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專輯序言

2024-03-29 07:50吳中海何仲太鐘寧俞晶星張波
地震科學進展 2024年1期
關鍵詞:發震斷塊強震

吳中?!『沃偬$妼帯∮峋恰埐?/p>

[摘要]? ? 青藏高原東緣由多個次級構造單元組成了獨特的“多層次擠出-旋轉活動構造體系”,是調節高原物質向東擠出的構造轉換帶,發育了高密度的活動斷裂,強震頻度高且強度大,而且地質地貌復雜,成為我國地震災害問題最為突出的地區之一。近年來,伴隨全國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城市活斷層探測、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以及重大工程與城鎮區的活斷層鑒定與地殼穩定性評價等工作的深入開展,高精度遙感、構造地貌、古地震和第四紀年代學等方法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了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的調查研究程度。為了及時交流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撐區域防震減災及重要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地質安全評價等工作,《地震科學進展》編輯部組織了“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成果專輯,征集了活斷層與地震、甘肅積石山地震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綜述等代表性學術論文20余篇,本期《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專輯Ⅰ》優選了10篇論文,后續還將推出《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專輯Ⅱ》,希望這些成果可提升對區域強震活動特征與孕震構造機制的理解,并為區域強震危險性分析和有效防范強震災害風險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 青藏高原東緣; 強震構造; 積石山6.2級地震; 活動斷裂; 河套—銀川裂谷

[DOI] 10.19987/j.dzkxjz.2024-008

0? 引言

新生代期間,印度與歐亞板塊的持續陸陸碰撞過程形成了全球平均海拔最高、規模巨大且變形最為強烈的陸內造山帶?青藏高原造山帶[1-2],并發育了高密度的活動斷裂系統,使之成為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上陸內強震活動強度及頻度最高的區域之一。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作為青藏高原物質向東擠出的構造轉換帶,活動斷裂體系尤為復雜,強震活動頻繁,構成了東亞大陸南北地震帶的南段,而且該區地形起伏大,人口相對密集,因而是我國遭受地震災害影響特別嚴重的區域[3]。

統計結果顯示,青藏高原東部及鄰區(24.127°N~39.977°N,94.043°E~109.072°E),1990年以來共發生震源深度小于35 km的MW≥5.5中強震110次、MW≥6.0強震29次和MW≥6.5強震9次(圖1a),其中絕大部分發生在我國境內,所占比例分別為85%、83%和100%,最大地震為20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其中MW≥6.0強震累計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9733億元,遇難人數約91800人。而且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青藏高原東部及鄰區的強震活動相比之前出現了較明顯的頻度增加趨勢(圖1b),造成的經濟損失和遇難人數也呈現出明顯增多現象(圖1c)。尤其是出現在人口相對密集區的強震活動,即使相對較低的震級(MW<7.0),也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如汶川地震后發生的玉樹地震、蘆山地震和魯甸地震等,而近期發生的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更是導致了151人遇難。而全面了解“強震在哪,危險性如何?” 是有效防范和減輕強震災害風險的重要前提。因此,深入研究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的強震構造及其特征,不僅對于掌握該區的強震活動規律和預判未來強震位置及危險性具有重要科學意義,更有助于為城鎮規劃和重大工程建設防范或減輕相關強震災害風險提供關鍵科學依據。

1? 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的強震構造特征

活動斷裂研究和GPS觀測成果表明[4-9],青藏高原的現今地殼變形樣式屬于典型的陸陸碰撞-擠出活動構造體系(或稱為“塊體楔入-擠出構造體系”)[10],而青藏高原內部物質的向東擠出主要被高原東部多條大型左旋走滑斷裂系與鄰側斷塊構成的“擠出-旋轉構造體系”所調節,并將青藏高原的向東擠出運動向東傳遞,從而進一步影響到華北和華南斷塊的現今地殼變形樣式和運動狀態[8]。

