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2024-03-28 14:05王宏醫劉新清熊浩森嚴珞人
運輸經理世界 2024年2期
關鍵詞:秦巴山區路段設施

王宏醫,劉新清,熊浩森,嚴珞人

(葛洲壩集團交通投資有限公司,湖北 武漢 430030)

1 項目概況

巴萬高速在川東北經濟區內,連接區域內巴中、通江、萬源三市縣,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14—2030 年)》中綿陽至萬源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了川東北經濟區的內部聯系。巴萬高速通過達州至陜西高速公路,向東連接陜西,形成北向出川大通道;向西經綿陽至成都,與成都經濟圈相接。

項目地處秦巴山區,為高中山地貌區,不良地質發育,地形起伏大,溝壑眾多,深挖方、高填方路段多,橋隧比高達64.7%,項目建設難度極大。同時,在建成通車運行后大交通流量條件下,山區高速的運營安全保障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需要結合項目建設期的結構物和地形地貌信息,全面分析山區高速運營中潛在的安全風險,針對性地制訂風險管理方案,并定期進行風險管理分析,更新措施執行、檢查、反饋和評估機制,持續提升山區高速公路安全保障水平。

2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特點

由于受地形條件限制,秦巴山區建設運營的高速公路,除了具有普通高速公路的特點,還具有以下特點:

2.1 露天平坦路段少,橋隧比高

秦巴山區地形地質條件復雜,山脈連綿、溝壑縱橫,高速公路中普遍存在眾多隧道和橋梁,橋隧相連,特別是長隧道、橋梁較多,安全運行風險較大。巴萬高速地處秦巴山區的高中山地貌區,不良地質發育,深挖方、高填方路段多,橋隧比高達64.7%,特長隧道5座,長隧道11座,特大橋2座、大橋75座,對高速公路線形影響大。

2.2 彎道多,直線段少

秦巴山區公路線形受地形條件限制,直線段較少,彎道多,極限指標時有出現,巴萬高速全線長約為120km,設計速度80km/h,整體式路基寬度為24.5m,平曲線極限最小半徑400m,加之秦巴山區雨水充沛,道路沿線植被生長速度較快,植被茂盛,對駕駛人員的視距和視線影響較大,易引發交通事故。

2.3 縱坡大,上下坡多且長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道路縱坡大,長大下坡、連續下坡等危險路段多。巴萬高速全線最大縱坡為5%,大于1km 的長下坡10 處,大于5km 的長大下坡7 處,大于10km 長大下坡2 處。

2.4 臨崖臨水、高邊坡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沿線周邊山大溝深,沿河流密布,高速公路沿線臨崖臨水、高邊坡眾多,車輛行駛安全風險較大。

2.5 特殊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大

秦巴山區氣候多變,高速公路運行環境易受團霧、降雨降雪、凝凍等自然因素影響,在雨季山洪、泥石流活動較多,高邊坡塌方、滑坡、落石、橋涵沖斷經常發生,增加安全行駛難,嚴重影響公路的安全運營。

3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風險

基于秦巴山區高速公路的特點,正確認識高速公路運營所面臨的風險是運營管理人員的職責。當前,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面臨的風險主要如下:

3.1 氣候環境等自然因素

高速公路沿線周邊區域環境對高速公路運行安全的影響較大,如狂風、暴雨、大霧、強降雪等惡劣天氣,地震、滑坡塌方等地質災害等都會對高速公路設施、安全運營帶來嚴重安全風險與隱患。

在秦巴山區,冬季經常出現雨雪天氣,路面易出現凝凍、結冰等現象,嚴重影響路面抗滑性能;夏季多雨多霧,氣候變化無常,隧道兩端天氣不同的現象較為普遍[1]。加之山區高速公路高邊坡路塹較多,邊坡易出現滑坡、崩塌、塌陷等病害,山洪、泥石流等地質自然災害常發,給高速公路安全運營帶來較大困難。

3.2 急彎陡坡,長大下坡多

秦巴山區高速設計難度大、線形復雜、縱坡大、轉彎曲線半徑小,長大縱坡多,極限指標時有出現,導致高速公路風險路段多、事故多發路段多,特別是長大下坡路段、陡坡急彎路段易引發重特大交通事故,安全風險大,運營安全管理壓力巨大。

