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培訓護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效果*

2024-03-30 08:26葉愛琴廖巧聰林麗云詹華玉陳美花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七醫院福建省南平市353000
醫學理論與實踐 2024年6期
關鍵詞:公共衛生應急護士

葉愛琴 廖巧聰 林麗云 詹華玉 葉 雯 陳美花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七醫院,福建省南平市 353000

近年來,隨著世界工業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不斷增長,全球進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高發期,嚴重威脅世界各地居民的身心健康及社會安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因其具有危害性大、不可預測性強、突發性強、傳播速度快、處置難度大等特點,造成的經濟損失觸目驚心,現已引起媒體公眾的高度關注。其中護士作為應急醫療分隊的重要力量,在突發事件的安全救援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隨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性質的多樣化,對護士的綜合能力素質及不同崗位的勝任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故如何有效發揮護士作用,以保持工作常態化是當下需重點研究的關鍵性問題[1]?;旌鲜浇虒W是一種結合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從淺到深引導學習者學習的教學模式[2]。因此,為了更好地規范和維護當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護理核心能力,提高護士在平時和緊急情況下的專業技術水平、應急反應等全方位能力素養,本研究將混合式教學應用于對護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置的培訓教學中,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照計算機分組法將我院2020年7月—2022年6月工作的60名護士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納入標準:(1)臨床一線護士;(2)取得護士執業資格;(3)工作年限在1年及以上。排除標準:(1)因病假、產假等調查期間不在崗者;(2)非本單位護士;(3)處于實習期護士。對照組男3例,女27例;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32.29±3.47)歲;從事護理工作年限1~12年,平均工作年限(8.41±2.12)年;學歷:大專6例,本科24例;職稱:護士8例,護師18例,主管護師4例。觀察組男4例,女26例;年齡26~46歲,平均年齡(32.52±3.41)歲;從事護理工作年限1~11年,平均工作年限(8.56±2.18)年;學歷:大專5例,本科25例;職稱:護士6例,護師17例,主管護師7例。兩組護士上述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培訓。在護理部主任和各科室護士長共同列出教學計劃后,由護士長輪流進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理論培訓知識點的系統性講解,其間重點講解培訓內容的重難點及疑點,1次/2周,40min/次,現場問答5min;在護理操作方面,采用口譯示范練習的方法,護士長講解急救要點,并現場模擬演示,護士在模擬病房被分成3組,每組練習,護士長練習過程中進行現場指導及解答,1次/2周,于知識培訓后進行,20min/次,練習和回答問題60min。

觀察組采用混合式教學。(1)成立小組:由護理部領導,護理培訓中心牽頭,成立急救、應急內科、應急外科、應急防疫洗消、應急手術、心理多個護理教研組,具體負責多目標培訓和能力維護管理,重點做好培訓計劃完善、監督、考評等工作。(2)培訓內容:①環境布置:每個小組坐成一圈,在培訓教室內設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檢傷分類、災后垃圾處理、飲用水衛生、預防傳染病傳播等相關展板。教室一角設置1個專門的傳染防護用品和預防藥物展示架。②模塊輪訓:護理崗位準備模塊根據臨床實際受傷情況,配備分類疏散組7人(對應門急診科)、救治收容組9人(對應內外科護理)、手術組5人(對應麻醉科手術室)、防疫洗消組2人(對應疾病預防控制科)、醫療保障組4人(對應消毒供應室)、心理護理組3人(對應精神心理科),每個模塊組都有一名組長,負責與相應部門的負責人一起制定專業培訓教學計劃、工作流程規范和考核目標。③虛擬訓練:在針對護士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教學中,設立食物中毒、傳染病、化學物泄漏3類常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每組預編于院內臨床對應科室,分類疏散組相對應的急診科,在接到120急救電話后,立即向培訓協調員報告,判斷其符合在公共衛生緊急情況下模擬傷員的標準,然后啟動虛擬急救醫療中心;護理應急分隊將在輪訓期間隨時待命,并在5min內到達現場進行現場急救,同時模擬傷員進入急救醫療中心進行治療;救援醫護人員模擬分類疏散過程,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診斷和治療,并通知應急科室做好接收模擬醫療保障組的準備,并按照流程進行輔助診斷和檢查;外科組和手術護士模擬急救醫療中心的情況,準備上臺實施真正手術操作,救治收容組進行術后護理監測。④強化訓練: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護理任務為牽引,將傷員搜索與急救、心肺復蘇、便攜式呼吸使用、核生化防護、顛簸條件下的暗光靜脈輸液、3 000m體能等科目納入整個護理應急團隊的培訓內容,充分利用醫院聲光音樂室模擬環境,貼近現場,搭建室內外訓練場景,虛擬轉移到臨床實踐和訓練場,使所有員工都能參與訓練評估;利用視頻、戲劇活動開展教學幫助護士重溫學習醫學初心;安排榜樣示范內容,利用課堂或話劇分享抗疫護士職業經歷,幫助護士正確認識自身價值。(3)培訓方法:30名護士被分為3個小組,每組10名,其中1名經驗豐富的小組成員被選為組長,每小組可自由建立微信群,討論和總結日常培訓內容。早晨由1名具有豐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教學經驗的護理部教師進行50min的簡要介紹,介紹護士在其中的作用,然后由各科分組護士長進行20min的事件暴發監測、控制和預防理論講座,下午各小組聯合進行演練,完畢后進行30min討論,最后,所有導師將對每組結果發表評論。兩組均持續培訓3個月。