青藏高原東部的“擠出-旋轉構造體系”從北到南包含了祁連—海原逆沖-走滑斷裂系與南側柴達木斷塊、東昆侖斷裂帶—龍門山斷裂帶與西南側的巴顏喀拉斷塊、鮮水河—小江斷裂系與西南側的藏東—川滇斷塊,3個次級擠出-旋轉構造體系(圖1a)。該構造體系西南側被喜馬拉雅前緣逆沖斷裂帶和近南北向的實皆右旋走滑斷裂帶所圍限,東北與鄂爾多斯地塊及鄰側的河套—銀川裂谷相接,東側則被華南斷塊所阻。由于邊界條件的差異,導致青藏高原東部北、中、南不同部位次級構造體系及其中斷塊的變形方式存在明顯差異(圖1a)。北部的柴達木斷塊北部和東北側分別受到阿拉善地塊和鄂爾多斯地塊的阻擋,在沿祁連—海原逆沖-走滑斷裂系向東擠出的同時,內部主要表現為壓扭變形,存在明顯的北東向縮短變形,發育了許多北西向逆沖斷裂,并伴有北西向右旋走滑斷裂和北東向左旋走滑斷裂等次級活動斷裂。中部的巴顏喀拉斷塊在沿東昆侖斷裂帶向東滑移過程中,由于東側被華南斷塊阻擋,沿北東向的龍門山斷裂帶及鄰側產生了明顯的逆沖和擠壓褶皺變形,而斷塊內部以走滑剪切變形為主。而東南部的藏東—川滇斷塊南部屬于相對松弛的邊界,其在鮮水河—小江斷裂系控制下主要向東南擠出,并圍繞東喜馬拉雅構造結發生順時針旋轉運動,內部表現出張扭變形特征,主要發育更為復雜的正斷層和弧形走滑斷裂系統[9],包括藏東地區的北西向左旋走滑斷層、北東向右旋走滑斷層及近東西向正斷層,至川滇地區,轉變為北西向右旋走滑斷裂、北北東向左旋走滑斷層和近南北向正斷層。

青藏高原東部的“擠出-旋轉構造體系”作為區域主要控震構造,明顯控制了區域上1990年以來的強震活動(圖1a)。中強震活動都發生在該構造體系的主要邊界斷裂帶及斷塊內部次級斷裂帶上,而其中絕大部分MW≥6.5強震發生在邊界斷裂帶上,斷塊內部以發生M<6.5的中強地震為主,僅出現少量MW≥6.5強震,包括出現在柴達木斷塊中的1990年青海共和MW6.5地震和川滇斷塊中的1996年云南麗江MW6.6地震,最新一次強震是近期發生在柴達木斷塊東北部西寧—蘭州次級斷塊內部拉脊山北緣斷裂帶上的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因此,青藏高原東部的“擠出-旋轉構造體系”中以左旋走滑為主的邊界斷裂帶由于規模大且活動性強,是區域上MW≥6.5強震活動的主要場所,因而應該是防大震的重要對象,而斷塊內部雖然次級斷裂規模相對小且活動性弱,但斷裂數量多,地震活動會相對頻繁,而且斷塊內部還常常是城鎮相對密集的區域,因而其中-強地震危險性及災害風險也不容忽視。

2? 研究進展

近年來,伴隨全國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城市活斷層探測、地震科學實驗場建設、工程場地的地震安全性評價以及重大工程與城鎮區的活斷層鑒定與地殼穩定性評價等工作的深入開展,高精度遙感、構造地貌、古地震和第四紀年代學等方法的廣泛應用,顯著提升了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的調查研究程度。為了及時交流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支撐服務區域防震減災及重要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的地質安全評價等工作,《地震科學進展》編輯部特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的吳中海研究員和鐘寧副研究員,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何仲太研究員和俞晶星副研究員,甘肅省地震局的張波副研究員,共5位中青年編委作為召集人,組織了“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成果專輯,征集了活斷層與地震、甘肅積石山地震以及相關領域研究綜述等代表性學術論文20余篇,本期《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專輯Ⅰ》優選了首批的10篇論文,這里將相關研究進展簡述如下。

