優勢資源以提高公共服務的供給能力和供給效率,實現效率價值。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探索政府績效管理的國家,特別是在公共服務領域,美國開始公共服務私營化的直接目的就是實現服務提供的高績效。美國國會于1993年通過了《政府績效與結果法》,該法規定了政府績效管理的目的、內容、責任等一系列問題,并為績效管理規定了詳細的實施進程,體現了美國政府績效管理的信心,該法也正式將效率標準作為政府行為評價標準[7]。

3購買服務下的政府責任體系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下政府承擔雙重責任,既要承擔部分直接生產公共服務的履行責任,又要承擔公共服務購買的擔保責任。前者是指不適合由社會力量提供或者社會力量沒有能力、不愿意提供的服務,仍由政府提供。后者則包括宏觀調控責任,評估、監管責任和政府苛責。

3.1提供公共服務的直接責任

雖然私營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政府的不足,但是這些組織畢竟不是公共部門,對于某些公共服務,一般社會組織往往沒有能力提供,而企業則因為收益小而不愿提供。例如偏遠地區的郵寄等公共服務,私營快遞公司一般不會服務這些地區,但這些地區也不能沒有郵寄這項服務,因此,必須由國家郵政部門提供最基本的郵寄業務。對于殘疾人、無家可歸的流浪人員特殊弱勢群體的照顧,一般的私營組織并不愿意提供這些服務。我國社會組織力量薄弱,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服務如此多的人群,政府民政部門是提供社會救助服務的主體。政府體現了作為公共部門的重要責任,保證公民普遍獲得基本的公共服務。政府直接履行的公共服務主要包括應急服務,滿足公眾基本生活需要水、電、氣等服務,市場發育不成熟的公共服務以及對弱勢群體提供保護的基礎性服務。

3.2宏觀調控責任

宏觀調控是政府公共服務轉移后所應保留的重要責任,是彌補市場不足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市場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缺陷。具體包括以下幾方面:

3.2.1完善配套的法律規范體系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首先是作為一項政府改革的政策來推行的,購買前期因為沒有法律的規范,沒有統一的規則和標準,各地自成體系,導致各地購買制度不統一,購買范圍和界限不清,購買程序不規范,權利義務不確定,救濟手段不完善等,嚴重影響了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在我國的發展。因此,應當加強國家層面和地方、部門、行業層面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法律、規范、標準的完善,為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創造良好的法律、社會環境。

3.2.2建立公平的市場經濟秩序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目標是引進市場機制和競爭因素。我國處于市場經濟的初期,市場發育還不成熟,不成熟的市場機制會導致競爭不充分,產生腐敗或者新的壟斷,從而違背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初衷。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經濟秩序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制度良性發展的重要條件。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排除政府對市場的不正當干預,保證市場的自主性、公平性;另一方面,政府不能完全退出市場,否則會造成競爭的無序性和盲目性,因此,完善政府和企業的行為規則既要保證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又要有良好、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秩序。

3.2.3發展公民社會、培育社會組織

限制我國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我國沒有發達的公民社會,國家與社會的分離較晚,社會組織數量少、力量薄弱,獨立性差,很多社會組織無法承擔公共服務職能。因此,政府有責任從法律、政策方面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條件,進一步放寬社會組織成立登記制度,同時還要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支持,包括資金資助、稅收優惠、場地和配套設施等公共資源的資助等。

3.2.4加強公共服務的財政支持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可以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但并不意味著政府購買服務的資金支付越少越好。公共服務的很多內容屬于軟服務,比如養老服務、教育服務、醫療服務、弱勢群體照顧任務等,這些服務主要以人為服務對象,服務質量和水平直接關系公眾基本權益,僅僅以價格為衡量標準很容易導致服務質量的下降。另外,有些公共服務領域投入大、回報小,比如養老行業,單靠私人的力量很難維持長期經營,這就需要政府在財政上的大力支持。美國各州對私人養老機構、療養機構投入大量支持性資金,用于補助這些機構所接納的老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此支持包括給予其資本、補貼其運營支出等,同時償還90%適格病人的護理費用,據統計,政府對私人療養院的醫療補助占整個療養院一半以上的收入[8]。

3.3評估、監管責任

購買服務后,政府對服務的評估、監管是保障服務質量的重要手段,包括購買前的評估、論證,服務中的監管,服務后的評價、驗收等。

3.3.1購買前評估、論證責任

購買前的評估論證包括對購買對象、必要性和可行性、成本效益分析、服務承擔者的資助評估等內容。公共服務內容眾多,某類服務是否適合社會提供需要做好充分評估。實踐中,有些地方將城管、治安、交管等不合適外包的執法權轉移給了私人組織,導致侵犯公眾權利的事件頻頻發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進而引發了人們對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質疑。因此,必須在前期進行評估論證,確定購買對象,進行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購買前還需要進行成本效益分析。美國對要推行購買的每項公共服務平均要花費3~4年的時間進行前期論證。德國對推行購買的公共服務進行前期論證的時間更長,他們會成立專門的市場檢驗小組,負責對某些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進行實地檢驗,根據檢驗結果決定是否可以采取市場化的方式[9]。服務承接者是代替政府向公眾提供公共服務的組織,能否提供高質量的公共服務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服務承接者自身的能力。在公共服務購買前要將服務供應者的資格標準具體化,以實現評估論證的客觀性、專業性。

