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碳背景下儲能布點對配網線路的降損實踐

2024-03-27 07:28宋浩杰
農村電氣化 2024年3期
關鍵詞:損率臺區損耗

張 碩,楊 坤,宋浩杰

(國網安徽省電力有限公司祁門縣供電公司,安徽 黃山 245600)

1 臺區背景介紹

鳳凰嶺臺區位于祁門縣大米第一村——蘆荔村,該臺區2015 年改造,臺區配變型號S11-200,有兩處扶貧光伏共120 kW,用戶數53戶,其中三相用戶8戶,單相用戶45戶,戶均容量3.77 kV·A。臺區低壓主線路線徑70 mm2,下戶線線徑25 mm2。

該臺區負荷為常規居民負荷和農業加工生產負荷,總負荷相對較小,年負荷呈單高峰,高峰負荷發生在冬季,光伏滲透率較高,光伏發電無法就地完全消納,且上送較大。2023年1—9月,臺區分布式光伏上網電量 84 188.4 kW·h,供電量108 653.4 kW·h,售電量 105 537.6 kW·h,損耗電量3 115.8 kW·h,線損率2.87%。臺區基本拓撲如圖1所示,臺區線損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臺區線損統計情況 kW·h

圖1 鳳凰嶺臺區連接拓撲圖

本研究通過在低壓臺區的不同位置接入儲能裝置,探索儲能裝置對臺區線損的影響。實現光儲平衡,電能就地消納,提升網架經濟運行水平,減少損耗。探索偏遠山區光儲微網與大電網供電經濟效益分析。

2 儲能配置

2.1 儲能設備配置原則

2.1.1 儲能安裝位置

當光伏發電無法就地消納時,多余電量向配變側反供,配置儲能的位置到光伏的距離應小于光伏到配變的距離,實現反供半徑最小,損耗最小。

當儲能放電時,儲能到負荷集中區域距離應小于配變到負荷集中區域距離,完成就地消納,實現供電半徑最小,損耗最小。

2.1.2 儲能容量配置

儲能配置容量應能滿足臺區8 h供電需求,在光伏大發期時可直接消納剩余電量,降低配變倒送負載,在晚上或陰雨天時接替光伏進行供電,降低線損。鳳凰嶺臺區22:00—次日06:00的平均日供電量為18.8 kW·h,因此此次試點配置20 kW·h儲能設備1套。

2.2 本試驗儲能裝置

配置的儲能設備為國軒高科磷酸鐵鋰電池,并離網逆變設備1套,支持光伏和儲能雙并網,配置的儲能設備如下:儲能總容量為20 kW·h,采用分布式儲能柜型式安裝,采用直流可控、直流輸出模式,輸出并入0.4 kV直流電網并通過并離網逆變器接入配網線路。電池采用模塊化設計和前維護設計,選用100 A·h電芯,1P16S組成電池包,4個電池包通過BEMS串聯成一個電池簇,其容量計算如下:100 A·h × 3.2 V × 16 × 4電池包串聯 = 20.48 kW·h。

3 試驗方案

方案一:將20 kW·h的儲能電池及并離網逆變器安裝在蘆荔村扶貧電站光伏發電側,與光伏電站共用表計,設置儲能電池充電時間為09:00—16:30,放電時間為20:00—23:30。

方案二:將儲能電池及并離網逆變器移至鳳凰嶺臺區公用配變側,繼續進行試驗,充放電時間保持不變。

通過電能表采集鳳凰嶺臺區的分時供電量和用電量,分別計算出在未安裝儲能時、儲能安裝于光伏側時、儲能安裝于公用配電側時的臺區分時線損,從而分析出儲能對線損的影響情況。

3.1 未接入儲能時線損模擬仿真結果及實際數據分析

假設I光、I2、I3分別為光伏發電電流及用戶負荷電流且相對恒定,I4為光伏返送配變電流,各段電阻值如圖2所示。

圖2 未接入儲能時段線路示意圖

線路總體損耗計算如下:

在未考慮儲能裝置下分析損耗情況,代入(8月3日、8月4日、8月5日)24點采集平均數據進行仿真分析,可得到當日臺區原始線損狀況,如表2所示。

表2 臺區原始線損情況

線路模擬線損結果為1.53%,實際線損率為3.03%。

取樣日期(8月4日、8月7日、8月13日)全天平均供電量400.6 kW·h,用電量388.46 kW·h,平均線損率為3.03%,如表3所示。

表3 選取日臺區線損統計 kW·h

3.2 儲能接入光伏側

模擬仿真結果,儲能接入光伏側線路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圖3 儲能接入光伏側線路示意圖