2.1? 活斷層與地震

地震主要是巖石圈變形過程中斷層活動的表現,因而活斷層構成了區域主要控震構造以及強震活動的主要場所。因此,查明區域活斷層的位置、最新活動性及古地震復發特性,了解區域活動構造體系及其控震特征,是認識區域強震活動規律,分析評價區域未來強震危險性的關鍵。此次專輯征集了相關領域論文6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2.1.1? 從活動構造體系角度掲示近年來青藏高原的強震活動規律

從活動構造體系角度深入認識區域未來強震活動趨勢,對于防震減災具有重要科學意義。吳中海研究員對青藏高原及鄰區1900 年以來的M≥6.0 強震活動及其發震構造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10],青藏高原自1950 年西藏墨脫—察隅8.6 級地震以來整體處于相對緩慢的地震能釋放期,但1990 年以來強震釋放能開始出現逐步增高趨勢,而青藏高原陸陸碰撞-擠出構造體系中的“多層次擠出-旋轉活動構造體系”是此輪強震活動的主要控震構造,其中巴顏喀拉擠出構造單元的強震活動最為顯著。據此推斷,青藏高原“多層次擠出-旋轉活動構造變形體系”的強震活動趨勢未來一段時期內仍會持續,因而需重視構成擠出塊體邊界的3 條大型左旋走滑斷裂帶,阿爾金—祁連—海原斷裂系、東昆侖斷裂帶和鮮水河—小江斷裂帶上出現更大強震震害風險的可能性。這一研究成果為更好地從區域上認識強震的時空遷移特征及判斷未來最可能出現的構造部位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參考[10]。

2.1.2? 提出2017年青海澤庫MS4.9地震控震構造及區域活動斷裂構造格局新認識

了解中強震的地震構造成因是認識區域活動斷裂格局的重要途徑之一。張波副研究員等通過活動斷裂遙感解譯和野外考察,在2017年青海澤庫MS4.9地震的震中附近新發現可能屬于夏河斷裂西端構造的近EW向和NW向斷裂,并利用雙差定位方法對澤庫MS4.9地震序列進行重定位解釋,揭示夏河斷裂的三維幾何形態和運動性質與地震序列的空間分布及震源機制等具有良好對應關系。進而提出夏河斷裂的西延段落可能是澤庫MS4.9地震發震斷裂,夏河斷裂可能屬于西秦嶺北緣斷裂西端帚狀散開的分支斷層的新認識。該成果一方面為認識青海澤庫MS4.9地震的控震構造提供了新證據,另一方面也對深入理解西秦嶺斷裂西延及其與日月山斷裂幾何學與運動學關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11]。

2.1.3? 探槽揭露河套地塹北緣大青山山前斷裂土右旗西段的全新世古地震序列

大青山山前斷裂是河套地塹東段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地塹北緣的主邊界正斷層,晚第四紀活動性顯著,但古地震數據不足一直是制約認識其大地震復發規律和未來強震危險性的關鍵因素。姚赟勝助理研究員等通過大型古地震探槽開挖揭露了該斷裂土右旗西段的全新世古地震序列,綜合新的光釋光測年數據和前人資料,并運用逐次限定法確定土右旗西段斷裂距今約11500年發生了5次古地震事件,平均復發間隔約2260 年,最新一次古地震事件可能是公元849 年地震,并進一步估算大青山山前斷裂不同段落的潛在發震能力在MW6.8~7.2 左右。該成果不僅為認識大青山山前正斷層的古地震復發規律提供了新資料,同時也為評價區域強震危險性提供了關鍵科學依據[12]。

2.1.4? 銀川地塹東南緣斷裂晚第四紀活動性研究新認識

銀川地塹地處青藏高原東北緣與鄂爾多斯和阿拉善地塊銜接部位,認識該區斷裂晚第四紀活動對于理解斷塊間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義。武治群工程師等通過地表調查、探槽開挖和第四紀定年等工作,對銀川地塹東南緣發育的面子山—清水營斷裂及其晚第四紀活動性進行研究后認為[13],該斷裂北段的面子山斷層為兼有左旋走滑運動的高角度正斷層,而南段的清水營斷層為逆斷層,并推斷存在晚更新世活動。同時提出,該斷裂的形成與青藏高原東北緣的持續推擠擴展有關。該成果為認識銀川地塹活動斷裂格局提供了新資料和新觀點。