1.3 觀察指標 (1)急救效率:培訓3個月后統計兩組院前接診(收到120急救信息至患者到達急救中心的分診臺)、院內接診(分診臺至初步搶救完成)、檢查(接診至檢查完成并結果回報)、診斷(入搶救室診斷至獲得最終診斷和具體治療方案)、見效(到達分診臺至轉出急診)及平均收住時間(自患者到急救中心分診臺至收住到相關科室)。(2)應急態度:培訓前、培訓3個月后,采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態度量表[3]進行評估,該量表中心理反應、救災期望、自我評價維度為1~5分,個人受訓態度維度為7~35分,總分越高護士應急態度越好。(3)應急能力:培訓前、培訓3個月后,采用急診護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評價量表[4]進行評價,該量表包括一級指標(7~35分)、二級指標(19~95分)、三級指標(36~180分)3個維度,得分越高應急能力越強。(4)職業認同水平:培訓前、培訓3個月后,采用護士職業認同量表[5]進行評估,該量表總分17~85分,分越高表明職業認同水平越高。

2 結果

2.1 兩組急救效率對比 培訓3個月后,觀察組院前接診、院內接診、檢查、診斷、見效及平均收住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急救效率對比

2.2 兩組應急態度對比 培訓3個月后,觀察組應急態度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應急態度對比分)

2.3 兩組應急能力對比 培訓3個月后,觀察組應急能力各維度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應急能力對比分)

2.4 兩組職業認同水平對比 培訓前,觀察組職業認同評分為(43.38±7.21)分,和對照組的職業認同評分(43.47±7.18)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48,P=0.962);培訓3個月后,觀察組職業認同評分為(69.42±8.74)分,較對照組的職業認同評分(62.29±9.12)分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092,P=0.003)。

3 討論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重大傳染病疫情、不明原因群體性疾病、食品中毒等對公眾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公共事件。而護士作為醫療救援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在第一時間對事件進行評估,并積極開展救援,其間護士的危機意識和應急能力在控制災難蔓延,減少傷亡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對護士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需要更高要求。既往主要通過對護士護理理論、技能操作進行培訓來提升自我專業水平,但其所采用的現場觀摩、技能考核、應急演練等培訓方式,“演”的成分較多,全方位實際操作能力有限,加上醫療部門越來越細化,而大部分護理人員長期主要從事本??祁I域工作,對跨專業護理不甚熟悉,導致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環境不斷變化、受傷人數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難以對患者受傷情況進行準確判斷,無法快速執行救護任務[6]?;旌鲜浇虒W以護士為中心,通過模塊輪訓、情景虛擬訓練等多種常態化培訓,告知護士在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應如何積極有效應對,將其用于該類護士培訓值得研究。

既往院內培訓中,主要針對院內護士現場應急救援知識和技能進行相關培訓,但缺乏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綜合處理能力的量化考核標準,無法全面提高護士綜合應急能力,致使其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缺乏應急經驗,救治效率降低[7]。本研究將混合式教學用于護士培訓中發現,經培訓后護士各急救過程執行時間均顯著縮短,應急能力各維度評分均顯著升高,提示該方式能夠增強護士應急能力,提高急救效率。其原因可能是本研究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的設計中,通過逼真化場景營造一種現實而緊張的氛圍,促使護士更好地進入角色,并在方案中設計多樣化應急程序,護士在演練中學習每個角色臺詞技能,及時對當前角色做出判斷反應,提高其在應急過程中的熟練程度,增強應急反應,從而根據患者病情輕重緩急,積極配合醫生有序實施治療,使整個搶救過程快速有序,縮短急救各個環節的時間[8];同時借助戲劇、角色扮演、音樂、影視等活動所構建的虛擬演練,豐富單調的公共衛生應急培訓,能夠幫助護士提升沉浸體驗,以優化學習模式,提升其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能力,加之一對一帶教式教學和案例教學的應用,深化護士對護理內容的理解,激發其思維能力,提高自身能力和護理質量,進而在救治過程中做到快速反應,使傷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得到明確的治療,提高護理效率[9-10]。

面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除了應對能力,應對態度也影響著護士的救援行為。其中應對態度是護士學習急救知識的基礎,正向應對態度可促使護士積極學習應對知識技能,提高搶救效果。而應對態度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護士對這一職業的認同感,其職業認同感降低影響著救援人員應急意識和態度。本研究將混合式教學應用于護士培訓中顯示,培訓后護士應急態度各維度評分、職業認同評分均明顯升高,提示該培訓模式能夠提高護士職業認同水平,改善應急態度。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護理團隊呈現出流動性和年輕化的特點,年輕護士工作壓力大,工作信心明顯下降,本方案對護士實施多模塊培訓,通過不同的培訓方式,使護士能夠隨時發現并知曉自身的不足與進步,從而增強其學習信心,優化知識結構,與此同時身心素質、意志力也得到鍛煉,有利于提升其臨床獨立工作能力,增強自我價值感和職業認同感;虛擬訓練通過榜樣示范、藝術應用等手段,在培訓中烘托氣氛、展示生動事跡,喚醒護士職業情感,促使護士獲得沉浸式體驗,推動其一專多能素養保障能力,進而使職業態度從隱性狀態外化為顯性職業行為,提高整體救護能力。

綜上所述,將混合式教學用于護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培訓中,有利于增強護士職業認同感,改善應急態度,以提高其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顯著縮短急救過程執行時間。

猜你喜歡
公共衛生應急護士
多維深入復盤 促進應急搶險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完善應急指揮機制融嵌應急準備、響應、處置全周期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啟事
應急管理部6個“怎么看”
《首都公共衛生》征訂征稿簡則
國際新應急標準《核或輻射應急的準備與響應》的釋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