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勸學》中荀子的語言藝術

2024-03-28 03:25王文永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第一中學
課外語文 2024年2期
關鍵詞:勸學荀子比喻

⊙王文永(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第一中學)

春秋戰國時期,各門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張,其中,儒家學說深刻影響了中國歷史,對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行為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眾所周知,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偉大的教育先行者孔子,但真正繼承、發揚和改進的人卻是荀子。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和李斯又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荀子是儒家的同時,還是法家的鼻祖,真是一個“奇跡”。這樣一個厲害的角色,他的語言魅力肯定是無與倫比的?!盾髯印ば奚怼诽岢?,“利少而義多,為之”;《荀子·子道》提出,“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荀子·哀公》提出,“鳥窮則啄,獸窮則攫,人窮則詐”……這些名言名句時至今日依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勸學》是荀子創作的一篇論說文,也是《荀子》一書的首篇。我們教材部分屬于節選,原文一共有14個段落,刪減的部分大概內容為勸人謹慎低調、與人為善、找對環境、找對老師、辨別方向等。入選教材的內容主要是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我們不妨將教材中的《勸學》看做是一篇獨立的文章,來體會荀子的語言魅力。

一、開篇——開宗明義,振聾發聵

從題目“勸學”得知,就是一篇以“勸說別人學習”為主題的文章,當中的“勸”起著統領全篇的作用,“勸”在現代漢語當中解釋為“勉勵”的意思?!秳駥W》的首句是“學不可以已”,意思是說“學習是不能停止的”,直截了當地告訴讀者——學習是非常緊迫的,一刻也不能有所停止,話說出來之后,仿佛具有讓人不容辯解的力量,與毛澤東“活到老、學到老”和清代梁啟超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遙相呼應。荀子為什么要提出這樣的見解呢?因為荀子針對戰國時期社會、經濟、文化、軍事的多方面發展,誠懇地勉勵人們要不停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自己的知識,發展自己的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才能在時代的大變局中求得生存下去的資本。就這一點而言,放之四海而皆準。但是由于古代百姓的思想覺悟和文化水平相對來講還是較低,面對荀子的勸說,可能很多人未必能夠明白。這個問題,荀子考慮到了,于是他接著學習這個話題,繼續地往深處挖掘。

二、次段——比喻論證,引人深思

在先秦時代的論說文章中,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做比喻論證自己的論點,是一種常見方式?;貧w上文,上文提出了“要學習”的觀點,不明就里的人往往帶有這樣的疑問——“為什么要學習呢”?荀子開始自己的分析和闡述。他說:“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避髯右赃@些生活中的事物作為比喻究竟有何作用呢?我們需要通過這兩個事物的關系來分析。句中的“青”,也叫靛青,是一種顏料,它是從藍草中提取出來的,也就是說青本身在自然界當中并不單獨存在,只有通過加工才能被提取出來;“冰”是由“水”變化而來的。實際上,人也是一樣,從落地的一刻到牙牙學語,其認識是懵懂的,并沒有形成對生活、對社會、對知識的認識體系,就像藍草和水一樣純樸而自然,但是經過學習(學習知識、文化、哲理)從而實現了自我認識的提升。這種論證通俗易懂。在生活中,人們常常用“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來形容“學生超越老師、師傅”,其實與荀子本來的意思是不太吻合的。

荀子還強調獲取知識的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荀子說“:木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蹦静谋旧硎侵钡?,但是只要用火去加熱它,它就會彎曲起來,從而很容易地做成車的輪子,甚至能夠符合用圓規畫出的圓。而且“雖有槁暴,不復挺者”,即使經歷風吹日曬,也不會再挺直了。這告訴讀者,只要一個人學到了知識,就有可能變成高尚的人、有能力的人,這些品德和技能將成為他自身的技能而受用終生。荀子通過“以為輪”的比喻也告訴一些偷懶的人,只有堅持學習才能讓知識成為自己的。只要達到了這種境界,他就能成為博學的人,就能“知明而行無過”,面對紛繁復雜的事務,能無懼一切艱難險阻。這里的論述語言嚴謹,具有強烈的說服力。

三、再次段——比喻論證,發人深省

上文談及學習能夠提升自己,還能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達到更高的水平。但是,一股勁兒地坐在教室和家里學習,也就是說以書為師、以師為師,這樣也會讓學習的本身變得狹隘。針對這種情況,荀子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向外界學習、向生活的實際學習,才能讓知識和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荀子說:“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毕肟吹礁h的地方,單靠墊高腳去望,還不如登高。所謂“登高望遠天地闊”,就是借助外力,向世界不斷地拓展延伸。為了進一步闡明這個道理,荀子繼續連設四個比喻句,展開論證。登高招手,能讓人家遠遠地看到;順風呼喊,也能讓別人清楚地聽到??梢娎酶咛?、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一個人能夠到達千里之外,無非借助了馬的作用;能夠渡到河的對岸,也無非借助船的力量。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的事例,有很強的說服力,讓學習的意義和作用更加深入人心,直指人的心靈。由此,荀子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边@一段的論述與前文的“青出于藍”和“冰寒于水”在意義上是一脈相承的,結構上也是相互呼應的。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這個問題,我們同樣可以這樣理解:積極投入到生活當中,學習到客觀生活、事物的規律,利用這些規律去充實自己的認識,讓自己的認識更深一層。

四、結尾段——卒章顯志,升華主題

教材的結尾段并非原文的結尾段,這一點務必要知道?!秳駥W》的前兩段寫了學習的意義和作用,那么如何才能讓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呢?荀子在結尾段專門談及學習的方法和態度。首先,要積累。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積累的過程。以寫作為例,只有一點一滴地從表達方式開始學起,進而學習立意、謀篇、選材以及布局,才能寫出佳作。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睆娬{積累的重要性。其次,要堅持。荀子論證要有持之以恒的心態。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類比,充分顯示堅持不懈的重大意義。最后,要專心。要實現學習的終極目標,除了積累和堅持之外,還要專心。荀子特意舉了生活中的例子來論證。比方說蚯蚓,“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這是它用心專一的原因;而螃蟹,“六跪而二螯”,卻不能自己挖洞,只能寄托在“蛇鱔之穴”,這就是螃蟹用心不專(“用心躁”)的原因了。到這里,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和充分的證明,形成完美的閉環。通篇邏輯清晰,語言簡潔,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荀子的語言藝術確實厲害!

同荀子一樣的“勸”,還有很多。漢樂府提及:“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碧拼佌媲湔f:“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彼未躺f:“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讀書好?!蹦纤侮懹握f:“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薄秳駥W》之“勸”更讓人折服。人生任何偉大的成就都不是不勞而獲的,需要付出無盡的艱辛和努力的學習,需要點滴積累,才能達到杜甫詩中所說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至高境界。愿廣大學子認真體會!

猜你喜歡
勸學荀子比喻
比喻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數學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觀念
和諧
《勸學》
雕刻在石頭上的“勸學”“盡孝”故事
比喻最愛
什么是比喻
對高中語文《勸學》中幾個問題的商榷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