2.1.5? 2022年青海門源MS6.9地震及其工程破壞效應研究新成果

2022 年青海門源MS6.9地震造成了蘭新鐵路專線的橋隧工程嚴重破壞,深入了解此次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工程破壞效應具有重要意義。殷翔工程師等基于地震現場調查資料,結合無人機低空攝影和余震數據等,對發震斷層硫磺溝段的地表破裂特征及鐵路橋隧震害效應進行了分析,提供了關于蘭新高鐵硫磺溝大橋和大梁隧道等工程破壞的新資料與新認識,并對該地區的橋梁抗震設防措施提出了意見建議[14]。該成果對于更好地認識走滑型強震的工程破壞效應具有參考價值。

2.1.6? 鄂爾多斯活動地塊及邊界帶1∶50 萬地震構造圖編制新成果

地震構造圖是了解區域地震構造環境及特征和開展地震危險性評價的基礎性圖件。雷啟云正高級工程師等所在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 “鄂爾多斯活動地塊邊界帶動力學模型與強震危險性研究”項目的支持下,系統收集整理地理、地質、活動構造、地震、地球物理等方面的最新資料,結合高分辨衛星影像解譯,首次編制完成鄂爾多斯活動地塊及邊界帶1∶50萬地震構造圖[15]。該成果全面反映了由銀川盆地—賀蘭山、弧形構造束、渭河盆地、山西地塹系、河套盆地等活動構造單元組成的鄂爾多斯地塊邊界帶的主要活動斷裂及其特征,給出了更為全面詳細的區域活動斷裂幾何學與運動學圖像,建立了該區的地震構造數據庫,并提出區域地震構造環境與特征的新認識。相信這一成果不僅是區域地震構造研究方面的重要參考資料,也必將會成為區域防震減災方面的重要基礎性圖件。

2.2? 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

2023年12月18日23時59分甘肅積石山發生M6.2地震,發生在由海原斷裂帶、日月山斷裂帶和西秦嶺北緣斷裂帶圍限的西寧—蘭州斷塊內部,震中附近的主要控震構造是北西-北北西向的拉脊山逆沖斷裂帶。該地震是該區歷史上發生的最大地震,迄今共造成了151人遇難,因而得到社會廣泛關注。為了及時了解此次地震的發震構造和地表破壞特征等信息,本專輯快速征集了2篇相關論文,主要成果如下。

2.2.1?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震源參數和破裂特征

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后,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積極組織相關領域研究人員快速分析了此次地震的震源參數、震源機制、破裂過程、余震序列和地震輻射能量等,獲得了余震序列重定位、基于震源模型的震動圖模擬和同震形變場反演等的初步結果。郭祥云高級工程師等對此次評估結果的總結表明[16],此次地震震源深度較淺,能量集中在前約 8 s 內釋放,并集中在淺層,因而震感強烈且災害較為嚴重,極震區最大烈度可達Ⅷ度以上,地震的發震構造是拉脊山斷裂帶,以逆沖斷層作用為主,地震引起較顯著的同震變形,震源破裂長度近30 km,最大水平向位移達到 7.8 cm、垂直向位移達到 15.8 cm,但同震變形可能未延伸至地表。上述快速評估結果為及時了解此次強震的震源機制與破裂過程、地震能量釋放特征和發震構造等提供了重要參考,也相應反映了我國當前對強震事件的快速反應能力。