3.3 交通事故易發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易發交通事故。根據山區高速公路交通事故資料統計,交通事故發生車型以小客車為主,大貨車次之[2]。

3.4 橋隧比高,橋隧相連,危險性高

秦巴山區高速公路、橋梁、隧道相接,長大隧道多。巴萬高速公路全線共有橋梁82 座(含互通區主線橋)、隧道22 座(長大隧道16 座),在橋梁或隧道內發生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火災等特殊事件時,車輛調頭施救困難,不利于快速救援。

3.5 內部管理風險

在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內部管理中,安全生產風險主要是企業財產安全及運營管理人員的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例如,道路養護作業人員在作業過程中面臨的交通安全風險、高處墜落或機械設備操作不當等作業風險、“三違”操作、突發事件風險等。

3.6 其他風險

除了上述風險,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管理面臨的風險還有行人、摩托車等違規上高速,以及車輛違規占道、違停等管理風險;路產設施破壞、?;返忍胤N車輛發生事故等;高速公路安全監控、收費、管控、檢測等設施設備技術落后導致的安全運營風險[3]。

4 風險應對措施

4.1 建立健全制度管理體系

4.1.1 責任體系

建立責任體系的核心是按照《安全生產法》要求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即建立健全以企業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的企業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立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小組)和相應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明確安全生產委員會(領導小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各層級、各崗位和人員的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一崗雙責。建立全過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責任、管理、投入、培訓和應急救援“五到位”。同時,建立績效考核機制,獎懲分明,確保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實到位。

4.1.2 教育培訓體系

第一,建立企業安全生產會議、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識別與教育培訓、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教育培訓、安全風險識別、隱患排查與治理雙控體系等教育培訓制度體系,提升全員安全意識和風險防控能力。

第二,制訂各崗位現場作業和設備操作規程。

第三,結合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法律法規體系、操作規程等,建立定期教育培訓制度,對員工進行教育、培訓、宣貫。

4.1.3 記錄管理體系

建立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記錄體系,建立完善各類問題、風險和隱患排查與治理等方面的管理臺賬與檔案,并按相關法律法規、標準和政策與管理制度要求及時報送相關信息和資料,實現有跡可循、有據可溯,做到“清單化”“痕跡化”管理。

4.2 特殊氣象條件下的安全保暢措施

第一,加強與屬地氣象部門的溝通與協作,實時掌握氣象信息與路面信息,并及時通過高速公路信息發布系統向道路使用者提供氣象信息和路口動態。

第二,根據運營路網特點和氣候條件規劃高速公路應急救援網絡,合理布設應急救援物資儲備庫(點或中心),儲備防汛、防滑、除雪、消防等應急物資,以及應急救援車輛、其他裝備設施,加強應急救援設施設備的保養工作,確保物資充足和設施設備的正常使用。

第三,加大對高危邊坡及危險路段的巡查力度與頻次,對重點路段和橋隧等結構物進行全方位監控,有效利用新技術、新手段加強對高危邊坡等易發地質災害點和路段的動態監測。

第四,加強路面宣傳和誘導管控。充分利用收費站口及路段電子情報板、廣播和“兩微一頭條”等多種形式,實時發布道路交通安全氣象監測預報預警信息、交通管制信息,宣傳路面通行情況和安全出行注意事項,提醒駕駛人員安全行車,引導司乘人員合理規劃出行時間及路線。

第五,嚴格落實領導帶班值班制度。為此,企業應制訂并落實領導到崗帶班值班制度,實行24 小時值班制度,及時掌握安全生產動態,遇到緊急情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4]。

4.3 急彎陡坡,長大下坡應對措施

4.3.1 合理制訂限速策略

規范車輛行駛速度是保障行車安全的有效管理手段之一。對高速公路急彎陡坡、長大下坡等路段進行科學的調研、分析與研究,結合車輛實際行駛情況與交通事故特性,合理制訂急彎陡坡、長大下坡等路段的車速限值,規范車輛在相應路段的行駛速度,提高重點路段的運營安全性。

4.3.2 提升管控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除了在重點路段設置限速、安保設施設備,還應提升其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確保相關措施的有效實施。例如,在限速等重點路段設置電子抓拍系統、交通監控系統、超速報警設施、可變情報板等設施,加大對違規駕駛人員的處罰、警告與教育力度[5]。