將儲能裝置數據代入原有臺區拓撲中光伏安裝位置進行仿真,儲能裝置容量按照20 kW·h,轉換效率按照85%進行計算,追求盡可能減小光、儲設備間距離,儲能裝置在拓撲中的位置如圖如圖4所示。通過仿真分析可知線損率由原臺區1.53%下降至1.35%,降幅11.76%,光伏供電期間(取樣日期8月20日、8月21日、8月22日)線損率情況如表4所示。

表4 光伏供電期間臺區線損統計表 kW·h

圖4 儲能裝置拓撲位置圖

小結:在光伏側添加儲能裝置后,較無儲能裝置線損率降低,儲能裝置獨立供電期間,線損率由平均3.03%降低至2.84%。

3.3 儲能接入配變側

儲能接入配變側線路示意圖如圖5所示。

圖5 儲能接入配變側線路示意圖

將儲能裝置容量按20 kW·h,轉換效率按照85%進行計算,代入原有臺區拓撲中公用配變出口位置進行仿真,儲能裝置預計安裝位置如圖6所示。通過仿真分析可知,線損率由原臺區1.53%下降至1.50%,降幅1.96%,儲能接入配變側時(取樣日期:9月17日、9月19日、9月29日),線損情況如表5所示。

表5 儲能接入配變側線損統計表 kW·h

圖6 儲能裝置預計安裝位置示意圖

小結:在公用配變側添加儲能裝置后,較無儲能裝置線損率下降,線損率由平均的3.03%下降至2.93%,降幅為3.30%。

3.4 臺區短時供需平衡

觀察10月13—17日20:00—21:30的公用配變正向有功功率表計和反向有功功率表計,公用儲能完全獨立給臺區供電,臺區每日最長2 h,最短0.5 h,實現了臺區用電供需平衡。而S11-200變壓器空載損耗為240 W,負載損耗為2 600 W,每小時損耗為2.84 kW·h。剔除儲能裝置日損耗3.78 kW·h(含轉化效率及逆變器自身工作損耗等),供需平衡時,每日最高節約損耗1.90 kW·h。

4 試驗結論

方案一:儲能在光伏側降損最優。ΔP光<ΔP,在光伏側安裝儲能裝置后,模擬仿真線損率下降了0.18%,實測結果下降了0.19%,降幅為6.20%。

方案二:儲能在配變側損耗居中。ΔP光<ΔP配<ΔP,在公用配變側配置儲能后,線損略有下降,模擬仿真線損率下降了0.03%,實測結果下降了0.10%,降幅為3.30%,如表6所示。

表6 試驗結果對比 %

根據實測損耗結果,儲能在光伏側ΔP光損耗最低,儲能在配變側ΔP配損耗居中,未接入儲能時ΔP損耗最高。同理論計算結果一致。

5 其他展望和下一步工作計劃

5.1 分布式儲能建設展望

當前配電網分布式光伏大量且無序接入配電臺區,為電網可靠運行帶來許多新的挑戰:(1)分布式光伏的大量接入,直流電源通過逆變器轉為交流電流后并網,然后交流電源再對儲能電池進行充電。2次交直流轉換環節損耗很大,嚴重制約了分布式電源就地消納的能源利用率;(2)分布式光伏接入電網造成了電網逆向且不確定的功率流動,增加電網損耗,增加電網經濟運行管理的難度;(3)分布式光伏和電動汽車充電樁接入易引起電網白天過電壓、晚上低電壓,降低供電質量。

5.2 “光儲柔直”低壓臺區經濟運行研究

解決分布式光伏接入和離散式充電樁接入的情況下,配電網的經濟運行的問題,優化分布式光伏接入逆變器的控制策略和充電樁的控制策略,實現發電和充電功率控制,避免低壓臺區和低壓線路重過載,指導分布式光伏和充電樁有序接入。

5.3 “光儲柔直”低壓臺區電壓優化管理

依托融合終端和智能感知裝置,精準完善低壓臺區拓撲,結合分布式光伏、充電樁和低壓用戶的運行電量數據,控制“光儲柔直”系統的功率和電壓、約束分布式光伏用戶的電壓和功率因數。

猜你喜歡
損率臺區損耗
我國水庫淤損情勢分析
降低臺區實時線損整治工作方法
無功補償極限線損率分析及降損措施探究
供電企業月度實際線損率定量計算方法
自我損耗理論視角下的編輯審讀
變壓器附加損耗對負載損耗的影響
非隔離型單相光伏并網逆變器的功率損耗研究
三合一集中器作為臺區線損考核表計的探討
多功能低壓臺區識別設備的研制
大功率H橋逆變器損耗的精確計算方法及其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