2.2.2? 甘肅積石山縣6.2級地震的控震構造及特征分析

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后,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立即組織相關專家,分析了震區及周邊地區相關資料,形成關于發震斷裂、構造應力場和未來地震趨勢等方面的初步認識。在此基礎上,陸詩銘博士研究生所在的活動構造研究團隊進一步綜合地震構造、地質、余震序列重定位、地震烈度等資料對積石山地震的控震構造及其特征進行了深入研究[17]。結果發現,此次強震是發生在青藏高原東北緣西寧—蘭州斷塊內部的一次北北西向逆沖斷層作用事件,距震中最近的拉脊山逆沖斷裂帶構成了此次地震的控震構造,而具體發震斷層是整體傾向西南的拉脊山北緣逆沖斷裂帶南段東支斷層。綜合認為,此次積石山地震是印度與歐亞板塊陸陸碰撞作用下,西寧—蘭州斷塊沿海原斷裂向東側向滑移過程中,因受到鄂爾多斯地塊阻擋,在北東向擠壓構造應力場作用下引發日月山斷層與西秦嶺北緣斷層構成的共扼走滑斷裂系交匯部位逆斷層活動的結果。此次強震指示青藏高原東緣擠出構造體系仍是近年來我國陸內強震活動的主要控震構造。該成果提出了關于此次發震斷層及區域活動斷裂格局的新認識,并可為深入理解斷塊內部強震機理和研判區域未來強震活動趨勢提供參考。

2.3? 強震構造相關方面的成果綜述

除了上述活斷層與地震以及積石山地震方面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外,本專輯還包括了2篇綜述類論文,具體如下。

2.3.1? 滇藏鐵路沿線重要活動斷裂帶及其晚第四紀活動性的總結分析

擬建滇藏鐵路將穿越青藏高原東南緣強震區,沿線活動斷裂發育且地質災害頻發,工程建設和運營將面臨比較嚴峻的地質安全風險。張獻兵博士研究生所在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重大工程地質安全評價團隊在系統收集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重點對擬建滇藏鐵路的香格里拉—波密段的已知10 條活動斷裂帶主要活動斷裂帶的幾何展布、活動性質、滑動速率和古地震等進行了比較全面的總結分析[18],并對部分斷裂的晚第四紀活動性提出新認識,成果為全面了解滇藏鐵路工程沿線區域的活動斷裂研究現狀及存在問題等具有參考價值。

2.3.2? 湖泊沉積物災害事件記錄與識別方法方面研究進展與存在問題的總結分析

第四紀湖泊沉積層除了儲存有指示氣候變化的信息外,也同時記錄了包括地震事件在內的多種自然災害事件信息。李營營碩士研究生所在團隊在回顧和總結湖泊沉積中自然災害事件記錄的已有研究基礎上,進一步梳理分析了湖泊沉積中自然災害事件識別方法,介紹了現階段湖泊事件沉積識別的主要分析手段,并分析探討了已有研究的優勢與不足,該成果可為進一步深入了解如何利用湖泊沉積物識別災害事件提供參考[19]。

3? 展望

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作為高原物質向東擠出的構造轉換帶和近幾十年來我國內陸強震活動的主要控震構造,既是認識青藏高原最新構造變形樣式的關鍵區域,也是我國的重點震害防御區,而且該區未來一段時期內的強震危險性和災害風險依然嚴峻[10]。因此,持續關注和加強該區的強震構造相關研究無疑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

此專輯顯然不能完全囊括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領域,而是這一領域研究進展的縮影。綜合這些新成果,反思最近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造成嚴重人員傷亡給予的教訓可知,雖然近年來圍繞該區的強震活動及其控震構造等取得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研究進展,但同時反映出當前我國地震地質研究領域存在的問題和亟需加強的一些薄弱環節。筆者認為在今后的強震構造研究中應至少有以下4個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

(1)注意從更長時間尺度和地質演化角度認識斷裂的活動性和強震危險性:青藏高原是處于不斷演化過程中的活動造山帶,其中的構造應力場和斷裂構造等也必然處于動態演化中。在此過程中,斷裂發育至少存在新生期、成熟期和消亡期3個演化階段,處于不同演化階段的斷裂,其強震活動特征及危險性等必然存在明顯差異。新生斷裂處于斷裂擴展和活動性增長過程中,中強地震活動頻率會不斷增長;成熟期的斷層活動性最強,發震潛力和發震頻率增加,強震危險性最高;而消亡期的斷裂活動性明顯減弱,發震能力和頻率都會相應變低,強震危險性也相應減弱。因而從更長時間尺度和地質演化角度來認識斷裂的活動性,能夠更好地理解或把握區域內不同斷裂的強震危險性及其差異性。

