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話國防動員的四大功能

2024-03-31 15:52寧國棟
鐵軍·國防 2024年2期
關鍵詞:動員潛力實力

寧國棟

國防動員是將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的重要舉措,是實現軍民結合、寓軍于民的重要形式,是加強國防建設、增強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加強國防動員建設,對于積蓄國防潛力,增強國防實力,提升綜合國力,維護國家安全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國防動員功能,是指國防動員在國防斗爭中應發揮的效力作用,與國防動員的任務和目的密切相關。統一調動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為國防斗爭服務,既是國防動員的目的,也是國防動員的基本任務。其核心是充分利用國家現有條件和資源,形成并不斷增強國家應付各種危機的整體威力。國防動員的功能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積蓄功能

國防動員的積蓄功能,是指動員積蓄國防潛力的功能。國防潛力是捍衛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的潛在力量,是經過動員轉化才可能使用的軍事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潛在力量,是國防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國防潛力的大小,取決于國家的政治制度、經濟規模、軍事實力、科學技術、領土面積、人口數質量和自然資源等。

國防動員分為動員準備與動員實施兩個階段。積蓄國防潛力,在總體上表現為不斷增強國家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家的戰略能力。從國防動員的角度上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不斷增強國防力量。如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增強國防工業生產能力,發展國防科技水平,保持必要的戰略物資儲備等。二是賦予社會重要生產部門一定的國防功能。以法律形式規范諸如鐵路、民航、港口等建設要符合平戰結合的要求,以及賦予信息產業、機器制造業、輕工業等部門或生產廠家戰時軍事生產的任務,并在政策上給予一定的扶持和保護,以增強其平戰轉換能力和戰時生產能力。三是強化全體公民的國防意識,提高戰時動員能力。國防意識是公民對國家防衛問題所持的思想觀點,一般表現為公民對戰爭和國家防衛問題的關注,對國家防衛建設和措施的認同,以及對國家防衛所具有的義務感和責任感。世界上許多國家把國防意識作為“全民防御”戰略的思想基礎和全體國民的重要精神支柱。國家在國防動員準備中,對公民國防意識的培養,對于從思想上做好戰爭準備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F代戰爭對公民國防意識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立足從人的因素出發增強戰爭潛力的重要舉措。

二、轉化功能

國防動員的轉化功能,是指通過動員將國防潛力化為戰爭實力的功能。國防潛力平時處于自然散在的狀態,不經過動員轉化,國防潛力不會自然成為國防實力。如果把軍隊比作戰爭之箭,那么國防動員就是戰爭之弓,只有弓拉滿,箭才射得遠。通過國防動員等一系列工作,將處于自然散在狀態的,具有國防功能的社會人力資源、物力資源、經濟資源進行動員整合,改變其投向與作用結果,使投向、作用結果與效能集中反映在軍事上,全面實現由經濟社會功能向軍事功能的轉化。

首先,“轉化”是使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的橋梁。戰爭實踐證明,雄厚的國防潛力只是具備了奪取戰爭勝利的可能,要把可能變為現實,把潛力變為實力必須經過動員。在這里,動員是實現國防潛力轉化為國防實力的橋梁與紐帶。如英阿馬島戰爭中,英國的運力征集;海灣戰爭中,美國的后備役部隊征集及部分軍用物資的征集等,都是通過動員轉化來實現的。

其次,“轉化”是影響戰爭進程和結局的重要因素。戰爭實踐證明,戰爭的進程與結局是以敵對雙方力量的消長變化為轉移的,而國防動員轉化能力是實現這種力量消長變化的杠桿。如在海灣戰爭中,美國總統就3次簽署命令征集后備役人員和其他作戰物資,以保證“沙漠盾牌”和“沙漠風暴”行動的絕對優勢,確保了戰爭進程和結局按照美國的計劃進行。由此可見,戰爭持續的時間越長,國防動員轉化能力對戰爭進程和結局的影響就越顯得重要。

其三,信息化條件局部戰爭對“轉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戰爭爆發突然,能量施放集中,打擊破壞空前,戰爭目的有限,持續時間較短。這就要求國防潛力向國防實力的轉化,無論是轉化的層次性、有序性,還是在轉化領域的時間與空間上,速度越快越好,時間越短越好,轉化質量越高越好。

三、連結功能

國防動員的連結功能,是指在平戰結合、軍民結合中所發揮的橋梁作用。主要表現在連結平時與戰時、軍隊與地方、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上。