3.3.2服務中的監管責任

監管責任是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政府通過購買將公共服務轉移給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后,政府退居幕后,其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責任減少,但是監管責任大大增加,政府責任轉化為確定和監督合同執行及其外部效應的消除責任。政府對服務過程的監管包括對服務連續性的監管,對服務質量和價格的監督,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監督,對是否遵守程序和嚴禁轉包規定的監管,對是否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監管等。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后,作為供給責任的最終責任人,應該保證公共服務不會因為提供主體的轉移而出現服務不連續、服務質量下降、服務價格提高等問題。實踐中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政府將部分公共服務轉移給社會力量后,服務承接者基于自身服務成本和利益的考量,往往會通過偷工減料,降低服務質量或者提高服務價格,甚至中斷服務等手段實現利益最大化。因此,政府必須承擔起監管責任,隨時監管服務提供情況,一旦出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出現嚴重問題時,政府應當立即接管相關服務,從而保證服務的連續性。

3.3.3購買后評估、驗收責任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目的是提高服務績效,利用較少的成本,獲得較大的收益,提高服務效率,滿足公眾對公共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后,效果如何、能否達到預期目的、對服務結果進行最后的評估是關鍵。評估內容包括服務質量的評估、效率的評估、價格的評估、公眾滿意度的調查、是否存在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違法情況等。很多地方將服務質量的評估結果與資金支付直接掛鉤,從而保證服務質量。例如,福建省2014年發布的《關于推進政府購買服務的實施意見》中指出,應當按照資金支付與服務質量掛鉤原則明確支付方式。這就意味著,服務承接主體并非簽了合同就能拿到錢,還得看服務的質量如何以及是否有違規行為等。政府要按照購買合同規定的服務標準組織履約驗收,驗收完成并進行公示后,才能按規定程序進行資金支付。

3.4政府課責

政府課責是政府在消極意義上違反職責與義務時應當承擔的后果與責任,包括政治責任、行政責任、法律責任、道德責任等。上文所述的直接履行責任和間接擔保責任都是政府的積極責任,是責任同時也是義務,如果政府以服務轉移為由回避自己的責任,或是政府在購買公共服務中違反規定,存在不規范行為的都將承擔責任。政府承擔法律后果的重要路徑就是接受司法審查,進行國家賠償。

4結語

政府向社會購買公共服務是服務多樣性、高效性的重要表現方式,公平服務由政府向社會轉移并不意味著政府責任轉移。相反,在政府購買公共服務形勢下,政府除了承擔部分保留的公共服務外,更多地承擔著宏觀調控責任和擔保責任。宏觀調控責任和擔保責任是確保社會提供高質量公共服務的重要保障。政府購買公共服務下,政府責任可以具體化為制定戰略規劃、政策法規,培育公平市場環境,提供財政支持等宏觀調控責任,對購買服務前的評估、論證,服務中的監管、接管,服務后的評估、驗收等擔保責任。

參考文獻

[1]邢鴻飛.論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保證責任[J].法商研究,2022(1):144-158.

[2]萊昂·狄驥.公法的變遷·法律與國家[M].鄭戈,冷靜,譯.沈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

[3]保羅·A·薩繆爾森,威廉·D·諾德豪斯.經濟學(上)[M].高鴻業,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1992.

[4]何精華.區分供給與生產:基于政府公共服務職能實現方式的分析框架[J].中國行政管理,2007(2):104-109.

[5]陳國權.責任政府:從權力本位到責任本位[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6]黃錦堂.行政任務民營化之研究——理論和現況[C]//吳庚大法官榮退論文集編輯委員會.公法學與政治理論.臺北:原照出版社,2008.

[7]林鴻潮.美國《政府績效與結果法》述評[EB/OL].(2007-12-27)[2023-08-15].http://www.calaw.cn/article/default.asp?id=2762.

[8]朱迪·弗里曼.合作治理與新行政法[M].畢洪海,陳標沖,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9]楊煉.從國家本位到市場化:德國公共服務的發展與啟示[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20(6):72-77.

(編輯何琳)

Research on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in government procurement of public services

Xu? Ya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ract:? The governments purchase of public services solves the problems of government function transfer and service efficiency, but service transfer can lead to problems such as unclear responsibility and lack of responsibility,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purchasing services. In order to avoid the loss of responsibility in service transfer,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purchasing public services.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composition in purchasing services, analyzes the transformation forms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explores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composi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transfer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s not a transfer of responsibility, but a change in the form of responsibility. In the context of purchasing services, the governments responsibility has shifted more from its direct responsibility for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to its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responsibility and guarantee responsibility for argumentation, evaluation, and supervision.

Key words: public services; buy;market mechanism;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guarantee liability

猜你喜歡
擔保責任政府責任市場機制
以市場機制推動自愿減排 全國自愿減排交易中心建設有序推進
擔保法新規速遞
公私合作模式中政府的法律責任
義務教育均衡化發展中的政府責任研究
發展環保產業中的政府責任分析
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中政府角色轉型研究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的政府責任探析
論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機制是市場機制的內在本質
嵌入分部相關性的內部資本市場機制設計
我國排污權交易存在的的問題與完善市場機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