(2)加強對活斷層體系和斷裂間相互作用的研究:從活動構造體系角度,同一構造應力場作用下形成的不同斷裂之間必然存在密切的幾何學與運動學關系,應屬于同一構造體系。尤其對于板內構造環境而言,同一構造體系中不同斷裂間的相互作用常會導致強震相互觸發,從而出現強震叢集現象。如2022年的門源地震和此次積石山地震都屬于西寧—蘭州斷塊邊界及內部地震,前者處于日月山斷裂與海原斷裂交匯附近,而后者發生在日月山斷裂與西秦嶺北緣斷裂帶交匯附近的拉脊山斷裂帶上(圖1a)。因此,從活斷層體系角度,需進一步關注該斷塊及其邊界斷裂的未來強震危險性,尤其是晚第四紀活動性顯著的青海日月山斷裂帶[20]。

(3)加強對斷塊內部非全新世斷層或弱活動斷層的調查研究和強震危險性評價:因為斷塊邊界斷裂帶的規模大,全新世活動明顯且強震活動性強,因而已有的強震構造研究往往更多集中在斷塊邊界斷裂帶上。但2021年的云南漾濞6.4級地震和此次甘肅積石山地震兩個典型強震皆發生在斷塊內部,并且是前第四紀斷層復活和非全新世斷層發震[17,21]。由于在斷塊內部往往城鎮更為集中,而非全新世斷層,甚至定義為早-中更新世或前第四紀斷層,在合適的應力場環境下,同樣可能具有發生強震的潛力。因此,斷塊內部非全新世斷層或弱活動斷層的強震危險性不容忽視,應加強研究。

(4)進一步提升對斷裂活動性與發震潛力關系的認知:準確判定斷裂活動性及其發震能力是進行強震危險性評價,開展地震動區劃和確定抗震設防水平的重要前提。而近年來的多個強震實例表明,我們目前對斷裂活動性與發震潛力關系的認知程度仍然不足。這主要表現在一些強震出現在之前認為的非全新世斷層和前第四紀斷層上,或高烈度地震出現在已有地震動區劃圖的低烈度區。同時也反映出斷裂活動時代和發震能力并非必然關系,判定斷裂發震能力不能過度依賴斷裂活動時代,而區域構造應力場下的斷裂潛在活動能力、斷裂規模及其可承載的應力積累程度,可能與其發震能力更為密切。

我們相信隨著理論研究的深入和技術方法的進步,通過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的持續努力,在青藏高原東緣及鄰區強震構造領域會有更多更好的成果涌現,也會不斷彌補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提升認識,從而更好地支撐服務我國的防震減災事業。

致謝

本專輯論文征集過程中,得到《地震科學進展》主編李小軍教授和編委會專家,以及召集人所在單位和專業學會: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甘肅省地震局和中國地震學會地震地質專業委員會等的關心和支持,受到了行內專家學者的積極響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國地震局、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和重點研發專項、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省級財政資金與人才基金等為主要研究成果提供了資助。多位同行專家對專輯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并為提升論文水平提出了寶貴意見與建議,編輯部為此專輯的編撰出版付出了大量的辛勤勞動,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謝。

參考文獻

[1] Dewey J F,Shackleton R M,Chang C F,et al.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A,1988,327(1594):379-413

[2] 尹安. 喜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帶地質演化?顯生宙亞洲大陸生長[J]. 地球學報,2001,22(3):193-230? ? Yin A. Geologic evolution of the Himalayan-Tibetan Orogen in the context of phanerozoic continental growth of Asia[J]. Acta Geoscientia Sinica,2001,22(3):193-230

[3] 張培震,鄧起東,張竹琪,等. 中國大陸的活動斷裂、地震災害及其動力過程[J]. 中國科學:地球科學,2013,43(10):1607-1620? ? Zhang P Z,Deng Q D,Zhang Z Q,et al. Active faults,earthquake hazards and associated geodynamic processes in continental China[J]. Scientia Sinica Terrae,2013,43(10):1607-1620