一是連結平時與戰時。人類社會的歷史表明,在有階級的社會中,和平與戰爭是相互孕育、相互制約而交替出現的社會現象。人們在尋求贏得戰爭勝利的途徑時,總是把平時的戰爭準備作為取勝的重要環節。國防動員的直接目的是服務于戰爭,其平時的準備是戰爭準備的主要內容。如:國防動員潛力的增強,可為戰爭實力的增強打下堅實的基礎;國防動員機制的充實,可為平時體制轉為戰時體制提供保障。在現代條件下,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高技術兵器廣泛運用于戰場,使戰爭爆發的突然性增加、強度提高、進程縮短、消耗劇增,戰爭的勝利比以往更加依賴平時準備。只有通過國防人力、物力、財力的充分準備,才有可能保證戰時武力的瞬時膨脹。由此可見,現代條件下,敵對雙方的優劣轉化幾乎不在戰時而在平時,戰時的主動權握在平時之手。因此,平時的國防動員準備已成為敵對雙方對抗的重要內容,而戰時的動員實施則是平時動員活動過程的延續,是連結平時與戰時的橋梁。

二是連結軍隊與地方。連接軍隊和地方的功能,是指通過國防動員可使軍事系統與社會其他領域相銜接。軍隊戰時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財力離不開地方的儲備和支援。通過動員活動,包括計劃、組織、法律、行政手段的運用,把戰爭中的需求一方與供給一方緊密聯系起來。國防動員主要是平時定向組織國防資源和戰時合理分配國防資源。在平時的動員活動中,政府的各類動員計劃,必須以軍隊戰時的需求為牽引,無論兵員補充、物資儲備、交通運輸、工業轉產,還是組織群眾武裝和人民群眾參戰支前等計劃,都必須經軍地雙方協調制定。這樣,平時國防動員活動,實際上是軍地雙方的共同行為,它不僅能使地方掌握軍隊需求的發展方向,而且也為軍隊在了解地方保障實力的基礎上擬制可靠的軍事行動計劃提供了依據。在戰時,前方作戰與后方生產、軍需與民用、當前需要與后續保障,都需要對國家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加以合理區分,而國防動員在協調處理這些關系上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是連結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國家平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需要鞏固的國防作保障。在經濟建設與國防建設上既要堅持“重點論”,也要遵循“兩點論”。當今世界,不僅“弱國無外交”,而且“弱國無外貿”,沒有相應的國防力量,沒有相應的安全保障,經濟也不會有發展。國防動員準備是國防行為的重要內容,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尤其在國民經濟和國防經濟之間必須經常進行綜合平衡和適時調節,使之統籌兼顧,相互促進。而且,作為動員對象之一的增值型國防經濟,還可為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四、威懾功能

國防動員的威懾功能,也就是國防動員活動具有顯示戰爭決心和實力的作用,通過動員活動有可能使敵方“怯”而止步。所謂威懾,就是憑借實力使敵方感到恐懼。國防動員的威懾功能體現在維護國家安全利益上,當國家的主權利益可能受到重大威脅時,國防動員的一系列活動可對敵方的決心和行動產生一定的影響。

國防動員是一種衛國決心的顯示。平時的動員準備,表明一個國家承認戰爭的危險依然存在,對國家的安全不可掉以輕心;戰時的動員實施,表明受侵略、受威脅一方不屈的決心。這種衛國決心,是國家的意志,也是一種民族精神的體現,它對外界的影響力往往超出物質的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在反對國際霸權和強權政治的斗爭中,往往大國奈何不了小國。如阿富汗人民反對蘇聯入侵的戰爭、越南人民抗擊美國的入侵等都證明,在現代條件下,國家的政治精神或民族凝聚力是保衛國家最為寶貴的力量源泉,只要不甘心屈服和受制于人,超級大國的武力最終是不能得逞的。因此,通過國防動員的一系列活動來顯示衛國的決心,會對潛在的和現實的對手產生一定的影響。

國防動員是戰爭實力的顯示。平時國家建立的動員基礎和形成的動員組織力,在外界均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可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潛在對手的威懾力。例如,20世紀60年代,英國元帥蒙哥馬利訪問中國,尤其是看到中國民兵訓練后得出一個結論:“戰爭的規律之一是不能進攻中國,要是進攻中國就一定要大倒其霉,因為中國就像一塊吸水石一樣,任憑你有原子彈,有大量新式武器裝備也無濟于事,必將被中國人民所擊敗?!绷硗?,在國家遭受威脅的情況下,根據戰略判斷,有可能通過威懾性動員消除威脅,這種作用就更為明顯。

(來源:南京國防動員)

(編輯:曹憲仁)

猜你喜歡
動員潛力實力
軟實力致勝
實力搶鏡
海底總動員
國防動員歌
潛力榜
提升文化軟實力是當務之急
場上拼實力,場下拼表情,就這么拼了
PPP模式怎樣發揮最大潛力?
學習潛力揭秘
12星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