4.4 提升公路及附屬設施養護水平

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工程養護管理部門應按相關制度對公路沿線及安全設施進行隱患排查與治理,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專項排查,建立隱患臺賬。同時,及時對排查出的隱患進行處置,對重點路段、橋梁、隧道等進行動態監控、長期監測,對公路、橋梁、隧道,以及相關交通安全設施、機電設施等進行定期檢測,及時發現和掌握病害征兆及演變趨勢,及時進行養護及維護,提升公路及相關附屬設施的養護水平。

4.5 持續強化隱患排查治理與風險預防雙重管理體系建設

按照規定開展安全生產風險評估和辨識,建立管控制度,樹立“隱患就是事故”理念,建立完善的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體系,針對重大安全隱患及其治理情況需向行業管理部門和企業職代會“雙報告”,實現安全風險、事故隱患的自查自改自報閉環管理。

4.5.1 強化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工作

根據《公路水路行業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治理暫行辦法》,明確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分類分級標準與整改措施,建立高速公路運營企業日、周、月與專項安全隱患排查與治理制度,隱患治理情況由專人負責并限期整改與驗收,建立安全隱患治理情況跟蹤與監督機制。重點針對安全風險較大的特大橋梁、特長隧道、急彎陡坡路段、臨水臨崖路段、高邊坡,以及交通安全設施、管理設施等進行排查。

4.5.2 建立健全風險管理體系

根據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實際和管理需求,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風險識別、評估與管控體系,強化企業安全生產風險管理,實施重大安全風險備案。加強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區安全生產風險聯防聯控,充分利用科技和信息化手段,強化預測預警預控和過程監管。

定期開展高速公路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和應急救援能力評估,利用先進的科技設施設備與信息化技術,加強對安全運營風險的動態辨識、評估與管控,強化安全風險預測預警與預控能力,加強過程管理,提升高速公路運營事故應急救援能力。

4.6 加強應急實戰演練,提高應急救援處置能力

為確保高速公路的安全運營,切實加強山區高速公路應急管理,迅速處置各類突發事件,企業應根據《突發事件應對法》,并結合運營高速公路實際情況,編制運營高速公路應急救援預案。

為提高事故防范和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有效提升現場管控、現場施救、現場勘查、清障救援等工作水平,要加強應急救援實戰演練,規范救援操作程序,提升除險清患能力,提高預警、響應、現場處置和設備支撐保障能力,營造良好的高速公路運行環境。

4.7 加強一路四方的聯動工作機制

積極加強與高速公安交警、公路執法部門及屬地政府建立聯動機制,保證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安全。通過對高速公路沿線區域居民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做好路產設施與行人上高速等隱患問題的整治。在各高速公路收費站完善禁入標志等設施建設,減少摩托車、非機動車及行人上高速情況。通過提升信息化水平、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教育、整治與處罰力度,降低交通事故發生率。

4.8 建立健全高速公路運營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體系

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2021 年修訂版)對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的安全生產建設要求,嚴格按照《高速公路運營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價實施細則》,對標對表,加強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標準。

5 結語

從氣候環境等自然因素、急彎陡坡、長大下坡、交通事故、重要結構物、內部管理風險及其他風險等方面分析了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所面臨的風險,并提出建立健全制度管理體系、特殊氣候條件下應對措施、公路及附屬設施養護、隱患排查治理和風險預防雙控體系建設、一路四方的聯動工作機制以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體系等方面的應對措施,以期持續提升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企業管理水平,確保秦巴山區高速公路運營安全。

猜你喜歡
秦巴山區路段設施
冬奧車道都有哪些相關路段如何正確通行
民生設施非“擺設”
部、省、路段監測運維聯動協同探討
A Survey of Evolutionary Algorithms for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With Irregular Pareto Fronts
警惕環保設施安全隱患
基于XGBOOST算法的擁堵路段短時交通流量預測
秦巴山區牟牛溝滑坡體治理施工技術
近16年秦巴山區TRMM降水資料的降尺度研究
公共充電樁設施建設正當時
擅自啟用已查封的設施設備該如何處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