[4] Molnar P,Tapponnier P. Active tectonics of Tibet[J].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1978,83(B11):5361-5375

[5] Tapponnier P,Peltzer G,Armijo R. On the mechanics of the collision between India and Asia[J]. Geological Society,London,Special Publications,1986,19(1):113-157

[6] Molnar P,Lyon-Caent H. Fault plane solutions of earthquakes and active tectonics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margins[J]. 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1989,99(1):123-153

[7] Zhang P Z,Shen Z K,Wang M,et al. Continuous deforma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from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data[J]. Geology,2004,32(9):809-812

[8] 吳中海,周春景. 中國及毗鄰海區活動斷裂分布圖(1∶500萬)[M]//郝愛兵,李瑞敏. 中國地質環境圖系(圖件編號:00-01-05). 北京:地質出版社,2018? ? Wu Z H,Zhou C J. Distribution map of active faults in China and its adjacent sea area (1∶? ?5000000 )[M]//Hao A B,Li R M. Atlas sets of geological environment of China (map number:00-01-05). Beijing:Geology Press,2018

[9] 吳中海,龍長興,范桃園,等. 青藏高原東南緣弧形旋扭活動構造體系及其動力學特征與機制[J]. 地質通報,2015,34(1):1-31? ? Wu Z H,Long C X,Fan T Y,et al. The arc rotational-shear active tectonic system o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15,34(1):1-31

[10] 吳中海. 青藏高原1990年以來的 MW≥6.5強震事件及活動構造體系控震效應[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10-24? ? Wu Z H. The? MW≥6.5 strong earthquake events since 1990 around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control-earthquake effect of active tectonic system[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10-24

[11] 張波,李啟雷,王愛國,等. 西秦嶺夏河斷裂的西延活動特征? 兼論2017年青海澤庫 MS4.9地震成因[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25-33? ? Zhang B,Li Q L,Wang A G,et al. The western extension of Xiahe fault in West Qinling:Discussion on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Qinghai Zeku? MS4.9 earthquake in 2017[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25-33

[12] 姚赟勝,王愛國,邵延秀,等. 大青山山前斷裂土右旗西段蓮花山探槽揭露的古地震事件及年齡[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34-44? ? Yao Y S,Wang A G,Shao Y X,et al. Paleoseismic events and ages revealed by the Lianhuashan trench in the western section of the Tuyouqi of the Daqingshan piedmont fault[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34-44

[13] 武治群,雷啟云,杜鵬,等. 銀川盆地東南緣面子山—清水營斷裂活動性[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45-56? ? Wu Z Q,Lei Q Y,Du P,et al. Activity of the Mianzishan-Qingshuiying fault in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the Yinchuan basin[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45-56

[14] 殷翔,綻蓓蕾,姚生海,等. 2022年1月8日青海門源 MS6.9地震序列、地表破裂特征及其工程效應[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57-64? ? Yin X,Zhan B L,Yao S H,et al. The earthquake sequence,surface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engineering effects of the? MS6.9 Qinghai Menyuan earthquake on January 8,2022[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57-64

[15] 雷啟云,鄭文俊,王銀,等. 鄂爾多斯活動地塊及邊界帶1∶50萬地震構造圖編制[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65-74? ? Lei Q Y,Zheng W J,Wang Y,et al. The compilation of 1∶? ? ?500000? ?seismotectonic map of the Ordos active block and boundary zone[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65-74

[16] 郭祥云,韓立波,張旭,等.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積石山6.2級地震震源參數和破裂特征[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75-85? ? Guo X Y,Han L B,Zhang X,et al. Source parameters and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6.2 Jishishan earthquake in Gansu Province on December 18, 2023[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75-85

[17] 陸詩銘,吳中海,李智超. 2023年12月18日甘肅省積石山6.2級地震的控震構造及特征[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86-93? ? Lu S M,Wu Z H,Li Z C. Seismic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18 December 2023? M6.2 Jishishan earthquake,Gansu Province[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86-93

[18] 張獻兵,于皓,余瀟,等. 滇藏鐵路沿線重要活動斷裂帶晚第四紀活動性初步研究[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94-109? ? Zhang X B,Yu H,Yu X,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important active fault zones along the Yunnan-Tibet railway[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94-109

[19] 李營營,李林林,何仲太. 湖泊沉積的災害事件記錄與識別方法:研究進展與存在問題[J]. 地震科學進展,2024,54(1):110-123? ? Li Y Y,Li L L,He Z T. Lacustrine sedimentary response to natural hazards[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2024,54(1):110-123

[20] 韓帥,吳中海,高揚,等. 2022年1月8日青海門源 MS6.9地震地表破裂考察的初步結果及對冷龍嶺斷裂活動行為和區域強震危險性的啟示[J]. 地質力學學報,2022,28(2):155-168? ? Han S,Wu Z H,Gao Y,et al. Surface rupture investigation of the 2022 Menyuan? MS6.9 earthquake,Qinghai,China:Implications for the fault behavior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 and regional intense earthquake risk[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22,28(2):155-168

[21] 王光明,吳中海,彭關靈,等. 2021年5月21日漾濞 MS6.4地震的發震斷層及其破裂特征:地震序列的重定位分析結果[J]. 地質力學學報,2021,27(4):662-678? ? Wang G M,Wu Z H,Peng G L,et al. Seismogenic fault and its rup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21 May,2021 Yangbi? MS6.4 earthquake:Analysis results from the relocation of the earthquake sequence[J]. Journal of Geomechanics,2021,27(4):662-678

The strong earthquake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A preface for the special topic

Wu Zhonghai1, *, He Zhongtai2, Zhong Ning1, Yu Jingxing2, Zhang Bo3

1. Institute of Geomechanic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China

2. Institute of Ge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9,China

3. Lanzhou Institute of Seismology,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Gansu Lanzhou 730000,China

[Abstract]? ?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composed of multiple secondary tectonic units which constitute typical “multi-level extrusion-rotation active tectonic system”. It is the tectonic transformation belt that regulates the eastward extrusion of plateau blocks, and contains high-density active faults. This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frequent and high intensity strong earthquakes and complex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Therefore, this region is one of the areas in China where the problem of earthquake disaster is particularly significan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esearch deepening of the national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survey, active fault detection of urban,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construction,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ites, identification of active faults and evaluation of crustal stability in major projects sites and urban areas, and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high-precision remote sensing, tectonic geomorphology, paleoseismic and Quaternary chronology methods. The investigation of seismogenic structures around the 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adjacent areas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In order to timely exchange the latest study results in this field support regional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and geological safety evaluation of important projects sites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the journal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 organized the special topic “The strong earthquake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More than 20 representative academic papers such as active faults and earthquakes, Jishishan earthquake in Gansu Province, and research reviews in related fields have been collected. In this issue, 10 papers are selected in the special topic I “The strong earthquakes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and adjacent areas”. It is hoped that these newly study results ma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characteristics of strong earthquake activity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al mechanism in the region, 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egional strong earthquake risk analysis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strong earthquake disaster risk.

[Keywords] 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seismogenic structures; JishishanM6.2 earthquake; active fault; Hetao-Yinchuan rift

*通訊作者: 吳中海(1974-),男,研究員,主要從事新構造與活動構造方面的研究。E-mail:wuzhonghai8848@foxmail.com

猜你喜歡
發震斷塊強震
基于構造應力場識別震源機制解節面中發震斷層面
——以盈江地區為例
7.0級強震襲擊菲律賓
復雜斷塊油藏三維地質模型的多級定量評價
基于鉆孔應變觀測約束的2016年新疆呼圖壁M6.2地震的發震斷層研究
斷塊油藏注采耦合物理模擬實驗
港中油田南一斷塊高含水后期提高開發效果研究
花蓮強震!
強震的威力
蘆山地震發震構造及其與汶川地震關系討論
2013年前郭M5.8級強震群序列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